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发改委发力稳增长 又有30个项目获批
发改委两天批复60个基建金融项目
发改委再批复30个基建和市政项目
8月经济数据9日公布 CPI涨幅料重回2时代
万亿铁公基密集获批 地方怎解资金难题
铁公基再展翅 防止吹泡泡
地方政府求资若渴 城商行成提款机?
拉动土建市场2500亿 国企担纲轨交建设主力
发改委批复60个基建项目 分析称释放稳增长信号
发改委批复催涨股市相关板块 专家:轨交建设规划获批主要是出于稳定增长
发改委审批通过万亿交通运输项目 七大行业将受益
发改委连批项目 股市有望重演寻宝行情
城市轨交投资大提速 催生装饰行业百亿蛋糕
发改委发力稳增长 又有30个项目获批
在稳增长的道路上,国家发改委正衔枚疾进。继前日公布总投资规模超7000亿的25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后,国家发改委昨日再次密集公布了30个获批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涉及公路建设、港口航道改造以及污水处理。
具体包括:河南、陕西和内蒙等五省份的共10项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8月份获得批准;湖南省岳阳至望城公路项目申请报告,吉林、江西、浙江等省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河北、新疆、辽宁、甘肃、云南等省份的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共13个公路工程项目于近几月陆续获批;此外,湖南湘江二级航道二期工程项目等7项涉及港口码头和航道的项目也获批复。
此前,工信部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可能正处于一个新的调整周期。而无论是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信息,还是汇丰发布的8月PMI数据,都预示着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仍处于一个下行通道中,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发改委密集批复重大工程项目符合当前稳增长的政策基调,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普遍集中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环保领域,显示出政府政策意图所追求的依然是缓解经济过快下滑的趋势,而非刺激增速。因此,即便发改委开始在稳增长方面发力,但也不会像2008年底那样推出那么大规模的刺激计划。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一名专家表示,政府在加大投资力度、稳定经济增长方面面临两难选择:短期内经济会因刺激而上升,但两三年后就可能形成新的产能过剩,也会提前透支未来的增长潜力。因此,关键还在于培育可持续的消费能力。(.证.券.时.报)
发改委两天批复60个基建金融项目
继9月5日批复25个轨道交通项目、20个其他交通仓储项目、1个能源管道工程项目和3个企业借用境外商业贷款项目之后,9月6日国家发改委又批复了11个基础设施项目。有关专家向记者透露,在1至7月多项宏观经济数据稍显低迷、消费形势不明朗,且8月份预计外贸进出口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不排除今年后四个月国家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批力度,以提高全年稳增长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据悉,5日发改委公布了25条城市轨道交通获批文件,涉及投资金额7000多亿元,经媒体进行报道后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并引发证券市场上铁路基建板块开盘涨幅居前。与这25个轨道交通项目一起批复的还包括20个道路和仓储建设项目、一个中石油管道工程项目以及3个企业借用境外商业贷款项目。
记者6日从发改委网站了解到,继5日批复49个项目之后,6日发改委又批复了11个重大基建、能源和材料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厂项目9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个和新材料项目1个。
国家统计局预计于本周末发布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而业内人士普遍预测,从物价变动形势看,继上月CPI同比增速大幅回落后,在季节性规律作用下,CPI将继续大幅下降;受需求低迷和对经济前景信心的影响,PPI同比增速继续回落。进入2012年以后,消费走势已一改过去年份表现平稳的特征,持续下降。记者日前独家了解到,尚未公布的8月份外贸进出口数据或将持续1至7月的低迷,难有起色。根据专家预测,发改委密集批复暗示着外贸的不振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将由投资拉动来弥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4月在广西和福建调研时提出,要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尽快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迹象显示,国家审批此类重大投资项目的速度正在加快,今年一季度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较大的趋势有望延续至年底。(.经.济.参.考.报)
发改委再批复30个基建和市政项目
继5日公布批复总投资规模逾7000亿元的25个城轨规划和项目后,发改委6日再次公布批复1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保守估计,发改委在两天内集中公布批复的这些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解决基建投资的资金缺口。在间接融资方面,银行或进一步放松基建类项目信贷;在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和公司债将进一步加大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同时,保险资金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资。
投资发力稳增长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在新批复的13条公路建设项目中,中西部地区占大部分。其中,青海茶卡至格尔木公路改扩建工程474公里,新疆阿克苏至喀什公路429公里,新疆乌苏至赛里木湖公路301公里,湖南、广东、吉林、江西、浙江、河北、辽宁、甘肃、西藏、云南各有一条公路获批。
