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真正“利好” 近5年长假后股市表现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等待真正“利好” 近5年长假后股市表现

加入日期:2012-9-28 18:05:4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节后第一周解禁量环比增6倍
  A股节后面临三大不确定性
  9月CPI料小幅回落 四季度经济或有反弹
  央行降准预期重燃 净投放创新高
  天量逆回购或预示中国式量宽开启
  救市全景图:多方政策频出 市场等待
  证监会例会助A股逆转 市场等待真正利好
  分析称十八大前管理层维稳意识加强 节中或出利好
  监管层多渠道鼓励自救 央企扬言继续增持
  QFII、产业资本大举入场 QFII一个月买了20个月的股
  三指标解析A股表现 散户割肉离场是大行情开始
  2000点保卫战:多方动用了多种舆论和政策力量
  券商股或成“红十月”反弹先锋
  87只A股“破净” 10月或迎估值修复
  近5年长假后上证指数表现(附表)
  私募判断:过了十一或有200点涨幅

  节后第一周解禁量环比增6倍
  双节临近,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但对于节后解禁的风险,投资者依然不能大意。节后第一周将有16.57亿股解禁,较本周出现了大幅的增长。
  据数据统计显示,节后第一周两市将有涉及19只个股的16.57亿股限售股解禁,较本周限售股解禁量环比增加了602.10%。若以昨日收盘价来计算,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为152.53亿元,较本周解禁市值环比增加629.79%。
  从具体解禁个股来看,徐工机械为节后解禁的重磅角色,公司将有10.15亿股解禁。但本次解禁的限售股均为公司控股股东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所持有。一位长期研究限售股的研究员指出,对于徐工机械而言,其控股股东背后的控制人为徐州市政府。作为有政府背景的控股股东,其减持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节后的3只定增机构限售股解禁个股中,江苏瑞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可谓颇为不幸,其一年前参与定增的安凯客车(000868)和南宁百货(600712)两只个股均出现浮亏。其中,安凯客车于去年9月向8家机构非公开发行了4500万股,江苏瑞华重金买入了1010万股。此次发行价格10.18元/股,共募集了4.58亿元。时至今日,这部分市值已缩水至3.85亿元,浮亏15.91%。
  南宁百货则让江苏瑞华更受伤。同样是一年前,南宁百货非公开发行8000万股,发行价格为8.32元/股,向6家机构共募集6.66亿元。以昨日收盘价计算,本次定增部分的市值缩水至5.24亿元,浮亏达21.35%。而江苏瑞华于此次定增中买入的520万股不幸再次套牢。
  在节后3只定增机构解禁个股中,西部资源(600139)的定增也出现了浮亏,但亏损幅度较小。(.成.都.商.报 .李.映.泉)

 

  A股节后面临三大不确定性
  上证指数跌穿2000点后出现反抽,也有“千点反转”观点影响市场情绪,但长假将至投资者日趋谨慎,目前来看,A股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节后具有三大不确定性:
  9月数据影响政策动向
  节后中国将迎来9月经济数据的披露期,虽然说汇丰近日公布的中国9月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为47.8,较8月份的47.6略有回升,但依旧处于50的荣枯线下方。而从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看,希望9月份经济数据有明显好转不太现实。关注一些经济研究机构对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预测,尤其是CPI数据的预测,对判断节日期间或者节后央行的货币政策动向有一定的帮助。
  钓鱼岛事件影响市场情绪
  两节期间还需要密切关注地缘政治上钓鱼岛事件的进展。近期我国和日本钓鱼岛争端快速升级,已进入了非常敏感的时期。外媒甚至发出了“中日距离交火只剩一步”的评论,表明事态的严重性。这种情形下,A股投资者很难会有乐观情绪应对市场波动。两节期间中日有关钓鱼岛事件的进展将对节后市场的开局形成重要影响。
  三季报地雷不可不防
  另外10月份,市场还要迎来上市公司三季报的披露,业绩地雷有多少、威力有多大都将敲击投资者神经。毕竟在经济增速下滑的阶段,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预警将多于预喜,往往导致市场指数不断承压,个股难以走强,投资者不得不防。(.21.世.纪.网)


