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股权5年质押42次大股东或陷资金困局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太平洋证券股权5年质押42次大股东或陷资金困局

加入日期:2013-1-28 5:15:34

src=http://img.jrjimg.cn/2013/01/20130128050517651.jpg

  上市五年,部分太平洋(601099)证券的前十大股东将其所持的股权反复质押,让这家袖珍上市券商再度创造了属于它的“奇迹”。

  根据太平洋证券1月23日的公告,公司一股东再度故伎重施,将所持股份再次质押给中融信托,而这已是太平洋证券上市以来发布的第四十二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告。

  “通常大股东质押股权主要是为了补充股东自身的流动资金,与上市公司没有太大关系。”业内人士分析,但倘若上市公司股权一再被高比例质押,股权存在被冻结和拍卖的可能性,甚至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

  五大股东疯狂质押

  太平洋证券大股东质押其股权融资的行为,已经可以用“疯狂”一词来形容。

  翻看太平洋证券上市以来的公告,质押或解除质押无疑是出现最多的词。证券时报网络数据部数据显示,太平洋自2007年12月28日上市以来,这5年内其大股东们就质押其股权42次,累计11.43亿股,主要涉及北京玺萌置业有限公司(下称“玺萌置业”)、拉萨泰山祥盛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祥盛实业”)、黑龙江世纪华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世纪华嵘”)、北京华信六合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华信六合”)和泰安市泰山祥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泰山祥盛”)五大股东。

  实际上,股东质押股权之于太平洋证券由来已久。2008年12月19日太平洋上市后一年,其当时的第一股东玺萌置业率先拉开了股权质押融资的大戏,交通银行(601328)烟台分行则成为第一家为其大股东“输血”的角色。公告显示,玺萌置业将其持有的1亿股(占公司流通股本的6.65%)有限售流通股质押给交通银行烟台分行,该质押股份已于2010年6月解除。

  随着第一笔质押股份解禁,更多信托公司加入太平洋股东的“输血”大队。从交行烟台分行,到哈尔滨股份银行、民生银行(600016),再到信托公司。太平洋证券股东多次质押其股权,这一做法难免令人联想起曾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玩弄于手掌的“德隆系”。

  “当年德隆系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可谓玩到登峰造极之地,后因市场惨淡,轰然倒下,太平洋证券有步其后尘之倾向。”资本市场某资深人士认为,太平洋证券上市以来股价一路下跌,股东频频质押股份确实引人深思。

  过度质押或引发股权转让

  “通常大股东质押股权主要是为了补充股东自身的流动资金,增加流动性,与上市公司没有太大关系。”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不过,如果上市公司股东出现频繁质押或超比例质押,会对上市公司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转折出现在2011年,信托融资崛起,这条比银行贷款更为便捷的通道很快被太平洋大股东发觉,并运用到极致。

  公告显示,近两年信托是太平洋证券大股东的主要融资渠道,主要涉及中融信托、北方国际(000065)信托、华融信托、新华信托、新时代信托、对外经济贸易信托等11家信托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时报网络数据部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11年太平洋证券的4个股东质押其股权多达20次,累计3.15亿股。

  其中,太平洋证券当时的第一大股东——玺萌置业于2011年后,反复质押所持股权给多家信托,多达12次,累计质押1.88亿股。令人瞠目的是,玺萌置业在2011年12月13日~2012年1月11日这不足一月的时间内,连续4次将所持股份质押给4家信托公司。

  公告显示,2011年12月13日玺萌置业将300万股质押给中融国际;十天后的24日,玺萌置业于再度将其持有的400万股质押给新华信托;时隔5天,玺萌置业与江西国际信托签署质押合同,将其持有的3125万无限售流通股质押;2012年1月11日,太平洋股份再度被玺萌置业质押给江西国际信托,质押股份3125万股。

  据了解,玺萌置业于1999年进入北京房地产市场,目前主要以北京、烟台、济南、青岛等4个城市房地产开发为主,目前发展累计资产总额近5.8亿元。其股东为玺萌资产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股东为刘艳国、刘艳刚、刘艳强、韩红和吴晓萌5个自然人,持股比例分别为54.9%、21%、19.1%、3.1%、1.9%。

  “房地产公司对于资金的需求较为旺盛,质押股份套现乃属于情理之中。”某信托人士表示,但不排除股东在股价下跌时信托公司要求其追加质押的可能。

  “市场处于低点时,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类的信托计划往往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但如果股东不能及时补充担保,质押股份可能会被信托公司强行转让。”北京某信托分析人士称。

  第一大股东或陷资金困局

  太平洋证券的股东疯狂质押的股权的背后,还暗藏着如今的幕后第一大股东——九羊集团对资金的渴渴求。

  2011年4月初,山东九羊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九羊集团”)斥资22.5亿元收购了泰山祥盛和世纪华嵘23704万股,令其间接持有太平洋证券15.77%股权,一跃成为太平洋证券的第一大股东。

  据悉,此前鲜为人知的九羊集团是以钢铁生产为主,铸锻及机加工为辅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下设山东富伦钢铁有限公司、山东九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顺盟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和莱芜市九羊福利铁厂4个控股子公司。其中,许英强持股九羊集团22.67%,其父许庆奎持股50.82%,二人合计持股73.49%,其余26.51%股权由42位自然人股东持有。

  证券时报网络数据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4月28日至今,九羊集团所控制的泰山祥盛和世纪华嵘在此期间累计质押17次,涉及4.91亿股。而在此前由“明天系”控制的泰山祥盛和世纪华嵘仅质押股权3次,累计1.37亿股。

  频繁质押融资的背后,往往是大股东的资金困局。“尽管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没有太大关联,但是被大股东高比例质押股权,股权存在被冻结和拍卖的可能性,进而引发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的风险。”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

  “按照信托或者银行的规定,如果被质押股票价格下跌较多,质押方会被要求追加担保,而如果这些股东没有其他质押物补充,将面临“无股再押”甚至控制权旁落得尴尬境地。”上述信托人士称。

  对此证券时报记者多次联系太平洋证券董秘蒋云芸,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与其取得联系。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