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几件事值得关注 易宪容:金融改革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叶檀:几件事值得关注 易宪容:金融改革

加入日期:2013-11-2 13:38:30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吴国平:三中全会是未来一波大行情的新起点
  桂浩明:市场短线弱势整理 中期有望反弹
  顾铭德:优先股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王宁:A股中长期结构市关注新型城镇化刚需
  岳志斌:大股东减持中也有机会
  水皮:习总讲话的最大亮点 地产调控抓住了牛鼻子
  谢百三:祖国、祖国;叫我怎么爱你!给党中央、国务院的几点建议
  叶檀:经改路线图 几件事值得关注
  易宪容:金融改革 寄望三中
  于百程:三季度业绩告诉我们什么
  李志林:优先股究竟利好在哪里?

  吴国平:三中全会是未来一波大行情的新起点
  11月1日,正式告别10月迈入11月,即将迎来三中全会,万众期待之际,投资者该如何面对呢?
  本周基本围绕年线半年线横盘。不过手游和文化传媒等题材股继续大跌,创业板则处于明显的下跌趋势。10月份PMI数据向好,市场也进入了维稳窗口期,下周就是三中全会正式召开的前一周,是到了蓄势阶段结束迎来新的上攻浪的时机了,因此,接下来大盘反弹是水到渠成的,而且随着反弹的深入,眼光再放远点看,最终收复全部失地并刷新高点迎来三中全会改革大行情也将是完全可以期待的。创业板经历两周大跌后会迎来一定的反弹机会,传媒等品种也基本回撤到50%回撤位置了,融资盘崩溃后市场多少会迎来一定反弹机会的。
  股指当下的回撤是为三中全会更猛烈的上攻行情做蓄势准备的,因此,接下来,不是止跌维稳的问题,而是要准备迎接三中全会超预期改革带来的大行情的问题,未来不仅会收复全部失地,同时还能不断刷新高点,迎来新的行情,可以这样说,三中全会的召开可能就是未来一波大行情的新起点。
  受优先股预期等政策面因素影响,本周银行、电力和地产股走势出现回暖趋向。汽车、家电等蓝筹也强于大盘。传统蓝筹就是周期性行业,看好未来周期性行业的爆发力,三中全会就是改革的基调,未来改革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国企,国企一改革,新的机会就会诞生,活力也自然来。预计下周这些板块应能持续活跃,也只有它们持续不断活跃,才能给到我们市场最坚实的上涨基石。
  当前,要注意的风险就是过度讲故事的风险,就犹如传媒板块一样,这周类似光线传媒等个股都已经从最高到最低短短十几个交易日实现腰斩行情,这就是过度讲故事一旦修正带来的巨大风险。类似这样的风险还会有吗?当然会有,只要市场存在炒作就始终会存在,所以需要从传媒的起落去总结出一些风险因素出来。另外,对于价值蓝筹抱团取暖方式的手法,也是需要警惕的,看看伊利股份上海家化等个股本周的走势,其风险体现就可见一斑。至于机会,坚定选择当下大家可能还不是很看好的周期性行业,这里包括资源股等,它们的主要特点就是在相对历史低位筑底比较充分,这些其实就是机会所在,策略上可以考虑潜伏和一旦爆发大胆跟进的操作策略。
  进入11月,不少机构都开始收缩战线,兑现大部分收益,特别是在一些大涨过的题材股上。当时,未来不是过冬的时候,恰恰相反,而是积极备战的时候,备战三中全会可能带来的新行情,改革机会。短线来看,下周看好类似银行、地产等,也包括资源等周期性主题机会。11月就一点,三中全会的改革行情,围绕改革去做文章,围绕周期中的改革去做文章。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紧密研读三中全会的信息,好好去挖掘,围绕改革,深度思考,果断出击,这里,有个大方向是坚定的,那肯定是周期性行业,为啥?很简单,改革就是要从周期性行业,尤其是那些国企中动手的,一旦动手往往带来的更多的就是炒作机会了。
  三中全会马上就要到来了,这是大事,在即将到来之际,也就是告别10月迈入11月之际,一是看清当下,二是积极备战。未来不仅会收复全部失地,同时还能不断刷新高点,迎来新的行情,可以这样说,三中全会的召开可能就是未来一波大行情的新起点。(.证.券.时.报)


  顾铭德:优先股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金融观察家 顾铭德
  优先股能否成功,不在乎能否发行,或发多少优先股,关键在于它能否优化股权结构,特别是优化投资者结构。主要看如下一些难题能否顺利解决。
  其一,优先股发行能否解决养老金、社保、企业年金、公积金、央企,特别是“国”字头企业的闲置资金进入股市问题。美国股市与中国股市最大差异是,美国股市最大投资者是养老金为代表的各类战略性投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目标是获取稳定收益,而沪深股市主要投资者是个人。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也是个人认购的,所以市场缺乏稳定战略资金。如果优先股能够把养老金等战略稳定型资金吸引入市,推动中国版K401计划,那么优先股将把沪深股市推上新台阶,将把大盘蓝筹股价格恢复正常。
