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堂回应统计局基尼系数缘何远远小于民间数据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马建堂回应统计局基尼系数缘何远远小于民间数据

加入日期:2013-1-20 10:07:57

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本报漫画谢瑶
  昨天,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了近十年的基尼系数,去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74,数据显示自2009年起,我国基尼系数逐步回落。此外,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6%,跑赢GDP,但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首次出现下降。

  基尼系数

  近十年首次公布

  在昨天的发布会提问环节中,统计局首次公布了2003年-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情况。具体来看,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达到最高为0.491。此后逐步回落,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强调,此次公布的数据是在新的全国统一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分类口径的基础上,对历史的分城乡的老口径的住户基础资料特别是收入资料进行的整理、计算所得,不排除2013年会按照新标准取得的新数据,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适当修订,但是否修订,目前还无定论。

  发布会上,有记者对数据提出质疑,称民间调查中国2012年基尼系数是0.61,和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差距较大。对此,马建堂表示,规范的民间调查,应该是官方统计的重要的、有益的补充。但无论是官方统计,还是民间调查,都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统计制度和一个严谨的发布态度。

  分析

  收入分配改革有紧迫性

  据了解,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一个指标,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如何看待我国的基尼系数,马建堂指出,0.47到0.49之间的基尼系数不算低,反映我国收入差距还是较大的。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大概有3倍,而按照城镇工资统计,高收入行业和低收入行业大概有4倍左右的差距。这说明我国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具有紧迫性,要客观理性地分析中国的收入差距,制定出科学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此外,基尼系数自2008年0.491的最高位逐年回落也说明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惠民生的若干强有力的措施。

  马建堂表示,我们要立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正确处理市场与效率、发展与分配的关系,一手抓科学发展,把蛋糕做大,另一手狠抓收入分配,把我们的蛋糕分得更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将居民人均收入和GDP翻一番,还能更好地进行分配,力争将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加得更多一些。

  居民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GDP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具体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而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均高于全年7.8%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分析

  农民收入增长较快

  针对这一数据,马建堂表示,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都快于GDP的增速,且农村居民的收入实际增速也快于城镇居民。由于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包含四大部分:售卖农产品的收入、打工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具体来看,农民工总量增长了3.9%,农民工月收入比上年增长超过10%,使得去年农村居民打工收入增量最大;此外,售卖农产品量价齐升,使得农村居民售卖农产品的收入也有所增加;再加上去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如提高医保标准、全覆盖低保等,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增幅高达21.9%。

  “2013年或者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是不是能够保持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势头,主要是在于农业生产能不能持续稳步增长、农副产品价格能不能在兼顾城市消费者和农民利益的同时有一个稳步的提高。”马建堂解释道。

  人口数据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45万

  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5404万人,较2011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也减少了345万人。

  分析

  人口红利仍是资源优势

  在发布会上,马建堂指出,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相当长时期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值得高度重视。鉴于人口和劳动力的供给波动变化是非常长期的,劳动人口变化的深层原因与人口出生的变化有关系,预计我国15岁以上不满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在2030年以前,应该是稳步地有所减少。

  劳动人口这一客观变化是否意味着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的消失?对此马建堂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要看到劳动人口的减少带来的挑战,为此很重要的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顺应这一变化;同时劳动人口总量虽在稳步下降,但总量依然很大,9亿多的劳动力仍然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资源优势;另外,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们的教育技能、就业方式灵活调整等举措延长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相关上月超七成城市房价上涨

  昨天,国家统计局还同时公布了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我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达到54个,较11月增加1个,比重扩大至77%,创年内新高,且整体一线城市均价明显上涨。

  数据发布

  北京房价环比上涨1%

  具体来看,与11月相比,去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8个,持平的城市有8个,上涨的有54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1.2%,上涨城市在量价上环比持续扩大。从同比数据上看,12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26个,较11月减少15个;持平的有4个;上涨的有40个,较11月增加15个。

  而12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同比均出现上涨,其中,广州涨幅居首,环比上涨1.2%,同比上涨2.4%;北京房价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2%;上海房价环比上涨0.7%,同比涨幅为零;深圳房价环比上涨1.1%,同比上涨0.9%。

  分析

  房价上涨加大调控预期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从2012年标杆房企拿地情况来看,一线城市占比20%,二线发展中城市占比42%,标杆房企采取了回归一二线城市的策略,因此价格在一二线主要城市率先反弹,房价相比二三线城市在年底翘尾的现象更加明显。但一线城市都受限购影响,预计后市价格再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从整体市场情况来看,价格上涨加速很可能导致再出现调控政策,房产税等长期调控机制可能会加快出台”。

  房价整体走势继续看涨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郑红玉预计,2013年,房价整体走势继续看涨。由于近两年一二线中心城市受楼市调控的影响较大,房价涨幅有所压制,一旦市场回暖,将有可能出现强烈的补涨效应,近两个月一线城市房价的加速上涨对此已有所体现。三四线城市,由于市场本身正处于发展的大方向中,在整体楼市环境趋好的条件下,热点城市涨幅有可能扩大。郑红玉也认为,基于目前房价加速上涨态势,预计2013年楼市调控政策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否则将难以控制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幅。

  本报记者顾梦琳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