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8000亿盛宴 机构席位猛买创天量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A股8000亿盛宴 机构席位猛买创天量

加入日期:2013-12-18 8:03:1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大宗交易降低门槛添动能机构席位 频频出击创天量
  近8亿资金大宗交易平台买入 光大中信两银行股
  银行股大宗交易溢价扩散光大、中信银行受青睐
  60天内成交额超400亿元 大宗交易产业链竞争加剧
  新政叠加催生A股公司8000亿分红盛宴
  A股诞生巴菲特需提高现金分红
  997家公司连续三年现金分红圈出8只“奶牛”股

  大宗交易降低门槛添动能机构席位 频频出击创天量
  12月以来,大宗交易市场风起云涌,成交量创出天量,机构专用席位无疑是本周的焦点,而宋城股份湖北能源*ST国商等的交易,值得关注。同时,12月9日起上交所实施降低大宗交易门槛的新规则,也提升了交易的活跃度。
  当投资者还在回味安邦财险通过机构专用席位,在大宗交易市场以137亿豪取招商银行11.33亿股A股的时候,机构专用席位继续四处出击。近一周时间,机构专用席位在大宗交易市场分别购入民生银行德豪润达科林环保康得新华闻传媒益盛药业等11只股票共3.78亿股,累计耗资近33.1亿元。
  宋城股份的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近3.26亿股于12月9日上市流通,机构席位从11月18日起就开始在大宗交易市场打折抛售,至12月11日共分4笔合计卖出575万元,共套现9377万元,整体折价率达13.4%。其中,宋城股份在12月11日收于涨停,当天机构专用席位以18.2%的折价率抛售150万股。12月1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控股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的股份,在2014年5月30日前不减持。
  湖北能源最近走势强劲,也频频登陆大宗交易市场。12月16日,华泰证券北京月坛南街证券营业部席位以6.63元的价格,分4笔共卖出5000万股,成交金额近3.32亿元,折价率2.3%。在11月27日至12月12日期间,机构专用席位以5.74元的均价,分7笔卖出5400万股,成交金额3.1亿元,整体折价率3.7%。
  公司公告显示,9月30日,参与公司非公开发行多家机构手中的6.06亿上市流通。不过在解禁前,公司股价经历了一波下跌,股价较定增时的成本5.2元并没有太大的收益。随着股价走高,定增机构获利了结的意愿增强,这些大宗交易很可能就是这些参与定增的机构所为。
  *ST国商有可能在明年摘帽,因此之前受到游资反复炒作。12月11日,广发证券深圳民田路证券营业部席位在大宗交易市场,分3笔以22.91元的价格共买入173.78万股,合计成交金额3981万元,溢价达7.3%。
  此外,在10月份时,证监会正式批复上交所修订交易规则,将A股、B股和基金的大宗交易门槛调低至原有标准的60%左右,A股大宗交易最低限额由“50万股或300万元人民币”调整为“30万股或200万元人民币”。
  12月9日起,该规则具体开始实施,在这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沪市已有4笔得益于新规则的A股成交,而早在8月5日,深交所就已经降低了大宗交易的门槛。随着限额的降低,大宗交易的参与者有望增多,交易将更趋活跃。(上.证.顾.逸.峰)

 

  近8亿资金大宗交易平台买入 光大中信两银行股
  17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大宗交易数据显示,大宗交易平台上光大银行(601818)、中信银行成交金额总计近8亿元。
  其中,光大银行成交两笔,一笔为5725万股,成交价格2.53元/股;一笔为16129万股,成交价格3.09元/股,两笔成交金额总计6.43亿元。中信银行成交3517.2万股,成交价格4.38元/股,成交金额1.54亿元。
  光大银行17日收盘跌0.36%报2.8元,中信银行跌0.75%报3.95元。(.证.券.时.报.网 .) 

