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兖州煤业公布2013年三季度报,今年1月至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4.6亿元,同比下降1.5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5.89亿元,继上半年“领亏”24亿元后,再次成为煤业“亏损王”。 值得注意的是,从生产经营指标看,今年前3季度,兖州煤业原煤产量5431万吨,同比增长9.0%;商品煤同比增长6.3%,销售商品煤同比增长12.1%。在产销平稳增长、煤炭业务成本同比减少16亿元的形势下,兖州煤业三季度实现盈利18亿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半年的亏损。既然实体业务受产业景气度持续下滑的影响并不明显,甚至呈现出了一定的“逆势增长”态势,那么,账面上6亿元左右的亏损又是从何而来?“前3季度,兖州煤业在财务报表上的亏损主要是汇兑业务惹的祸。”兖州煤业董事会秘书张宝才说,兖州煤业在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时发生了美元贷款,而贷款主体兖煤澳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是澳元。今年以来,澳元对美元进入了贬值通道,使兖煤澳洲公司产生了账面的汇兑损失。兖州煤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就会把这些账面亏损额以人民币来展现,导致了公司财务费用大幅上涨。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兖州煤业的财务费用同比暴涨9倍,汇兑损失高达31亿元,这也直接导致了兖州煤业的业绩“大变脸”。三季度,尽管澳元对美元的汇率有所回升,但1月至9月份,兖州煤业的汇兑损失仍然高达20.3亿元,使财务费用增加了约26亿元,从而使兖州煤业再次戴上“亏损王”的帽子。近年来,兖州煤业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外并购的动作频频,成为煤炭行业中在海外拥有资产最多的企业。在此过程中,兖州煤业也曾经是汇兑业务的受益者。有关资料显示,自2009年兖州煤业取得汇兑收益以来,到2012年底总计已经获得账面汇兑收益40亿元,但今年前3季度产生汇兑损失20亿元,兖州煤业的业绩上演了“过山车”行情。记者了解到,为了从资本市场上甩掉“亏损王”的帽子,兖州煤业目前正在考虑更换贷款主体,对兖煤澳洲公司美元贷款进行重组,以规避汇兑损益风险。张宝才表示,进行债务重组后,汇兑业务的盈亏波动将大大变小,有利于规避因汇率波动使公司账面业绩产生大幅波动的风险。根据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报告监测,三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96.6,较上季度微降0.2,景气指数连续7个季度走低。在景气度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煤炭产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6.5%,企业亏损面25.3%,比去年同期扩大5.4个百分点。在煤炭产业的寒冬期中,兖州煤业在“爬坡过坎”中交出的成绩单虽然不如往年亮丽,但也有不乏可圈可点的亮点。兖州煤业表示,四季度将力争实现利润10亿元左右,全年业绩同比回落控制在90%左右的水平,全年将实现利润约5亿元。记者了解到,兖州煤业已经主动对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了调整。其中,在产品销售环节,已经启动销售结构调整战略,加大煤炭洗选,力争使商品煤的洗选率提升至100%,使煤炭产品符合绿色煤炭的消费需求,也提升煤炭的销售价格。根据保守估计,仅这一项调整,就可能给企业带来至少9亿元的净利润。在生产端,兖州煤业通过工业设计创新,推行“减头减面减系统”的开采理念,力争减少资本要素投入和人员投入,提高劳动效率;同时,把节约下来的人力资源转移到其他刚刚投建的煤矿中。此外,在新矿区开发中,兖州煤业还推行了项目负责制,把更多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下放给下属企业,鼓励下属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开展招投标,优化招投标流程。目前,仅这一项工作,已为兖州煤业节约了3亿元成本。(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