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11月10日电(张佳雯)沉淀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现在很多都进了博物馆,而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有一朵民间传统工艺奇葩,不但没有走向消亡,反而越开越艳,这门手工艺就是龙凤花烛的制作。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龙凤花烛从未熄灭。
据介绍,秀山历来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有对“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生朝满日等都要进行家祭。
由于祭祀活动的需求,在秀山地区很早就有了制烛的生产工艺。因用途不一,所制造的蜡烛中,有祭祀用的九品烛,修房造屋用的喜烛、过生日用的寿烛、结婚用的龙凤花烛等。
朱红底色的蜡柱上,一条龙,盘柱昂首,吐须扬角;一只凤,雍容华贵,展翅欲飞……花烛都是由龙、凤和花等图案组成,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有着龙凤呈祥的美好祝愿。因此,这种专门为婚礼使用的花烛被称为龙凤花烛。
秀山文广新局副局长吴加敏向记者介绍,“在秀山地区很早就有了制烛的生产工艺,而龙凤花烛的产生与土家族、苗族的婚姻爱情息息相关。”他继续说道,在土家族、苗族传统婚嫁习俗中,点花烛是必不可少的风俗。
10日,记者见到了制作龙凤花烛的第五代传人喻淑芬。“制作龙凤花烛是慢工细活。”喻淑芬告诉记者,制作龙凤花烛最为复杂的是贴鳞片。鳞片所用的材料是含有黄色、蓝色、橙色、桃红色这4种颜色的蜡,溶化后需要用专制的7个小模具一片片的粘上去,光一条龙就有几十上百片龙鳞……一对大号龙凤花烛做下来,需要三天的时间。
当记者问到龙凤花烛在制作和保存有没有要求时,喻淑芬略带无奈地说,“重庆夏天温度高,蜡烛不好保存,花烛会有变形的可能,这非常影响其外观和价值。”
在攀谈中,喻淑芬告诉记者,龙凤花烛的销售也分旺季和淡季,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国庆节前后至次年的五一节前后,“这段时间结婚的人最多,尽管一对龙凤花烛需要几十上百元,但仍然供不应求。”
龙凤花烛为什么经久不灭呢?吴加敏或道出了原因,龙凤花烛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保护,且早在2007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龙凤花烛榜上有名。同时在秀山,会制作龙凤花烛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多,它也与秀山土家族、苗族的婚姻习俗密不可分,“土苗儿女结婚时,点燃龙凤花烛是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婚礼上,宾客看到燃烧着的龙凤花烛是非常喜庆和吉利的一件事。”
<?<花烛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保护,且早在2007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龙凤花烛榜上有名。同时在秀山,会制作龙凤花烛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多,它也与秀山土家族、苗族的婚姻习俗密不可分,“土苗儿女结婚时,点燃龙凤花烛是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婚礼上,宾客看到燃烧着的龙凤花烛是非常喜庆和吉利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