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重大课题研究组 汪江涛/撰述
“经过几年痛苦的坚守,并购重组今年已经进入市场爆发初期。”9月底的一个早晨,西南证券并购融资总部总经理李阳如是判断。
李阳的理由有二:IPO暂停带来倒逼机制,客户需要找出路,行业需要整合;从国外成熟投行经验看,并购市场份额更大。“由于需要一些特殊的专业能力,外界对并购的看法有偏差。投行的并购周期操作比IPO要快,从谈判到项目出来也就一年时间,很多投行近期都加紧申报国庆后实行的重组分道审核。”
据了解,李阳领衔的西南证券并购团队,与刘晓丹领衔的华泰联合团队,在近三年所承做的并购重组家数最多,傲视业界。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一般券商投行,“不敢”或者不愿意深度经营复杂的重组。截至9月22日,有多达103家上市公司公布更新重组状态,其中更新重大资产重组进展的23家,交易金额约524亿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定增+配套融资”这种重组形式,由此衍生出借壳、吸收合并、资产置换、现金支付、资产出售等多种组合方式。
资本市场核心是资产定价,重组概莫能外。重组标的资产质地如何?资产的历史盈利与盈利持续性怎么样,是投行接手重组时的首要考虑。一名保代回忆,国内一家涉矿公司,由于有海外资产收购,投行尽调难度很大,最终主动放弃。
资产质量怎么判断?重组投行需要找相关有资质的中介进行评估,尤为关注的是评估方式、内外逻辑的合理性。重组报告书涉及很多方面。一般投资者关注资产评估额、发行对象、认购方式、募资用途、业绩承诺(补偿)等。注入资产质量和盈利前景到底怎么样?这里面有盲人摸象的意味。比如最近疯狂的手游资产并购,手游周期性强、更新换代快,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重组利好配合满足私利。
据本报重组数据库,有87家公司重组公告了财务顾问,涉及29家券商。西南证券、海通证券(各8家),中信证券(6家),华泰联合(5家),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各4家)等,项目数量排名前列。
再看增发。截至9月25日,53家投行(目前有保荐承销资格的券商79家,意味着3成券商无增发)完成156家增发,一家投行平均约3家。投行承销分配并不平均,承销3家以上的仅21家,相当于一半券商完成了7成数量的增发。
从增发募资金额看,中信、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位列三甲,募集均超过100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93亿元、151亿元、138亿元。
今年异军突起的增发投行有广州证券、长城证券等。去年全年,它们分别仅完成1家、2家增发,但今年前三季度已各自完成3家、4家。广州证券完成的增发包括宝石50亿元、韶能股份5.66亿元、光正钢构3.6亿元募集。
也有数据指,今年以来完成定增的公司有183家,与历史最高年度的187家仅一步之遥。
在披露定增预案的234家公司中,因重组而进行的配套融资公司至少78家,占比1/3。由重组配套融资而来的定增,催热了并购、再融资两个市场。当然,也更多考验投行的定价、发行等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