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今日火线热点飙升内幕
薄膜电池崛起千亿市场 9股井喷
CIGS薄膜电池利润可观 据广州日报报道,光伏产业反倾销事件谈判不断升级。据报道,上周,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与法国经济和财政部竞争力、工业与服务总司长吕克·卢梭举行会谈之后,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再次对话,双方同意通过对话磋商寻求解决光伏电池等贸易争端的有效途径。 而记者昨日获悉,一种不在反倾销之列的光伏新技术产品--CIGS(铜铟镓硒薄膜)薄膜电池,却正在悄悄启动。 数据显示,我国的光伏产品90%以上依赖国际市场,而当前正面临欧美来势汹汹的双反。记者日前联系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和中国机电商会光伏分会,两者都表示正在忙于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事务,特别是中国机电商会光伏分会正忙于准备应诉。 然而,记者昨天获悉,广东金光伏项目开始启动。CIGS(铜铟镓硒)电池不在双反之列。 广东金光伏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谢祥渊向记者介绍,去年,CIGS的国际报价高达每瓦7美元,而今虽然也和其他光伏产品一样,价格急剧下降到2.3美元,但是相比0.6美元的成本价,利润依旧可观。 为何CIGS电池不在反倾销之列?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舒杰释疑道,当前光伏电池90%以上是晶硅电池,其他的薄膜电池市场份额还很小,不是双反的关注对象。目前的CIGS(铜铟镓硒)电池技术仅德国等国走在世界前列,其产业化效率在12%左右,是薄膜电池中转换效率最高、离产业化最近的光伏电池之一。
汉能逆市布局薄膜电池 或收购正泰太阳能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日前向本报记者透露,一位汉能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汉能)人士在邀请其参加某项活动时表示,汉能正在与正泰集团接洽,准备收购正泰太阳能业务。而就在上周,正泰太阳能就曾爆出暂停薄膜电池生产线的消息。 对此,汉能品牌管理部副部长吕佳丽及正泰太阳能文宣部吴高毅回应本报称:没听说,没这回事。 与此同时,汉能也在按照其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的规划,不断加速布局薄膜电池制造及发电业务。 8月底的青海已是凉风习习,但与这丝丝凉意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能源企业在这块西北高原投资建设光伏制造及发电项目的热情,自去年9·30会战之后,青海仍然炙手可热。 29日上午十时许,西宁海东工业园区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刺眼的阳光让人无法直视,须跑到阴暗处遮蔽,这对普通人来说也许极为难熬甚至由此产生烦躁之情,但是这恰恰是光伏企业看重这块热土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一时许,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骆玉林和李河君戴上白手套挥锹抛土,为青海汉能300兆瓦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基地奠基。同一天,汉能5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开工仪式也在百公里外的海南州共和县举行。 据了解,海东薄膜电池项目是继四川双流、广东河源等项目之后汉能开建的第九个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基地,预计2012年各基地总产能将达3吉瓦。其实,汉能自2009年踏入光伏产业起,就选择薄膜电池这项非主流技术路线作为主攻方向,非议之声也由此一直伴随左右。如今的光伏产业已经产能过剩,在哀鸿遍野的情况下,仍然逆势加码,着实让人有些看不懂。于是,豪赌、跑马圈地、资本运作等质疑声浪此起彼伏。 面对种种质疑,李河君似乎显得极为笃定,有着自己的商业逻辑:我们往往高估了1到2年的变化,而低估了5到10年的变化,新能源的变化、发展往往被我们所有人低估。 尽管有着宏大的愿景,但来自资金、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挑战和谜团却依然横亘在汉能面前,汉能薄膜电池之路的前景最终还得由时间和市场来检验。 逆市押宝薄膜电池 汉能选择了薄膜电池就等于选择了一条高资金门槛的道路。在短短几年之内,连续上马9个生产项目,必然需要海量资金投入。曾有报道称,包括江苏武进、浙江长兴、江苏南京、海南海口在内的8个先期项目耗资约1480亿元,如此巨额投入的来源一直是个谜。 1000多亿?我们还活不活了?这个数字恐怕是根据地方政府的数据统计出来的,具体数字,我不便透露,只能说跟金安桥水电站的投资额相当。吕佳丽向本报记者表示。而汉能向本报提供的资料显示,电站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李河君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8个基地总投资在300亿元左右。 那么到底总投资额是多少呢?孟宪淦告诉本报记者,最近他曾前往湖南参加一个薄膜电池项目竣工典礼,该项目50兆瓦产能的投入为6.8亿元,据此推算,汉能3吉瓦产能资金投入约为400多亿元。
薄膜电池工艺和设备多数从国外进口,而薄膜技术更新换代快,设备折旧占到成本一半以上,这意味着投资成本和贷款风险极高。 孟宪淦称。 至于1000多亿元说法的出处,有分析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可能会为了凸显招商引资的政绩而向数字注水。 吕佳丽称,上述项目的投入资金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自有资金,按照新能源行业惯例,一般只占项目总投资的30%左右,而水电业务为光伏业务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剩下的是国家开发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贷款。 前述资料称,汉能控股集团是当今国内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横跨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和能源服务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其已建、在建水电项目权益总装机容量约6吉瓦,已建风电总装机131兆瓦,包括金安桥水电站、广东省东江木京水电站等多个水电项目以及江苏省如东风电场等风电项目。 此外,国家开发银行还于去年11月与汉能签下了单笔授信额度为300亿元的开放性金融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全面支持。 