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的科学和艺术_实战技巧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战技巧 >> 文章正文

投资中的科学和艺术

加入日期:2013-12-28 7:45:01

  “实在是太多音符了”——这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在看完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后对莫扎特说的名言。显然,若是像约瑟夫二世那样把音乐仅仅当做音符的堆砌,而忽略其艺术之美,便无异于焚琴煮鹤。对投资的理解也是一样。

  每天,投资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数字,例如市场点位的涨跌、成交量的增减等等,如果只把投资视为一种数字集合,则不但片面而且会走入迷途。科学性无疑是投资中的重要部分,但投资中的非逻辑部分也不可忽视,这一点体现了投资本身的艺术性。在本期专栏中,嘉实回报中心将与广大投资者共同探讨投资中的科学和艺术。

  投资的挑战源于市场的复杂性。市场不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这些因素所起作用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和专业投资者一直在尝试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市惩模拟市场变化的规律,而且已经取得不少成果,如著名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但与此同时,理想化的模型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不小的局限性,所以不能盲目依赖。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在模型使用中的成败互见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LTCM是一家顶着光环出生的对冲基金,由华尔街大腕和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学界精英联手于1994年创立。以金融技术见长的LTCM,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跨市场套利,典型策略包括根据欧美国债的历史趋同性,通过同时买入欧洲国债和卖空美国国债的操作获取收益。

  这种模型驱动的投资策略在1998年以前相当成功,基金不但每年的收益均在30%以上,而且资本规模迅速扩展至47亿美元。

  非所始料,1998年8月俄罗斯违约引发的金融危机不期而至,投资者大幅抛售美国国债以外的资产,预期趋同的配对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拉大了间距,与LTCM的策略期望背道而驰,基金在短短几个月内便损失了46亿美元,最终被14家作为交易对手的国际大行组团接管。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发人深剩

  本专栏中曾经讨论过,资本市场是人创立的,当然会受人的行为所左右。所以,投资本身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一元世界。重视投资中的科学性而轻视艺术性难免僵化,过于强调艺术性而忽略科学性又容易失去理性。精准拿捏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分寸,正是投资魅力之所在。如何兼顾投资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我们认为投资者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善于发现规律,而不盲从于规律。发现规律是深化对资本市场认识的过程,更是形成投资方法论的有效依据。例如,某个资产类在什么样的市撤境下会有好的表现?在一个特定的市撤境下哪些行业或股票更具有投资价值?一只股票的买入卖出最优时点又是什么?这些规律都需要通过研究分析来总结发现,进而用于指导投资。然而,正如本专栏曾经强调过的,规律固然重要,但任何规律都有前提假设,投资者切忌盲从。尤其是当市撤境发生剧烈变化时,旧的模式会被打破,以往的“规律”常常会失去原有的意义。

  第二,重视市场理性,但不要忽视非理性成分。市场运行具有其内在逻辑性,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市朝进程的推进,中国资本市场也在向着有效市场的方向迈进。投资归根结底还是要以价值为基础,建立在泡沫之上的炒作投机很难持续获得回报。当然,中国市场毕竟是个新兴市场,市场内的投机氛围较为浓厚,各种非理性行为层出不穷,市彻常常出现泡沫,偏离合理的估值水平。对于这种情况,投资者必须心中有数。

  第三,汲取专业意见,但不放弃独立思考。相比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成熟市场,中国市场散户投资者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术业有专攻。”普通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相对有限,汲取专业的投资建议可以少走弯路和岔路。但是,听取专业意见不是要大家不加思考,一味的“拿来主义”并不可龋一方面,专业判断未必总是正确,即使是专业机构也有误判的时候,因此更应当检视其内在逻辑是否合理;另一方面,专业机构资金量大、执行力强,有些投资方式不一定适用于普通投资者。

  综上所述,投资本身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科学性和艺术性代表着投资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成功的投资策略通常是科学和艺术的相辅相成。希望投资者能够记装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句先哲名言,把握好投资中科学和艺术的平衡,收获理想的回报。

编辑: 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