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超跌致空头勇气退缩
对当前A股的看法,分歧的加大尤甚于之前。几乎没有分歧的,是统计数据 、财务报表显示的经济低迷和企业盈利下滑态势,迄今仍未有明确的企稳迹象。从股市的估值来看,与国际水平已然接轨的周期股估值,凸显了中小规模公司估值在局部范围内的泡沫化过分。市场担心,十月创业板全流通在即,创业板月均解禁量将达到160亿元,来自于首发股东现实的巨大解禁压力,势必将导致高估值集群股价重心下移之外,对市场资金面的冲击也不言而喻。
此外,从银行间流动性看,由于季末和节假日因素,9月资金面本来就整体偏紧。而从投资者对人民币贬值预期以及今年外汇占款的显著变化看,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环境的总体影响已从过去的正面转向负面作用。但是,央行铁了心地要把逆回购进行到底,似乎竭力避免一轮大规模流动性注入的发生,也不断传递投资人应降低对货币政策期望的信号。
面对如此众多确定的“利空”,主流机构大资金按兵不动就在情理之中了。但另一方面,指数表现乏味、量能依然低迷表明:再坚定的空头在现时也未必有坚决沽空的勇气,其顾忌的因素正是反方观点的逻辑——超跌了。
我们要回到之前说的央行态度,既然中央强调将“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而宏观和微观数据又继续趋恶,为何央行淡定如此?在我看来,政府对于通胀反弹的忌惮不是关键。宏观分析师知道,增长和通胀从来相伴而行;而行业研究员们也懂,企业盈利的见底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PI几时止跌。
经济稳增长需求迫切
基于政治因素的更多考量,更清晰展现的,是宏观调控在“稳增长”和“稳政治”之间的徘徊犹豫。而所谓“稳政治”在经济政策体现的重要一环,还在于政府对楼市调控态度的本身。因为房地产价格关乎民生和社会和谐。由于7月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激增,在进入到“金九银十”之前货币政策保持低调就显得尤为必要,至少不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微妙的是,近来管理部门对房产税的暧昧表述,可能也反映了经济稳增长的现实压力。
由此可知,维稳经济的态度较为迫切。从这种线索出发,虽然政府一直强调“稳增长”之于宏观经济目标的突出位置,但更为实质的是从货币政策到财政政策乃至收入分配改革制度的出台。这些政策应该包括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主动降低人民币汇率、结构性减税、财政支出投入于高铁等在建续建项目以及环保水利等有效投资领域,突出政府保障职能等等。
但是显然,既受制于地方的财力,也受制于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这种立竿见影式的利好政策手段,其空间大不如前。而真正顺应经济结构调整,友好民生环境的政策,还有赖于长效化机制的确立和执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的领导班子确立之后,可供派发的,既能提振民心又要符合政治、经济都正确的政策红包其实并不多。但红包终归一定还是有的,而正因为这种“好吃又好看”的政策香馍馍有限,所以政府不仅要省着用,时点的安排选择更为关键。
下跌应视为重要的介入机会
就股市而言,“维稳”的意义更为直接显著。在经济疲弱、投资意愿低迷的宏观背景下,相对于改善股市表现不仅将起到稳定民心、稳定投资和消费意愿的作用;同时也利于营造祥和安定的社会氛围。9月4日,证监会网站披露郭树清在维稳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明确了当前维护资本市场安全稳定运行的重点工作。
所以,在我看来,市场尽管可能还会下跌,但如果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和对中国政策市的客观认识,这种下跌应视为重要的介入机会。其实,对于经济现状,决策者比学界、民众更为焦虑;股市真跌破了2000点,比之大多数心如死灰的老百姓,更受不了的是政府。既如此,纵然利空阴云看似依然浓重,出手买入的工作准备可能正当其时,身处熊市,方显出可操作反弹机会的珍贵。综合考虑市场自身乃至宏观政经诉求,政府主导的稳政治稳民心稳经济的“维稳行情 ”,这个可以有,也应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