10个新获批的市政类项目具体包括:河南郑州、甘肃白银、内蒙古巴彦淖尔、古乌海、通辽、重庆渝北、陕西旬阳、宁强、汉中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和重庆万州区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
近期,多个城市轨道、公路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批,通过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实现稳增长的政策取向进一步明确。
融资或获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和市政设施项目主要由地方城投公司负责建设,逾万亿元的项目资金来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认为,除既有的银行这一间接融资渠道之外,企业债、公司债等直接融资渠道应进一步向地方融资平台特别是平台下的基建项目放松。
据银行业内人士透露,今后银行信贷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支持重点将集中在公路、铁路、天然气、保障房等领域。中债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2010年和2011年公开发行债券的357家城投企业财务状况的统计也印证了这一趋势。统计结果显示,在银行借款规模上升较大的企业中,交通类城投企业(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投融资等业务)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类平台企业,这主要与融资平台监管政策继续支持保障房、轨道交通等融资平台举债有关。
在直接融资方面,发改委按照债券募集资金投资的领域,将今年企业债申报分为绿色通道、重点支持和正常审批三类。绿色通道类项目将即报即审、简化程序、尽快发行;重点支持类项目将分类排队、加快审核。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发改委的分类目录中,重大交通类项目被列入绿色通道序列,城市基础设施则被列入重点支持类项目。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发改委还在酝酿推出针对城市地铁、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的基础设施私募债券,以进一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此外,保监会已发出通知,降低基建债权计划门槛,鼓励保险资金进一步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资。
不过,业内人士担忧,众多基建项目获批必然带来天量融资需求,而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此前对地方城投公司紧缩的融资政策势必进一步放松,这会在某种程度上放大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中.国.证.券.报)
8月经济数据9日公布 CPI涨幅料重回2时代
国家统计局将在9月9日公布8月份CPI等经济运行数据,多数机构及专家认为,8月份CPI将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影响将重新回归2时代,与7月份CPI相比将有所反弹。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进入8月份以来,受极端天气及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食品价格连续上涨,并且食用农产品价格已连续6周上涨。此外,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等因素的影响,非食品价格同比与上月相比继续小幅上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食品价格的上涨比较明显,预计 8月CPI涨幅可能是在2%左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虽然8月CPI翘尾因素比上月继续回落0.31个百分点,但预计8月CPI同比相比上月仍可能出现明显反弹。初步判断,8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回升至2.3%左右。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8月CPI和PPI走势将出现分化。蔬菜、色拉油等食品价格回升推动8月CPI再度反弹至2%附近;PPI则在过剩产能的压制下,跌幅较7月继续扩大至3.5%附近。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全年物价并不会出现大幅的反弹,究其原因,一是9、10月份CPI翘尾因素仍将处于持续回落过程,10月份翘尾因素将回至0.12%的低水平,12月份则将归零;二是进入秋季,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基本结束,蔬菜价格有望出现回落;三是虽然9月份国内成品油价可能再次上调,但由于前期已有三连降且近期市场价格对国际油价上涨有所提前反映,预计调价对未来新涨价因素的短期推动作用不大,仍维持全年CPI同比上涨2.8%左右。(.证.券.日.报)
万亿铁公基密集获批 地方怎解资金难题
稳增长再次倚重铁公基。5日一天,国家发改委网站先是公布25个轨道交通、城际铁路项目的建设规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的信息,继而又批准或批复了13条公路建设项目的申请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述轨道交通项目涉及18个城市、8000多亿元总投资;而13个公路项目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
同一天,发改委还批复了9个污水处理项目、1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7个码头港航项目。
目前,中国的高速公路造价每公里至少为3000万元,最高超过1亿元。上述2000多公里公路,除约76公里的西藏自治区加查至桑日公路新改建一期工程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外,其余全部采用高速公路标准来建设。加上当天的其他项目,据初步估算,此次涉及的基建项目总投资额达上万亿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上旬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所说的要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一语,在9月5日这一天得以集中体现。
在上述既能惠及民生,又能拉动投资的项目获批之后,各地政府面临的下一个命题是:如何筹措项目所需的资金?
