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规划将出 促消费政策加码(附股)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首个规划将出 促消费政策加码(附股)

加入日期:2012-9-4 9:50:0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首个内贸规划将出 促消费政策加码可期
  外贸企业近期订单骤降 出口现动能不足现象
  稳出口促消费或成刺激经济新抓手
  中西部地区或将形成新的消费力
  经济艰难探底 警惕低估陷阱
  中国经济:拨云破雾看走势
  老龄化经济预警:期待第二次人口红利
  张茉楠:汇丰PMI新低警示中国经济见底还未到来
  叶檀:中国消费是马鞍而不是橄榄
  促消费将惠及家具建材等产业
  消费股领跑 强周期股聚首阴雨板
  传媒消费概念股受青睐 基金上半年隐形重仓
  消费电子蛋糕诱人 两类股受益匪浅

  首个内贸规划将出 促消费政策加码可期
  内贸十二五规划出台在即和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实将给消费注入强心剂。
  近一段时间来,商务部人士接连在不同场合透露,《国内贸易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即将出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国家级内贸发展专项规划。
  记者了解到,该规划涉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方面,旨在发挥内贸引导生产、扩大消费等方面的作用,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万亿元,比现有规模增长约80%。
  内贸十二五规划是一个指引性的规划,相关部委将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加以落实。具体包括,出台加大现有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办法;对家具建材等亮点消费进行补贴;推动出台流通领域税收减免;对部分消费品的消费税进行适度调整等。同时,在促消费支持措施方面,除补贴外,还将在免税、退税、贴息等方面进行探索。
  权威人士对记者说,相关部委已在研究逐步将增值税免税政策由鲜活农产品生产扩大到流通环节。此外,降低餐饮等商贸服务行业税负,将营业税率由5%恢复到3%,有条件的逐步改为征收增值税,也是在酝酿的一项内容。(.上.证)

 

  外贸企业近期订单骤降 出口现动能不足现象
  一年前还是火热的招商局面,可现在一些老商户提出了减租要求。王先生是山西一家建材家居卖场的负责人,他对当前的经济走势有点担心。
  而家住北京、经常卖废纸的许先生最近则发现:作为生产原材料的废纸价格,近期却初显止跌迹象。
  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遭遇极为复杂的局面。如何看待当前形势?稳增长目标能否实现?应采取哪些措施?一系列疑问有待破解。
  稳增长任务艰巨
  如果单从刚刚披露的经济数据看,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2%,自去年11月以来首度跌破50%,创出9个月新低。根据此前统计局的数据,二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6%,连续第六个季度下滑。
  外需滑坡拖累了PMI指数降至9个月以来低点,表明制造业经营活动仍然低迷不振。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
  订单一直起不来,不知道还要扛多久。张莹供职于一家对欧出口的外贸企业,订单的骤然下降是她这几个月来最直观的感受。而张女士的感受在最近的进出口数据中有所体现,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在今年出现了动能不足的现象。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出口增长仅为1%,低于预期。
  受生产低迷的影响,1至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降幅较6月份进一步扩大。而根据记者的观察,沿海地区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利润下降得更为明显。刚刚披露的年报显示,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跌幅达九成,富士康上半年亏损额扩大,李宁集团发布香港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预警……部分国内企业上演着中期利润集体跳水现象。
  眼看着就要击穿2000点大关,咱这股市还有救吗?盯着大盘上一片绿色,上海股民刘蕙女士疑问连连。
  积极因素正在显现
  尽管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专家指出,就全球范围而言,中国经济仍然处在平稳增长的区间,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同时,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一些积极因素正在酝酿,经济筑底企稳迹象已有所显现。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增速有所放缓实属正常。此外,虽然GDP连续六个季度出现增速下降,但7.6%的增长水平仍在我们的预期目标之内。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受订单锐减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出现了生产收缩行为,但随着二季度大量基建项目的陆续铺开、货币松动的加快以及稳增长政策的落实到位,增长中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正在显现。
  经济筑底企稳迹象正在悄然发生。我们注意到7月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6月回升了1.1个百分点,说明轻工业去库存可能已经告一段落。即便3季度GDP增速存在下行风险,其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也很有限。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判断。
  记者发现,尽管8月份PMI指数再创新低,但个别指标已传递出经济企稳的积极信号。如新出口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购进价格指数明显上升,原材料库存指数大幅下降,这些积极信号表明企业压缩库存、控制开工率的活动接近尾声。
  另一个积极信号是,在过去两年里让决策层倍感头疼的物价上涨问题,终于在今年二季度开始缓解。专家指出,虽然年末物价可能有所回升,但不会出现大幅反弹,这将为稳增长后续政策的出台留足空间。
  考虑到稳增长政策空间依然存在、外需进一步恶化可能性不大等因素,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7.5%的增长目标。这将是一个让其他经济体都羡慕的速度。连平指出。
  更加注重发展质量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实现稳增长目标并无悬念,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逐步放缓、资源环境约束渐趋增强的现实,下一步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需要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及时预调微调当然很重要,但政策的长远调整和变革不能忽视。连平认为,本轮经济放缓是中长期增速回落与短期冲击综合影响的结果,因而在关注短期增长的同时,政策必须考虑中长期发展问题。
  稳增长之后更需稳发展。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建议,在经济稳住之后,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改革,实现经济下一步的均衡发展。
  专家指出,在经济增长进入放缓周期的大背景下,稳增长不能仅仅依靠松货币等短期措施来应对,必须同促进改革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在财税、金融、收入分配等方面寻求制度性的更大突破,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要让民间资本接力政府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效率提升,关键是要放宽准入门槛、加快金融和财税体制改革,调动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新.华.网 .王.宇)

