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合金:宜安科技重押3C毛利30%,钛行业景气低谷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轻型合金:宜安科技重押3C毛利30%,钛行业景气低谷

加入日期:2013-12-23 6:34:20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常见合金材料包括铜合金、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等。

  其中,铝合金与镁合金、钛合金统称为高强轻型合金材料,被《规划》列入十二五期间的十大重点发展工程之一。这三种合金具有轻量化的特点,逐渐替代黑色金属和其他重量型合金,也是本文中重点介绍的新型合金材料。

  以上三种合金材料中,铝合金的技术和普及程度最高,汽车、轮船等常见的运输工业领域都可以看到铝合金的身影,用于替代传统钢材。

  镁合金和钛合金则因其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备受青睐。在美国,55%以上的钛合金都被用来发展航空航天等高端科技领域,镁合金则在消费电子、医疗、汽车等领域出现爆发式增长,大有替代铝合金等传统合金之势。

  国内同样有上市公司看准了这个巨大的市场,进军高强轻型合金材料市场。其中,主营铝合金和镁合金生产销售的宜安科技行情问诊)(300328.SZ)以及主营钛合金生产销售的宝钛股份行情问诊)(600456.SH)等都是其中的先行者。

  宜安科技看准3C消费 毛利率超同行

  从产业链上来看,铝合金与镁合金、钛合金统等高强轻型合金材料处于精密压铸产业链中游。压铸产业链上游是原材料提供商,如铝、镁、钛等有色金属的采掘和加工企业;下游则是以上合金的应用市场,其中最重要的是汽车、家电、3C(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产品)、工业配件和航空航天等。

  资料显示,过去20年压铸产业产量保持13%的年均复合增长。随着压铸设备和工艺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黑色金属铸件被铝合金和镁合金等有色金属压铸件所替代。

  以汽车工业为例。据统计,汽车所用燃料的60%消耗于汽车自重,汽车每减重10%,其油耗可减少8%~10%,排放可减少10%。而采用轻量化材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汽车用材料的趋势已由高密度材料钢件逐渐转向低密度材料铝合金和镁合金。

  铝合金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汽车用铝量显著提升,在北美,铝材占汽车重量的比例从2%提升至如今的约8.8%。随着汽车能耗标准的不断提升,各国汽车单车用铝镁等轻合金量将显著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内压铸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高,压铸产品种类与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国内外需求旺盛,全球压铸产业开始向中国转移。

  在产业高复合增长、全球产业链转移的大机遇下,宜安科技的出现适逢其时。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铝合金、镁合金等轻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属于压铸行业。”宜安科技董事会办公室甘小姐表示。

  据悉,公司上市以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消费电子产品,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加快调整公司产品结构,开始了从小型科研加工企业向规模化3C压铸件生产商的转变。

  “上市前,公司营收主要由三大类产品构成,消费电子类、高端电器类和电动工具类营收占比分别为33.4%、31.4%和14.6%。2013上半年,公司消费电子类产品营收占比已提升至54.2%。”东莞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公司内部结构件已获得华为、HTC、联想、亚马逊、三星、Gopro等客户认可,超极本外观件有望供货东芝、联想,未来该占比有望继续提升至80%。”

  宜安科技定期报告显示,铝合金是公司的主打产品,2012年营收占比达到73%以上,镁合金占比也在逐年提高。不过,压铸行业的进入壁垒并不高。据统计,2011年,我国有色压铸行业的产量为184万吨,压铸件生产企业共有6000家以上,平均单产仅有几百吨。

  作为一个新材料行业的高新技术公司,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屹立不倒,核心竞争力无疑是研发实力。

  据悉,公司拥有独特的镁合金技术创新优势,具备的微弧氧化和纳米涂层等核心技术耐腐蚀功能突出,自主研发薄壁压铸技术可使薄壁镁合金厚度达到0.3mm,成为全球首家量产的企业。

  凭借着公司在研发技术方面的优势,宜安科技主要产品的毛利率水平都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铝合金、镁合金等毛利率都在30%左右,而公司主要竞争者的毛利率水平尚不及25%。

  “公司于2012年6月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轻合金精密压铸件产业化项目。”甘小姐进一步表示,“为保证募投项目顺利进行,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已经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据了解,上述轻合金精密压铸件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66亿元,截至2013年中期已投入资金1.25亿元,项目投资进度47.06%,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16年6月30日。项目完工后,将打破公司的产能瓶颈。

  不过,在记者问到宜安科技近期是否有进军钛合金产品的打算时,甘小姐就表示:“公司暂时未有相关的战略,具体以公司年报为准。”

  宝钛寄望产业链延伸

  与铝合金、镁合金等技术相对成熟、进入壁垒较低不同,钛合金技术含量更高,成本也高。此外,钛合金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更为高端的航空航天、海洋装备。

  在国内,涉及钛合金研发和生产的公司主要是宝钛股份等。资料显示,宝钛股份从事钛加工业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钛材加工企业。然而,由于其高昂的价格和应用领域的局限性,加上海绵钛价格的持续下跌,钛合金生产厂商的日子并不好过。

  数据显示,海绵钛价格继续2012年以来的持续下跌势头,0级海绵钛2013年上半年均价相比去年大幅下滑21.4%至6.42万元/吨,钛材市场需求的持续疲弱。

  2013年1-6月,宝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同比增长3.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8万,同比增长50.21%,对应基本每股收益0.003元。扣除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727.8万元。

  低迷似乎仍看不到头。最新的三季度报显示,宝钛股份2013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仍下降14.36%。

  “目前全球钛行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状况还在持续,钛市场仍处于景气周期低谷,保本微利、竞争激烈的状况短期难以有效改善,公司盈利能力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中金公司直言。

  不过,公司投资逾40亿元兴建的宝钛工业园个项目陆续竣工达产。截至2013年中期,公司在建工程总额为16.7亿,其中约16亿在建工程进度达到95%以上,投产在即,产业链的延伸或将改变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