相当于把今年的项目集中公布了
这次相当于把今年获批的(轨道交通)线路集中公布了,接下来几个月应该不会再有新线路获批了。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对记者表示,发改委此次集中批复轨道交通和公路项目,跟中央稳增长的基调有关。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4万亿投资计划主要由中央推出不同的是,本轮稳增长的主力是地方政府,所以地方上报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较易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
2009年,全国多个城市曾经有过一轮开工建设轨交项目的高潮,发改委当时一度收紧了对城市轨交项目的审批。据统计,去年发改委仅批复了8条新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深圳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相比之下,此次一口气批准、批复25个项目,实属罕见。
广州近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无疑是发改委此次审批的重头项目。该规划包括7条线路,总长度约228.9公里,设置车站数量92座,预计总投资1241亿元,总投资居此次涉及的各城市之首。
广州地铁的建设始于1993年12月,至今已近20个年头。迄今,广州已建成开通地铁一至五号线、八号线、广佛线广州段、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共8条线路222公里。也就是说,新一轮批复的7条地铁的总里程超过了过去20年建成里程的总和。
广州市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事实上,广州的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工作开始于十一五中期,也就是2007年左右,其后经过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所有程序,去年1月正式上报给国家相关部门。今年7月,他们得到了国家批复的消息。
该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审批过程中,必须把所有程序都通过,才能进入下一环节,7条线路从上报到最后批复经历一年多,这已经算比较快的了。
目前,广州在建的还有六号线首期、广佛线西朗至沥滘段、八号线凤凰新村至文化公园段、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和九号线一期等6条线路,长约93.8公里。而上述规划涉及的项目全部建成后,广州全市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500公里。
江苏方面,此次获得批准、批复的项目有苏州地铁2号线延伸线、苏州地铁4号线及支线、常州轨交近期规划、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据江苏省发改委网站的公开消息,此前在5月底、6月初,该省常务副省长李云峰、省发改委主任陈震宁等官员曾赴北京拜访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官员,以推进重大项目,其中一批项目获得批复手续或实质性推动。
广州:近半投资由财政解决
庞大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资金如何解决成为一大难题。以前地方政府有钱,希望早点批下来,但卡得紧,没批。现在是批下来了,但地方却未必有钱去建。彭澎告诉本报记者,今年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减缓、土地出让金减少,所以一些地方在轨交项目上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根据规划,未来5年广州在轨道交通项目上的投资额将超过千亿。此轮规划7条新批线路,资本金占总投资的45%,计558.45亿元,将由广州市财政解决。而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将采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筹集。
上述广州市发改委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虽然轨交投资规模较大,但并非一次性投入,而是将逐年按项目投入,广州将采取市财政支持,市、区县共建的模式,并借鉴香港地铁的开发经验,搞沿线物业开发,以使相关收益尽可能用于轨交建设;而BT(建设-移交)模式也将予以考虑。此外,广州还将创新融资模式,综合运用贷款、信托、发行债券或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多渠道解决问题。
其中在财政方面,去年起,广州每年安排不少于80亿元的市本级财政性资金用于轨交建设,而且随着财力的提高还将适当增加。上述人士说,基于广州市财政状况预测,轨交建设投资占全市GDP的比重比较小,总体上属可承受范围。
国家发改委此次公布的消息显示,江苏本轮获批的轨交项目, 其投资结构也分为政府财政资金和社会融资两部分,其中后者以银行贷款为主。
以苏州地铁4号线为例,该项目投资357.49亿元,其中资本金125.12亿元,占35%,由苏州市财政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解决。而常州轨交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36.5亿元,其中资本金40%,计134.6亿元,由常州市财政解决,其余资金采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随着江苏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再度升温,债券等融资方式也活跃起来。江苏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他们最近几个月发债业务排得很满,人手都不够用了。
33城结缘地铁
此次共有5个新的城市将首次拥有轨道交通,分别是厦门、石家庄、太原、兰州和常州,加上原有的28个城市,中国已有33个城市和轨交结缘。
对于国内城市扎堆建地铁,外界一直存在争议。争议最大之处在于:地铁造价高、成本运营高,如果地铁建成后因乘客不足或运营不善而导致亏损,最终可能拖累城市发展。
实际上,除香港外,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城市的地铁都处于亏损状态。以深圳为例,据深圳地铁集团估计,按目前的营运情况,深圳地铁在2012~2016年间将亏损220亿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孔令斌对本报记者表示,厦门、石家庄这些城市在客流量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关键在于投资资金能否满足建设需求及后期运营需求。而且与地铁本身的投资和运营亏损相比,其潜在的社会效益更大,加上地铁沿线的开发建设,修地铁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孔令斌说,现在地铁建设造价节节升高,但有很多是没必要的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地铁在车站建设等方面都过于奢华。他认为,地铁建设的资金来源可以多元化,但在建设标准方面,应避免奢华和过高标准、投资浪费,而在工程质量标准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
未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开建地铁。孔令斌说:欧洲很多国家的一些城市,规模不大,但都有一两条地铁,对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很大。我们是人口大国,很多城市在国内算二线城市,但实际人口规模要比他们大很多,如果能发展轨道交通,对城市的未来也是很有好处的。
