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逾200只股跌停破纪录113亿融资盘干瞪眼股票频道_主力研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主力研究 >> 文章正文

创业板逾200只股跌停破纪录113亿融资盘干瞪眼股票频道

加入日期:2013-12-3 8:57:04

399006

一路疯涨的创业板似乎到了该为“疯狂”埋单的时候。12月2日,创业板指数暴跌8.26%,创出了年内最大单日跌幅,超过200只个股跌停。据统计,上周五融资客一共融资买入创业板股票14.93亿元,使得创业板融资买入总额攀升至113.39亿元。在周末IPO重启消息出来之后,这批融资客们只能选择“干瞪眼”——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融资买入的股票大跌甚至跌停。随着IPO重启日期的临近,创业板还将经历怎样的冲击?

又是在非工作时间公布重要信息,监管层保密措施做得甚是严密,但这苦了不少融资客。上周五创业板指数虽未创出新高,但398亿的放量大涨,还是吸引了大批资金杀入,其中就包括不少融资盘。但IPO重启尘埃落定之后,创业板昨日暴跌8.26%,200余只个股跌停,融资客跳动的心或许瞬间冷却,此时在他们心中可能只会嘀咕一句,“希望5·30惨案不要重现”。

融资客15亿高位接棒

上个月末,创业板连续的中阳线刺激了不少投资者的神经,强劲反弹让市场看到了创业板再创新高的可能,文化传媒、手游板块纷纷上演王者归来,如此强势的表现,自然令融资客格外躁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上周五,融资客一共融资买入创业板股票金额达到14.93亿元,其中,融资买入华谊兄弟乐视网掌趣科技的金额分别达到4.83亿元、1.09亿元和1.27亿元。无独有偶,上述三只个股昨日均以跌停告终,如果融资买入的资金未撤离,他们的损失将高达7190万元。而从整体来看,11月29日激进买入的融资资金,浮亏或许已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融资炒作一直是做多资金的一种盈利模式,不少牛股涨上天与融资客背后的推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截至11月29日,整个创业板融资标的融资余额已经达到113.39亿元,占到整个创业板流通市值的1%还多。遭遇昨日暴跌,融资盘无疑损失惨重。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今年融资客对于创业板个股的热情一直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创业板聚集了不少今年的热点股票,另一方面创业板融资标的较少,物以稀为贵,供需失衡致估值高企。10月份创业板曾深度调整,导致11月份融资客再次大举融资买入创业板个股,并在随后的反弹中获益颇多。由此使得融资客习惯了做多,并在此轮大跌前继续大举加仓买入。

创业板短期压力巨大

除了融资客遭到冲击,两只创业板基金也遭遇重创,富国创业板B跌停,易方达创业板ETF大跌9.92%。

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刘亦千认为,创业板估值高企,本身就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IPO重启,将会有更多的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公司集中上市,给当前已上市创业板个股带来压力;此外,IPO新规还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进行了强调,并且进一步强化了定价、信披,这些措施将有效遏制创业板个股IPO时的非理性估值,对已上市创业板公司的估值也将构成压力。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则认为,由于目前排队上市的公司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主,因此IPO新规对创业板冲击较大。从年初至今,创业板总市值翻倍,IPO重启是创业板泡沫破裂的触发因素。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IPO对创业板市场的冲击最明显,经过昨日的暴跌,创业板人气遭受巨大打击,短期内将很难恢复。此外,由于此次新股发行改革的一些措施直指创业板市场顽疾,短期创业板市场挤泡沫行情或将持续。

不过,该业内人士也表示,虽然IPO重启对成长股扎堆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负面冲击会较大,但也仅限于短期影响。未来真正优质的成长股并不会因为IPO重启而出现反转,回调反而构成加仓良机。只不过市场分化会加剧,创业板昨日的暴跌,带有明显的恐慌色彩,其中有很多非理性的抛售行为。

远景展望

壳价值归零 仙股或首现创业板

在主板市场,壳资源一直以来都是资金关注的焦点,这就导致有重组预期的ST股经常遭到资金爆炒。但随着证监会发布借壳新规以及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并明确规定不允许在创业板借壳上市,壳资源炒作将不会在创业板重演。

