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合力应对产能过剩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形成合力应对产能过剩

加入日期:2013-11-7 6:28:38

  针对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紧迫任务,各部委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部署。11月4日,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将化解产能过剩任务部署分解。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表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严禁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业界人士分析,当前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传统行业出现了长期性的绝对过剩,已难以靠时间推移来消化,而且这些行业同时也是“两高一资”行业,化解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对此要保持清醒认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完成化解产能过剩的重任。

  需要强调的是,一边是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滑,一边却是仍有新的项目上马,新的产能形成,形成了恶性循环,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顽疾,引发了经济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对资源和环境约束而言,产能过剩行业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对金融和经济而言,产能过剩积累了巨大的风险,造成银行不良贷款开始反弹,部分行业持续大面积亏损,资源运用效率低下,甚至会给产业和经济正常运行造成威胁。由此可见,化解产能过剩将是一场攻坚战,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提质增效、迈坎爬坡的关键时期,如不及时化解产能过剩,其势必会在更大程度上侵蚀实体经济的肌体。

  事实上,钢铁等五大典型行业的产能过剩,折射出的是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弊端。以电解铝行业为例。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电解铝产能已超过2600万吨,产量却只有2000多万吨,行业亏损面达93%。在这种形势下,河南、山东等电解铝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遭遇了行业普遍亏损的严重危机,有的企业甚至停业关门。

  即便如此,我国整体的电解铝产量仍然呈扩张之势,并开始向西部转移,产量明显增加。统计显示,新疆2012年原铝产量110万吨,同比增长274%;甘肃产量189万吨,同比增长65.6%。一些在建、拟建的项目无疑还会带来产能的继续释放,庞大的产能在短期内已难以通过消费需求的积累来化解。

  水泥行业亦是如此,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波动和房地产市场调整,水泥行业的需求出现了明显下滑,但是产能却一直呈增长趋势,同样带来了企业的大幅亏损。比如,根据冀东水泥行情问诊)披露的2013年中报,公司上半年亏损1.66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48.82%。因此,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瓶颈。而经过多年的经济粗放式增长后,能否顺利完成化解产能过剩的重任,也考验着“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潜力和活力。

  化解产能过剩无疑将以企业为主体,眼下随着《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市场优胜劣汰带来的“倒逼”效应,且新一届政府对经济下滑保持了一定的“容忍度”,企业也迎来了转型的良好机遇,他们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执行力,无疑将决定着化解产能过剩的进程。

  不过,化解产能过剩任务的艰巨性还体现在,过去这些行业在地方的经济增长和投资中占有相当份量,在吸纳就业和提供税收上有着较大贡献,如果不能找到替代性产业,进行地方政绩考核体系的改革,某些地方主动压缩产能过剩的动力就不强。而且,一些经济实力排名靠后的地方,通过加大投资提升GDP的动机强烈,对于电解铝之类的企业,甚至还有优惠和默许的冲动。部分企业也是如此,虽然有的民营企业负责人说,卖出一吨钢的利润很少。但也有相当部分钢企表示,现在还没有削减产能的计划,因为产量一旦减少,就意味着更大的亏损。这也表明,未来化解产能过剩的形势非常严峻。

  所以,化解产能过剩除了将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外,还必须形成部门间的合力,在环保、土地和税收、信贷上对新增过剩产能形成制约,才能督促地方和企业积极主动地压缩产能,遏制重复建设。还要谨防地方保护和不合理优惠的倾向,同时优化地方的投资结构和产业布局,强化环保、信贷、税收等硬约束,把住产业政策闸门,防止落后产能在地区间转移。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