  其二,优先股能否成功,不在乎新发行多少优先股,而在于有多少存量股权转变成优先股。众所周知,百年股权分置改革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国家股、法人股让出部分股权,都应当有流通权,都可能流通。其实,大部分国有股和部分有控股权的法人股并不需要正常的流通权。这些股权有相当部分可转成优先股,从而减轻流通股的供给压力。这次优先股种类的推出,为优化流通股权提供了工具,只要国家重视股市的稳定,希望救市时只要宣布部分国家控股的股权转成优先股,就可起到救市效果。比如,根据需要汇金公司公布持有的部分银行股权转成优先股,汇金公司不需出钱,就可以起到减少流通股,改变供求关系的稳定作用。其它央企的部分国有股权只要经营稳定,也可进行类似的操作,这对沪深股市走出熊霸全球是有利的。
  其三,优先股推出对于错杀的绩优股有利于股价恢复正常。当绩优股价格低于净资产时,大股东有必要维护正常的股价水平,此时发行优先股,回购破净股,对股价回升,大小股东利益都是正面的。这也是检验破净股真实股价的有效工具,使扭曲的股价恢复正常。
  当然,优先股只能适应业绩稳定,净资产收益率能满足正常股息率的股票,大部分业绩不稳定,业绩差的股票不适用。所以,仅仅有优先股措施对于稳定股价还不够。证监会需要继续推出市值配售等措施,使新股发行对市场的恐吓、冲击降低到最低限度。沪深股市涨跌与经济状况关联度比较低,股价涨跌与股市交易制度,股权结构改进的关联度较大。因此,证监会应当尽快推出优先股和市值配售制度,促使沪深股市早日稳定。(.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市场短线弱势整理 中期有望反弹
  与前两个月的轰轰烈烈相比,10月份的股市无疑显得有点凄凄惨惨。首先是前期强势股走势出现逆转,对人气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其次是绩优股也未能幸免,特别是一些表现不错的价值投资品种,也因为各种因素在10月下旬开始了大跌;第三是成交明显减少,买卖清淡,投资者中再度出现了大面积清仓离场的局面。在10月份,股市高开低走,在摸高到2242点以后回落,最低下行到2093点,最后以2142点报收,全月拉出一条跌幅为1.52%的月阴线。月线三连阳的走势由此戛然而止。
  之所以10月份股市没有能够延续三季度的良好走势,特别是进一步演绎8、9月份所展开的非常活跃的结构性行情,其中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随着11月份的临近,市场再度陷入了逢重大会议股市必跌的怪圈,另一个则是市场运行的环境也有所变化。大家都知道,11月份将召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将制定新一轮的改革大计,这是对国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事,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自然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巨大的鼓舞,其对股市的长期走势也是非常有利的。
  不过,现实中人们又往往会比较功利地去看待会议,期待会议一开就出现股市飙升的场面。这实际上是对全会意义的一种庸俗化理解,并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在市场上就出现了在会议临近的时候,一些投资者担忧利多出尽是利空,开始提前出局。本周股市跌幅加大,原因也就在这里。
  当然,另外一个因素也不能忽视,由于CPI抬头,资金面收紧会成为必然的选项,这样一来也就出现了央行暂停逆回购的情况。尽管后来还是象征性地恢复了,但在总量上还是实行了资金的净回笼。本来,年底前的一段时间,市场资金面通常都是比较紧的,现在再加上净回笼,于是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资金市场利率的大幅度反弹。虽然还不至于达到今年6月份资金紧张时的程度,但毕竟是拉高了市场基础利率,从而也对股市构成了新的制约。如此分析下来,大盘在10月份冲高失败后下跌是必然的,而前期强势股在失去了买盘支撑以后,掉头向下成为了其唯一的选择。并且因为有过比较大的涨幅,获利盘众多,因此此刻的下跌就更加迅猛,创业板的行情就是如此。
  不过,也因为股市在10月份下跌比较大,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做空动力。尽管进入11月份,股市还可能进一步有所调整,沪市2100点也可能会面临某些压力。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下跌的主要能量已经得到了释放,而这样倒是为接下来的反弹行情准备了条件。很显然,目前的股市点位是比较低的,在经济不出现大波折的前提下,大盘不会有太大的下跌空间。而在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大方向的背景下,不少前期上涨的强势股也仍然具有发挥的余地。这也就意味着,整个市场的结构并没有出现大的改变。而且,三中全会的利多,也会逐渐地体现出来。在股市已经调整了一段,进入到箱体运行的下半部分时,其更可能的走势就是反弹了。一般来说,大跌以后,市场需要修正,所以11月份股指可能是先弱势整理,之后则有机会有所上涨,也就是说先抑后扬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具体到下周,大盘的运行很可能是缩量整理,热点继续淡化,指数呈现振幅收窄的格局。由于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还不必马上开始做多,宜继续观望以等待时机。(作者为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首席市场分析师)(第.一.财.经.日.报)