 

  稳出口促消费或成刺激经济新抓手
  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尽如人意,中国经济仍在筑底过程中。观察人士认为,这将倒逼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出台,而出口和消费在下半年将被寄予厚望。新的经济刺激方案可能涉及提高部分行业出口退税、制定刺激消费支出的财政补贴政策和降低交易环节收费、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加大节能减排的财政补贴投入以及货币政策在四季度出现微调等。
  一季度经济数据全面下滑,引发市场对经济、就业形势的担忧。在稳增长政策基调下,促进投资、降息等多项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6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审批项目个数居高不下,加快项目审批成为上半年提振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
  在中央加速投资的背景下,地方金改及地方版产业投资规划的经济刺激方案也不断出炉。温州等地实施的金融改革有利于民间资本焕发活力,7月以来,广东、宁波、南京、长沙、贵州、重庆、天津、广州等地抛出了总计7万亿的促进投资和增长计划,也为经济增长增添中长期驱动因素。
  观察人士认为,7月以来,中国经济仍未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尤其是近期各项经济数据仍在探底,在稳增长和保就业的压力下,将倒逼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出台。未来政策着力点有望围绕稳出口和促消费展开,过度依赖投资增长的思路有望纠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此前指出,当前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观察人士预计,加大对部分行业的出口退税支持,以及出口信用保险、贸易融资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政策有助于稳定不断恶化的外贸形势。银行业相关人士也证实,监管机构近期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出口金融服务水平。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的出口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出口融资服务。对暂时困难但发展前景良好的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继续支持风险管理到位的走出去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此外,随着东部地区制造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缩小,中、西部地区应当也必须成为未来出口的新增长点。
  在稳定外贸出口的同时,还必须迅速启动消费需求。多部委已完成对消费相关领域密集摸底,预计年内将迎来促消费新政密集发布期,其中信用消费将成为重点。预计下半年在贷款支付的消费给予贴息以及降低交易环节的收费等相关政策将会出台。而节能、新技术消费产品、汽车和耐用消费品等领域将成为信用消费的重点支持领域,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证.券.报)

 

