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中最短的短板,现在这块板似乎要被加长,境内外的债券市场逐步放开。不过,对债券市场的严格管制,使得债券市场的开放更多成为一种象征和某些机构、企业的特权。要真正补上这一短板,债券市场必须从标本架上走下来,成为政府、机构、企业的日常通行融资手段。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近日在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指出,中国正在研究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政府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以提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这一表态显示,中国有意向国际更快地打开债券市场大门,以提高人民币的应用范围,成为通用的国际结算货币,不为人所注意的是,这同时意味着亚洲共同货币市场加速建立。
这不是第一次向境外开闸。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成为首批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两家机构同年相继发行了名为“熊猫债券”的人民币债券,累计21.3亿元人民币。今年,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银行在香港分别发行50亿与30亿的人民币债券,均获得3倍左右的超额认购。
但允许外国政府发行人民币债券则前所未有。亚洲要建立统一的货币区域,这是必须走出的一步。早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亚洲货币一体化就已启程。2000年5月,东盟加上中日韩三国“10+3”财长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协议,即《清迈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扩大了东盟互换协议(ASA)的数量与金额;其次,建立了中日韩与东盟国家的双边互换协议。之后,东亚“10+3”货币互换机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到2003年12月底,中日韩与东盟10国共签署16个双边互换协议,累积金额达44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在2002年3月签署了金额为30亿美元的本币互换协议。今年9月,双方续签互换协议。各方同时在努力促进亚洲债券基金的发展。
这样做一是可以合集体之力防止亚洲金融危机,二是为建立统一的东亚货币单位打下基础,三是可以使人民币顺利过渡到自由兑换货币,使人民币找到市场定价的汇率之锚。不管存在什么异见,要达成上述目的,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尤其是货币体系方面的合作必不可少,这是基本的共识。此次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再议此事,绝非没有目标的泛泛而论,而是建立区域性货币集团努力的重要步骤,中国与东盟泛亚交通线的开凿,则是这一地区经济密切联系的另一面。假以时日,人民币将成为区域内的重要支柱性货币。
真正能够阻拦这一进程的外部因素是各国的利益纠葛历史恩怨,内部因素是在行政管制下半死不活与市场化相距甚远的中国债券市场。从外部看,世界金融局势复杂,在东南亚与东亚各国之间取得共识的难度相当于象鼻穿针眼,而美国对于这一地区的货币一体化进程极端关注,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直到去年的泰铢升值危机,都有美国的影子时时逡巡在后;从内部看,我国债券体系十分薄弱,弱到政府发行企业债就相当于政府给重大项目的特殊优待,能够发行公司债的则都是在父爱主义关照下的铁道部、中石油、中石化、网通、鞍钢、北京地铁集团等长子公司。
并且,在发债过程中发改委、财政部、央行、证监会等各方多龙治水,导致各管一方、各拦大坝堵截水源的情况时有发生,前几年每年数百亿的额度就成为各机构、企业之间分糖果的游戏,2006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余额仅2000多亿元人民币。连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自己都承认,行政审批制导致了供给短缺,其实还可以加上一句,正因为严格管制,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极其低下,多龙各管的水成了不流通的水库,最终会变成一汪死水。
也许是意识到提高债券市场效率刻不容缓,今年以来,债券市场有了重大改革,一是发行额度提高了50%以上;二是企业债审批权移交证监会。效率虽有提高,但企业债也有成为大上市公司再融资手段之嫌,而企业债市场的流通性依然存在障碍,虽无死水之虞,但水流依旧不畅。一直以来,银行间市场的流通量就比证券市场大得多。
国内机构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或者外国政府到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都不应该成为救香港之急或者建立货币一体化的临时之举,而应该被视为人民币长期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轻视对内开放的重要性而在压力下提前对外开放,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难道有内部市场化基础不牢,而能向外输出市场化的吗?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