 

  银行股大宗交易溢价扩散光大、中信银行受青睐
  银行股大宗交易溢价并不常见,昨日光大银行(601818.SH)、中信银行(601998.SH)凭借两笔溢价率超过10%的大宗交易赚足眼球。
  昨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公布的大宗交易数据显示,大宗交易平台上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成交金额总计近8亿元。其中,光大银行成交两笔,一笔为5725万股,成交价格2.53元/股。另一笔交易为16129万股,成交价格3.09元/股。上述两笔交易成交金额总计6.43亿元。光大银行17日收盘跌0.36%报2.8元,第二笔3.09元/股的成交价相比收盘价溢价达到10.3%。
  光大银行近期颇受市场资金追捧,就在11月21日,光大银行还出现了一笔溢价8.77%的大宗交易。光大银行近期股价波澜不惊,自9月底以来股价维持在2.8元附近窄幅震荡,近几个交易日连续出现小幅下挫。从基本面看,光大银行港股上市的暖意正浓。公司于上周五圆满结束H股新股发行工作,将于本月20日在港交所敲钟上市。
  大宗交易一般以折价的方式买入居多,较少出现溢价成交情况。而溢价成交背后的原因则颇为复杂。从正面角度来看,不排除是有一些机构非常看好上市公司前景,因无法通过二级市场买到足够的筹码,就选择在大宗交易进行溢价买入。而另一方面,大宗交易背后也深藏玄机。一位券商人士透露,一些大宗交易是“大小非”对股权的特别安排。
  此外,数据显示,中信银行昨日成交3517.2万股,成交价格4.38元/股,成交金额1.54亿元,成交价相比收盘价3.95元/股溢价10.8%。(第.一.财.经.日.报.徐.明.徽)

 

  60天内成交额超400亿元 大宗交易产业链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创业板、中小板指数屡创新高,产业资本减持也迎来了新一轮的盛宴。据统计,自2013年10月1日至12月1日,短短60天内,大宗交易平台成交额高达419.4亿元。
  12月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大宗交易数据中突现9笔同一价格的大宗交易。成交价较当天招行收盘价溢价10%左右。
  上述大宗交易大到成交3亿多股,小的也有几千万股,共计成交金额137亿元。这样大手笔的交易额,远超去年3月19日市值42.16亿元的花旗太保换手浦发银行大宗交易,成为A股史上最大笔大宗交易。
  此事成为上周震惊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
  12月10日晚间,招商银行披露的一则权益变动公告:安邦财险已经持有招商银行股份比例超过5%,9日11.33亿股大宗交易的买家正是安邦财险。
  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大宗交易的产业链正在发生急剧的变革,新势力新玩法不断出现,竞争日益加剧。
  从2008年底开始的大宗交易模式,一直以来是以快速套利,资金超高的利用率来获取差额收益。
  直到2010年陈学东成立了上海复利,周汉富成立了上海清朗,张寿清成立了上海宝弘,沈培今成立了上海瀚叶,上海滩大宗交易的“四大寡头”相继宣告成立。形成目前上海8家,深圳3家全国11家的主流格局。
  2010年后,大宗交易圈子突然热闹起来,玖歌,磐厚,任行这三家原来做二级市场的公司加入了战局,也把大宗交易的整体水位往上推高,从原来的9折一下提高到了9.5折附近。减持股东的选择多了,竞争也尤为激烈。
  传统大宗交易“四大寡头”之一的上海清朗资本创始人兼总经理蔡宇告诉记者:“大宗交易原来是套利的经营模式,现在市场上9.7甚至9.75折接盘的模式根本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宗交易,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在二级市场上直接购买已没有区别。这就对我们大宗交易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能接,敢于和竞争对手拼价格,高价接股要考虑盘面的流动性,根据每天的成交量严格制定相应的接盘比例;另一方面,由于股民们也对大宗交易有了充分的了解,认为大宗交易第二日股价一定会跌,因此往往在接盘第二日出现大批量抛盘,这就要求接盘方要有相应的实力去消化这些利空手段,同时延长持股时间,以时间换空间;最后,我们有时也会利用手头的机构席位来接盘,这种做法能尽可能的打消股民对减持后股价受抛压而跟风恐慌性抛盘的念头。”
  可以说,大宗交易这个圈子越来越难玩。
  “目前传统的‘四大寡头’复利,清朗,瀚叶,宝弘都针对目前的大宗交易市场做了转型、变革和升级。只剩下任行,玖歌还在坚守纯粹的大宗交易。”上海申万某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11月30日,证监会正式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将于1月份重启IPO,市场一片哗然,对于大宗交易商们来说,又将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重启IPO必然带来更多的解禁标的,更多的交易机会。此外,新股发行规则变化,股东减持价不得低于上市发行价,上市半年内股价低于发行价连续超过20个交易日,解禁期自动延后半年等规则,对将来的减持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股东对于减持方的要求必然提升,甚至可能涉及市值管理,维护股价等要求。单纯的大宗交易模式或将逐步走向尽头。(证.券.日.报.陈.慕.鸿.)
  