  王宁:A股中长期结构市关注新型城镇化“刚需”
  刘田
  [ 创业板的特征就是业绩和成长。如果创业板公司业绩开始大幅低于预期了,那么很可能就是高估了,但如果业绩高速成长依然在,那么就先不要看估值,先看它的高成长 ]
  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结构性牛市让成长与价值成为了投资者争议的焦点。长盛基金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部投资总监王宁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都只存在结构性机会;从短期来看,由于各种题材的炒作,A股市场年底之前会相对活跃。
  A股目前仍无方向
  《财商》:你目前对A股市场中长期的判断是什么?
  王宁:从中长期看, 到目前为止,A股市场并没有脱离开全球股市的运行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重大的金融危机之后,市场都会发生快速的反弹,但在这个反弹结束之后市场仍没有方向,所以指数没有整体性机会,而呈现出结构性盈利的市场。
  以这20年以来全球市场曾经暴跌过的三大指数为例: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日本日经指数和上证综指,这是20年以来曾经发生过最大股灾的市场。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到1664点,跌幅达到73%;纳斯达克指数是5000多点跌到1000多点,跌幅为78%;日经指数从4万点跌到7000点,跌幅为82%。如果把这三个指数走势图叠加在一起看,都是有一个非常高的尖,这个尖之后都有一个特别大的坑。这个坑之后,都有一个非常大的反弹,这个反弹结束以后指数长期就没有机会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指数跌幅太大了,政府必须要救市,这时候市场反弹特别快,但等反弹到一定程度以后,经济结构整体没有转型,市场没有方向,就变成结构市了。
  从这三个指数走势我们可以看到,纳斯达克指数到2008年之后才从第二个“坑里”爬出来,这是10年以后的事儿了;日经指数因为经济转型没有成功,没有新的技术公司,到现在还在“坑里”;A股指数目前也没有呈现出具体的方向,我认为这是最普遍的市场规律。
  目前A股市场没有颠覆,还是沿着这个规律在走。事实上,结构性盈利机会就在于一些已经摆脱原有经营模式脱颖而出的公司。比如腾讯,这应该是国内最大的牛股了,每个人都使用QQ,然后用微信。腾讯之所以能成为牛股是它有了新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与金融、地产无关,这就把很多传统企业的硬性成本抹掉了,变成零了。比如我们使用QQ和微信会选地段吗?是在小胡同里上好还是在大商场里好?这些根本没有关系。
  《财商》:那么金融危机之后,A股的结构性盈利机会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宁:其实2008年以来A股市场提供给了投资者持续的、获得绝对收益的机会。从2008年到2013年这五年中,A股市场中有四个指数创了历史新高:中小板指数2010年创新高;食品饮料指数2012年创新高;创业板指数和传媒指数,2013年创新高。最近又有一个指数医药指数创了历史新高。
  这些行业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轻资产、弱周期和小品种。它们最大的特征是都有业绩和成长,都有未来实现的预期,和估值无关,就是说它和传统企业讲的低估值无关,因为它讲述的是未来、是预期、是转型。
  创业板首重成长性
  《财商》:你对目前创业板的走势如何看?
  王宁:从年初到现在一直有人问我创业板什么时候会跌,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只有想买的人才会挑斤拣两,越想买的人越盼它跌,所以现在大家都问创业板,没有人问主板。
  创业板的特征就是业绩和成长。如果创业板公司业绩开始大幅低于预期了,那么很可能就是高估了,但如果业绩高速成长依然在,那么就先不要看估值,先看它的高成长。以近期传媒股暴跌为例,传媒股之所以下跌是因为业绩成长大幅低于预期,前期创造的票房纪录这个坎儿迈不过去了,股价自然就下跌了。
  《财商》:对于成长股,应该如何来判断以及跟踪呢?
