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最新的指标看,无论净资本规模还是盈利能力,华林证券似乎都位于券商行业的中下游。但业界却不能忽视其在整个行业曾经的影响力,因为“投行枭雄”薛荣年和“固收女王”孙明霞当年的相继加盟 ]
华林证券,一家注册于深圳市福田区的小型券商,曾经凭借薛荣年和孙明霞两位“风云人物”加盟,公司IPO和固收类投行业务一度做得风生水起。
然而,成也萧何,败亦萧何。随着上述两人的相继“下马”,华林证券以及投行团队似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出现企业文化的碰撞以及员工心态的浮动,公司该往何处去?
曾经的辉煌
中国证券业协会对2012年度114家证券公司会员经审计经营数据进行的排名结果显示,华林证券年末总资产位列行业第81位,净资产位列第86位,净资本位列第90位;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列第57位,净利润列第70位。
无论哪一项指标,华林证券的数据似乎都位于行业的中下游。然而,你却不能忽视其在券商界的影响力。因为曾经历过“投行枭雄”薛荣年和“固收女王”孙明霞的加盟,这家小券商在投行业界曾经有过辉煌。
同样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的统计数据,华林证券共有保荐代表人72位。该数据和一些大券商不相上下,甚至高于国泰君安、华泰联合和光大证券(行情,问诊)等大型券商。
另外,数据显示,目前在会申报的拟IPO项目中,华林证券以手握56个项目在整个行业中位列第五位;今年1月以来,华林证券以完成7家上市公司增发承销的业绩位列行业第七位。
毫无疑问,华林证券在投行界的地位是随着“投行枭雄”薛荣年于2012年初的加盟逐步建立起来的。
“华林证券的投行是因为薛荣年的加入而声名鹊起的,在会项目很多,只可惜薛荣年加入后不久IPO就暂停了,否则IPO保荐业绩将更为可观。”一位券商保荐代表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华林证券的保代一部分是跟随薛荣年从平安证券跳槽过来的,另一部分也是慕名投奔而来。”
而在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华林证券的业绩可以用“骄人”来形容。仅从企业债这一传统固定收益业务的排名情况看,数据显示,2008年华林证券企业债承销金额为21.50亿元,位列行业第15位;2009年承销金额为216.50亿元,位列第六位;2010年承销金额为146.40亿元,位列第五位;2011年承销169.00亿元,位列行业第三位;2012年承销99亿元,位列第19位。这一排名不仅包括券商,也包括商业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华林证券固收承销业务的“辉煌业绩”和“固收女王”孙明霞的履职经历高度吻合。资料显示,2008年初孙明霞开始分管华林证券固定收益业务,2012年才转投国信证券。
然而,上述两人相继因个人原因“下马”。2013年5月,证监会公示了对万福生科(行情,问诊)案的处罚结果,作为平安证券前总经理的薛荣年被追责,除被罚款30万元以外,还撤销了其证券从业资格;2013年10月11日,国信证券公告称,公司固定收益事业部总经理孙明霞等人因个人原因正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
薛荣年离职,华林证券总裁一职现由此前曾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和董事长的宋志江接任。
员工离职潮暗涌
“我现在上午出门做项目,下午回来都不知道公司还在不在了。”华林证券一位投行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说法似乎让外界难以接受。
不过,本报记者在接触多位华林证券员工后发现,“该公司特别是投行团队随时可能涌现离职潮”并非危言耸听。
这些华林证券投行业务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IPO并未正式开闸,投行市场的行情还没起来,鉴于一些项目还在申报阶段,目前个人离职成本较高。不过,一旦项目“出来”,是否会选择离开华林证券就很难说了。
“薛荣年的离职对华林投行业务打击挺大的,他是公司整个投行业务的主心骨和灵魂人物,他离职后,股东有替换掉整个团队的打算,就像当年孙明霞离职后,股东替换原有团队的手法那样。对此员工心里也基本都清楚,现在工作心态就不一样了。”一位华林证券内部员工对记者表示,“现在的团队从平安证券带过来,还没有真正地发力,薛荣年就离开了。从股东角度看,其实薛荣年团队入驻的成本比较大,但他走之后,大家并没有看到股东有继续稳定团队的决心。即使项目出来,员工也担心个人利益能否得到保证的问题。”
华林证券另一位员工称:“华林证券投行业务原本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业务人员去外面承揽项目并没有感受到足够的认同感。后来公司赢得市场的尊重主要还是因为薛荣年个人的魅力,但现在他离职了。在此背景下,员工萌生‘去意’是很正常的事。”
据华林证券多位员工向记者透露,今年以来公司有不少员工离职,不过,宋志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团队很稳定,并未出现员工离职潮的情况。
“固定收益部今年的业绩还可以,而且是盈利的,人还没有走,主要是考虑年底绩效考核的因素,大家还对年终奖有所期待。”华林证券固定收益部一名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企业文化碰撞
对于员工心态的浮动,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认为,华林证券大股东的背景,也会让员工或多或少有“企业将重新步入上升通道”的预期,从而选择继续观望。
“我们的大股东是曾经的‘深圳首富’。”一位追随薛荣年从平安证券跳槽至华林证券的员工对记者表示。
资料显示,华林证券的大股东为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立业集团”),持股比例为71.62%,其实际控制人为林立。林立曾被《蒙代尔》杂志评为“深圳首富”时的财富金额为58.8亿元;2007胡润百富榜排第41名;2008新财富500富人榜以186.7亿元排名第29名。
不过,华林证券多位员工称:“虽说是家证券公司,但‘首富’设立的公司实质上仍然是家民营企业,个人随意性较强。”
有从平安证券跳槽过来的员工对记者表示:“这两年下来,公司原来很多承诺也就是激励并没有兑现。”
一位日前刚刚离职的华林证券前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无论是之前固收的孙明霞团队,还是投行的薛荣年团队,华林证券更像是‘承包责任制’。”
一位曾经与孙明霞共过事的某券商固收业务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孙明霞团队只是借用华林证券的牌子,实际上并不受华林管制,其与华林证券也有约定的业务分成比例。曾经有段时间,孙明霞的固收团队分配体制是所有券商固收团队最向往的方式。”还有一位券商固收部负责人表示,曾经非常希望像孙明霞一样,找个小券商“挂靠”,实行包干式团队运作。
虽然记者并未证实华林证券实际执行的具体分成模式,但孙明霞团队的“独立性”获得业界的普遍认可。
“不清楚薛荣年和华林证券当时谈的收益分配模式,”上述已离职的华林证券前员工称,“大股东更像一名商人,而金融行业其实更看重人才的作用,就是团队的协作以及风控和合规。肯定不能像做房地产那样做金融,一出事就和原有团队撇清关系。”
记者采访了最近几家受到监管层处罚的几家券商的工作人员,如平安证券、光大证券和国信证券。其中平安证券的员工觉得公司团队氛围很好,自己所在的部门人员也比较稳定,员工有归属感,付出和收获基本成正比;而光大证券的员工则认为虽然经历证监会的处罚,但还是相信公司会渡过难关,并表示不太担心奖金会因此“缩水”;而国信证券的员工同样认为公司会挺过难关,不会因为公司受罚而离职。同时该员工也表示,国信证券内部有较为完善的内核机制,而不像有些券商内核流于形式。
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一些华林证券的员工明显感觉到了公司工作氛围的变化,在他们看来,这个“节骨眼”上,如果股东“冷漠”,他们就只能选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