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三日“放水”超3000亿 本次钱荒或被过度演绎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央行连续三日“放水”超3000亿 本次钱荒或被过度演绎

加入日期:2013-12-21 10:34:5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央行连续三日投放超3000亿 警示科学管理流动性
  连续三天动用SLO 央行注入3000亿增流动性
  舒缓市场“钱荒”担忧 央行3天“放水”超3000亿
  央行救急不救穷 资金拐点或现
  央行定心丸难抚市场躁动:本次钱荒或被过度演绎
  钱荒来袭股市罕见12连跌 央行出手难解急渴

  央行连续三日投放超3000亿 警示科学管理流动性
  央行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 在此背景下,央行昨日仍特别提示主要商业银行,要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央行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
  针对今年末货币市场出现的新变化,20日晚,央行微博再度喊话:央行已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央行提示主要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资金面紧张程度仍未大幅缓解
  继央行19日宣布启动短期流动性管理(SLO)工具后,20日市场流动性并未得到大幅缓解。昨日,银行间市场上资金价格继续上涨,至临近收盘时才略有放松,仍难改流动性继续紧张的格局。
  “感觉SLO还是一定程度上安抚市场情绪的,但也没有感觉资金立即就明显大幅宽松。”某城商行交易主管昨日说。
  数据显示,周五早盘,隔夜和7天分别以较低利率开盘。其中,隔夜回购开盘利率为全天最低价3.63%,7天回购利率开盘在4.98%,较前日大幅回落逾200个基点。
  但好景并不长。随后资金价格便一路上行,令全天各期限品种的加权平均利率均大幅上涨。
  而从日间交易来看,19日央行宣布启动SLO,也并未显示出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中,昨日7天、隔夜、21天资金品种均在盘中最高达到10%的两位数水平,而14天品种盘中更最高飙至12%。此外,交易所的1天期回购利率也飙涨至7.17%,与其他品种“倒挂”明显。
  据交易员透露,直至临近尾盘,有一些股份制银行突然开始融出资金,令资金紧张情绪才略有好转。但7天回购全天加权平均利率仍高达8.21%,较前日大涨115个基点,继续领涨。而上一次该利率在8%以上,还是在今年的6月19日。
  央行再度喊话安抚市场情绪
  面对资金继续趋紧,继19日央行微博表示启动SLO后,20日晚间,央行再度通过微博表示,已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
  回顾今年年中时,在6月流动性紧张之际,央行也通过常备借贷便利(SLF),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总额为4160亿。此后,资金价格在跨越6月底之后,才逐步回落。
  但与SLF期限为1-3个月不同,近日开展的SLO期限更短,仅为7天以内,并不跨越元旦。这也意味着,近日开展的超3000亿SLO仅为短期的流动性支持,到期后仍将面临资金压力。
  在此背景下,面对下周公开市场自然到期量仍为零,同时元旦也临近。市场预计,尽管下周SLF到期,但随着SLO和财政存款的陆续投放,6月底资金面紧张的情况料不会重现,资金面仍难立即宽松,不排除央行下周继续提供短期流动性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昨日称,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
  在此背景下,央行昨日仍特别提示主要商业银行,要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认为,未来随着央行“出手”对短期流动性进行调节以及下周财政存款面临季节性投放,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恐慌情绪应会得到缓解,6 月底的资金面危机料不会出现。
  “但与此同时,年末机构考核压力加大、大行资金融出意愿下降、现金需求增加和随后的存款准备金上缴等负面因素仍未消除,资金面仍有较大可能维持较为紧张的局面。”民生银行说。(.上.证 .王.媛)

 

  连续三天动用SLO 央行注入3000亿增流动性
  伴随着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持续紧张,央行已连续三天运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调节市场流动性。据了解,SLO是指参与银行间市场交易的主要机构,可以在流动性短缺或者盈余时,主动与央行进行回购或者逆回购的操作,操作期限一般不超过7天。
  不过,上海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并未应声而落。昨日,上海Shibor所有品种全线上升,1个月以内的短期资金涨幅最高。这也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于大规模流动紧张的忧虑。不过,央行官方微博昨日晚间再次发出了积极信号,表示央行已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
  “央行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布释放流动性的消息,意在稳定市场情绪的意图十分明显。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大规模流动性紧张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很小,不过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情况还会持续,预计到春节前都不会有明显好转。”招商证券(600999)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央行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稳健,预计短期内不会动用降息和降存准率等方式来释放流动性。(重庆商报 梁龄)