  王宁:现在社会融资成本这么高,我觉得对于成长股的成长性要求也要高,我自己认为最下限是30%的业绩增长,而且一定是要有公告确认的。
  公开信息确认之后,还要继续跟踪。比如一个上市公司公告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长30%,因为公告时间比较晚,其实后面的业绩基本可以判定的。这时候再通过调研对公告信息进行辅证,对其后面持续性进行判断,那么下半年的业绩情况是可以预知的。所以需要不断地研究辅证、跟踪修正,保证我们知道的信息的准确性。从操作性层面来看,可以看到业绩公告的时候建一部分仓位,有了研究辅证再买一部分,分批买入。
  关注新型城镇化的“刚性需求”
  《财商》:你们最近在发行一只新型城镇化基金,你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
  王宁:前段时间我又看了一遍《闯关东》,这个电视剧其实很有意思。电视剧中一家人的迁徙史就是经济的迁徙史,他们每走到一个地方,资源就迁徙过去了,产业就也跟着过去了。他们在农村的时候是农业,后来到哈尔滨做的工商业,最后又转到资源业,这部移民史其实就是城镇化史。
  观察我们身边每个人,大家都想进城,这就是城镇化,是自主需求,不需要政府推动,不需要考虑国家政策。进了城之后需要什么,生活方式肯定会发生变化,大家都要住楼房、坐电梯,以前北京的楼房都没有电梯,这就是刚性需求。挖掘新型城镇化的投资机会就要先从观察这些入手,而不是先从政策入手。
  一说到城镇化我们第一反应就是钢铁、水泥、工程机械,这些都是传统产业,大家看看这些股票都是大熊股,这其实也说明了传统城镇化模式基本已经画上句号了。所谓的新型城镇化其实很好理解。以前我们住进城里就可以了,现在住在城里还要干净的水、安全的食品、呼吸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新型城镇化最大的特点。以前城镇化就是盖楼房,大家住进去就行了。但现在人们的需求正在改变升级,这都是未来的长期投资机会。
  《财商》:能否具体讲讲新城镇化投资关注的是哪些机会?
  王宁:主要关注两类投资机会。第一是新型城镇化里的刚性需求,比如说电梯。随着人口老龄化,买轮椅坐电梯是刚性需求,以及很多老楼再改造,也都需要电梯。所谓的刚性需求就是自发性的需求,就像大家玩手机游戏一样,老是控制不住地在玩,这就是刚性需求。这种刚性需求的特点是投资周期长,产业周期也非常长,只需要跟踪它的基本面就可以了。
  第二是政府相关的刚性需求,包括地方政府、央企以及跨国公司等的刚性需求。这种公司业绩特点具有爆发性、突变性和阶段性,比如智慧城市、节能环保等。
  王宁简介
  历任华夏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兴业基金基金经理等职务。2005年8月加盟长盛基金,曾担任基金兴业、长盛动态精选、长盛同庆等基金经理。
  现任长盛基金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部投资总监。(.第.一.财.经.日.报)


  岳志斌:大股东减持中也有机会
  高文婧 熊静蕾
  “不能机械地认为大股东减持就是不看好公司,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瑞安思考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岳志斌告诉记者。
  岳志斌2010年在温州推出了市场上第一只大宗交易产品,他打过交道的上市公司超过200家,岳志斌并不认为大股东减持一定是利空,相反,他会把那些在低位大量减持的股票拉入股票池并长期关注。
  《财商》:大股东减持可能预示着什么信号?
  岳志斌:市场往往认为大股东减持一定是利空,其实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
  比如,在解禁期出现的大股东减持不代表他对这家上市公司不看好,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对财务的考虑。就像一个人被关了三年、五年,他出来肯定要吃鱼吃肉。所以,解禁期刚至,大股东适量减持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要甄别减持数量。如果大股东持股比例很高,而减持了很小一部分,他也可能是出于对财务的考虑。大股东每年的减持上限是其持有股份的25%,但是他只减了5%、10%,那么就意味着他可能对公司未来仍然看好,不愿意减持太多数量。这就像看很多大股东增持,也要看其增持的量的大小,数量太少并没有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跟任何分析一样,大股东减持只是一项单一指标,必须结合其他指标才能做出综合判断,不能一味解读为利空。
  《财商》:如果大股东大量减持呢?
