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题:内外回温促中国外贸企稳低位运行致“达标”仍有难度
中新社记者 董冠洋
中国外贸在经历了今年春夏的一轮起落之后,三季度重新温和回升。可以感受到,国内经济向好、国际环境复苏的双重“回温”正在夯实中国外贸企稳的基础,但仍处低位的进出口数字给实现年度增长8%的预期目标再次打上一个问号。
中国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为3.0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下同)增长7.7%。经历了一季度13.5%的较高位增速,和二季度跌至4.3%的大幅回落,三季度中国外贸增速回升至6%。
就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的总体表现,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以“低位企稳”评价。他分析说,“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国内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国外经济大环境有所改善,促进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开始增多”。
就保持外贸稳定增长而言,国内外经济的双重“热度”不可或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随后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曾长期给中国进出口蒙上阴影。不过,近几个月,中国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国际特别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积极复苏,拉动了中国的进口需求,也扩张了中国产品外销的市场容量。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表现抢眼。以长期低迷的欧日为例,第三季度中欧双边贸易延续升势,增幅再扩至3.5%;9月份,中国对日本出口增速更是实现14个月以来首次“负转正”,结束了自去年7月起对日出口同比下降的局面。
不过,虽然内外回暖正在给外贸“加温”,但低位运行的数据还是让人感到凉意,7.7%的前三季度增速与官方内部8%的预期目标仍有距离。特别是具体到9月份,进出口增速从7月、8月的7%以上回落至3.3%,出口甚至下降了0.3%。
就上述骤降,郑跃声分析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基数较大的影响。对随后几月的外贸形势,他援引9月底中国海关对2000家企业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预计,“未来两三个月,中国出口应该还是一个稳步发展的态势”。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这样乐观。“虽然单月数字还不构成趋势,但现在看来实现8%还是有点难度,要做好准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对中新社记者表示,第四季度市场、大类产品要做好准备,寻找新的增长点。
中国外贸的新增长点在哪里?官方正致力推动的外贸转型升级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为切实提振外贸出口表现,中国国务院7月确定了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下发了《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
最新发布的数据已对此作出回应。前三季度,中国增值能力更强、自主性更高的一般贸易增速显著高于加工贸易。此外,过去严重依赖进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目前不仅实现了部分替代进口,亦远销海外。以汽车零件为例,前三季度中国进口汽车零件182.7亿美元,增长6.1%,而同期中国出口汽车零件212.9亿美元,增长了12.1%。
除此之外,9月29日正式挂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于“世界工厂”突破瓶颈无疑是有益尝试。根据官方的总体方案,这块约28.78平方公里的实验区,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等方面被寄予厚望。
“上海自贸区的探索是重要的顶层设计,实际上是为新一轮贸易模式和中国传统的制造业优势之间架起桥梁,促进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在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李健看来,这一探索之意义不逊于中国上世纪80年代开放沿海、90年代邓小平南巡、2001年加入WTO的前三次扩大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