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板预期激发B股行情 三模式争食“最后金矿”(股)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转板预期激发B股行情 三模式争食“最后金矿”(股)

加入日期:2013-1-8 8:10:3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沪市B股接力改革 上柴股份或率先试水
  鲁泰A耗资3.3亿港元已回购B股4883万股
  中集实验成功 万科、丽珠跟进 B股转板行情持续发酵
  B股指数时隔7年再现14连阳 两线索掘金B转H
  低估值+中集模式刺激 B股高举高打有望持续
  转板预期激发B股行情 三模式争食最后金矿
  42只B股相对A股折价率超40%
  B股不乏高富帅公司
  目前相对A股折价率居前的部分B股
  
  沪市B股接力改革 上柴股份或率先试水
  继深市中集B成功实现B股转H股之后,沪市B股公司也跃跃欲试。据记者了解,包括上柴股份在内的多家沪市B股公司正积极筹划解决B股出路事宜。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沪深B股市场有所不同,沪市B股公司相关方可能尝试包括回购模式等创新手段。
  上柴股份及上柴B昨起双双停牌引起市场猜想:是否也在筹划B股改革事宜?据接近该公司的人士透露,上柴股份半年前刚实施了非公开发行,目前应无其他大动作,借政策东风而着手解决其B股问题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具体方案尚未敲定。
  与此同时,深市的丽珠集团与丽珠B昨日也双双停牌筹划重大事项。记者多方采访获悉,丽珠此番停牌就是筹划B转H股事宜。记者致电公司董秘李如才,对方不置可否,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但了解内情的珠海金融界资深人士则表示,丽珠B转H一事已基本确认。
  中集集团成功实现B股转H股后,深市的万科、丽珠集团纷纷停牌筹划B股转H股事宜。但沪市方面,数十家A、B股兼而有之的上市公司一直未见动作,其一大原因恐怕是沪市B股以美元结算所带来的客观复杂性,而深市B股则以港元结算,其采取B转H股模式操作性更强些。
  因此,此番上柴股份停牌筹划B股改革事宜,标志着沪市B股市场改革的号角已悄然吹响。为什么上柴股份有望拔得头筹呢?业内人士的推测有下述几点,其一身为国企的上柴股份,公司治理架构相对完善,主营业务突出;其二,公司数年前纳入上汽集团麾下后,企业前景更为明朗;其三,公司近年来注重现金流管理,以其2012年前3季度的货币资金量计算估计公司全年有近20亿元现金在手;其四,上柴股份总股本约8.69亿股,其中流通的B股约3.47亿股,盘子不大。
  由此分析,上柴股份此次停牌筹划实施B股改革,不排除采用直接回购之模式。如能成行,其B股股东期盼已久的股票价值回归问题将得以解决,而A股股东可以在公司股本相对收缩而每股收益提升中获得股票价格溢升,由此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共赢格局。
  退一步来说,沪市B股公司若不尝试回购模式,也可以仿效深市的B转H股模式。
  香港一家在积极备战B转H业务的中资券商负责人告诉记者,沪市的B股转板H股从技术上来说是完全可以走得通的,但需要在交易所的配合下先开发一套交易系统。因为B股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后,B股投资者无法再通过交易所系统下单出售股票,负责B转H业务的券商需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中登公司的配合下开发一套外围系统,让在内地各大券商开户的B股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个外围系统,将下单指令传达至香港的券商。
  至于市场所担心的沪B转H的币种转换问题,该负责人称,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B股转成H股后可以完全不受原币种影响,可像一般的港股一样以港元计价、交易,投资者只需在抛售股票结算时将港元换算成美元即可。(.上.证)

 

  鲁泰A耗资3.3亿港元已回购B股4883万股
  鲁泰A公告,自2012年9月1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回购B股数量为4883.7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4.84%,购买最高价为6.94港元/股,最低价为6.53港元/股,支付总金额为3.34亿港元。 (.证.券.时.报 .张.梦.桃)

 

