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资管业绩冰火两重天 “定增1号”押注1只股票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华融资管业绩冰火两重天 “定增1号”押注1只股票

加入日期:2013-10-21 9:33:00

  “华融定增1号”收益率高达42.2%,“华融分级固利4号”则浮亏23.45%

  理财周报记者 蔡俊/上海报道

  两款产品,一个行业前三,一个处于尾巴,华融证券今年的表现南辕北辙。

  实际上,差异起源于定增的“豪赌”。只不过,一个做对了方向,另一个则迷失了。

  据悉,华融证券的资管部自去年起组织与人员架构进行重新分配。随着早期部门高管的相继离职,华融证券重新打造投研体系,挖角国开证券,并调配研究所资源。

  而在产品方面,华融证券采取大规模推出分级产品,同时调整两款先前表现不佳的股票产品策略。截至目前,分级固利系列已有28个产品陆续发行,而“稳健成长1号”、“稳健成长2号”今年实现正收益,但由于过去表现较差,累计净值依旧处在1元之下。

  业绩反差大

  2013年,华融证券的两款产品引人关注。一个是“华融定增1号”,一个是“华融分级固利4号”。截至目前,前者收益率高达42.2%,行业排名仅次于“东方红5号”和“中国红稳定价值”,后者则浮亏23.45%,位列同类产品倒数前五名。资料显示,目前两款产品的投资经理均为王献义。“定增1号”与“固利4号”都是分级系列产品,份额分为A、B、C三个等级。

  缘何两款产品有如此之大的反差?答案是,成也定增,败也定增。

  根据管理报告,自成立以来,“定增1号”仅参与宝石A的定增项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定增1号”以9.69元/股获配宝石A定向增发的1.2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71%。上市之后,股价持续进入上行通道,最高峰达到过19.4元/股,截至目前,宝石A18.46元/股,依此计算,定增1号账面浮盈10.88亿元。据悉,由于参与宝石A时产品已动用全部份额,且存在一年的锁定期,因此定增1号今年内将不会进行其他投资。

  不过,“分级固利4号”的遭遇却没如此幸运。作为分级产品,“分级固利4号”B类份额今年参与酒钢宏兴的定增项目,以3.71元/股的价格持有6.51亿股。此后三个季度,酒钢宏兴的股价震荡下行,截至目前,每股2.78元,导致“分级固利4号”已账面浮亏6亿多元。5月中旬,该产品的投资经理罗标强离任,王献义接棒。

  “今年很多机构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原因是再融资项目变多,而且销售时会有公司多找几家进行游说,暗示能保底。”一名投资经理告诉记者。

  理财周报记者发现,参与定增项目的两款产品,在运作模式上均采取投资顾问的模式。所谓投顾模式,是指外方公司建议产品的投资决策,并从中获取费用。“定增1号”、“分级固利4号”B类份额投顾方,就分别由北京东方高圣、上海盛联投资担任。

  重构系统

  作为行业创新的排头兵,各家券商对资管业务的运作纷纷进行重构,华融证券也在其中。

  目前,华融证券的资管前台部门分为一部、二部和基金部。高鹤是资管业务负责人,二部总经理为周隆斌,总经理助理由周云飞担任。其中,三人也是几款集合产品的投资经理,如高鹤负责分级固利系列产品,周云飞、周隆斌则分别管理华融稳健成长1号、2号等股票型产品。

  人才资源上,公司资管部主要靠引进为主。2012年,华融证券从国开证券相继挖了3名投资主办,包括姚翊轩、张高峰、周云飞等3人。其中,周云飞现已担任总助一职,其先后任职过平安资管研发部主任、海通证券资管投资经理和国开证券投资经理。

  “国开在固定收益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和经验。去年起债券分级产品大批发行,或许华融看中的是这点。”一名上海券商资管人士表示。

  今年以来,华融证券继续挖角,中投证券黄武翔、银河证券杨筱燕先后加入。黄武翔此前为中投证券投资主办,杨筱燕是原银河证券风险管理部总监。

  内部人才调配上,华融证券资管业务人员通常来自研究所。比如现任定增1号、固利4号的投资经理王献义,先后就在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担任高级分析师。而周隆斌在负责资管二部前,职务是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的负责人。

  前述上海资管人士表示,券商开始做产品时基本是参照公募基金投研分立的方式,投资挖有经验的券商主办,研究则从研究所内部调任,经过培养后再提升至投资经理。

  实际上,华融证券在2009年建立资管业务体系时,参照的也是上述模式,但效果并不理想导致一批老员工先后离开。以华融稳健成长1号为例,该产品2010年底发行,但先后有更换4位投资经理。

  其中,原投资经理陈淑翠、李沈军进入公司前,分别为新时代证券投资部的副总经理、中投证券投资部的执行总经理。两人在华融证券资管部,都担任过部门副总经理的职务,但掌舵该产品期间,投资业绩不如人意。之后从华夏基金跳槽而来的王婧接棒产品,但也未有起色,其本人也于去年初离开公司。

  投研考验

  “定增1号”的成功来自押宝1只重仓股,而真正考验投研能力的股票型产品方面,华融证券依然任重道远。尽管今年以来两款相关产品实现正收益,但由于过去表现太差,累计净值依旧未达达1元。

  “稳健成长1号”方面,自去年3月更换投资经理以来,重仓调整依旧围绕于投资几款ETF基金,去年四季度,产品选择50ETF、180ETF、华泰300ETF等几个指数基金。然而,震荡的二级市场导致这些ETF出现折价,同时重仓的股票,如上汽集团表现疲软,导致去年浮亏14.6%。

  面对压力,产品的投资结构明显发生变化。截至二季度,十大重仓仅深100ETF一只指数基金,股票仓位加大,杰瑞股份长城汽车云南白药天士力碧水源格力电器等进入其中。可以看出,选股的板块思路主要是轮动配置。

  无独有偶,“稳健成长2号”也经历过换帅风波。今年以来回报已达2.8%,不过,产品的累计净值依旧低于0.9元。

  公开资料显示,“稳健成长2号”成立于去年7月底,原投资经理为姚翊轩。产品运作初期,姚翊轩的调仓频率较高,去年三季度,其建仓烟台万华江西铜业三一重工等周期股,但随后去年末,又将重仓股调整为格力电器大北农天士力等消费股。不过,选股风格的切换并未产生良好的回报,去年底该产品亏损12.06%。

  而在今年,姚翊轩又把重仓股转向食品、医药等热门板块。尽管回报扭亏为盈,但其本人也在7月卸下投资经理职务,转由周隆斌接手。

编辑: 来源: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