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艾凌羽大众证券报:沪指再创反弹新高 估值修复行情 把握确定机会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刘扬艾凌羽大众证券报:沪指再创反弹新高 估值修复行情 把握确定机会

加入日期:2013-1-30 9:11:23

  继周一大幅反弹之后,市场昨日继续强势震荡,沪深股指双双收涨,沪综指更是创自2012年12月4日反弹以来的最高收盘点位,盘中最高触及2363.80点。板块方面,以银行和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股强者恒强,连续两个交易日充当领涨先锋。成交量方面,沪深两市总成交额为2334.9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逾200亿元。未来估值修复行情能否延续?昨日收盘后本报特别连线了两位业内人士——
  技术盘整积蓄上涨新动能
  《大众证券报》:沪指再创反弹新高,而基金仓位也逼近88%,88%魔咒未来会不会导致市场出现调整?尽管最近两天市场反弹,但量能并没有超过前期,该如何理解?
  浙商证券策略分析师/王伟俊:单从公募基金来讲,由于其具有持仓上限和下限,仓位太高了,可用于增仓的资金就有限了,A股上涨自然乏力。不过公募基金只是A股市场参与者之一,其市场地位跟以前已不能相提并论,QFII、私募等机构的话语权正在逐步提升。后者特别是QFII没有排名压力,加上投资理念的不同,资金流入的持续性更强。总的来说,在目前环境下,基金仓位对于大盘走势的指导意义比较有限。
  近期量能虽没有继续放大,但结合目前的点位、筹码压力等因素,量能配合仍相当良好。大盘如果在高位放量暴涨,对中期行情的走势反而会构成负面影响。
  国都证券分析师/肖世俊:目前来看量能还是维持得比较好,沪市单边能够维持在千亿以上的水平还算是健康,如果量能突然放得特别大反而需要警惕。对于基金88%魔咒,我认为这主要是情绪上的担忧。
  首先,投资者可能会担心后续没有增量资金进来,但是从目前A股持仓账户情况来看,还有不少账户没有参与交易,这也为未来增量资金的进入打下了基础,只要市场行情好,未来就一定会吸引到不少增量资金的进入。其次,现在市场的投资结构发生了改变,基金持股市值占比较以往出现了下降,以前我们没有QFII,而现在我们有QFII,甚至RQFII,因此公募基金的话语权就在降低。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预计未来市场大涨或者大跌的可能性均不大,节前预计还会维持震荡行情,总体格局还是向上的。而短期的技术盘整对于后市重新积蓄上涨动能显然更为有利。
  银行股“填坑”行情尚未结束
  《大众证券报》:盘面来看,以银行和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股强者恒强,特别是银行股成为本轮反弹以来当之无愧的明星品种。但也有消息称,高盛巨额抛售工行股票。对于累计涨幅不小的银行股而言,后市能否延续这种估值修复的行情?
  王伟俊:高盛减持工行H股,对银行板块有一定影响。不过,高盛的此次减持,主要可能跟其兑现利润有关。从本轮行情的推动要素来看,银行股引领的估值修复潮是主线,目前银行股的估值只有7倍,仍处于历史较低位,我们认为其合理的估值应该在10-15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股的估值修复还在半路上。当然,这个估值区域并不是说一蹴而就的,由于部分银行股自去年9月份以来累计涨幅相当巨大,未来一两周内,整个板块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整理,此后会再启升势。此外,银行股未来将呈现结构性趋势,国有大行股的补涨动力更为强劲,股份制银行走势也会好于城商行。
  肖世俊:从目前的估值情况来看,银行股的估值仍然不到7倍,这比H股银行股普遍8-9倍的估值来看,仍然处在低估的状态。而在目前经济确认复苏的背景下,对于此前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在减少,而今年银行股的盈利也能够保持在7%-8%左右,因此未来银行股仍然有估值修复的空间,按目前业绩来推算,预计银行股还有10%左右的修复空间。此外,尽管整个银行板块的累计涨幅不小,但不少A股银行股仍处在折价状态,而在同股同权的背景下,A股中的银行股股息率更高,这意味着相对于QFII这类长期资金而言,吸引力更大。
  回调介入高弹性板块
  《大众证券报》:在基本面和政策面趋暖的背景下,市场或将延续强势,今年是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哪些品种可能会接力银行股?
  王伟俊:持币还是持股,这要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目前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春节前整个市场不会有大的调整。但具体到个股,分化在所难免,低估值大盘股的上涨确定性比高估值小盘股要高出很多。对于本轮行情,我们认为还没有其他板块可以替代银行股成为领涨品种,银行股如果大幅调整了,也意味着这波行情到头了。另外,对于消费股的整体投资机会,我们认为还没有到来,比如白酒股目前已显现出中长期熊市的态势,面临市场估值与公司盈利的“戴维斯双杀”压力。
  肖世俊:目前来看,资金供求状况良好,前期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助推市场流动性较好,且IPO财务核查截流、多层次市场疏导分流及加快QFII等机构增量入流,都为A股市场营造了积极氛围。近期建议投资者把握经济弱复苏下库存去化较好、业绩弹性高的汽车、地产、建材装饰、家电、电力板块适度回调后的介入机会,同时关注年报业绩超预期的个股机会,以及大飞机制造、制度改革、智能物流物联网、节能环保等主题板块投资机会。

编辑: 来源:刘扬艾凌羽大众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