技术路径优劣难测 过去业界对薄膜电池技术寄予厚望,两年以前,大家还判断,薄膜电池将超越晶硅电池,占据市场50%以上的份额,结果事与愿违,薄膜电池技术进步速度远远落后于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始终上不去,与此同时,多晶硅价格又大幅跳水,从400美元/公斤跌至现在的不到20美元/公斤,使得薄膜电池的成本优势尽失。这也害死了很多公司。国内某光伏巨头技术副总刘明(化名)向本报记者表示,技术进展无法预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弃技术相对成熟稳定且转换效率高的晶硅电池而选择正在发展的薄膜电池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 据汉能全球研发中心总裁丁建介绍,汉能现在主打硅基薄膜电池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1%。为了推进薄膜技术进步,提高转换效率,汉能于今年6月并购了德国Q-CELLS公司旗下薄膜电池制造商Solibro,引进德国最先进的CIGS(铜铟镓硒薄膜)薄膜太阳能技术,其转化率高达14.7%。但这显然与晶硅电池平均17%的转换效率仍有一定差距。 面对CIGS技术的进展,刘明向本报记者表示:很有希望,但肯定不成熟。虽然转换效率高,但是可靠性挑战极大。 目前,包括Solibro在内的德国公司以及日本、美国的一些公司都在做相关技术研究,喊得都很响,都有 计划,但几乎都不可量产。此观点也得到了孟宪淦的认同。 刘明称:CIGS主要面临制造问题,良率偏低,技术难点多,比如:涉及元素众多,如何调和各种元素的比例以及确定其结构,都是很复杂的问题,这也进一步导致其制成复杂,成品率不高。 对此,吕佳丽表示:Solibro已进行了25年研究,技术是成熟的。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Solibro完成了66兆瓦的出货量,仅次于日本的Solar Frontier。而刘明则告诉记者:要判断技术是否成熟,一个关键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持续扩产。 汉能品牌管理部另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汉能将坚持走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会在这个领域综合考虑多种技术,应用于不用的市场,满足不同的需求,所以不管是硅基薄膜还是CIGS,或未来还有更成熟的技术,汉能都不会排斥。 而孟宪淦指出:国内一些科研院校也在推进薄膜技术研究,南开大学主攻CIGS,四川大学侧重碲化镉,由于政府一年科研资金投入仅为500万元,不能满足科研需求,所以进展都不大。汉能倒是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和规模优势,将国内的研发力量进行整合,以其全球研发中心为平台,推进薄膜技术攻关,技术突破了,什么都好说。 全球薄膜市场空间收缩 薄膜电池转换效率低,造成BOS整体成本高,且稳定性差,发电量难以保障,所以我们很少用。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沙蔚颖告诉本报记者。 无独有偶,作为国内最大太阳能电站投资运营商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爱珍亦向本报记者表示:每个公司情况和战略都不一样,对于汉能的选择我不好评价。我们建设运营的电站多数采用晶硅电池,也用薄膜电池,但属于试验性质。原因很简单,薄膜电池转换效率低。 正是受制于转换效率等问题,使得薄膜电池的市场空间目前仍极为有限。国电光伏(江苏)有限公司办公室李秘书告诉本报记者:去年国内光伏总装机容量中,90%以上都是晶硅电池,薄膜电池份额很少。我们公司旗下的内蒙古四子王旗40兆瓦电站以及青海格尔木电站也没有用薄膜电池,主要是晶硅电池已经极为成熟并得到市场验证,而薄膜电池发电量难保证且质量不尽如人意。 在他看来,薄膜电池并非完全处于劣势:薄膜电池具有温度系数优良和弱光性好的特点。在光线强烈的沙特、中东以及新疆等地,晶硅电池损耗快,有些很难完成25年的寿命,所以在这些地方,薄膜电池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另外,它也更适用于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 大型地面电站几乎都是晶硅电池的天下,发电工程很少用包括硅基和CIGS在内的薄膜电池。孟宪淦如是说。 除此之外,受制于并网、储能、城建规划和建筑标准协调以及政府补贴等难题,屋顶电站和BIPV留给薄膜电池的市场空间也不大。由金太阳和金屋顶(BIPV)两项示范工程的进展就可见一斑。 孟宪淦介绍说,截止到2011年底,列入政府补贴名录的BIPV总装机量为300兆瓦,金太阳为1170兆瓦,但实际仅建成了608兆瓦,只有40%多一点。 放眼全球,公开资料显示,在 2011年全球光伏发电67.4GW的装机总量中,薄膜电池累计装机量为4GW左右,只占据光伏发电不足一成的市场份额。而据孟宪淦介绍,薄膜电池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下降,由2009年的18%降至2011年的12%。 丁建也坦承:晶硅电池将在一段时间内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剩余的15%则由薄膜电池包揽,其中硅基薄膜电池的比重约为10%,CIGS和碲化镉等类型薄膜电池的比重约为5%。 面对如此格局,吕佳丽告诉本报记者,到今年年底,汉能薄膜电池达到3吉瓦产能后,将进入一个稳定期,短期内可能不会再投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 先期建设的8个基地中已有5个基地投产,正处于产量逐步释放,稳步爬坡的过程。目前汉能的产品一部分用于自建的青海、宁夏等电站,自身消耗,一部分已销往欧美,如意大利拉奎拉。我们产能真正释放是明后年的事,显然还有时间。 自产自销商业模式可持续?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经营的成败除了受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外,更为关键的可能是商业模式。汉能如何在现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实现突围呢? 前述汉能品牌管理部人士向本报证实,汉能内部已经对自身商业模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预期。其自身定位大致可以概括为电站开发运营商+系统解决方案及应用服务系统提供商,即:一方面,通过自建运营光伏电站来消化自身产能,通过发电获得收益;另一方面,为各类业主单位提供全套电力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以方案带动自身薄膜电池生产销售。 该人士表示:汉能是一家发电公司,与其他企业不同,不是简单的电池片生产商,作为能源企业,最终产品还是电力。 汉能提供的资料称,其在全球进行电站资源开发,目前已与新疆、内蒙古、宁夏、江苏、海南、山东、河北等省区和欧洲等地签订了约10吉瓦的太阳能电站建设协议。 此外,汉能还在今年6月与宜家(IKEA)签订合作协议,在未来三年中为宜家的中国门店及其供应商提供383兆瓦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于建设屋顶太阳能电站。