  中西部地区或将形成新的消费力
  面对着新的金融市场条件,企业与个人将面临大量投资机会,企业如何把握住这个机会成关键所在
  2008年爆发了一场美国金融危机,它不仅让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周期性的衰退期,而且让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益格局与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格局延伸到中国,也让中国的金融市场利益格局与投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的金融市场,由传统的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向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转型。银行融资占整个总融资的比重逐渐缩小,由2003年的90%以上下降到2011年的58%。这不仅让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等融资市场出现了繁荣,而且一个与欧美不同的银行体系正在形成。而正是这种融资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工具,虽然为企业融资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但也让整个国家金融体系处于震荡中。企业投资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最后结局得靠企业自身来把握。
  此外,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为了应对突然而来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扩张性的信贷政策,使得无论是货币供应量、信贷增长还是社会融资总额的增长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比如货币供应量,1990年只有1.53万亿,但到2012年6月底则达到92.5万亿,是1990年的60倍以上,而在此同期,美国货币供应量增加仅在2倍左右。还有,2008年-2012年6月底,银行信贷增长35万亿,社会融资总额达到56万亿,其年均融资额是1998-2002年期间的8倍以上。大量货币从银行体系涌流出来,是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在,也是各地房地产价格升高的原因,也让国内金融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
  同时,美国金融危机对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也就是说,外需的快速萎缩成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下行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整个国内GDP增长下降到了7.8%,其主要原因是以出口为导向的4个省市经济快速下行所导致。比如今年上半年全国83%以上的省市的GDP增长都在8.5%,甚至有4个省市的GDP增长14%以上,但是就是广东、浙江、上海及北京经济增长下行到8%以下。这几个省市的经济增长下行过大,很大原因就在于外需疲弱,出口快速下降,当然还与房地产泡沫一定程度的挤出有关。
  可以说,在外需短时间内(至少要5-7年)难以恢复的情况下,要让中国的经济稳增长,扩大内需成了最为关键的问题所在。就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来看,其内需与美国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美国3亿多人口,年消费达到11万亿美元,而中国14亿人口只有4万亿美元,可见,中国人均消费不足美国十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内需只需增加到美国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中国GDP总量将实现80万亿元以上的上升,潜力巨大。此外,中国经济不仅居民消费力低,还存在严重三大不平衡。比如城乡之间、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等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因此,对于欧美疲弱的需求来说,中国潜在需求是巨大的,关键在于通过何种方式得以发挥。
  因此,为了扩大内需,不仅需要通过诸多重要的制度改革,以全面提高中国居民收入水平,让收入与财富分配差距缩小,同时,还需要调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不平衡。比如,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商务成本、各种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全面上升的情况下,沿海企业及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就成了一种趋势。特别是南方地区,这些地区不仅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好,而且最靠近沿海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新一轮国内沿海企业产业转移第一站就可能选择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很快就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对于企业及投资者来说,应密切关注这些地区的最新动向。观察在这场产业转移过程中,自己的企业可做及能做什么,其中将存在许多机会。
  从最近中西部地区政府十二五规划来看,这些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对经济增长愿望更是强烈。它们都在对自己的资源进行更好的整合。这不仅能够为这一轮的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创造条件,也可让本地的资源有效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大量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与企业出现,也可让本地形成一股巨大的新的消费力。这些都是企业投资机会。企业要关注的是整体经济发展之大势及产业发展之方向。
  笔者曾说过,如果未来房地产泡沫能成功地被挤出,那么中国经济将会出现一个新的黄金十年增长期。而这个黄金增长期,其重点与发展方向可能会与当前情况有很大差别,但愿国内企业及民众真正看到这些差别与投资机会,把握好新投资机会,把自己企业做大做强,让个人财富真正得到增长。
  总之,面对着新的金融市场条件,企业与个人将面临大量投资机会,企业如何把握住这个机会,则成了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所在。(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www.ccstock.cc)

 

