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子公司规模疾进:或迎首次“大考”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基金子公司规模疾进:或迎首次“大考”

加入日期:2013-12-23 3:09:54

  距离2012年下半年资管向券商、公募、保险等全面放开至今已有一年时间,在2013年的“大资管元年”,保险机构资管业务扬帆起航,券商资管规模继续扩张,而公募借道子公司布局实现规模突飞猛进。

  然而,年末再现的资金紧张局面,对理财行业形成重压。随着基金子公司先行面市的产品到了陆续到期兑付的阶段,对于风险把控不严的项目,产品到期兑付会否引爆基金子公司业务的风险,这成为业内人士近来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规模疾进

  随着去年四季度券商、基金子公司相继放开资产管理业务之后,这两个行业均在今年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和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8%的微幅增长相比,基金非公募管理规模实现52.6%的惊人增长。业内人士甚至估计基金子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可能已经突破了5000亿元。

  规模激增背后,是基金公司前赴后继地成立基金子公司。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12月初,公募整个行业已有55家公司设立了基金子公司。

  而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放开,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数量和管理规模的飞速扩张,也将信托业逼到了一个未来发展的“十字路口”。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独揽这类业务的信托业目前虽然规模冲破了10万亿大关,但增速出现大幅下滑。

  尽管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给信托业的业务扩张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但有业内人士称,由于缺乏隐性担保和完善的风控体系,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业务规模飞速扩张背后所蕴藏的风险同样不可小视。

  对于基金子公司业务疾进所隐含的风险,尽管各大公募在公开场合并不承认,但私下有不少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非常“成长手册”

  有信托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基金子公司目前大约5000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中,分行业来看,估计“房地产项目占据了大多数”。

  “基金子公司规模扩张如此之快,所反映的是社会整个融资需求的巨大。”一家大型信托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尽管市面上有不少主动管理类型的项目是由基金子公司发出来的,但在基金子公司整个管理规模中依然有不少是以往主要由信托业承揽的通道业务。然而,基金子公司原先并不具备获取项目的能力,今年以来从信托业挖人的力度非常大,这些被挖角的对象很多是将原先信托的项目带到了基金子公司。这些项目中,虽然有一部分质量的确不错,符合信托公司风控的要求,但也存在不少并不符合风控要求的项目到了基金子公司后得以顺利实施。

  上述信托公司高管向记者介绍,对于信托公司的项目经理而言,能够从完成的项目中获得业绩提成其实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和信托公司业务经理的业绩提成相比,基金子公司的业绩提成比例比较高,通常这一比例在2%左右。

  当然,信托公司基于风控的考虑,项目经理的业务提成通常都会滞后,即在融资方按合同约定支付定期利息后,信托公司再根据比例提取信托公司的项目经理的业务提成发放给信托公司的项目经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信托公司对项目经理的考核与项目捆绑,如果项目兑付出现问题,那么项目经理的业绩提成也就无从谈起。

  该信托公司高管表示,由于基金子公司业务发展心切,在上述挖角的过程中,基金子公司对相关从业人员在收入的提升以及短期不对业绩作出要求等方面的承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不过,有的基金子公司在挖人、挖团队开展相关业务的时候,并不会沿用以往信托公司的这套业务提成机制,而是直接在项目完成之后即全额发放业绩提成。这样,基金子公司的业务经理实际上就无须对问题项目承担什么损失,这也在无形中增大了业务经理的道德风险。

  首次风险“测试”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基金子公司的业务规模真正开始出现幅度巨大的增长,是从今年4、5月份开始的。“那个时候,信托公司也发完了上一年的年终奖,很多人从那时候开始进入基金子公司。”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根据目前信托产品的期限,一般的项目期限都是1年,或者1.5年。因而从时间上计算,明年4月前后,基金子公司将迎来行业出现以来的一波兑付高峰。这时候一般也正是金融机构人员跳槽的高峰期。

  上述业内人士预测,若今年初成立的基金子公司产品出现兑付问题,这些今年从信托公司跳槽过去的项目经理将重新进入其“跳槽节奏”。而伴随着这些最了解项目的项目经理工作的变动,基金子公司可能也将失去对项目的掌控,从而引发更大的风险。

  “对于基金子公司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虽然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产品兑付出现问题,但目前看这类风险不得不加以防范。”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和信托业历次大整顿所面临的严格监管相比,基金子公司自诞生以来并未经历任何大的波折考验,业务监管也相对宽松。如何考核基金子公司业务开展这一年来的真正成效,明年4月份开始的第一波大规模项目集中兑付就是一次“测试”。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