  中集实验成功 万科、丽珠跟进 B股转板行情持续发酵
  丽珠集团在2013年第二个交易日宣布停牌,无疑再次引发市场对B转H股的关注。继万科A、B股同时停牌后,丽珠集团昨日也公告宣布A、B股停牌,称正筹划重大事项。此前,中集集团已成功实现B转H股,而市场预期万科A目前的停牌状态也与B转H股有关。近期B股板块持续上演逼空行情,B股指数已经连续14连阳。昨日B股指数大涨3.42%,收报255.96点。个股方面,闽灿坤B、华新B股、老凤祥B、粤华包B等4只个股涨停,振华B股涨9.09%,双钱B涨9.03%,板块仅一只个股下跌,招商局B跌2.11%。“B股的大涨主要还是市场对B股转H股的预期。”东莞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曦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可以看到中集转到H股上市后表现的不错,这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市场环境。统计显示,中集集团H股当日在香港交易所挂牌,开盘价为12.60港元,较转股前的B股价格9.7港元上涨近30%;收报11.22港元,全天上涨15.67%,成交940万股。在次日创出10.4港元的新低之后,一路飙涨最高至16.48港元,最大涨幅为58.46%。昨日中集集团收报15.06港元,上市之后累计涨幅为15.06%。“中集的上涨就是个标杆,对于此前死水一潭的B股来说,任何改革都会给B股带来机会,未来B股的制度红利仍有可能继续释放。”陈曦进一步指出,此外,本身B股估值也比较低,再加上A股上涨的带动以及转H股的强烈预期,成为最近B股演义的源动力。“预计未来那些估值偏低,价格合理的B股依旧存在套利空间。但考虑到最近加速迹象明显,投资者还是应当谨慎为主。”中集的走强、B股的爆炒,带来了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B股转H股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就表示,尽管此前德勤估计,目前内地股市大约有40家B股公司符合资格,可以转至H股,但现时并非所有这类公司符合转H股上市的要求,大前提是整个过程需符合相关的上市条例。根据港交所股本证券基本上市规定显示,企业若要在香港上市,需要符合盈利测试、市值/收入测试,或是市值/收入/现金流量测试这三项准则中至少一项的要求。“中集选择B转H是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比如公司B股股本过大,通过回购方式解决几乎不可能,再比如公司业务比较国际化,更容易受到H股投资者认可等等。其实转H股说起来都简单,但操作起来实际上难度很大。”湘财证券研究所市场总监徐广福就对本报表示,上交所上市的B股用美元计价,深圳B股是以港币计价,也就说在转H股上,深圳B股的优势更大,那么沪市B股又要怎么办?而从B股公司自身的业务实力、大股东的资金实力,以及第三方的资金实力等多方面因素来看,也不是所有的B股都具备转板到H股市场的条件。(.大.众.证.券.报)

 

  B股指数时隔7年再现14连阳 两线索掘金B转H
  昨日(1月7日),就在沪指犹豫不决微涨0.37%时,B股指数却继续大放异彩,收盘涨3.42%,盘中最高点256.08点也创出13个月新高。截至昨日,从日K线看,B股指数已连续收出14根阳线,B股指数上一次出现14连阳的时间段是2005年12月20日~2006年1月10日,而本次B股指数是从去年12月4日开始出现14连阳的。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与市场热捧B转H密不可分。
  B股走势历来被认为是A股先行指标之一,众所周知,B股指数上一次出现14连阳的2006年初正处在一轮大牛市的起始阶段,那么此次B股指数时隔7年再现14连阳,是否预示着新一轮牛市出现呢?
  B转H概念再发酵
  继万科集团之后,丽珠集团于1月4日宣布,公司A、B股股票于1月7日停牌,并表示正筹划重大事项。此时,市场传言公司正谋划B转H,丽珠集团称,以后续公告为准。
  市场投资者普遍认为,继中集集团之后,B转H大军正逐步壮大,从中集集团B转H成功到万科集团、丽珠集团步其后尘传言日盛,B转H概念再度来袭。
  中集集团在推出B转H方案后曾受到众多中小投资者质疑,但质疑声在其正式登陆H股市场后逐步散去,中集集团H股上市8个交易日后,较其B股停牌前股价最大涨幅近70%。
  受中集集团股价出人意料表现的影响,12月26日万科停牌被传谋划B转H当天,多只A+B概念股纷纷涨停或冲击涨停,其中外高桥 A(600648,收盘价9.65元)更连续三个交易日以涨停报收。
  如果说B股此前上涨部分归功于A股市场复苏,那么昨日B股大涨则已完全独立于A股。昨日沪深B股涨逾5%的公司高达37家。
  到底是谁在疯狂买入B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了中登公司开户近4周B股开户情况,近4周B股每周新增开户数维持在210户~230户之间,相较历史数据并无明显增加。
  来自中信证券深圳某营业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主要还是一些B股老客户在参与,最近有些休眠的B股账户重新动起来了。
  私募:关注沪市B股动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私募人士认为,对于B转H概念股的挖掘可主要关注两条线索:一是关注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二是关注继深交所之后,上交所如何解决B股遗留问题。
  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对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而言,B转H是一个较好的打通境外融资平台的方式。
  在H股上市后,质优公司的估值提升空间对其A股股价也有正面作用,比如金融、地产股估值相对较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对其A股股价重新定位也有好处。
  而另一位深圳私募人士则表示,他对上交所如何解决B股遗留问题充满期待,因为中集B转H的路径已经指明了一条深交所解决B股遗留问题的路径,想象空间不大,而上交所如何解决B股问题更受市场关注。要使投资者对相关个股感兴趣,个股本身需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他还表示,最近一些沪市A+B概念股走势明显强于深市相关概念股,就说明了市场对沪市如何解决B股问题充满期待。(.每.日.经.济.新.闻)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