  9月CPI料小幅回落 四季度经济或有反弹
  进入三季度,前两个月通胀虽持续低位,但生产增速、投资、出口等宏观经济数据多逊于预期,加剧了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但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稳投资、稳外贸等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9月主要经济指标或将呈现回暖迹象,三季度中国经济将筑底企稳,四季度经济或有所反弹。
  CPI或继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将于10月15日公布9月份CPI、PPI数据,并于18日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尽管8月份CPI微幅反弹至2%,但市场普遍认为,9月份CPI或将继续维持在2%左右的低位,甚至有可能回落至2%以内。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9月CPI预计为1.9%,比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食品和非食品价格涨幅分别为2.5%和1.4%,食品价格的回落是主要原因。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预测,9月CPI同比上涨为1.9%,PPI同比下滑4.0%。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要警惕输入性通胀。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指出,近期美国推出QE3、欧央行购国债以及日央行向市场放水,虽都是前期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有助于稳定预期、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但也将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并对美元构成贬值压力。未来要关注由输入性因素、投资需求转旺和猪肉价格上涨等因素带来的通胀压力。
  经济走势趋稳
  由于前期稳增长政策作用,9月主要经济数据或呈现回暖迹象,经济走势趋稳迹象更为明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将于10月1日公布9月PMI数据,这一数据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此前PMI数据曾一度跌至50%的荣枯分水岭下方,不过,中金公司近日发布报告称,9月份属于制造业旺季,9月PMI季节性回升动力较大,或达51%,重回扩张区间。
  稍早公布的9月汇丰PMI初值出现小幅回升,尤其是订单指数回升1.5个百分点,回升幅度较为明显。由于汇丰PMI季调相对充分,因此其新订单回升显示9月制造业的最终需求有所好转。
  此外,将于节后公布的9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投资、出口、消费等数据也有望改善。
  尽管工业生产增速一直保持个位数增长,但9月份该数据有望反弹。李慧勇指出,目前经济仍在底部徘徊,预计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2%,比上月小幅提升0.3个百分点;9月份房地产投资可能出现小幅的回调,而基础设施投资将继续反弹,9月份投资累计增速预计为20.2%,与上月持平。当月出口增速预计为7.8%,比上月提高5.1个百分点。
  在出口和投资推动下,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将缓慢回升。李慧勇说。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指出,由于欧美发达国家启动新一轮货币宽松,国内政策支持增长的风向没有改变,预计全球经济总体改善,短周期内中国经济增长见底在即,三、四季度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底部,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温和上升。但受制于控制房地产泡沫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增长反弹的幅度有限。
  对于未来宏观政策走向,李慧勇指出,经济仍处于筑底阶段,低通胀为政策保增长提供了空间,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总体宽松的基调,项目投资将逐渐加快,扶持外贸政策将继续落实。
  彭文生也认为,当前形势增加了政策放松以稳增长的压力,货币政策方面,年内仍会降息一次、降准两次。(.上.证 .梁.敏)
  


  央行降准预期重燃 净投放创新高
  昨日,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实施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释放资金1800亿元,使得本周央行净投放规模上升至365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时,10月逆回购到期规模也达到了6500亿,巨量到期量与节后季节性财政存款上缴等因素叠加,将加剧节后资金紧张状况,使得10月降准预期再次高企。
  在周四公开市场上,央行分别开展了500亿元14天逆回购和1300亿元28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3.45%及3.60%。至此,本周公开市场共计释放4700亿资金,对冲到期资金后,央行总计向银行体系注入了3650亿元资金,创下历史新高。
  连续不断的巨额逆回购操作,令本周资金面迅速由紧张转向宽松。数据显示,昨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大幅回落。其中,7天回购利率下行39个基点至3.80%。14天回购利率则下行65个基点至3.97%。而就在本周初,14天回购利率一度上行至4.81%高位,央行通过市场化手段缓解季末资金面紧张的意图已经充分得到体现。
  但是与此同时,央行在9月份进行的大手笔逆回购操作,也为10月公开市场累积了巨额到期规模,从而使该月流动性紧缩压力陡增。数据显示,在长假后的三周内,将累计有6500亿逆回购陆续到期,届时将回笼的流动性与0.7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所对应的资金规模相当。再从时间分布上看,10月最后一周的到期量最大,为3200亿元,占了到期规模的50%以上。
  而10月份资金面本身也存在季节性压力。分析人士指出,首先,节后银行体系将迎来该月首个准备金的常规调整日,由于三季度末银行体系的存款量通常较高,这意味着银行将在10月初补缴大量的准备金款,从而减少市场的流动性。其次,季节性的财政存款也将在10月上缴。这两项因素与逆回购的巨额到期规模叠加,将加剧10月份的资金面压力。
  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央行可能会通过一次降准来缓解资金紧张状况,市场对10月央行降准的预期目前也因此有所抬头。上述分析人士这样表示。(.上.证)