彭澎认为,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包括一些二线城市的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从长远看,修建地铁非常有必要,目前只不过是适当提前进行建设,而且也可以借扩大基建投资拉动经济。
孔令斌表示,几年前的4万亿投资主要集中于城市之间及城市外部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等,有些项目仅仅是为了投资而投资,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相比之下,目前中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经济、人口等方面的资源,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阻碍了城市发展,而地铁则体现了环保、节能等城市发展的理念。
要解决大城市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发展公共交通。孔令斌说,现在地铁的集中上马刚好把解决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问题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结合了起来。(.第.一.财.经.日.报)
铁公基再展翅 防止吹泡泡
9月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一口气公布了全国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的核准信息,涉及项目25个,媒体大呼历史罕见。项目内容涉及石家庄、太原、兰州、哈尔滨、上海、江苏沿江城市群、内蒙古呼包鄂地区等多个规划。据不完全统计,项目涉及资金超过8000亿元。这是继今年5月份发改委集中审核一批交通基建项目后,再次大规模批准此类项目。
对于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再次展翅,舆论褒贬不一。一方认为,这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稳增长的必要举措,是促进城市交通合理布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力之举;另一方则不断提醒人们要警惕地方新一轮投资泡沫,认为这是地方政府在秀政绩,庞大基建投资背后的巨额债务,很可能会变成定时炸弹。
看好铁公基
政府投资看好铁公基,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7月末,长沙公布了195个项目,向全球金融机构发出投融资邀请,包括四十重大项目和155个一般项目,总投资额高达8292亿元。其中,四十重大项目总投资为3748亿元,包括十大片区建设项目、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十大中心镇?穴小城市?雪项目和十大产业项目。在本轮投资中,最引人注意的要属花714亿元重点建设的黄花机场和轨道交通等基建项目。
其实,除长沙外,宁波、南京、贵州等地均宣布了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计划。此外,今年8月份,我国共发行80多只城投债,发行规模达973.6亿元,环比增加50%,这也反映出地方政府投资热情的升温。
实际上,地方政府的举措与中央政策相一致。此前,国务院出台的《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要求今年要建成一批重大铁路项目,适时开工一批急需必需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满足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投资仍有空间
虽然以投资铁公基来拉动经济增长频遭非议,但为何政府投资仍然偏好铁公基?近年来,我国投资效率明显下降。资料显示,2010年每单位GDP增长所需要资本增量,与1995年相比增长近3倍。由于投资率不可能无限增长,专家普遍认为,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亟待改善,并提出,促进经济增长应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欧债危机的冲击有增无减,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在此大背景下,我国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7月份,我国出口总值同比仅增长1%。而扩大消费需求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实现的,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建设、就业等多方面。
由此可见,短时期内,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内需和出口都暂时指望不上,唯有投资可期。此外,从数据上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仍然巨大,投资并未过剩。
据媒体报道,中国机场数量仅居于世界第15位。相对第1位的人口、第3位的总面积来说,差得还很远。按国土面积平均的公路网密度看,中国每万平方公里只有74.89公里,而德国为1009.2公里,中国排名大概在60位之后。从绝对数量看,尽管2011年年底中国铁路里程数突破9.9万公里,可这仅相当于美国1870年代的规模。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一些地方政府趁机上马铁公基项目的行为。
提高投资效益是关键
从客观角度来讲,加大对铁公基的投资力度,利弊同存,既可能发挥提振经济、稳增长的作用,也可能面临投资泡沫的风险。此轮铁公基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还是吹泡泡,关键还要看投资效益的高低。这就需要解决好往哪投、投什么、谁来投的问题。
往哪投?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来看,应往中西部投。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以及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政策的落实,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从缩小城乡差距看,应往农村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远落后于城市,应加大对农村基建的投入力度。
投什么?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因为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因此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贸易往来的公路、铁路与机场等都需要加大投资。对于东部地区来说,投资方向应主要选在市政、公共设施等有关民生的项目上。此外,对于东部大城市来说,投资建设更加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以及城市间轨道交通系统,不仅可以形成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发展,还可以起到引导交通需求、缓解道路拥堵乃至节能减排等作用。而对于农村地区,水利、交通等方面的基建投资更不可忽略。
谁来投?若铁公基项目都是政府投资,这既容易导致政绩工程以及权力寻租等问题的出现,降低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容易导致地方债务风险越来越大,投资泡沫不容忽视。因此,一些专家呼吁,应调动民间存量资金,吸引央企、尤其是民企等各路社会资本,加入到地方基础建设和各类投资项目中来。(.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