 

  舒缓市场“钱荒”担忧 央行3天“放水”超3000亿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表示,针对今年年末货币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央行已连续3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央行表示,将提示主要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年末,银行间资金市场打响“抢钱战”,利率中枢不断攀升。为了平抑短期市场的剧烈波动,央行19日晚紧急宣布启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所谓SLO,即指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以7天期以内短期回购为主。该工具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通常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根据央行规定,SLO的操作结果,一般会滞后1个月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对外披露。
  然而,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在其新浪认证的官方微博上公告称,近期已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通过SLO向市场适度注入流动性。如必要,将继续向符合条件金融机构通过SLO提供流动性支持。
  本月中下旬以来,我国货币市场呈现出利率飙升的现象。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7天期、14天期及30天期利率水平20日分别涨至7.6540%、7.0030%、7.5300%。其中,7天期利率在前一个交易日上涨57个基点的基础上,20日较19日再度上涨118.20个基点,加剧了市场对“钱荒”来袭的担忧。(新华社)

 

  央行救急不救穷 资金拐点或现
  2013岁末,在年关因素和“钱紧”的双重压力下,市场资金面相当吃重。
  不同于6月份的“钱荒”,这一次央行出手了。12月20日晚间,央行微博发消息称,已连续三天运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
  19日当天,银行间资金利率再度大幅飙升,当日Shibor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全线上扬。2周Shibor暴涨113.9个基点,达到6.2180%的水平;1周Shibor激增57个基点,达到6.4720%的水平;1月Shibor上涨33.62个基点,至7.1012%的高位。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的违约传言在市场出现。
  18日,美联储宣布启动缩减量化宽松政策(QE),这对国内的流动性也形成新的压力。一方面央行货币政策基调并未改变;另一方面,QE退出带来的资金外流预期,都对年底时刻造成叠加影响。
  在年底多重因素叠加的情况下,央行虽然是临时出手,但是也引起了整个市场的高度关注。
  央行救急不救穷
  一位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12月19日下午,因为无法找到相应资金,导致某家银行无法支付应偿还其他银行的拆借资金。随后,央行使用SLO应付当日下午银行之间正常的交易。
  不过,央行可以通过逆回购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但是没有出手,而是以SLO代之。这背后或表明央行态度非常明确——救急不救穷。逆回购这样直接给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平衡其资产负债表的做法,央行不会轻易使用。
  此前,周小川明言,从央行角度来讲,除了在所谓的危机阶段和危机恢复阶段会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考虑,在正常阶段,我们希望通过竞争,促使金融机构为全社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也特别强调金融业主要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不要自我发财,所以并不存在需要特别照顾金融机构及其盈利能力的这个动机。
  19日,财政部已经开始下发财政支出。目前看,财政支出大致上可以确保明年1月份客户对现金的正常支取。央行20日微博消息也称,当前银行体系超额备附金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同时,揭示主要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这也就是说,只要商业银行自己不折腾,市场流动性不会紧张。
  事实上,6月份,各家商业银行真正沉浸在“借短融长”的交易。但12月底情况大为不同。无论是线上银行间市场还是线下银行间交易价格都已经很高了,那么借钱匹配资产很可能导致最终利差价格很低。
  在这样明的确预期下,各家商业银行已从6月末的“相互赚钱”(故意抬高资金借出的价格)转变为三种:第一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的保稳定派;第二,因市场变化来匹配资产负债的保规模增收益的需求派,这个是被动派;第三种是,看着资金价格已经不可能降低后,对业绩破罐子破摔派。
  但是大的资金市场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年底钱紧下一步会不会改变未来资金供需局面?