 


  天量逆回购或预示中国式量宽开启
  25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了两期逆回购操作,规模总计2900亿元,创下了央行有史以来最大逆回购规模。之后,27日上午,央行再次进行了500亿元14天期和13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
  至此,鉴于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为1070亿元,减去20亿元央票到期以及共计4700亿元的逆回购投放,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投放3650亿元。
  从目前的情况看,一是受中秋、国庆双节来临,市场资金面呈现趋紧之势,二是受本周逆回购到期数量较大的影响,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利率跳空高开,资金价格走高,反映出资金呈现偏紧状态。
  央行在这个时候天量逆回购,除了对冲了本周逆回购到期资金外,也为防止双节来临,资金供应出现紧张的情况发生。
  然而,笔者认为,央行更有可能是,出于应对国际货币政策工具走向的考虑。近期,全球其他经济体如欧盟、美国、日本等,已先后出台了货币宽松的相关政策,全球经济体新一轮放水行动正在展开。
  无论是美国的QE3,还是欧洲的OMT以及日本的QE8,都在置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于两难选择之境地。全球市场放松货币,特别是美国放水美元,本来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中国。
  中国如果跟随其放松货币,那么,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货币洪水,最终推高通胀和资产价格。如果不跟随其放水货币,那么,必将导致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出口遭受更大打击,对正在放缓的经济增长,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中国通胀抬头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手段贸然启动,都不是最佳选择。那么,如何应对外围市场大肆放水货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呢?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该如何选择?中国在降准、降息都受制约情况下,有没有更为合适的应对之策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这就是央行采取的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的逆回购。
  逆回购与降准、降息相比,其特点是,短、平、快,即:期限短、平稳、操作快捷方便,收放自如、灵活,市场见效快、反应快。中国央行的逆回购与欧、美、日的量化宽松,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即通过在市场购买有价证券,释放流动性的行为。
  只要操作好,从市场流动性来说,逆回购的威力并不亚于降准、降息,比如:25日当天,逆回购释放2900亿元流动性,就相当于降准0.5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其短、平、快的特点,对市场冲击又不那么大,央行又很容易操作把控。唯一一点不利因素是,央行操作频繁,工作量大而已。央行有史以来最大逆回购,或预示了中国式量化宽松正式启动。
  央行创下有史以来最大逆回购规模,说明降准、降息操作更加渐行渐远了。一方面,缓解了市场短暂性资金面紧张状况。在央行逆回购操作之后,资金融出已明显增多,资金利率已开始回落;另一方面,对低迷的股市应该是一个利好。25日,在证监会重启IPO大利空影响下,沪指仅下跌0.19%,坚守住了2000点整数关口,27日则大涨了52.15点,收于2056.32点,这与央行及时出手天量逆回购不无关系。(每日经济新闻 余丰慧)

 