  经济艰难探底 警惕低估陷阱
  稳增长政策推出已近三个月,国内经济依然未见明显起色。从公布的8月官方PMI指数来看,49.2%的水平创近9个月新低,如果对应此前汇丰PMI指数的表现,则显示出无论当前大中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因受需求不振的影响,依然表现疲弱。
  11项PMI分项指标也能验证这一点,除生产指数略高于50%外,其他指数均位于50%或以下,其中原材料库存指数降幅超过3个百分点 ,对PMI下拉作用显著,考虑到前期工业价格体系同样下跌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库存越是下跌,也意味着工业生产越来越接近盈亏平衡、供需平衡的阶段性临界点,故此虽然8月PMI指数预示着9月经济依然难有明显起色,但供需状况的改善已出现苗头。
  同时受极端气候及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食用农产品价格已经连续6周上涨,这使得本周即将公布的8月CPI指数有望较上月小幅反弹至2%附近,但是否未来通胀会陷入猪周期的传统论调,还需要辩证去看待。一方面根据历史数据观察,国际玉米价格在数据上大致领先猪肉和CPI一个季度,但这一逻辑的前提来自供给端,而从需求端来理解则要考量是否会产生超额货币供给发生或者出现过度投资驱动。目前来看,这显然与稳增长政策的长期出发点有所背离,因此这也意味着,如果当前经济政策基调不变,对地产调控依然严抓不懈,年内通胀大幅反弹的概率也较低。
  从市场层面来看,刚刚结束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显示,2012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在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8.57%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全部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1万亿元,同比下滑1.55%,创2009年中报以来的最差水平。其中金融服务、采掘、交运设备等行业利润贡献最大,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行业受下游需求下滑影响利润下跌最为严重,整体来看沪市蓝筹板块盈利整体好于深市中小型公司,这也与上半年沪强深弱的格局相对应。
  但如果剔除上半年银行的利润,上市公司净利润下滑近15%,这对A股市场而言意味着整体估值需要再做调整,相信8月份沪深两市的失败反弹也是基于对这一预期的提前反应。
  对应今年A股市场的投资主线不难看出,在以存量资金为主的市场下,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强周期品种基于需求的持续下行,再低的估值对投资者都有可能形成估值陷阱,只有待其盈利的明确改善或行业产能(供应端)的大幅收窄,其配置价值才有望实现;而对于公司成长和盈利较为明确的消费品来说,短期较高的相对估值对新进者构成心理考验,对于已经持有者而言由于股价具有实质的支撑,抱团取暖的现象有望继续延续。
  从经济整体格局来看,稳增长政策见效仍需时间来检验,9月经济将继续艰难探底,但也需注意到私人部门生产投资复苏渐有苗头,具体表现为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显示为56.3%,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这反映出第三产业服务部门的活动要好于预期,而乘用车销售市场近期的小幅回暖也预示着私人消费依然保持活跃的态势。
  而以电水燃气、交通、水利和公共设施这四块的投资合计增速正在逐步改善的情况来看,虽然年内投资很难恢复到20%的平台水平,但稳增长措施也并非完全无效,只是正处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阶段。
  至于金融板块一枝独秀现象的解读,也可以视为考验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究竟是股息率攀高有助市场下跌企稳,还是银行蚕食了其他行业盈利而使得经济转型较为艰难,都仍需市场给出答案。但不可回避的是,受行业波动较小而盈利持续稳定的大盘蓝筹板块的股息率水平的持续攀升,确实也标志着蓝筹投资价值区间日渐到来,加之证监会一系列针对资本市场的改革措施逐步落实到位,整体交易成本不断下降,RQFII等增量资金的介入也如涓涓细流,同样有助于营造弱市场孕育弱反弹的市场环境。(.中.国.证.券.报)

 

