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如战场,证券业同样不例外。如果说赤壁一役奠定三国鼎立格局雏形,那券商综合治理(2004年至2007年)后的这些年,无疑是拥有不同股东背景券商的鏖战期。
现如今,分别拥有央企、地方政府和民营资本背景的证券公司三足鼎立之势正在形成。抱粗腿、傍大款和穷尽一切办法上市——国内券商依然不断上演着迷财恋权的剧情,净资本考核是诱因之一。
三足鼎立
11月29日,安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将受让该公司大股东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所持57.25%的股权,转让价约94.36亿元,转让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为安信证券第一大股东。
据了解,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立于1995年5月5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和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安信证券于2006年8月由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并于同年9月及12月分别受让原广东证券、原中国科技证券及原中关村(行情,问诊)证券的证券经纪类相关业务。
同样的情况还有川财证券。2012年,川财证券增资扩股,引进股东——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由地方政府作为股东而一跃进入央企华电集团怀抱。华电集团以持有川财证券41.81%股权成为后者最大的单一大股东。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华电集团分别受让安信证券全部股权和川财证券部分股权,是境内券商牌照向央企靠拢的一个缩影。
资料显示,券商综合治理(2004年至2007年)完成之后,随着券商净资本考核的强化和央企金融集团战略纷纷推出,包括券商在内的不少金融牌照开始被央企收购。除上述安信证券、川财证券被央企收购外,还有华宏证券(现为“中邮证券”)被中国邮政控股。
同时,在新增的证券公司牌照中,除了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东方花旗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等合资券商牌照外,华融证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国开证券等均属于央企系券商。
央企收购证券牌照的同时,有地方政府背景的地方国企也在不断巩固自有金融企业和圈地新的金融牌照。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来陆续有华福证券、天风证券、华泰联合证券、联讯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券商股权被地方国企收购而成为地方政府旗下的券商。
统计显示,在现有的114家证券公司中,除去通俗意义上的12家合资证券公司,剩下的102家证券公司,央企背景的证券公司有31家、地方政府背景的证券公司有56家、民营证券公司有15家。
“基本形成了地方政府旗下券商、央企旗下券商和民营券商三足鼎立的格局。”深圳某央企背景的证券公司副总裁表示,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央企背景的证券公司依然高歌猛进,地方政府背景的券商依然在跑马圈地,民营证券公司除了发力上市融资壮大外,业务发展空间还被不断压缩。
区域型券商割据
12月8日,东吴证券(行情,问诊)与徐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拟加强徐州市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升区域金融环境和金融服务能力。
无独有偶,两天前的12月6日,洛阳市政府同中原证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双协议内容,未来3年,中原证券将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在股权融资、并购重组、资产管理、社区证券金融等领域,为洛阳市各级政府和注册在洛阳市的各类企业融资300亿元以上。
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政府背景的证券公司与不同级别的地方人民政府已开展了此类战略合作。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这些证券公司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各类服务,包括开设证券营业网点、投资者教育、对企业进行登陆资本市场的各类辅导和培育。
一位证券公司分管投行的副总裁表示,此类合作多是为了获得地方政府在开展业务时的支持,毕竟证券公司展业时需要政府的这种号召力,也有一些合作具有排他性,“一般的规则是,每家区域型券商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这些区域的同时,再向外延伸自己的市场。”
以广东省内某国资控股的证券公司为例,该公司不仅总部位于广东当地,近六成的营业部网点亦分布在当地。业务上,该券商证券经纪业务在当地的占有率一直维持在六成,在2010年以来的佣金战中,除了整体佣金率从此前的2%。降到1%。以下之外,市场份额依然没有减少,外来券商除了抢占有限的增量外,对存量客户威胁较小。
“我们出去展业,有时都直接可以将展业台摆放在街道办门前,当地居民也都知道我们是政府的企业,骨子里就把我们当 政府部门 看待。很多难以搞定的客户,政府部门也会帮忙出面游说。”该公司一位项目经理介绍说,而街道办或社区有时开会,因为办公条件所限,经常直接就在该公司营业网点进行。
正是这些券商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一些地方政府背景的证券公司在当地的业务开展较外来券商有绝对优势。甚至在2011年各地证券佣金价格战喧嚣尘起之际,不少地方证券业协会还专门发文制订了辖区内的最低佣金标准,保护了本地证券公司的利益。
券商“迷权恋财”
方正证券(行情,问诊)日前公告,经与民族证券及有关各方多次论证、协商和沟通,现拟定由方正证券通过向民族证券股东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民族证券10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民族证券成为方正证券全资子公司,民族证券股东成为方正证券的股东。
这是近年来证券公司之间合并收购的案例之一,更是未上市的民营券商投奔资金雄厚的上市券商做大做强的捷径之一。民族证券原系首都机场控股的券商,2009年首都机场拟将旗下控股的两家券商——民族证券和金元证券合并,但最终因双方其他股东的反对而未果。次年12月,首都机场将所持股权全部转让给民企北京政泉置业有限公司。但北京政泉置业有限公司在接收民族证券两年后,便开始与方正证券接触。
方正证券一位前副总裁预测,新股东在接手两年时间又再次选择出让,一方面是自身缺乏支持资源,二是对券商行业前景不乐观。他表示,在监管部门当前的净资本考核指标下,民族证券这类尚未发展起来的券商,如果没有来自股东方面强有力支持,想做大做强的确不容易。
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迷恋资本和权力,选择投奔地方政府控股的国企或央企怀抱的重要原因,甚至连平(微博)安证券这种大型金融集团旗下的券商也倍感不适。在去年的券商创新研讨会上,平安证券就针对净资本考核提出过建议,希望放松对证券公司净资本的管制。平安证券这一建议,也得到了其他证券公司的支持。
根据2006年颁布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净资本规模是考核证券公司的重要指标。券商只有具备相当的资本规模,才能在获取新业务资格、扩大业务规模等方面赢得先机。很多中小券商因受制于净资本规模约束,不仅无缘诸多创新业务,甚至连一些基本的业务牌照至今依然不全。
一位刚跳槽到某央企旗下券商出任分管投行的副总裁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他此前所在的民营券商,不仅股东方缺少可利用的资源,还因净资本偏小,至今都未获得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承销业务资格,导致投行储备项目中一些私募债融资业务流失。而他现在任职的券商,尽管资本规模也不到10亿元,但股东方已经承诺明年初就会注资进来,届时注册资本金至少会提升至20亿元以上。
“我们集团旗下就拥有8家上市公司,即使市场上承揽不到业务,仅帮集团打理这些项目的融资、并购和财务顾问,就可以养活一个小型投行小团队。”上述副总裁说,他们未来主要就是依托集团业务,向上下游拓展和延伸。
而这也是这位副总裁和他的团队,在首发(IPO)重启前夜,毅然舍弃老东家而加盟该央企旗下证券公司所看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更是那些资本规模小、业务发展不起来的券商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