现在已经启动。吕佳丽向本报表示,近期汉能还将与宜家签订一项新的合作协议,但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就这种商业模式而言,汉能显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刘明介绍说,在全球范围内,作为同样专注于薄膜电池业务的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正在从一个电池组件制造商向系统方案提供商转型,而它同时也是太阳能电站开发运营商。 根据彭博社数据,第一太阳能很可能是唯一在2012年全年实现盈利的太阳能公司,堪称奇葩,这无疑也令其他从事晶硅电池生产的光伏企业汗颜,但却让汉能看到了希望。 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表示,在青海等地自建电站的模式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必须解决好并网等难题,现在西北地区限电严重,电力消纳倒是个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
我国薄膜电池业迎来转机 于10月底出台的《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将给一直苦苦挣扎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带来转机。 《规划》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为了降低薄膜电池的光致衰减,《规划》鼓励企业研发5.5代以上大面积高效率硅基薄膜电池,开发柔性硅基薄膜电池。 一位参与该规划起草的专家表示,上述内容主要为了推动薄膜电池产业化进程,实属雪中送炭之举。而早在今年的6月15日,汉能控股集团在成都市双流县的一期硅基薄膜电池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成为目前全球产量最高的薄膜电池生产线。这一切都被视为我国薄膜电池行业振兴的转折点。 硅基电池两头在外备受诟病 阳江汉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骆建璋告诉记者,目前,太阳能电池可分为3类:硅基电池、薄膜电池和新型电池。新型太阳能电池以造价高昂的稀土为原料,且主要用于航天领域,因此可忽略不计。在民用市场上,硅基电池和薄膜电池仍为主流。硅基电池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其中多晶硅电池占主导地位,且技术最为成熟。无锡尚德、阿特斯、常州天合、天威英利等中国的第一代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企业,正是以多晶硅起家,并完成了在海外上市的路程。 硅基电池的最大特点在于光电转换效率高,一般可达到14%~19%,这是目前薄膜电池所无法企及的。但是,硅基电池的短板也非常明显,一是原材料成本过高,波动幅度较大,去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的多晶硅就上演了过山车的行情,打乱了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另外,硅产业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从提纯、浇铸到切片、组装,整个过程耗电巨大。中国以高昂的成本进口原材料,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生产多晶硅电池,并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而真正享受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之利的,依然是欧美和日本。这种两头在外生产模式也备受诟病。50%的全球产量,2.2%的全球装机量,这一巨大反差既预示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也与我国发展光伏发电新能源的初衷南辕北辙。 中国能源研究院院长王彤认为,新能源企业不仅仅是产能过剩问题。他曾经毫不客气地公开批评说,我国光伏产业把高能耗、高污染留在了中国,而把绿色发展送给了国外,仅此一条,就注定这个产业不可能长期持续发展。正因如此,作为太阳能发电两大技术路线之一,薄膜太阳能电池逐渐走向前台。 薄膜电池优势明显 太阳能薄膜电池是在玻璃、不锈钢等物质表面附上几微米厚的感光材料制成,尽管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研制出台,但由于光电转换效率低、晶体硅电池价格低的原因,一直未能获得大规模推广的条件。但是随着不久前,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计划在内蒙古鄂尔多斯(600295)市建造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厂,并采用薄膜电池技术,业内开始重新审视这条技术线路。 较之晶硅电池,薄膜电池有其巨大的竞争优势。在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施成营看来,薄膜电池有温度系数小和弱光发电性能好两大优点。据他介绍,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晶体硅电池的发电效率将降低0.5%,而薄膜电池基本不受高温影响;由于弱光发电性能好,薄膜电池可在早晨、下午或阴天等光线较弱的时候进行发电。薄膜电池按照材料分类可分为微晶薄膜电池、化合物薄膜电池和有机薄膜电池。目前在薄膜电池里,主流还是硅晶薄膜电池和碲化镉电池。 据一位来自欧瑞康太阳能公司的代表介绍,从消耗能量和化学材料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薄膜电池生产技术具有耗能耗材极少的明显优势。据测算,在我国中等光照条件的地区,安装一个1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约为120万千瓦时;而1MW的晶硅电池,在生产过程中耗电300万千瓦时以上,也就是说,需要3年的时间,方可平衡其自身的耗电量。而薄膜电池在制作过程中耗能较小,电池投入发电后,一年半的电量就可以弥补制作时消耗的能量。同时,由于生产工艺十分简单,既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也不需要把晶体硅提纯到很高的纯度,且只需要在200摄氏度下就能沉淀到玻璃、不锈钢、塑料膜和陶瓷等衬底材料上,因此极少耗用化学材料和产生有毒副产品,更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生产过程较之晶体硅电池而言更加清洁环保,符合节能环保趋势。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近几年薄膜电池发展快于硅基电池:2006年,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占有率为8.2%,2007年达到了12%,2008年更是提高到了15%以上,而今年仍然保持高增长的态势。 市场上对非晶硅电池仍然存在认识的误区。