 

  新政叠加催生A股公司8000亿分红盛宴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2020年将提高到30%,同时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新规,此举将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预计2013年A股公司累计现金分红将高达8170亿元。
  现金分红政策叠加
  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资本市场,在回报股东的方式中,现金分红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使得其证券市场从长周期来看,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而A股公司的现金分红,同样受到价值投资者的追捧。
  11月的最后一天,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明确表示上市公司应当在章程中明确现金分红相对于股票股利在利润分配方式中的优先顺序,并提出差异化的现金分红政策。这是资本市场首次引用国际惯例来制定分红政策。
  《指引》规定,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为80%。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但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该比例下限为40%。发展阶段属于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相应比例最低为20%。
  无独有偶,今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发布,提出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两项分红新政,对今年及其后数年上市公司的分红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现金分红政策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公信力,并注入正能量。”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应该要求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现金分红政策并给予充分披露,这一政策创新体现了对股东权利的充分尊重。
  在地方国资中,上海最早制定了地方性的具体方案。2013年12月17日,上海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分别从国资管理、国资布局、国有企业确立了目标,上海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
  比《决定》更进一步的是,上海出台的《意见》规定,上海国企领导人员所获部分激励收益将在正常离职后兑现,作为追索扣回的“抵押金”。
  据记者了解,国企利润上缴自1994年停止,直到2007年才正式恢复。2007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明确提出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3个月后,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其中,石油石化、电信、煤炭、电力、烟草五个行业的上缴标准为税后利润的10%,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3年内暂时不上缴,其余央企均按照5%的标准上缴。
  国企上缴红利过低一直备受各界诟病。公开数据显示,以上年实现利润按比例征收央企红利为主,而实现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8年、2009年分别为547.8亿元、873.6亿元,2010年约为440亿元。而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0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近2万亿元,上缴比例仅占5%左右。到2012年,国有企业利润收入2.1万亿,但上缴体现于财政收入中仅970.68亿元,比例约4.62%,仍然很低。
  另外,在低比例上缴背后,大部分资金又被返还到国有企业继续投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也承认,现在国有资本上缴利润比例太低,而且上缴来的利润90%又返回到国有企业中使用。
  国企A股公司助力分红
  作为上市公司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仅是重要的经营实体,还必须承担社会义务。
  在更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下,国企提高利润上缴比例是大势所趋。而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来说,只有在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的前提下,才能使得提高利润上缴比例具有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但是由于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比例已大幅提高,相当部分企业已是公众上市公司。因此,只有在上市公司采取现金分红的前提下,国有控股股东才能获得上缴的真金白银。只有在现金分红比例提高的情况下,用于上缴的“真实”利润才会更多。