不允许在创业板借壳上市,彻底封杀了创业板绩差股“乌鸡变凤凰”的可能性。目前创业板公司股价低于5元的有5只,分别是向日葵海伦哲朗源股份通裕重工以及豫金刚石,上述5只个股中的向日葵海伦哲以及朗源股份昨日跌幅均超过9%,且股价低于4元的向日葵最终跌停,进入“3时代”。业绩最为难看的星河生物由于重组停牌暂时躲过一劫。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不能借壳意味着创业板绩差股没有壳资源价值,也就没有了炒作的意义,业绩不佳的创业板个股肯定将成为资金抛售的重点,它们将正式步入价值回归的道路;与此同时,这条政策又利好创业板里面的绩优股、成长股,只要有业绩保证,资金还是会介入这些个股,因此,未来创业板的分化将继续加大,形成一个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股价表现自然会两级分化,成长股享受高溢价,垃圾股则被抛弃,成为仙股,最终走向退市。优胜劣汰之后,创业板市场将聚集更多的优质成长性公司,未来肯定会更具活力。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松柏表示,创业板不允许借壳上市并未影响创业板的投资逻辑。中长期来看,创业板遭受重创的几率较小,因为不允许创业板借壳大家都有心理预期。对创业板的投资更多的是基于新兴产业和并购,投资逻辑并不会改变。

机构观点

遏制“三高”创业板52倍PE拉响警报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意见的出炉,意味着IPO重启尘埃落定。虽然还有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新股还没来得及分享资本的饕餮盛宴,今年曾是各路资金“宠儿”的创业板个股却惨遭市场遗弃,200余只个股齐刷刷跌停。

从700点到1400点,当沪指徘徊于2200点附近的时候,创业板却涨幅翻倍。今年一季度末,各类机构共持有创业板个股256只,其中88只被机构不断增持,累计持股市值达到109.2亿元。二季度,虽然创业板走势出现分化,但是机构热情依旧,创业板指数迭创新高。

在疯狂上涨的背后,不难看出,炒作资金是本轮创业板走牛的最大推力。回顾2012年末,刚刚复苏的创业板日均成交金额仅在100亿元上下。然而,当炒作不断升温后,这一数字却长期维持在280亿元左右。

这种格局也导致一旦资金撤离,创业板将陷入困境。比如今年10月创业板的深幅调整,其单日最低成交金额不到170亿元,交投极其低迷。

如今IPO重启近在咫尺,股市将迎来新鲜血液。然而“新人换旧人”的戏码还没有开演,创业板指数便迎来了暴跌,12月2日,创业板指整体下跌8.26%,创出年内最大跌幅,超过200只创业板个股跌停。

高PE成创业板之痛

不过,IPO重启造成的资金抽离只是表象,创业板暴跌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其普遍的高估值。

据深交所上周披露的数据,创业板11月29日(上周五)平均市盈率已高达57.56倍,创出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在昨日(12月2日)暴跌8.26%后,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仍达到52.68倍,处于年内高点。

有市场人士指出,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过会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创业板,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将进一步遏制“三高”发行,明年一月份登陆创业板的公司发行市盈率可能不会太高,这就会导致整个创业板市场估值的“推倒重算”。创业板在容量扩大后,如果没有更多资金的涌入,那么估值下跌将是大概率事件;另一方面,创业板目前存量资金中炒作资金太多,在市场面临恐慌情绪时容易选择出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准IPO公司有83家,其中43家拟在创业板上市,占比超过50%。而在11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发言人表示到明年1月底,将有约50家企业完成上市,这就意味着到时创业板可能将会增加25个新成员。

星石投资指出,暂停约1年的IPO即将重启,中小板和创业板在短期内面临利空冲击。首先,数百家企业排队等待上市,在增加股票供给的同时吸引了大量资金参与打新股,这打破了目前股市资金的供需平衡;其次,排队企业中大部分与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类似,对其形成了一定的替代性,冲击创业板和中小板估值;第三,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目前估值相对偏高,本身面临一定的估值调整压力。

相关专题:昌九生化梦断重组 七跌停酿两融第一惨案(2013-11-15)

量身打造10倍财富增长
标签: 跌停 王松柏 创业板市场 绩差股 融资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