招商证券(600999)在一份研报中指出,主观上认为转换效率越高就越能体现企业的竞争力,但实际情况是转换效率的高低实际上是相对而言的,关键还在于产品的性价比,即使转换效率很高,但制造成本同样较高的情况下,较高转换效率的产品一样没有市场。 光伏建筑一体化或成突破口 欧瑞康太阳能公司的代表认为,目前看来,非晶硅薄膜电池要想获得快速发展,要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组件本身的转换效率;第二,提高设备的产能;第三,原材料在非晶硅组件的生产里面占很大一部分成本,所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也可很好地降低成本;最后,加强供应链的管理、完善本土的售后服务、降低厂房配套设施中的投资、实现设备的全自动化等等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对策。 该人士透露:薄膜电池有3个主要技术流派:一个就是非晶硅,一个是铜铟镓硒,一个是碲化镉。非晶硅的优点非常明显,就是它的沉积温度比较低,因此它对工艺和技术的要求都不是很高。但是由于沉积温度比较低,所形成晶体的质量不会很好,所以其发电效率不会很高。第二是铜铟镓硒技术,这个技术曾经是在国际上最被看好的技术,但铜铟镓硒目前仍存在技术不成熟、装备水平低等问题,所以可能需要更多的技术团队对其进行关注。第三种就是碲化镉技术。目前看来,这是商业上最成功的技术,做得最好的公司是美国第一太阳能,据了解,今年到目前为止其出货量已达1.7GW,今年有望突破2GW。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预测,今年碲化镉电池转换率能做到12.5%,明年预计到13.5%,2014年的目标是16.3%。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推广,薄膜电池的春天有望真正来临。据了解,BIPV是将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维护结构外表来提供电力,而玻璃幕墙是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薄膜电池具有质量轻、透光性较好、柔韧性好、易于与建筑材料集成的特点,在建筑一体化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BIPV可以有效利用建筑物幕墙,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节省土地资源。同时,BIPV就地发电,就地使用,节约电网投资并减少输电、分电的损耗。这些优势使得BIPV系统成为光伏发电的重要潜在市场。中国在2009年就出台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城市建筑一体化应用和农村以及偏远地区建筑光电利用给予财政补贴。未来随着建筑节能的推广和用户发电上网以及补贴政策的出台,BIPV和薄膜电池将迎来发展高速发展时期。 据了解,在薄膜电池方面,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一枝独秀,成本已经降至每瓦0.76美元,产能在2010年就达到1.4GW。由于该技术工艺和设备要求复杂,国际上尚未形成标准生产工艺和技术垄断企业,中国企业有望通过自主创新、引进设备或与国外设备企业合作等形式加快产业化。只要有无锡尚德、英利这样有实力的大企业进入,振兴我国薄膜电池行业并非难事。一位国有发电集团人士表示。(.中.国.证.券.网)
薄膜电池崛起千亿市场 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内屋顶太阳能装机规模目标为300万千瓦,到2020年规模可达2500万千瓦,在目前30万千瓦基础上增长80多倍,占太阳能发电中长期目标的半壁江山。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未来屋顶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开建,相对更适用于屋顶电站的薄膜太阳能组件市场有望迎来发展良机,而这一市场未来10年的规模或可达1000亿元以上。此前普遍不被看好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商有望进入业绩大幅增长通道。 或迎发展良机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国内光伏发电装机达50万千瓦。其中应用晶硅电池组件的电站占比95%,薄膜太阳能电池仅占5%。在近两次光伏特许权招标中,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商中标比例偏低。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光转换效率等技术指标上的劣势使得其在国内应用的市场一直偏小。 对此,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李胜茂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这一现状有望因为屋顶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开建而改变。他表示,建设屋顶电站需要设备组件能更好地与建筑物结合,而薄膜太阳能由于自身的柔性和可塑性等特点能更好满足这一需求。并且,屋顶电站一般单体规模小,且偏向用户自发自用,因此对于光电转换效率的要求没有地面电站那么高。因此,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更适合在屋顶电站大面积推广应用。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指出,尽管从长远来看,薄膜电池有望全面替代晶硅电池,成为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晶硅电池由于在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核心技术指标上的优势,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占据市场主流。但李胜茂认为,除上述自然属性优势外,薄膜电池平均造价比晶硅电池低,且由于不同于晶硅电池会因为硅片材料的市场波动而引起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薄膜电池产业链短,且上游原材料市场稳定,项目投资收益比较稳定。 千亿级市场启动 李胜茂表示,从目前来看,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已渐渐成为未来政策上的鼓励重点。因此,屋顶光伏规模的大幅扩容将有望享受长期的政策优惠。经中投顾问测算,如果以5元/瓦的薄膜电池基础成本测算,2500万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有望带动1000-1300亿元的薄膜电池市场崛起。这一数字比业界此前预期的800亿元进一步提高。 而市场的规模化启动也有望带动薄膜电池度电成本的快速降低。中证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季巍认为,薄膜电池发电的成本理论极限在0.6元/度,而晶硅电池发电成本极限在0.9元/度左右。一旦光伏屋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大规模启动,将使得薄膜电池厂家投入更多的研发以改善生产工艺,度电成本也将由此快速下降,进而形成超过晶硅电池的电价竞争力。 目前,国内众多厂商已看准市场趋势,在发展薄膜太阳能技术上跃跃欲试。综合各券商分析报告,工业电池龙头企业风帆股份(600482)此前募资1亿元投建的5MW非晶硅薄膜电池项目已逐步达产,未来产能有望达7MW。综艺股份(600770)也称,公司与韩国合资生产薄膜电池转换率有望由6%提高至10%以上,综艺股份在光伏系统集成方面也逐渐异军突起。此外,金晶科技(600586)和南玻A(000012)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开始广泛涉足薄膜电池的白玻璃材料,东材科技(601208)的聚酯薄膜已投入量产,有望填补国产光伏级薄膜的市场空白。 李胜茂表示,市场大规模开启下,这些先尝螃蟹者有望率先受益。(.中.国.证.券.报)