  中国经济:拨云破雾看走势
  一年前还是火热的招商局面,可现在一些老商户提出了减租要求。王先生是山西一家建材家居卖场的负责人,他对当前的经济走势有点担心。
  而家住北京、经常卖废纸的许先生最近则发现:作为生产原材料的废纸价格,近期却初显止跌迹象。
  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遭遇极为复杂的局面。如何看待当前形势?稳增长目标能否实现?应采取哪些措施?一系列疑问有待破解。
  稳增长任务艰巨
  如果单从刚刚披露的经济数据看,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2%,自去年11月以来首度跌破50%,创出9个月新低。根据此前统计局的数据,二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6%,连续第六个季度下滑。
  外需滑坡拖累了PMI指数降至9个月以来低点,表明制造业经营活动仍然低迷不振。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
  订单一直起不来,不知道还要扛多久。张莹供职于一家对欧出口的外贸企业,订单的骤然下降是她这几个月来最直观的感受。而张女士的感受在最近的进出口数据中有所体现,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在今年出现了动能不足的现象。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出口增长仅为1%,低于预期。
  受生产低迷的影响,1至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降幅较6月份进一步扩大。而根据记者的观察,沿海地区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利润下降得更为明显。刚刚披露的年报显示,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跌幅达九成,富士康上半年亏损额扩大,李宁集团发布香港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预警……部分国内企业上演着中期利润集体跳水现象。
  眼看着就要击穿2000点大关,咱这股市还有救吗?盯着大盘上一片绿色,上海股民刘蕙女士疑问连连。
  积极因素正在显现
  尽管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专家指出,就全球范围而言,中国经济仍然处在平稳增长的区间,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同时,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一些积极因素正在酝酿,经济筑底企稳迹象已有所显现。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增速有所放缓实属正常。此外,虽然GDP连续六个季度出现增速下降,但7.6%的增长水平仍在我们的预期目标之内。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受订单锐减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出现了生产收缩行为,但随着二季度大量基建项目的陆续铺开、货币松动的加快以及稳增长政策的落实到位,增长中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正在显现。
  经济筑底企稳迹象正在悄然发生。我们注意到7月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6月回升了1.1个百分点,说明轻工业去库存可能已经告一段落。即便3季度GDP增速存在下行风险,其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也很有限。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判断。
  记者发现,尽管8月份PMI指数再创新低,但个别指标已传递出经济企稳的积极信号。如新出口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购进价格指数明显上升,原材料库存指数大幅下降,这些积极信号表明企业压缩库存、控制开工率的活动接近尾声。
  另一个积极信号是,在过去两年里让决策层倍感头疼的物价上涨问题,终于在今年二季度开始缓解。专家指出,虽然年末物价可能有所回升,但不会出现大幅反弹,这将为稳增长后续政策的出台留足空间。
  考虑到稳增长政策空间依然存在、外需进一步恶化可能性不大等因素,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7.5%的增长目标。这将是一个让其他经济体都羡慕的速度。连平指出。
  更加注重发展质量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实现稳增长目标并无悬念,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逐步放缓、资源环境约束渐趋增强的现实,下一步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需要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及时预调微调当然很重要,但政策的长远调整和变革不能忽视。连平认为,本轮经济放缓是中长期增速回落与短期冲击综合影响的结果,因而在关注短期增长的同时,政策必须考虑中长期发展问题。
  稳增长之后更需稳发展。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建议,在经济稳住之后,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改革,实现经济下一步的均衡发展。
  专家指出,在经济增长进入放缓周期的大背景下,稳增长不能仅仅依靠松货币等短期措施来应对,必须同促进改革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在财税、金融、收入分配等方面寻求制度性的更大突破,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要让民间资本接力政府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效率提升,关键是要放宽准入门槛、加快金融和财税体制改革,调动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新.华.网)

 

