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给出新蓝图的同时,市场的担忧并未全部随之消散。
尽管证监会刚刚发布的《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被认为是IPO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奠定基石,不过,未来A股能够承载的融资能力仍是个悬疑。
与此同时,在监管机关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存量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缺位,引发不少市场人士担忧。未来A股是否会鱼龙混杂,引发更多的市场风险?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 ,A股未来的融资格局或以不同于直观的预期展开。
利好A股融资功能
记者:您认为本次改革亮点在哪?
尹中立:我觉得对市场影响最大的:一是创业板明确不允许借壳重组,也是向注册制改革迈进最大的一步。
其次,是询价方法。以前询价毫无疑问都是将价格越抬越高。按新询价方法、询价机制,市场会更倾向于低定价,因为定价高了对谁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会受到很多约束。
第三,是对中介机构的惩罚性条款。如果发行人出现财务欺诈,或是其他不当行为,那么中介机构与发行人要一起承担赔偿的责任,这也是很超预期的。之前造假是零成本,现在有成本,而且成本很明确,这样约束造假实际上是内生机制起作用,造假行为将大幅度减少。
记者:本次IPO新政实施之后,将对A股融资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尹中立:应该说是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这一系列重大的变化,意味着以前所谓的“三高”现象基本上不存在了,定价偏高、超募资金这些现象基本上也都会消失。同时也意味着发行市场的定价功能会充分的市场化,能让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大大加强。
以前股票发行快了大家都会害怕,因为每家公司本来不需要那么多资金,定价又太高,到最后发行快了市场会觉得“圈钱”承受不了,供给跟不上。改革之后,将解决这一问题。证监会以后的发行部门对发行的节奏和数量的控制应该不会像以前那么直接或者干预的那么多。
记者:未来新股发行定价体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尹中立:你有超发资金,定价高了之后,未来减持和此也是相关的。另外你在发行的过程当中,必须充分披露风险,如果没有披露风险,然后业绩下滑,会受到很多惩罚。既然风险披露出来了,定价一般不会高,所以市场会偏向低定价。
“壳价值”的重估
记者:下一步,监管层还需要在什么环节进行配套?
尹中立:因为要实施注册制,监管的新股发行程序、相应的法律法规还需要修改。未来改革的空间还有很多,比如《公司法》、《证券法》都必须修改,因为在三中全会的文件里面提出了很多有关资本市场改革的东西,都需要和法律修改配套。
记者:您怎么看待新政对二级市场带来的影响?
尹中立:从12月2日市场的表现可以看出来,这种制度的变革和转向对估值体系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中小板当天几乎是全线跌停板。中国股市高估值高定价,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允许借壳重组,这个突然拿掉,对市场冲击很大。
记者:目前A股的退出制度仍不明确,您怎么看?
尹中立:创业板如果不能够借壳重组,那么退市是必然的,如果连续三四年都亏损的话,自然会退市。主板尚未涉及到,先从创业板开始摸索。(.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