东方证券:锂电池隔膜进入国产化替代进程(荐股) 根据台湾拓扑产业研究所的统计,2011,年全球锂电池隔膜出货量为4.66,亿平方米,我们预测2012年出货量增长至,5.94,亿平方米,2020,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5.50,亿平方米。技术和渠道优势共同决定我国隔膜行业未来的赢家。 全球锂电池隔膜市场将迅速增长,美日三巨头缩水的市场正被新兴的中韩隔膜厂商瓜分。根据台湾拓扑产业研究所的统计,2011 年全球锂电池隔膜出货量为4.66 亿平方米,我们预测2012年出货量增长至 5.94 亿平方米,2020 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5.50 亿平方米。纵观行业发展历史,锂电池隔膜行业呈寡头垄断局面,然而近年来竞争愈加激烈,韩国和我国厂商的崛起,已在不断抢占美国和日本隔膜巨头的市场份额,2011 年我国三家隔膜领军企业占据全球6%的市场份额。 全球锂电池隔膜市场或将经受来自我国的低价冲击。我国隔膜厂商份额的提升,与不断提升的产品质量以及相对国外厂商较为低廉的价格密不可分。产品质量的提升表现为我国厂商对国际主流生产工艺的掌握和技术指标差异的缩小。在产品存在同质化趋向的情况下,国产隔膜相对同样规格的国外产品1/2-1/3 的价格和国内厂商强力的销售支持将成为隔膜行业国产替代的最主要动力。我们认为,我国隔膜厂商份额提升趋势仍将延续,世界锂电池隔膜市场或将经受来自我国的低价冲击。 面对产业国际转移的机会,国内掀起了一波锂电池隔膜投资的热潮,但实际出货量将远低于投产产能。据统计,目前中国锂电池隔膜产能已达2.65 亿平方米,截止目前公布的预计新增产能6.68 亿平米,市场普遍认为,这将导致锂电池隔膜产能过剩。然而,以2011 年为例,国内三家有实际产出能力的企业当年的出货量仅为3100 万平方米,远低于国内现有产能。由于厂商设计产能的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差异,且隔膜的生产经验和质量控制经验需要时间积累。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国内隔膜厂商的实际成品率可能远低于当前预计的成品率,实际出货量将远低于投产产能。 技术和渠道优势共同决定我国隔膜行业未来的赢家。我们认为,在当前国内隔膜厂商大幅扩产的情况下,具有以下特质的厂商更有可能成为我国隔膜行业未来的赢家:已经在锂电池隔膜行业先行量产且获利,有更充分的时间和资金提升研发水平;已经在电子薄膜行业有较为丰富的生产经验;已经处于在锂电池产业链上的其他子行业中有一定口碑,掌握下游渠道和客户资源。 投资策略与建议: 我们对A 股锂电池隔膜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进行了梳理,建议关注:南洋科技(002389)(002389,未评级):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电容器专用电子薄膜制造企业之一,业务涵盖电容薄膜、太阳能电池背材膜、锂电池隔膜、光学隔膜等领域。公司锂电池隔膜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投料试车运行,目前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并送样给客户试用,与其它企业相比,具有先发优势;其次,公司隔膜项目采用了国际领先的湿法双向拉伸工艺,因此运用该工艺的厂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产品和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差异。(东方证券研究所)
大同证券:规划力挺薄膜电池 晶硅电池主流地位难 太阳能行业动态及点评 光伏业十二五规划力挺薄膜电池 近日,一份长达近万字的《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意见稿)浮出水面,其在未来5年中对我国光伏行业的生产、成本、环保、规模均做了详细的规定。一位参与该规划制定的专家表示:按照该《规划》意见稿,一些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自此光伏行业的命运终于尘埃落定。 据多位知情人士表示,若不出意外,该《规划》意见稿将于2011年10月前后出台,光伏巨头们的势力范围也将出现新格局。 这份文件中还指出,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为了降低薄膜电池的光致衰减,鼓励企业研发5.5代以上大面积高效率硅薄膜电池,开发柔性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卷对卷连续生产工艺等。 点评:据媒体报道,此次规划中提出的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为,到2015年达1,000万千瓦,到2020年达5,000万千瓦。值得注意的是,到十二五末太阳能屋顶发电装机达300万千瓦,到2020年达2,500万千瓦。而目前我国太阳能屋顶的装机容量仅为30万千瓦,可见太阳能屋顶项目未来的增长空间十分巨大。 对比目前两种成熟光伏发电技术,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各具优势。但是对于太阳能屋顶项目而言,薄膜电池更能发挥其技术优势。首先,薄膜电池弱光响应效应更好,单位成本相对低,更适合对转换效率要求较低的城市太阳能屋顶项目;其次,薄膜光伏组件更容易与建筑物实现构件一体化,在节省建筑构件等材料费用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感。因此,国家鼓励太阳能屋顶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未来薄膜电池行业的发展。 但是,我们认为,对国内以硅基为主的薄膜电池行业而言,这种利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中短期转换率更高的晶硅电池主导地位难以改变。这是因为:第一,我们未来太阳能屋顶开发虽然前景广阔,但是对比德国、日本等成熟市场,存在开发主体不明确、并网困难等瓶颈。目前,我国仍以自发自用的工业园区作为太阳能屋顶项目示范重点,短期大规模推广的难度很大。 第二,虽然薄膜光伏组件在建筑物一体化方面优势显著,但是从德国先进市场的实践看,真正的BIPV项目比例还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更亲睐高转换率的晶硅组件或者是碲化镉薄膜电池,硅基薄膜电池转换率瓶颈依旧明显。第三,我国光伏发电行业投资主体与国外有较大差异,国有发电集团将占据主导,而民营投资者处于相对劣势。而国有发电集团以大型光伏电站为主,对转换效率要求更高,薄膜电池处于不利地位。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我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将遵循大型光伏电站项目先行、屋顶项目后行的发展规律。因此,成本持续下降的晶硅电池仍将是未来市场主流,薄膜电池尤其是低转换率的硅基薄膜电池,未来突破发展尚需时日。
