2月19日,方正证券(601901.SH)发布召开股东大会的公告,审议关于收购方正东亚信托的议案。若该方案得到通过,方正证券将以28.55亿元收购大股东方正集团所持方正东亚信托70.01%的股权,成为中国证券史上首次由证券公司控股信托公司的收购。
高价收购同门信托
方正证券于2011年8月登陆上交所,IPO募集资金净额高达56.48亿元,控股拥有方正期货、瑞信方正证券、方正和生投资和方正富邦基金。其大股东为背靠北京大学的方正集团,集团旗下有方正租赁、方正证券、方正东亚信托、方正财务和方正人寿,并参股盛京银行。至此,方正集团金融业务范围已涉及证券、期货、基金、投行、直投、信托、财务公司、保险、商业银行、租赁等。方正证券则是方正金融产业布局的资本平台。
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将扩大券商业务范围,鼓励券商并购重组提上议程,9月出台的《金融业发展与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引导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试点,近期监管层对券商自管业务的松绑,更拉近了券商和信托之间的联系。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发展趋势下,金融机构纷纷谋求业务“全牌照”,弱市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方正证券控股同门信托,无疑是既便捷又达目的的一步棋。
据资产评估报告,方正东亚信托的市场价值为407,847.42万元,而账面价值仅有148,434.8万元,增值率高达174.77%,对应70.01%股权的价格为285,534万元。方正证券指出,增值原因是方正东亚信托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且未来增长预期良好。
根据议案,收购能充分发挥证券公司与信托公司的协同效应,增强公司竞争能力。方正证券可为方正东亚信托代销信托产品,而方正东亚信托可为公司经纪和投行业务推荐高端客户,并在产品设计和另类投资方面为方正证券的资管业务提供创新支持。
方正东亚信托的审计报告显示,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60.01万元,净利润39,619.01万元。根据盈利预测报告的估算,2013年,公司营收可增至104,140万元,净利润56,419.21万元。
由于公司实行盈利补偿承诺,若三年内实际盈利数低于盈利预测数,当年实际盈利数与盈利预测数之间的差额部分,将由方正集团补足差额,因而,公司短期盈利可以得到保证。
资金短缺或触发再融资需求
市场人士指出,信托业近几年高速发展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觑。去年以来,多家信托产品风险频繁暴露,近两年更是房地产信托集中兑付的重要节点,业内担忧会否爆发系统性风险。
此外,去年以来的资产管理新政赋予了券商、基金等机构与信托“抢饭碗”的资格,券商基金可开展更多与信托业同质化的资管业务,使信托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压力,信托的“牌照优势”日渐薄弱。
方正集团注资方正东亚信托,共花费累计13.3亿元。其中在2010年方正东亚信托设立时,方正集团作为初始股东出资2.1亿元,2011年第一次增资4.2亿元,2012年第二次增资7亿元。而此次在信托业发展行将由盛转衰之际,将方正东亚信托以28.5亿元的高价卖出,所赚翻番,这一笔实在是精明生意。
一位信托业人士表示,能被收购的信托,一般排名靠后,业绩好的信托都自己赚钱不愿被收购。而信托的实力主要看集合资金信托的多少。2012年,方正东亚信托累计新增信托项目181个,其中单一资金信托项目117个,集合资金信托53个,集合项目较少。
2011年通过IPO,方正证券已“捞金”56.48亿元,用于增加营业网点、调整自营规模、补充子公司资本金、开展创新业务等。截至2012年中期,募集资金已累计使用485,138.99万元,余额为93,679.85万元,资金所剩无多。此次收购又耗费巨资,公司后续或以定向增发等方式进行再融资。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方正证券未来或有融资压力。考虑行业目前处于资本消耗大的创新进程中,融资融券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将持续耗用资本,未来公司或有发债或增发的可能性。方正东亚信托预计未来也有增资需求。
中信建投研报也认为,收购方正东亚信托将消耗公司和方正和生28.55亿元的现金,对公司净资本产生较大的消耗,不排除公司进行再融资的可能。
2月22日,中国资本证券网致电了方正证券董秘办,以邮件形式发送了采访提纲,工作人员称董秘正在出差中,不确定何时能够回复。
发展仍面临挑战
根据财报,传统的经纪业务占方正证券主营业务的51.85%,“靠天吃饭”的特征使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就未躲开弱市的重击,在二级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业务结构抗风险能力较弱。
旗下负责投行业务的瑞信方正证券截至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154.18万元,财报解释,亏损主要是因为管理成本较高所致;从事基金管理业务的方正富邦基金亏损1,854.30万元,亏损原因为成立时间较短,资产管理规模较小。2013年1月财务数据简报显示,瑞信方正净利润亏损775.42万元。
收购方正东亚信托之后,如何实现信托与资管、经纪、投行业务的协同发展,方正证券还有较长之路要走。
(李瑾) (来源:中国资本证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