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回购复出收钱货币政策仍求稳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正回购复出收钱货币政策仍求稳

加入日期:2013-2-20 9:03:44

  在市场流动性极度宽松之际,作为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例行操作日,中国人民银行昨日重新启动了正回购操作工具,为时隔8个月首度在公开市场“收钱”。

  在分析人士看来,正回购的重启,与节后资金回流以及外汇占款回升有关;此举既表明央行致力于通过公开市场双向操作维护资金面均衡,又显示在经济复苏与通胀预期回升的背景下,央行继续释放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的信号。

  正回购时隔8月重启

  2月19日上午,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8天正回购操作,交易量300亿元,中标利率2.75%,与8个月前持平。央行上一次在公开市场启用正回购操作,要追溯到2012年6月21日,此后便走向了逆回购常态化阶段。

  据市场人士早前透露,央行周一仅对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开展了28天及91天正回购操作询量,但并未展开逆回购操作询量。

  而逆回购操作的缺席,同样为近8个月以来首次。2012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将逆回购操作作为流动性供给的主要渠道,有效熨平了流动性波动;全年累计开展逆回购操作60380亿元,去年末逆回购操作余额为4980亿元。

  一如去年春节,央行节前以天量逆回购投放资金,节后又以正回购回收资金。节前一周,央行分别进行了4500亿元、4100亿元的14天逆回购操作,单周净投放资金高达6620亿,缓解了春节资金需求,保证了资金价格的稳定。

  由于节前的8600亿元逆回购均将在本周到期,同时没有央票或正回购到期,这意味着,若周四央行不进行逆回购操作,则公开市场将至少出现创纪录的8900亿元资金净回笼。

  “按照惯例,节后资金回流规模巨大,促使流动性充裕,因而央行适时小幅开展了正回购操作,以回笼多余的流动性。”多位银行间市场交易员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实际上,随着现金迅速回流,近日市场流动性维持宽松,隔夜、7天利率稳定到2%~3%之下。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评论称,从历史来看,央行春节前放流动性、节后收流动性是惯例,今年也不例外;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新年前后市场流动性充裕,很可能1月份外汇占款比较高,因此保持“合理流动性”也需要正回购。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称,春节过后现金回流银行体系,央行跨节投放的流动性理应收回,加上外汇占款增加了人民币供给,央行部分通过正回购部分吸收多余现金亦属正常。因此,央行重启正回购意图回收流动性,引导资金利率逐步上行回归。

  截至周二收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除14天品种上涨20.10个基点外,隔夜与7天品种涨幅甚微,收盘分别落在1.8693%、2.9490%;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隔夜、7天回购利率分别报收于1.876%、2.951%。

  货币政策仍“稳”字当头

  近期多项经济数据均表明宏观形势企稳回升,而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大增更是强化了经济复苏预期,但同时市场各方对于通胀反弹的忧虑有所上升。基于此,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平稳。

  “央行正回购操作表明央行可能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寻找合适的流动性区间。”方正证券(601901)分析师石磊表示,在经济持续复苏和通胀进入上行通道背景下,央行需要适时调整货币宽松步伐和节奏,正回购向市场释放了这种调整信号。

  不过,石磊强调,不能将正回购理解为货币政策的转向。当前经济仍是温和复苏,且面临外需低迷等不确定性因素,货币政策转向从紧的大前提不成立;预计央行未来会继续根据内外需形势、通胀及资产价格变化等情况进行相机抉择,灵活调整市场流动性。

  在鲁政委看来,“这并非标志着货币政策转紧。未来根据外汇占款情况,可能正、逆回购交错出现或并行询价,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更为均衡。”

  在近日公布的201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表示:“当前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需要特别关注预期变化可能对未来物价产生的影响。在经济转轨发展阶段,金融宏观调控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风险。”

  对此,东方证券表示,央行货币政策重心已经从“增长”转向“通胀”,同时经济形势虽有所好转但可持续性较差,因此未来货币政策有望继续维稳,预计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出现调整的可能性均不大。

  南京银行(601009)金融市场部亦称,在经济增长趋稳、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以及物价水平有可能上升的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将以调结构、稳物价为主,因此不会出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会出现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是会继续延续从三季度以来的平稳、中性的货币政策。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