华宝证券:光伏需求旺盛 建议关注3股 事件: 2月22日至23日,我们参加了SNEC第五届国际太阳能上海光伏展,并同全球光伏龙头企业高管进行了面谈。 投资要点: 光伏行业需求旺盛。由于FIT电价下调幅度低于预期,来自意大利的订单持续不断,预计该国2011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稳超4GW。美国市场已正式启动,现金补贴替代返税的政策优化效果明显,行业龙头公司纷纷进驻,预计2011年市场规模也可达到3GW以上。德国、法国、西班牙等传统光伏国家皆有稳定增长。捷克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不过可能并未如前期预测那样完全恶化。国内市场需求形势相当乐观。 电池片产能过剩可能性较大。除国内原有行业龙头之外,LDK、保利协鑫等上游企业的强势介入和台湾厂商同样疯狂的扩张都使得电池片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产能过剩的可能性较大。上游硅片环节将相对受益。 晶硅电池片成本下降面临局限。如果不考虑突破性进展因素,按照目前技术路线的晶硅电池发电成本存在极限,大概在0.9元/度左右,继续下降将较为困难。行业龙头公司预计在2-3年内达到这个成本水平。 薄膜电池具备更大发展潜力。薄膜电池发电的成本极限在0.6元/度左右。不成熟的工艺和昂贵的设备使得薄膜电池目前的发电成本与晶硅相似甚至更高,但这两者因素目前皆有改善的倾向。通过多结工艺,非晶硅电池的发光效率大幅提高,目前双结电池可达9%左右,三结电池可超过11%,但工艺复杂度使得制造成本与良品率下降迅速。百世德、新奥、正泰、天威为目前国内较有竞争力的厂商。 薄膜电池企业设备阅读力增强。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放弃生产线成套购买的方式,而更倾向于根据自身需要组合设备,这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 目前光伏行业的景气度符合我们从2010年8月起对行业的高度乐观预期。我们长期看好光伏行业。建议关注天龙光电、海通集团、横店东磁。
六大概念股井喷 风帆股份:未来获益行业整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西南证券 研究员:王剑辉 日期:2011-09-21 事件: 风帆股份(600482)2011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2.23亿元,同比增长3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15.41%; 基本每股收益0.07元。 点评: 营业收入增加,中期毛利率连续降低本期,公司因电池销量增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29%;但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营业成本增速高于营收增长2.06个百分点。公司销售毛利率自2008年中期的12.55%,到2009中期12.23%、2010年中期的11.37%以及本期的10.01%,毛利率水平持续下降; 在建项目进度良好,研发进展顺利公司在建混合板栅、500万只免维护以及太阳能等项目目前进度良好。混合板栅项目确定了技术方案并完成关键设备采购、500万只免维护项目已签订关键进口设备合同,两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太阳能项目已完成生产线安装和初步调试。研发方面,大塑免维护电池设计kvAh耗铅控制在12.8kg以下,6-QW-150电池完成鉴定,130高度负板栅优化工作通过设计评审,预计每片板栅减重4g。此外,AGM电池项目已确定68Ah、105Ah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 公司将获益于行业整顿目前我国铅酸蓄电池制造厂家约2000家,产值在5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仅200家左右,70%的企业年产能不足30KVAh。随着行业整顿的持续推向深入,铅酸蓄电池产业将淘汰90%的企业。铅酸电池占蓄电池市场份额约为70%。届时,铅酸电池产业资源分配趋向合理、市场进一步规范,产业集中度将得到明显提高。公司是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将从行业整顿中获益; 公司募投项目扩充产能,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化公司将定增募资10.96亿元,进行500只高性能密封型铅酸蓄电池和400万只AGM电池项目建设。500万只铅酸蓄电池项目建设周期为4年,以24个月为一期,分为两期建设。项目达产后,可实现营业收入10.92亿元,增厚利润1.13亿元;AGM电池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项目规划24个月建成,届时可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利润1.33亿元。 投资评级 预计 2011~201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9、1.38和1.95亿元,每股收益分别是0.17、0.30和0.42元,对应的PE为90、51和36倍。公司新盈利增长点将在两年后陆续形成,当前市盈率较高,投资具有一定风险。给予中性评级。
