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引债基“超额收益”猜想:公募谨慎应对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IPO重启引债基“超额收益”猜想:公募谨慎应对

加入日期:2013-12-9 2:17:07

  IPO重启以及发行体制改革的消息确认以后,开始忙碌的不只有券商投行,同样也引起了偏股型基金对于改革新变化的兴趣,而历史上曾经豪饮“打新”高收益的债券型基金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此次,债券基金对于IPO重启以及发行体制改革的关注重点,在于打新收益未来能否继续斩获“超额收益”。

  债基打新股要视债基本身的投资范围而定。从目前来看,纯债债基和一级债基都不可以参与新股申购,仅二级债基可参与打新。

  随着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以及配套细则的陆续公布,2014年1月起暂停时间超过1年的IPO将重启,这为二级债基带来了新的盈利空间,尤其是具有杠杆性的分级债基,其未来将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业内人士认为,从趋势上来看,未来二级债基或将会腾挪出部分头寸参与新股申购。

  债券基金分为纯债型基金和混合型债券,纯债型基金即是基金全部投资于各类债券品种,混合型债券则是大多数的资金配置各类债券,但部分资金可以用于配置股票,比例不得高于20%。

  历史数据显示,正是因为打新收益的存在,在以往新股被爆炒的阶段,即便使用于“打新”的资金占比也不超过20%,二级债基的收益水平依然能够远超纯债基金。

  Wind资讯统计显示,以上一轮新股发行期间,即2009年7月10日桂林三金(行情,问诊)上市日为起点,2012年7月26日天银机电(行情,问诊)上市为终点,纳入统计的51只二级债基中,收益超过10%的达到20只。

  IPO重启,新股发行注册制成为终极目标,这一大方向对于混合债基过去的盈利模式将产生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行业对于IPO由审批制向注册制过渡,势必激活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注册制所带来的新股供应增加,则会缓解上市资源稀缺的问题,因而抑制过去新股上市屡被爆炒的现象。“对于质地不好的IPO项目,市场‘用脚投票’的情况会越来越多。”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随着市场“用脚投票”情况的增多,如果“打新”收益率下降,则债基未来“超额收益”的水平也将随之下降。对此,在迎接IPO重启之际,此次基金公司多了一分谨慎。

  中欧基金表示,新股发行制度朝着市场化、法制化方向改革,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有助于抑制“三高”问题,股价回归企业合理价值,有利于未来上市后的可持续发展。

  不过,多家上海基金公司对于调整现有债券基金的现金头寸将保持谨慎。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态度是维持现有混合型债基的债券持有比例,慎重增加现金头寸,计划明年初另行发行一只新基金以应对新政所带来的市场变化。

  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则表示,本次改革措施规定,网下配售的股票中至少40%应优先向以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配售。这将大大有利于基金公司提升现有一级市场债券基金的收益水平,为基金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为投资人提供多样化基金产品创造良好条件。

  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朱虹预计,2014年全年债券基金打新“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会有很大的改变,公司并没有刻意强化新股在债基收益中的地位。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