  岳志斌:如果大股东大量减持,首先会想到看股价,是不是最近涨幅太大了,比如近期的手游股、文化股。大股东是最了解公司的,他知道这个位置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预期,市场给予了它过高的估值,所以他减持股份。
  那么高涨幅股票减持是否不可接受呢?这也未必,因为在高位减持部分股票,对大股东日后做增持、回购提供了空间。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我们甚至会从大股东减持中寻求机会。对于大股东低位大量减持的,我们会加入股票池进一步观察。
  《财商》:你认为大股东在低位减持的股票后续可能有机会?
  岳志斌:这跟现在的税收政策有关。大股东减持是需要缴税的,而缴税的多少与总成交额有关,他在低位减持了,就完成了交税的动作,并且税收少。这个时候我们会观察它的基本面,看看他的行业以及上下游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如果判断它确实处于成长期,那么我们认为它未来可能会有一些机会。
  当然,这只是推测,不排除有些人真的在这个位置就是减持了。
  《财商》:前期热炒的文化类股票最近也出现了大股东减持,你怎么看?
  岳志斌:我不认为这些是高成长企业,它肯定是泡沫。
  《财商》:你如何看创业板解禁高峰期的集体上涨?
  岳志斌:那要看解禁期大涨的是所有的行业还是部分行业,如果是热门行业可能并不能说明问题,并非每类股票在解禁期之前都会出现大涨。所以有阴谋论认为大涨是配合减持,这种说法并不确切。这种情况需要多种条件配合,比如公司处于热门行业、市场热情高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财商》:你说到在股东减持并非唯一考察的因素,还有哪些因素是重要的?
  岳志斌:归根到底还是看公司处于什么阶段,与有没有投资价值有关。如果它是一个快速成长期,就算大股东减持,它一样得涨。(.第.一.财.经.日.报)


  水皮:习总讲话的最大亮点 地产调控抓住了牛鼻子
  近水楼台先得月,春江水暖鸭先知。
  如果你住北京,你对此就有体会。
  10月23日,北京市突然就发布了房地产调控的新政策“京七条”,虽然被称为七条,实际上最有新意的就是一条,即推出自住商品房的概念,而且同时宣布两年内的供应量是七万套。
  房地产调控已经整整十年了,过去的九年都恨不得是政策频出的时间,“国五条”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至今为止,新一届中央政府都没有发布过与房地产有关的新政策,李克强总理主持了那么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房地产的只有一次,而且表述上也是相当的中性,仅仅是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至于万众瞩目的房价话题则一次都未提及。可以说将近一年的时间,房地产调控进入了政策的真空期,多空双方对此均有不适,房价是涨是跌成了市场的选择。
  北京怎么就突然在国务院没有新政的情况下宣布了地方政策呢?难道仅仅是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的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居70大城市之首,分别为20.6%和17.8%,首都变成了“首涨”?
  自住商品房显然是一个北京发明的新概念,说到概念,北京的房子产权品种之多恐怕是全世界最复杂的,早期有房改房、外销商品房、一般商品房、央产房和军产房,后期则又增加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两限”房,自住商品房顾名思义是自住,购房前提是无房,无论是否北京居民,只要符合条件均可申请,虽然地方偏远在五环之外六环之内,但是房价则是周边普通商品房的七折,今明两年内首批供应量达七万套。
  所以,北京的新政含金量是有的,一是加大了商品房的供应量,二是提供了价格的折扣。
  至少,看起来很美,叫好的不少。
  答案在一周后揭晓。
  10月30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下午就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刘洪玉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中心秦虹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据了解,这是政治局首次就住房保障问题进行专题学习。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的讲话令人关注。习近平指出,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活力,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他强调,从我国国情看,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要总结我国住房改革发展经验,借鉴其他国家解决住房问题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住房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无疑是习总讲话的最大亮点,水皮印象中好像此前从没有谁作过如此的表述,房地产调控如果开始就在供应上做文章而不是在需求上做打压,恐怕也不至于房地产调控十年变空调,房价也不至于越调越高。因为说到底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这是市场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限制需求只能限一时不能限一世,抑制需求更是自欺欺人缘木求鱼。敏感的人关注到习总一字未提房价,其实何止习总没提房价,李总也没提过房价,是他们不关心房价吗?当然不是,显而易见的是,不管是习总还是李总都清楚房价不但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也不算,说了算的是买卖双方,开发商卖得再便宜买房的买不起也是贵,开发商开的价再高买房的买得起也不算高。供不应求,价就高,供过于求,价就低。
  改变供求预期才能抓住地产调控的牛鼻子。(.华.夏.时.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