综艺股份公告点评:业绩兑现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泰联合 研究员:王海生,袁瑶 综艺股份日前发布海外光伏电站项目进展的公告: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的四家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44MW光伏电站项目,进展顺利。根据公司公告,截止2011年8月末,公司在意大利已有17.77MW实现并网,其他项目正在建设中。 电站项目进度超预期:据公司的中报披露,有3个在建项目于9、10月份竣工。我们认为此次的公告表明公司的电站进展情况顺利,且在进度上略超预期。依据意大利第四套能源法案(EnergiaIV),6月1日以前申请的光伏项目如在8月底前完成并网,可享受第三套能源法案中的较高FiT,我们预计公司17.77MW项目均在此范围内,进一步提升了转让价格。 Robin税的潜在风险很小:据photon报道,意大利原先针对石油公司制定的税种-Robin税,或将延伸至所有的年营收超过1000万欧元的能源类企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公司,税率也将由6.5%提升至10.5%。 经我们测算,在意大利年营收超过1000万欧元的光伏电站等同于30MW左右;大部分光伏电站(包括综艺股份的电站项目在内)均小于此规模。 因此我们认为,即便该法案最终执行,公司的盈利也不会受到影响。 受益于组件价格下跌,电站业绩兑现的预期进一步提升:进入9月份以来,光伏市场回暖力度低于预期,中游产能过剩无情兑现,组件价格继续下滑。 而海外市场的FIT补贴依然维持。在当前的全产业链中,海外电站开发成为唯一的不受损环节,反而受惠于组件价格的下跌。 综艺股份同时具备技术、市场、资金及产业链方面的优势。根据目前电站已建成并网、开工数量及储备情况,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海外光伏电站开发的龙头企业。我们依然维持对公司的判断,预计下半年进入项目收获期,全年完成电站投资超过100MW,应能达到0.8元EPS。同时借助融资-电站开发-贡献业绩-再融资的商业模式,业绩将进入快速成长阶段,预计公司明年每股收益1.42元,建议买入。
金晶科技中报点评:玻璃化工冰火两重天募投项目将促公司产业链再深化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湘财证券 研究员:许雯 投资要点: 营业收入增长16.03%,净利润增长6.07%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51亿元,同比增长16.03%;实现利润总额1.73亿元,同比增10.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6.07%;上半年实现每股收益(摊薄后)0. 1元。 上半年平板玻璃、纯碱业务冰火两重天,综合毛利率下降0.84个百分点上半年平板玻璃行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产品价格下跌,公司产量增长得以弥补价格下跌,营业收入同去年基本持平,但营业利润率大幅下降,同比减少8.95个百分点。纯碱受到东南亚市场以及国内下游玻璃、洗涤剂和电解铝等行业需求拉动,加上国内多地出现限电导致企业限产,4-6月份公司纯碱价格维持在2000元(含税)左右,高出去年同期700元/吨左右,成本上涨的背景下纯碱营业收入增长63.37%,营业利润率提升16.04个百分点。化工业务占主营收入40.36%,受玻璃业务拖累,公司综合毛利润率下降0.84个百分点,降至20.75%。 公司超白玻璃树立品牌优势,募投项目构成公司业务新增长点目前募投项目按照计划积极推进,太阳能电池基板项目及Low-E 镀膜玻璃完成项目进度23.13%,明年应该可以完成建设。玻璃深加工行业可以使得玻璃企业摆脱平板玻璃阶段性过剩的困扰,公司在超白玻璃领域已享有较高品牌地位,此次再融资将利用公司已有的资源打造超白玻璃纵向产业链,用于生产太阳能超白玻璃和Low-E镀膜太阳能超白玻璃,构成业务新增长点。 估值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1-2013年发行后摊薄的EPS分别为0.25、0.31、0.46元,对应目前最新的收盘价的市盈率分别为28X、22X、15X,看好公司未来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对业绩的拉动以及公司的行业地位,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募投项目进展过慢、玻璃行业陷入严重过剩阶段
南玻A调研简报:短期行业景气度下滑,长期成长依然可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都证券 研究员:王双 日期:2011-09-30 调研结论: 1、平板玻璃成本上涨压力较大,依靠差异化销售稳定价格。由于下游房地产、汽车行业不景气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导致今年平板玻璃的毛利率下降较大。上半年公司平板玻璃毛利率仅为21.4%,预计下半年毛利率维持在20%左右。公司下半年主要采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多生产如超薄、超白、超厚等特种玻璃来稳定价格。对于这一块业务的产能扩张公司将会比较谨慎,主要为公司的工程事业部做配套服务。 2、工程玻璃市场空间大,进军民用市场提供想象空间。公司是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技术最好的工程玻璃生产商。目前节能玻璃的产能约为1000多万平方米的中空LOW-E复合产能,今年3季度在吴江有一条年产30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投产,四季度在东莞也有一条中空镀膜大板生产线投产。目前公司在中部地区武汉和咸宁建设加工基地,产能是LOW-E为120万平米,大板300万平米,预计13年达产。由于我国目前LOW-E玻璃主要应用于公建市场,因此LOW-E玻璃普及率不到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韩国90%、波兰75%左右的水平,市场空间大。公司目前高端LOW-E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5%,未来将加大对民用市场的扩张,毛利率虽然会有所下滑,但是量将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3、精细玻璃值得期待,未来可能分拆单独上市。公司精细玻璃产业主要是为高端时尚的通讯产品做配套,目前公司电容式触摸屏产能约为每个月12万片,ITO导电玻璃为每年1500万片,预计到2013年这一块业务能够增加84万片的电容式触摸屏和480万片的ITO玻璃产能。公司今年10月将有一条3万吨的0.33-0.7mm的精细玻璃点火,如果调试顺利,将集中面向iphone供货。公司精细玻璃事业部资产优良,但是公司由于玻璃业务庞大,影响了这一块事业部的发展,公司未来有可能将其拆分出来单独上市。 4、多晶硅业务上半年盈利情况较好,下半年价格压力较大。公司太阳能是业务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游多晶硅2500吨已经达产,电池和电池组件的产能为200兆瓦,目前成本在30美元左右。公司下游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和产品品质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上半年光伏产品毛利率超过了40%,主要是由于上半年1季度多晶硅现货价格较高,并且公司成本控制的较好所致。到2013年,公司通过冷氢化改造和扩大产能规模,成本可能进一步下降,但是目前发改委的审批比较严格。组件目前的毛利率为百分之十几,现货价格为1.2美元,主要的下游客户还是在欧洲。我们预计下半年多晶硅价格依然不容乐观,并且公司这块业务主要是做下游的组件业务,毛利率比较低,因此公司光伏的毛利率下半年将会面临下滑的压力。 5、TCO玻璃盈利情况较好,未来发展主要看薄膜电池的需求。公司TCO玻璃业务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毛利率达到了40%,公司产能最早做了46万平米,现在大约有180万平方米,预计2013年将会扩产到400万平米。公司主要的下游客户主要为强生光电,杜邦太阳能等。但是目前薄膜电池在国内发展的比较慢,未来的扩张主要看薄膜电池的需求情况。 6、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整体业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且产业布局完善,抵抗周期性波动能力较强,但目前由于整体行业增速放缓,浮法玻璃和光伏行业存在着较大的下行压力,预计公司下半年的增速将会低于上半年。从长期来看,公司的成长依然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2/2013年的EPS为0.80、1.08、1.34元,考虑到目前行业面临景气下滑的趋势,暂给予公司推荐-A投资评级。