  老龄化经济预警:期待第二次人口红利
  农民工市民化就是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效应的举措,但由于户籍限制、社保不完善等因素,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非常低。这使得数量超过2亿的农民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 根据模拟测算,李军得出:2021年~2025年是人口老龄化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相对最为严重的时期 ]
  就在经济学家们还为全球经济未来走向争吵不休时,人口学家也给出了他们的看法。8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人口红利与社会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加拿大的一位人口学者毫不客气地表示,人口是全球经济低迷的核心因素。
  一周之后的8月28日清晨,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张大爷则正与以往一样走出小区,在买完菜后,在菜市场附近的理发摊,张大爷花了5元钱理了发。对于张大爷而言,尽管每个月有2100元的退休金,但他仍然格外节俭,正常生活所需之外,老两口在医药费上开支也颇多。
  此时,张大爷38岁的儿子正驾车行在进城的路上。几天前加的300元钱汽油已所剩不多,他拐进了那家常去的加油站。中午他约了一个客户共进午餐,地点就定在国贸附近一家粤菜馆。小张和妻子结婚多年,还是丁克一族,每月花在养车、购物、外出用餐上的费用超过5000元。
  老张父子的不同消费习惯虽是个案,但却反映出不同年龄结构消费行为不同的现状,而消费只是老龄化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小小侧面。
  记者调查发现,因人口结构的变化,被牵扯进来的还有储蓄率、劳动力供给、资源分配等多项指标,这也使其对过去驱动中国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中国如果能够通过健全养老保障、扩大劳动参与率,挖掘老龄化背景下的第二次人口红利,仍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人口是核心因素
  老龄化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它对经济的影响不光是全面的,而且是持久的。可惜对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
  在人口红利与社会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一位来自湖北的学者表示,人口老龄化只是个统计学范畴的问题。联合国提出的60岁以上人口占10%、65岁以上人口占7%为标准是不科学的。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对于老龄化的统计标准仍有争议,这也涉及到老龄人口基数的问题,但大部分与会学者对老龄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并无异议,分歧只是在于老龄化到底对经济有多大的影响。
  蔡昉根据对包括第六次人口普查(下称六普)等人口统计数据的研究得出结论:部分基于人口变化的新情况,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降低到7.8%和6.3%。
  蔡昉所提到的人口变化,正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出现少子化(即0岁~14岁人口比例降低)与老龄化并存的现象。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顶峰之后,相对数量与绝对数量双双下降。
  根据去年六普数据,0岁~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从2000年的22.9%下降至2010年的16.6%;65岁及以上人口则由7%上升到8.9%。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16.2%,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24.7%。
  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将超过美国,在2030年超过欧洲。2010年,《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称,2035年,中国2名纳税人将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
  而在这些统计背后,事实上,中国即将应对的老龄化形势可能更加严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学者郭志刚认为,六普之前几乎所有的人口预测都跟实际有很大的偏差,低估了老龄化程度。
  郭志刚分析称,长期以来官方认定的总和生育率是1.8。但根据五普推算的只有1.23,六普是1.18,都大大低于1.8。即使考虑到漏报因素,总和生育率也不到1.4。高估生育率和低估人均寿命这两个因素叠加起来,未来中国要面临的老龄化程度将会大超预期。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学者李军分析称,人口老龄化对资本积累、劳动力供给及技术进步的显著不利影响,最终将降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
  根据模拟测算,李军得出:2021年~2025年是人口老龄化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相对最为严重的时期,该期间中国潜在年均经济增长率由此下降约2.2个百分点。在2011年~2050年期间,人口老龄化因素可使中国潜在年均经济增长率下降约1.7个百分点。
  老龄化使得经济出现衰缓早有实例。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口红利(即劳动年龄人口对需要抚养的儿童与老人比例的相对增加)消失后,由于全要素生产率表现欠佳,陷入了失去的十年。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学者拉斐尔·戈麦斯(Rafael Gomez)根据研究人口年龄等因素对2008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影响而得出结论,反向人口红利(即劳动年龄人口对需要抚养的儿童与老人比例的相对减少)和劳动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成为经济滑坡的重要因素。
  另根据投资银行高盛的研究,巴西、俄罗斯、印度与中国等经济发展迅速的金砖四国,将随着年轻劳动力减少和养老人数增多而降速,世界经济增速也将因此放缓。毫无疑问,人口是全球经济低迷的核心因素。戈麦斯说。
  生产要素预警
  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人口红利功不可没。根据蔡昉等的估算,人口红利对1982年到2000年间人均GDP的增长,贡献了高达26.8%的份额。人口红利之所以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在于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但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的加剧直接冲击到这两项重要的生产要素。
  对于劳动力供给,人口学将15岁到64岁之间的人口称作劳动年龄人口。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总抚养比(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就开始了长达三四十年的下降。