  外部市场变数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月,银行结售汇顺差366亿美元,1-11月,累计结售汇顺差2392亿美元;1-11月新增外汇占款已超过2.5万亿。同时,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也再创汇改新高。
  在国内外市场出现变化的同时,需要市场判断未来的资金流动趋势。“得要看清楚,是不是无风险投机套利的短钱流进来了,包括一些时候不乏中国人自己的钱在玩,在享受境内外汇差息差。”12月17日,一位外管局接近人士称,“包括人民币的升值,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是否也有被高估之嫌?”
  上述外管局接近人士坦言,境内外资金有价差引发各种套利交易。如境外发人民币债成本为2%或3%,境内借人民币则5%。因此,现在不少企业想办法到境外发债,再把钱“弄”进来;而当这样的资金流入国内时,一方面投机者套利,另一方面,造成热钱流入的景象。
  “不要以为人民币升值‘走出去’就踏实了,其与预期有关。若形势变化,预期走弱,经济基本面不好,汇率怎么上去的还怎么下来。”上述接近外管局人士说。可引以为鉴的是2011年底的人民币汇率表现,那时曾一度出现“九连跌”,当时市场急抛人民币,连香港的购售额度都用完了。
  资金转向?
  事实上,在12月18日美联储决定QE淡出之前,国际资金的流向已经发生变化。
  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李慧勇近日观察,受到QE退出预期升温的推动,资金连续两周流出中国,12月5-11日流出量为6000万美元,但仍远低于过去半年流出2.2亿美元的均值以及金砖四国的流出量。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由QE退出引起的资金流动可能是“先出而后进”。资本可能根据QE收缩的节奏“阶段性地”回流中国,资金进出将增大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和波幅,扰动经济复苏进程,并加大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
  在诸建芳看来,特别是12月初,外管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3]44号),以遏制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假贸易融资行为。从此前监管部门控制热钱的意愿和执行力来看,预计此举将会对热钱形成抑制,从而降低“国际资本湍流”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看,从外汇占款的环比数据说,资金流入较上月回落,流速已经在放缓。但最大问题是资金价格——中国面临资金周期的一个拐点。
  张茉楠认为,中国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等诸多因素影响,货币环境的压力将不可避免。人民币有国际化的内在诉求,有维稳的政策意愿,其结果是人民币的外升内贬。
  上述外管局接近人士所担忧的是,资金流入更多是投机者借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保持坚挺的“承诺”背景下,利用人民币汇差利差所做的套利交易,其中不乏有国内资金在倒腾。比如一些企业利用境内外人民币发债的价差,以及汇差息差等,疯狂套利。
  外管局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金融和资本项下的其他投资负债方的货币和存款项超过前三季度,为369亿美元,昭示负债外币化,资金流入在第三季度时较为凶猛。
  在这样的情况下,境内企业进行了“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财务运作。不过,外管局于12月7日对外公布的44号文,以及之前下发的20号文,均会对套利资金流入形成抑制。这也是11月外汇占款环比下降的原因之一。
  挑战
  “央行现在是两难。”张茉楠认为,地方融资平台希望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但央行想倒逼市场去杠杆;可这又影响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一上升,企业微薄的利润就难以覆盖资金成本的快速上升。
  实际上,针对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话题,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国际对冲基金CQS首席执行官兼高级投资官迈克尔·辛兹(Sir Michael Hintze)说,“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的政府机构可能需要让市场力量更加独立,允许全球资本的流通,并向外界提供参与其金融市场的渠道。”
  诸建芳认为,中国资金面和汇率的冲击风险总体可控。诸如“中国货币政策仍有操作空间,可以通过降准等手段对冲风险”,以及“中国资本账户并未开放、政府对于汇率的调控能力更强”等都是其中的理由。
  一位资深的货币政策分析师称,央行的挑战前所未有,诸如:互联网金融的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下的“输出人民币,还有开放资本账户和构造渗透型离岸中心”考量;债务去杠杆化下的“转移还是紧急制动”考量;QE退出美元走强——那么如何对冲,蓄水池如何调整?另外,新一轮土地和国资资本化;还有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等诸多变量交织一体。这些都将对明年的央行货币政策带来多方位考验。(.经.济.观.察.报 .欧.阳.晓.红 .史.尧.尧)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