  救市全景图:多方政策频出 市场等待
  9月27日下午,证监会召开的一场常规新闻发布会,却在市场提前引起了高度关注,当日沪指大涨2.6%,使得一度逼近的2000点大关忧虑暂告终结。
  在基金公司盘后发表的评论来看,这次的大涨是一系列利好的累积效应。
  博时基金就对当日大涨的过程点评指出,早盘股指近乎平开,午前指数窄幅波动。
  面对昨日的创业板多家公司推迟解禁、首批基金等机构获准管理险资等利好,市场反应比较麻木,仅有部分化工股表现活跃。但在午后利好效应开始发酵,金融、能源、地产三大板块的多只权重股突然放量拉升,沪市大盘指数、深系指数等涨幅明显,市场成交量较前几日明显放大。
  与市场的提前反应成为对比的是,当日的新闻发布会并未发布市场传言中期待的暂停新股等措施。
  9月27日的市场各方表现,无疑是近期以来股市低迷中的各方表现的缩影,政策利好释放的同时,市场却在深处依然担忧实体经济的表现,对于不算实质性的利好已经冷淡,悲观与等待成为最大的共识。
  宏观稳定措施频出
  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当天气不明朗之际,宏观经济层面的保经济措施无疑是最大的利好。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央针对经济增速下滑推出的宽松货币政策和相对积极财政政策。近期各项宏观经济的措施频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发改委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审批速度,9月初集中批准了一万亿项目,此外,铁道部也提出增加投资。
  如果将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央行已经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近年来首次启动降息。
  但是,这些措施在机构投资者眼中看来,并不足以成为救市的“强心针”。从5月开始至今,股市已经连续下跌5个月,市场情绪极度悲观。投资者对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似乎已经有“不买单”的情绪,比如9月7日的上一轮反弹很快夭折,大市又回到前期低位,表明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南方基金的四季度策略就指出,发改委此前批准的投资项目大多是之前已经审批的项目,并不是新增项目,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与09年的四万亿难以相提并论。
  针对货币政策,南方基金更是指出,虽然央行已经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企业贷款意愿低迷,我国贷款规模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货币政策有陷入“流动性陷阱”的迹象,政策失灵的可能性加大。
  “在市场长期担心去杠杆去产能,短期仍看不到经济暂时见底的背景下,市场做多情绪难以提振。同样,政策在经济不会急剧下滑、通胀有可能反复、没有大面积失业的背景下,也不会有大的刺激计划。在经济没有走到上升周期之前,市场很难打破这样一个下降通道。”南方基金指出。
  这种判断,已经成为多家基金的共识,比如大成基金就认为,尽管近期政府的维稳政策会使得市场在这个位置有一定的支撑,但市场短期仍将维持震荡的格局。“经济基本面表现出旺季不旺的情况,意味着短期内股票市场不可能出现趋势性反转。”
  机构投资者们期待的,或是更深一步的利好。“‘十八大’前管理层维稳意识加强,不排除节中有政策出台。”大成基金指出。
  引流外围资金筑底
  宏观经济的政策仍需期待,但具体到一行三会的金融业监管层面,一系列指向救市的利好仍在频出,而在这其中,引流外围资金入市,无疑是筑底的关键之一。
  首先是央行的释放流动性,9月27日,央行开展了50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与1300亿元28天逆回购操作。此前在9月25日,央行已通过逆回购投放了2900亿元的流动性。
  此外,股市的资金层面引水也在陆续进行,从信托、保险入市的政策放开,到三大交易所环球路演引入QFII,再到9月26日释放的首批基金等机构获准管理险资消息,都是指向了拓宽股市资金渠道的意味。
  而机构投资者也在密切关注这一点,其中南方基金就指出,虽然股市精确底部难以测算,但股市底部必然是外围资金不断回流股市形成的,因此极端底部值可以从资金回流的角度进行测算。
  根据其测算,A股市场在2005年11月(资金供求极端恶化)和2008年10月(经济极端恶化)形成的两个极值标准来看,目前仍在底部区域。
  但对于股市而言,目前的引流措施似乎仍不足够,市场真正期待的是以降息为代表的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比如中国银行的报告就开始预计,年内国内或还有一到两次降准或降息。
  然而,各方复杂的环境交错,为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带来了不确定性。好的消息是,食品价格在9月份有所下降,有望带动9月份CPI数据下行,为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提供条件。
  不好的消息是,海外,欧、美、日等主要央行在最近半月均进一步放松,QE3也在此前推出,这对国内货币政策在短期形成较强制约。
  “主流舆论的理解是海外央行量化宽松的政策应当为通胀负主要责任。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指出。
  监管层释疑解禁洪峰
  引流很重要,但9月27日一场对于新股发行暂停传言的纷纷扰扰显示,市场仍在担心,股票供应量增加,除新股发行外,大小非可解禁量剧增等一系列的信号。而在这方面,以洛阳钼业募资缩水80%、创业板多家公司推迟解禁为代表的行为表示,救市的信号已经发出,消息显示,监管层已经关注到市场对于创业板解禁潮的忧虑。
  针对有媒体报道10月底创业板股东减持将达500亿元,解禁洪峰将至, 9月27日下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样的表达过于夸大,仅是理论上的概念。
  其指出,大小非减持有着严格的程序,特别是大股东在程序上需要监管部门先预批的,即便管理层减持也要按照规定到期后也只能减持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可以不可以减持,关键是要看程序是否合规。”但他也指出,有观点认为,股市跌就不让减持,股市涨就赶快卖,这两种看法有偏颇之处。“只要程序合规和信息披露的要求都满足了,就可以减持。” (.21.世.纪.经.济.报.道)

 

