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43亿元豪取恒信金融系国内券商首次涉足融资租赁(下转B3版)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海通证券43亿元豪取恒信金融系国内券商首次涉足融资租赁(下转B3版)

加入日期:2013-10-9 15:46:01

  海通证券43亿元豪取恒信金融

  系国内券商首次涉足融资租赁

  通过融资租赁公司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券商投行更方便地完成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财务重组

  本报记者 李 冰

  海通证券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大手笔出资7.15亿美元收购了恒信金融集团,折算人民币为43.76亿元。

  公告显示,9月25日,海通证券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和UTCapitalHoldings签订了一份股份买卖协议,海通国际控股已同意将依据该协议相关条款和条件向UTCapitalHoldings收购恒信金融集团100%的股份。本次交易已经过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批准。

  公开资料显示,恒信金融集团是一家控股公司,其拥有两家直接全资子公司,分别为恒信和恒运,以及一家通过恒信间接拥有的全资子公司泛圆。恒信致力于向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服务,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控股的租赁公司之一。恒运主要业务为经营目标集团的重型卡车租赁业务。

  海通证券表示,本次收购将有助于集团进一步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降低市场波动对经营的影响,还将有助于集团进一步提升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从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43亿元成就融资租凭第一单

  海通证券此次收购恒信金融,是国内券商收购融资租赁公司的第一单。记者从几家券商了解到,目前,还没有其他券商有明确的收购金融租赁公司的意向,但会持续关注。

  根据资料显示,2012年恒信金融集团营业收入13.74亿元,净利润2.78亿元,公司总资产105.1亿元,净资产为21.5亿元。

  申银万国分析报告认为,截至2013年6月30日,恒信金融集团以及恒信、恒运及泛圆合并的未经审计的净资产值约23.48亿元人民币,对应的PB为1.86倍,略高于当前租赁公司估值。恒信金融集团2012年收入为13.74亿元,净利润2.78亿元,收购对应的PE为16倍。考虑到100%控制权溢价,收购价格相对公允。

  其实,在很多证券行业分析人士看来,单论恒信金融的“质地”,并不足以吸引海通如此的“大手笔”。不过,海通证券对此次收购的态度是“值得”,且对未来踌躇满志。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租赁业尚处于现代租赁业的初级阶段。业内预测,预计未来5年内仍将保持40%以上行业增速,且公司杠杆率距离监管上限(10倍)仍有提升空间,伴随租赁资产规模的扩大,杠杆率的进一步提升,ROE也将有大幅的增长空间。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对本报记者表示:“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以及自贸区建设的推动,意味着融资租赁这个新兴金融子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海通通过并购抢先布局也会给其他金融机构一个示范效应,后续相应的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渠道进入融资租赁市场值得期待。”

  有券商分析报告称,从全行业看,自2007年以来,融资租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复合增长率超过5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渗透率仍然很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5年,融资租赁行业的复合增长率至少可以达到30%。

  而目前上海自贸区即将挂牌,从目前各方反馈的信息看,融资租赁行业将显著受益于自贸区政策红利。海通证券作为上海本地券商,具有一定地缘优势,融资公司纳入后,可在海通证券平台上更快地发展。

  海通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借助这次收购,海通可以迅速介入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且与公司现有业务具有高度协同效应的金融租赁市场,促进公司进一步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使自身业务更加多元化,增强公司抵御证券行业和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本次收购无疑让海通证券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又迈进了一步。

  旨在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海通证券表示,通过本收购,公司将迅速进入具有较大潜力且与现有业务具备高度协同效应的金融租赁市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使公司业务收入更加多元化,降低市场波动对经营的影响。同时,公司通过整合利用和进一步拓展恒信金融集团已经建立的租赁业务实力,能够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包括直接股权投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结构性融资、租赁、并购咨询等在内的更加全面的服务。

  “直到现在,还有券商没有认识到融资租赁业务的重要性,尤其对券商投行业务、股权质押回购等。”券商行业分析师赵磊向记者解释说,通过融资租赁公司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券商投行更方便地完成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财务重组。

  此外,自8月1日营业税改增值税全国试点以来,设备租赁费纳入可抵扣范围,扫清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所有障碍,券商通过融资租赁公司的平台开展业务,可以将一些投行业务收入调整到表外,达到避税效果。(下转B3版)

编辑: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