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文提要)又到年底突击花钱时,今年由于“八项规定”等因素制约,政府在前10个月里没花出去的钱比去年更多。这是否意味着今年突击花钱现象会比以往更严重呢?
文 本刊记者/邢 力
每年年底各级政府都要上演一出突击花钱的大戏,但今年情况似乎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财政余额创新高 突击花钱动力足
财政部近日公布的全国公共财政收入情况显示,1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9125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254亿元,增长15.9%。1~11月,全国财政累计收入1196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747亿元,增长9.9%。而根据此前财政部制定的2013年财政预算,今年全国财政预计支出总量为139630亿元。这便意味着,假如必须要完成年初制定的财政支出计划,那么这个月全国各级政府将可能突击花钱近2.5万亿元,约占全年总支出额的18%。而去年12月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为20816亿元,约占全年总支出额16.6%。假如今年依然突击花钱的话,12月的财政支出金额将再创历史新高。在此之前,只有2009年12月的财政支出超过了2万亿元,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1.8万亿元和1.2万亿元。
从支出方面来看,央行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3年政府存款年初余额为2.4万亿元,10月底则达到破天荒的4.12万亿元。而在2012和2011年,政府存款的余额亦在10月份达到峰值,这种现象被认为与财政突击花钱有关。
突击花钱陷入两难境地
可为什么今年突击花钱的“潜力”在去年已大幅反弹的基础上,再次飙升了呢?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这主要是预算管理的缺陷造成的。比如财政体制中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太大,财政拨款延迟、不及时以及国库管理的漏洞,特别是对政府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专户管理混乱。
当然,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政府在前10个月里不敢大手笔花钱还有一个特殊原因。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现在财政资金积压如此严重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及对“三公经费”使用的严格控制密切相关。“有很多费用不准报销,餐费、劳务费不超过一定比重,这可能是导致国库资金积压的原因”。
去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现在刚好满一年。由于中央对“八项规定”保持高压态势,同时对“三公经费”约法三章。这一年中,由于违反相关规定而受到严肃批评甚至落马的官员不计其数,在乌纱帽与政绩之间,许多官员不得不优先考虑前者。在此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部门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政府各部门行政运行经费的支出,花钱速度骤然下降,结果不但导致飞天茅台的市场价几乎被腰斩,更由于财政预算和拨款没有大的改变,而地方又没有将这些钱临时改投到民生项目上的计划或冲动,导致大量资金只能在存款账户上睡大觉。
该花的钱还得花
对于今年年底突击花钱是否会再创纪录,不同专家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由于现行的财政预算制度不允许上一年没用完的预算留到下一年,对地方政府来说,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部花完才能保证第二年的预算指标不被削减。因此,年底突击花预算是各部门、各单位的理性最优选择,虽然有八项规定的高压棒,但地方政府总还是能想出各种办法把钱花出去的。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此次中央厉行节俭的新政决心很大,力度很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非常细致,抓得也很紧,对计划外财政支付形成了明显的约束作用。在当前敏感期,地方政府突击花钱的冲动应该会有所收敛,至少相比往年应该会有一定幅度的减弱。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认为,政府突击花钱之所以会陷入这种两难境地,说到底是因为政府没有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去。过去是花到了许多不该花的地方,现在是那些不该花的地方不允许花了,但该花钱的地方也没有花。事实上,现在需要政府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民生领域就是一大块,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