东材科技:产品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新材料属性日益增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邮证券 研究员:邵明慧 日期:2011-09-19 点评:公司计划使用3.9亿元超募资金投资建设三个项目:公司披露部分超募资金使用计划,拟使用3.9亿元投资建设三个项目并投资建设仓库及补充流动资金。三个项目分别为年产3万吨无卤永久性高阻燃聚酯生产线、年产2000吨电容器用超薄型聚丙烯薄膜项目、年产7200套大尺寸绝缘结构件项目。聚酯纤维应用广泛,阻燃产品比例提升是大势所趋:聚酯是化工重要的基础行业,2010年全球聚酯产能超过6000万吨,中国产能2800万吨,其中88%用于合成纤维(中国),聚酯纤维也成为了合成纤维的最大品种,广泛应用于航空、铁路等交通系统、宾馆、饭店、公共场所及消防等特种行业。随着国家对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及环保重视程度的提高,交通领域、公共场所及特种行业所需聚酯纤维产品均需要具备阻燃性能。有文献报道,当前全球阻燃聚酯纤维占到了聚酯纤维总量的10-15%。基于谨慎原则,我们假设中国阻燃聚酯纤维达到5%,那么目前我国阻燃聚酯需求将会达到100万吨/年。由于国外一直以来对该领域技术的封锁,目前中国可生产阻燃聚酯的厂家除公司外主要是上海石化、上海浦源等厂家,生产能力共计6万吨,与100万吨的需求相比,国内阻燃聚酯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由于含卤阻燃剂存在二次污染,目前环保的无卤阻燃是趋势,公司产品良好的环保性能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公司永久无卤阻燃聚酯技术高端、价格适中:公司技术积累深厚,由于采用高分子聚合技术,而非目前使用较多的添加技术,公司生产的阻燃聚酯能够永久阻燃,性能好于国内其他厂家产品。公司此次投建的阻燃聚酯涵盖了V2、V1、V0三个级别,其中V0阻燃级别最高。三个级别产品下游应用领域明确(图表2),显示公司已进行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对市场有较充分的把握。与其他具备阻燃性能的纤维如芳纶相比,公司产品价格在14200-25600元/吨之间,具备明显价格优势。与进口同类产品比,公司产品价格仅为进口价格的70%,同样具备优势。超薄型聚丙烯薄膜提升产品档次:公司2000吨电容器用超薄型聚丙烯薄膜项目是对原有项目进行的技术升级改造。聚丙烯薄膜是电力工业和电子工业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广泛用于制造各种高压电力电容器、中低压电容器、直流电容器。该项目投产将增加聚丙烯薄膜规格品种、提高产品档次,提高公司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满足用户和市场需求。大尺寸绝缘结构件促进中国能源发展:该项目主要产品包括玻璃钢锥环、绝缘筒、穿墙套管,广泛用于大容量火电发电机、核电发电机、变压器、输变电等领域。公司该类结构件市场推广后,有望打破国外产品在该类领域的垄断,进一步推动国内大容量直流输电技术、核电等能源的发展。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由于公司超募资金计划项目中永久无卤阻燃聚酯与大尺寸绝缘结构件将于12年底、13年中投产,我们对13年的盈利进行相应上调0.2元,预计公司11-1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9、1.10、1.64,以最新收盘价25.30计算,对应估值28、23、15倍。公司技术储备丰富,光伏聚酯薄膜、聚丙烯薄膜、永久无卤阻燃聚酯具备较高技术壁垒,随着公司募投项目及超募资金项目逐步投产,公司主营业务将进一步集中在电工聚酯、电工聚丙烯薄膜、无卤阻燃聚酯等几个产品,新材料产品比重进一步提升,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不能如期达产;下游需求意味萎缩;市场估值中枢明显下移。
拓日新能调研报告:经营步入拐点,产能跃上新台阶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北证券 研究员:王师 日期:2011-06-24 未来两年公司经营迎来拐点,产能跃上新台阶,业绩进入收获期。 公司目前规模小,2010年晶体硅电池和非晶硅薄膜电池销售量仅约35MW和17MW。2011年后乐山、渭南两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投产,晶体硅电池产能将增长到200mw,之后进一步扩充到300-500MW。非晶硅薄膜电池产能增长到175mw。 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自制与产业链纵向延伸是公司毛利率持续高于同行的关键。公司晶体硅电池生产线70%设备、非晶硅薄膜100%设备实现自给,研制出多线切割机、刃料等实现进口替代。通过设备和材料自制,公司把产业链上多环节成本节余和利润内化为公司光伏产品的低成本高盈利。 2011-2012年光伏玻璃将是个亮点。公司现投产2条玻璃生产线,再续建4条,形成年近2000万平米的生产能力。预计到8月底前两条线将点火,年内即可试生产出玻璃,后两条也将在年内完成建造。 预计公司2011年生产超白光伏玻璃500-650万平方米,外销约350万平米,外销同比增长近5.5倍。6条线量产后,规模效应和用气成本将使玻璃制造成本下降。 2012年后晶体硅电池和光热等应用产品将发力。近期受国内产能快速投放,欧洲补贴下调、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短期需求不被看好,电池组件出货量与价格均连续下降。我们预计2012年后晶体硅电池将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平板式集热器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们预计摊薄后2011-13年公司实现EPS分别为0.39、0.71、0.92元,对应公司2011年34.2x、2012年18.8x、2013年14.5x的估值。 目前公司估值在光伏板块中相对较高。考虑到公司未来两年产能跃上台阶,经营和业绩迎来拐点,我们给予公司推荐的评级。未来12个月目标价18.00-21.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