  证监会例会助A股逆转 市场等待真正利好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空穴来风的传言曾让A股多次连创新低,然而就在空方屡屡得手,马上攻下2000点之际,证监会将开会宣布“新股暂停发行救市”的传闻不胫而走,A股市场出现惊天逆转,然而,昨天,记者作为证监会新闻发布会的参会记者证实,“此传闻不实”。尽管该消息已经被证明是谣言,但却挽救了危机中的A股。
  -一条救市传闻
  引发的“惊天逆转”
  前日,上证综指创下43个月新低、盘中跌破2000点大关后,市场昨天运行在多空交织的敏感地带,如果空方有效击穿2000点,市场信心将受到巨大打击,瞬间崩溃似难避免。
  正在投资者为沪指能否守住2000点整数位担忧不已之际,昨天下午一点多,一条重大利好“消息”悄悄传开,“证监会3点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时发布新政策。”作者为徐广福的《传闻:晚上7点新闻联播播发暂停新股发行若干事项》一文中称,“晚上7点,新闻联播播发新华社全文通讯《关于暂停新股发行及新股改革事宜若干事项》。”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大盘在午后突然拉升,券商板块领涨一度涨幅接近7%,中石油一度拉涨超5%,最高上涨到2068.07点。截至27日收盘,上证综指涨幅达2.60%,收于2056.32点。两市成交量突破1100亿元,较前几日明显放大。
  -证监会发布会被微博直播
  事实上,昨天证监会召开的是正常每周例会,原定下午3点召开,其后又通知会议改为下午4点召开。这一改变令此前的市场猜测显得更加“逼真”。会议召开半小时后,突然中止,会议主持人称部分文件尚未签发,参会记者又在现场等了30分钟。由于证监会现场的情况被“微博”直播,一场原本常规的新闻发布会,颇有“救市”的味道。然而,让股民失望的是,证监会有关负责人马上在现场进行了“辟谣”:暂停新股发行消息不实。
  对于股民们翘首期待的“救市利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证券监管系统正在加大协调力度,积极推动降低分红成本,会同有关部门修订相关税收政策,降低证券投资有关税率。
  -市场等待真正“利好”
  不过,圈内人士并不认同“暂停新股上市”传闻对A股的神奇作用。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文国庆指出,周四市场是在34家创业板公司宣布增加锁定期限、延迟解禁股出售的消息激励下平开高走,成交量放大超过50%,以2.69%的涨幅结束全天交易。
  近期,尽管管理层“抢救”A股意图明显,但由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细则出台,市场期待监管层在国庆节前后能有真正的“利好”出炉。
  -新闻内存-
  救市!9大利好保卫2000点
  1.创业板集体承诺年内不减持;
  2.新华社呼吁救市:全球皆涨A股独跌如何拯救股市;
  3.证监会官员:逐步取消并购重组审核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
  4.原证监会主席周正庆:当务之急是先把行情搞上去;
  5.基金连续三日大幅加仓,券商白酒地产成买入标的;
  6.1.65万亿险资或将进入股市,9家机构获首批入场券;
  7.海外大资金长期看好A股,证监会或推新政满足需求;
  8.区域经济规划频获批,各地公布投资计划近20万亿;
  9.央行再放水1800亿元,本周净投放365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网)

 