  总体来看,由于1998年国企改革之后,国有资本已经基本从竞争性行业撤出,目前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资源、公共服务的供应上游,盈利能力较强且非常稳定,非常符合成熟期企业的特点。这一特点也使得国企在进一步提高上缴利润比例的同时,而不会过多地影响其业务拓展。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2年连续进行现金分红的A股公司有1010家,占比达40.94%。三年来,累计分红总额最多的是工行、建行、中石油、中行、农行等央企,上述公司三年分红总额超过1000亿元。此外,三年分红超过100亿元的公司还有中国神华交通银行等16家,也多数是央企。201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前20位全部为大型国有上市公司。
  在所有国有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行业中,银行业的现金分红一直位居前列。据统计,从上市银行的分红情况看,16家上市银行2012年末均实现了现金分红,除了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之外,其余13家上市银行完全是现金分红,现金股利占每股收益的比例除了平安银行较低以外,其余银行均在10%~35%的区间;现金分红占整体利润分配的比例除了平安银行只有22.08%以外,其余银行均超过了50%,大部分银行是100%。
  东北证券研究员唐亚韫认为,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银行股长期以来保持了稳定丰厚的现金分红比率,股息率最高达到4%~5%,但是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对于股息率的认识不够,片面强调所谓的成长性和题材故事,此次新规有利于市场对于现金分红价值的重新认识。
  现金分红比例提高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2年三个完整会计年度,A股年度累计分红总额分别为5025.1亿元、6029.43亿元、6783.59亿元。实施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比分别为50%、58%、68%,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18%、20%、24%,较上述《指引》的规定仍有一定距离。
  不过,在市场关注已久的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问题上,一个令投资者欣喜的趋势已经显现。
  在过去三个会计年度,未提出分红方案的“铁公鸡”上市公司数量正逐年减少。而且,这是在过去三年股市扩容的前提下实现的。另外,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超过80%的上市公司,最近三个年度,平均每个年度,均比上一年度增加了近300家。
  记者根据年报披露数据统计,2010年有1099家上市公司未分红,2011年共有826家公司未分红,2012年这一数据则降为663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上市公司中,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数量正以年均下降20%的速度大幅减少。
  在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方面,2010年度,这一比例超过80%的上市公司,共有805家;2011年度,该比例超过80%的上市公司,达到1102家;而到了2012年度,共有1379家上市公司实现了100%现金分红!
  现金分红占比超过80%的上市公司家数越来越多,与之对应的是,2010年至2012年度,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在40%~80%之间的上市公司,三个年度的数量分别为92家、86家、62家。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在20%~40%之间的上市公司,三个年度的数量分别为204家、185家、141家,呈明显下降趋势。
  上述一系列数据表明,目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已经呈现整体提高的趋势。根据过去三年的数据,2010年~2012年A股公司分红额分别同比增长29%、19.99%、12.5%。按照近三年上市公司分红平均增长率20.5%计算,2013年A股公司累计分红有可能达到8170亿元。
  此外,有专业人士建议,按照《指引》要求,由于上市公司是否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外界无法判断,监管部门应事后监控利润较高但现金分红占比偏低的上市公司,尤其那些业务已经处于成熟期,但是其现金分红比例仍处于中低水平的公司(即按照证监会《指引》要求现金分红占比的下限20%应该提高到40%的公司)。另外,也有研究人士建议,应按照上市年限,强制规定公司属于成熟期还是成长期,以使标准量化。同时,对上市公司重大资金支出的必要性,监管层也可以加以指导与监控。
  记者查阅了2012年年报披露的分红方案,对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国电南瑞深天健首开股份大有能源许继电气辰州矿业华远地产国电清新国投新集等多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上调现金分红占比的空间。
  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超过80%的上市公司,最近三个年度,平均每年比上一年增加约300家。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数量正以年均20%的速度大幅减少。
  2012年度,共有1379家上市公司实现了100%现金分红,2010年~2012年,国有企业上缴红利占利润比例约在5%,多数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存在上调现金分红率的空间。(证.券.时.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