  在这一悄无声息的变化过程中,不仅许多中国民众乃至学者眼里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念,中国人口众多,剩余劳动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中国不少企业则养成了挑剔用工的习惯,某些工种只聘用18到25岁左右最年轻力壮的劳动力。
  然而,情况在2003年开始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当年,东部沿海逐渐开始出现蔓延全国的民工荒。此前,蔡昉则已经预判到,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他宣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普通劳动者工资的上涨必然发生。
  2001年,中国外出农民工月工资仅有600多元,但自2003年开始,农民工工资逐年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工资已经突破2000元,达到2049元,是十年前的3倍多。
  工资上涨只是一个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发现,即使提高了工资,劳动力也不像以前那样招之即来。原本看老板脸色的打工仔变得牛气起来,工资谈不拢抬腿就走人,更有企业甚至不得不到农民工的老家去抢人。
  在这背后,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发生的重大转变。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所做的预测,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5年达到9.98亿的峰值,此后逐年减少。而事实上,由于联合国采用的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略高于实际,真正的峰值可能会早于2015年。
  人口学者预言,到2050年,中国15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下降到7.1亿人,比2010年减少约2.3亿人。李军在此基础上的模型测算发现,如果现行产业发展模式不能有效地向技术与资本替代劳动方向发展,2030年后中国劳动力供给将出现严重不足。
  储蓄率下降是老龄化带来的另一个后果。过去几十年,人口红利带来的高储蓄率支撑投资,也让投资成为支持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
  作为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10年中国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大约50%,比发达国家高出许多,但这一情况也将发生变化。根据学者研究,在发展中阶段,经济增长使得老人抚养比与储蓄率负相关,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储蓄率下降越显著。
  三驾马车中的消费,也同样受到老龄化的影响。如上述张氏父子,因退休后由生产性人口变成了单纯的消费性人口,随之其消费能力亦显著下降。
  根据研究,老龄人口的消费一般只相当于劳动年龄人口的70%至80%。考虑到中国亟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地区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老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消费差距更大。这意味着,当未来老龄化人口快速增加,但消费规模却有可能不会同步增加,甚至可能减少。
  倒逼转型
  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止于劳动力供应、储蓄和消费这几个方面。资源配置、劳动生产率、实体经济和资本经济等多个方面都将受其影响。一位经济学者表示,今年四五月份,中国经济实际增长速度出现下滑,尽管影响经济发展的原因众多,但是人口老龄化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
  《国家人口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指出,由于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人口相继进入老年,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迎来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以上,总量将突破2亿。《规划》特别强调,人口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这个重大问题正在倒逼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据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分析,中国老龄化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如果经济转型过慢,就难以适应快速的人口结构转变。
  而在劳动力短缺、资本报酬递减的假设前提下,只有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才可能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蔡昉表示,在人口老龄化来临时,没有全要素生产率而单纯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而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组成部分--由教育促动的技术进步,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显著,这也使得对现有教育体制和政策的改革更为必要和紧迫。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者宋立刚认为,要真正发挥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必须推行教育投资优先战略。这一问题解决得如何,将会决定中国是否能经受住老龄化快速提高的考验。
  从实际情况看,教育正是中国的软肋所在。除了饱受诟病的教育体制外,职业技能培训的匮乏也使得劳动年龄人口对经济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蔡昉分析,人口转变等因素使得中国经济面临一个新的关口。过去中国虽然拥有人口红利,但是并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第一次人口红利只用了一半,还有潜力可以挖掘。蔡昉说。
  农民工市民化就是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效应的举措。目前,由于户籍限制、社保不完善等因素,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非常低。这使得数量超过2亿的农民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蔡昉认为,中国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即将结束的第一次人口红利,通过健全养老保障、扩大劳动参与率,挖掘老龄化背景下的第二次人口红利,仍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中国经济是一辆飞速的列车,载重越来越大,引擎动力越来越少,因而速度越来越慢。这个时候必须采取措施,不能任由它这样下去。否则就会像日本一样,陷入失去的十年,甚至更久。党俊武表示。(.第.一.财.经.日.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