  分析称十八大前管理层维稳意识加强 节中或出利好
  9月27日下午,证监会召开的一场常规新闻发布会,却在市场提前引起了高度关注,当日沪指大涨2.6%,使得一度逼近的2000点大关忧虑暂告终结。
  在基金公司盘后发表的评论来看,这次的大涨是一系列利好的累积效应。
  博时基金就对当日大涨的过程点评指出,早盘股指近乎平开,午前指数窄幅波动。
  面对昨日的创业板多家公司推迟解禁、首批基金等机构获准管理险资等利好,市场反应比较麻木,仅有部分化工股表现活跃。但在午后利好效应开始发酵,金融、能源、地产三大板块的多只权重股突然放量拉升,沪市大盘指数、深系指数等涨幅明显,市场成交量较前几日明显放大。
  与市场的提前反应成为对比的是,当日的新闻发布会并未发布市场传言中期待的暂停新股等措施。
  9月27日的市场各方表现,无疑是近期以来股市低迷中的各方表现的缩影,政策利好释放的同时,市场却在深处依然担忧实体经济的表现,对于不算实质性的利好已经冷淡,悲观与等待成为最大的共识。
  宏观稳定措施频出
  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当天气不明朗之际,宏观经济层面的保经济措施无疑是最大的利好。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央针对经济增速下滑推出的宽松货币政策和相对积极财政政策。近期各项宏观经济的措施频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发改委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审批速度,9月初集中批准了一万亿项目,此外,铁道部也提出增加投资。
  如果将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央行已经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近年来首次启动降息。
  但是,这些措施在机构投资者眼中看来,并不足以成为救市的“强心针”。从5月开始至今,股市已经连续下跌5个月,市场情绪极度悲观。投资者对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似乎已经有“不买单”的情绪,比如9月7日的上一轮反弹很快夭折,大市又回到前期低位,表明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南方基金的四季度策略就指出,发改委此前批准的投资项目大多是之前已经审批的项目,并不是新增项目,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与09年的四万亿难以相提并论。
  针对货币政策,南方基金更是指出,虽然央行已经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企业贷款意愿低迷,我国贷款规模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货币政策有陷入“流动性陷阱”的迹象,政策失灵的可能性加大。
  “在市场长期担心去杠杆去产能,短期仍看不到经济暂时见底的背景下,市场做多情绪难以提振。同样,政策在经济不会急剧下滑、通胀有可能反复、没有大面积失业的背景下,也不会有大的刺激计划。在经济没有走到上升周期之前,市场很难打破这样一个下降通道。”南方基金指出。
  这种判断,已经成为多家基金的共识,比如大成基金就认为,尽管近期政府的维稳政策会使得市场在这个位置有一定的支撑,但市场短期仍将维持震荡的格局。“经济基本面表现出旺季不旺的情况,意味着短期内股票市场不可能出现趋势性反转。”
  机构投资者们期待的,或是更深一步的利好。“‘十八大’前管理层维稳意识加强,不排除节中有政策出台。”大成基金指出。
  引流外围资金筑底
  宏观经济的政策仍需期待,但具体到一行三会的金融业监管层面,一系列指向救市的利好仍在频出,而在这其中,引流外围资金入市,无疑是筑底的关键之一。
  首先是央行的释放流动性,9月27日,央行开展了50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与1300亿元28天逆回购操作。此前在9月25日,央行已通过逆回购投放了2900亿元的流动性。
  此外,股市的资金层面引水也在陆续进行,从信托、保险入市的政策放开,到三大交易所环球路演引入QFII,再到9月26日释放的首批基金等机构获准管理险资消息,都是指向了拓宽股市资金渠道的意味。
  而机构投资者也在密切关注这一点,其中南方基金就指出,虽然股市精确底部难以测算,但股市底部必然是外围资金不断回流股市形成的,因此极端底部值可以从资金回流的角度进行测算。
  根据其测算,A股市场在2005年11月(资金供求极端恶化)和2008年10月(经济极端恶化)形成的两个极值标准来看,目前仍在底部区域。
  但对于股市而言,目前的引流措施似乎仍不足够,市场真正期待的是以降息为代表的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比如中国银行的报告就开始预计,年内国内或还有一到两次降准或降息。
  然而,各方复杂的环境交错,为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带来了不确定性。好的消息是,食品价格在9月份有所下降,有望带动9月份CPI数据下行,为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提供条件。
  不好的消息是,海外,欧、美、日等主要央行在最近半月均进一步放松,QE3也在此前推出,这对国内货币政策在短期形成较强制约。
  “主流舆论的理解是海外央行量化宽松的政策应当为通胀负主要责任。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指出。
  监管层释疑解禁洪峰
  引流很重要,但9月27日一场对于新股发行暂停传言的纷纷扰扰显示,市场仍在担心,股票供应量增加,除新股发行外,大小非可解禁量剧增等一系列的信号。而在这方面,以洛阳钼业募资缩水80%、创业板多家公司推迟解禁为代表的行为表示,救市的信号已经发出,消息显示,监管层已经关注到市场对于创业板解禁潮的忧虑。
  针对有媒体报道10月底创业板股东减持将达500亿元,解禁洪峰将至, 9月27日下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样的表达过于夸大,仅是理论上的概念。
  其指出,大小非减持有着严格的程序,特别是大股东在程序上需要监管部门先预批的,即便管理层减持也要按照规定到期后也只能减持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可以不可以减持,关键是要看程序是否合规。”但他也指出,有观点认为,股市跌就不让减持,股市涨就赶快卖,这两种看法有偏颇之处。“只要程序合规和信息披露的要求都满足了,就可以减持。” (.21.世.纪.经.济.报.道)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