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1月16日电(记者 张晓博 韩洁)当越来越多中国城市遭受交通拥堵、雾霾等大气污染困扰时,发展快捷、绿色的公共交通系统成为各地对症“城市病”的一剂良方。而这一探索也引起了国际机构的关注。
记者日前赴甘肃兰州,采访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支持的首个快速公交(BRT)项目,探讨其如何帮助中国城市升级公交系统,破解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难题,为城市掀去笼罩上空的“灰锅盖”。
兰州结缘亚行,探索智能绿色公共交通
作为曾经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现在陇海线的起点、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自古就是以交通闻名的城市。
但是随着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加上兰州特殊的“两山夹一河”狭长城区布局,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高峰时期往往“公交与私车齐堵,黄河共雾霾一色”。
2012年底,BRT的出现改善了这一情况。作为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兰州可持续城市交通项目的“重头戏”,兰州BRT一期项目于2012年12月28日建成运营。
BRT即“快速公交系统”,这一介于传统公交与快速轨道交通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因其运量大、换乘方便,且速度快、准时,被很多兰州市民夸赞为“地面上的地铁”。
“以前半个小时也不一定到,现在十分钟肯定到了。”兰州“上班族”常瑛贤对记者说。
相较传统公交车,BRT提速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专用车辆长度为12米或18米,配置高、马力大、起步速度快;第二是实行站台售票,减少乘客上下车时间、车辆滞站时间;第三是开辟BRT专用车道,BRT车辆和社会车辆互不影响。”兰州公交集团副总经理薛谦忍介绍。
“通过和亚行合作研究,我们认为对于兰州这种传统公交承运能力已超载且地铁修建条件不成熟的中型城市,发展BRT是最佳选择。”兰州市政协副主席、市长助理王璇表示。
驱赶雾霾,公交升级助兰州天空更蓝
除了缓解交通拥堵情况,引入BRT升级公交系统,也让兰州市民感受到兰州空气质量的变化。
“明显感觉蓝天的天数更多了。”兰州市民贾清宇的观点得到了数据的支撑。2012年兰州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0天,比前一年增加28天。
和很多新晋“雾都”不同,受先天特殊地貌、不利气候制约,以及后天单一能源、扬尘影响,兰州长期以来就深受雾霾困扰,曾被市民称为“锅盖下的城市”。
近年来,兰州市下大气力整治雾霾,多管齐下。“据统计,兰州市空气污染源中工业污染占35%,机动车尾气占20%。BRT项目正是我们降低尾气污染的一个积极探索。”兰州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杜文艳表示。
兰州公交集团BRT车队长彭正军介绍,BRT车辆为纯天然气OVI排放标准,相比用汽油的私家车辆更环保。
“70台BRT车辆每天运行665圈次,比原线路200辆普通公交车的1785圈次减少了六成,减少了尾气排放。”薛谦忍表示。
兰州BRT项目的环境效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经权威第三方测算,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621吨。
据悉,兰州公交集团已与亚行托管的“未来碳基金”签署碳减排购买协议,未来七年将获得六百万元人民币的卖碳收益。
引资又引智,亚行将支持更多城市发展BRT
发展BRT项目,除了有助于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及大气污染状况,各种配套系统建设也将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
“我们和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可持续城市交通项目,不仅看中他们的贷款,也看中了他们的智力资源。我们不仅要引资,也要引智。”甘肃省财政厅国际处处长张健表示。
张健透露,项目建设内容除了BRT,还包括兰州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安宁区路网体系等。项目总投资约30.58亿元,亚行贷款占总投资的33.59%。
美国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是一个致力于推广环境可持续性交通项目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与广州市政设计研究院共同受邀参与亚行兰州项目设计。
“ITDP对行人数量进行了三个月的前期统计分析,重新规划了公交站点位置,还统计了道路车辆流量,重新设计了安宁区主干道的信号灯系统,不会让车辆连续碰到两次红灯。”兰州市亚行项目办副主任朱宗武介绍。
薛谦忍透露,公交升级后运行速度由原来的15.6公里/小时提高到20.2公里/小时。
据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对外关系官员阚磊介绍,兰州项目是亚行支持的首个BRT项目,未来亚行还将支持吉安、北京和宜昌的可持续交通项目。
作者:张晓博 韩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