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印度:早产福利国家的经济改革_亚洲经济_理财热点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财热点 >> 文章正文

真实的印度:早产福利国家的经济改革_亚洲经济

加入日期:2012-9-26 12:30:29

  文/新浪财经印度特约观察员 吴顺煌(微博)

  面对一系列指责,沉默的印度总理辛格在10天前突然颁布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几乎所有印度经济学家都认为政府一定要推进改革,甚至不少人认为改革已太迟。但这些“太迟的改革”为什么还要冒着政府倒台的危险呢?这一切要从印度政府习惯推行早产的福利主义政策说起。

  上次是在1991年

  “失败、无能、沉默、腐败、麻痹、傀儡、官僚、差等……”,所有这一切指责最近都压在了一位80岁的老人身上。21年前,当印度经济几近崩溃之际,他是印度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他拯救了印度并借此殊荣后来成为印度总理。

  但如今这位当了8年总理的牛津经济学博士,在印度经济再次经受挫折下,他却无所作为,被人们指责为沉默、软弱和无能,反对党甚至要求他辞职,致使国会中断(见《辛格做错了什么?》)。

  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在9月14日的一次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辛格总理突然闪电般地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这些改革包括削减燃料补贴,提高柴油价格,进一步对外资开放零售、航空以及广播电视等行业,增加外资在这些行业的持股比例。每一项改革都曾经在内阁里强烈地交过火,并受到严重反对而停滞不前。辛格此刻爆发直接震惊了印度,更引起了反对者的抗议。

  改革宣布一周后,在反对党带领下,印度9月20日发生了全国性的罢工和抗议活动,多个邦的学校和政府办公活动均被迫停止,约有5000万商户停止营业。多个城市铁路及公路运输被阻断。印度北部阿拉哈巴德市火车站附近,一群示威者阻截了一辆客运列车后喊口号示威。

  反对者对提高柴油价格非常不满,柴油主要用在农业机械和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同时,由于引进外国零售巨头,成千上万的小商贩们担心被淘汰出局。

  全国抗议再过一天,代表着草根利益,也是国大党的最重要执政盟友的草根国大党(Trinamool Congress)在威胁无果后,宣布退出联合政府。其6位中央部长辞职,内阁将要重新洗牌。

  然而这一次,辛格政府好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政府发言人多次声明要把改革坚持到底。“我们一定要咬住子弹。如果一定要倒下去的话,也要在倒下去中战斗”,当改革方案宣布的当天,不善言辞的辛格做出了激动人心的宣誓。

  而就在草根国大党宣布退出联合政府当天晚上,辛格总理通过电视讲话向印度人民寻找支持。他说:“只要我能够说服你们明白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这么做,我就能够成功。我需要你们的支持。”

  在这个80%的石油都需要进口,但由于受到政府补贴,柴油价格还不到5元/升的国家,辛格是这样说服他的国民的:即使柴油每升提高了5卢比(约0.59元),印度的柴油价格比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还要便宜。而且使用柴油的多是些开Big Car和SUV的有钱人,国家应该补贴他们吗?

  辛格说,印度政府用在石油产品补贴上面的钱仍将高达16000亿卢比,是医疗和教育两者支出的总和。辛格想让印度人知道,政府的负担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

  改革的另一重头戏是外资零售巨头的引进。反对党说,引进这些外资就如同当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殖民,大量小商贩也将倒闭。

  辛格在电视讲话中反驳说,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外资要进入印度需要拿出一半的钱用来建设新的储藏室、冷冻室和现代的运输系统,这将提高农民的收入,因为目前印度有2/3的水果和蔬菜因为腐烂而无法到达消费者手里。

  辛格说:“钱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他特别强调了,上次印度出现财政困难是在1991年,当时“没有人愿意帮助我们”,也正是他接下那个烂摊子启动改革把印度引入增长的道路。“今天我们还不至于到那地步,但我们必须在人们对我们的经济失去信心前有所行动”。

  早产的福利主义国家

  辛格总理用事实向印度人民讲授简单的经济学道理,几乎所有印度经济学家都认为印度政府一定要推进这一系列改革,甚至不少人认为改革已经太迟。但这些“太迟的改革”为什么还要冒着政府倒台的危险呢?

  这一切要从印度政府习惯推行的早产福利主义(premature welfarism)政策说起。当印度实行了多党制的民主体制后,在这块肤色各异,语言互不相通,种族及种姓分级、彼此又互相排斥的次大陆上,长期垄断中央政府的尼赫鲁-甘地家族习惯于通过强调“所有东西免费派送”来吸引广大的农村选票。

  印度人古鲁夏兰-达思(GurucharanDas)在《印度一夜间增长》一书中说,这就是罗马人所说的:面包和竞技场。当一个政党天天承诺发放面包给民众时,那是很难去攻击它的。而在印度,面包更加有魅力,因为面包能够超越语言和种姓的界线,获得全国性的支持。

  当索尼亚-甘地当上国大党主席时,她马上推行了一项称之为《有权吃饭》(Right to Food)的法案,旨在向所有贫困人口发放免费粮食。而在2个月前,政府颁布了加强版的全民医保计划,从免费看病延伸到免费拿药(见:《到印度免费看病去?》)。上个月的独立日,还谣传着总理会宣布一项免费派送手机的计划(见:《印度派免费手机,穷人发愁没地方充电》),不过最终经媒体炒作和辩论后无果而终。

  印度专栏作家维伟克-卡尔(Vivek Kaul)认为,按照此速度,今年印度的财政赤字很容易就超过GDP的7%,这使人联想起1991年印度经济改革前财政赤字占GDP在8%的水平。而今年印度财政赤字的目标则是5.1%。

  古鲁夏兰把这种补贴现象描述为“早产的福利主义”。他说:“西方民主社会用了超过100年的经济增长和能力建设去变成福利国家”,而印度这个人均年收入只有西方社会十分之一的国家,却想和人家做同样的事情。

  维伟克认为,早产福利主义的结果就是:当一个人对所有事情负责任时,事情经常转变成,他对任何事情都负不了责任。

  拿印度的电力供应作为例子,由于政府坚持给印度农村提供近乎免费的用电,各邦的电力供应部门实际上已经处于破产状态。2007年,印度所有邦的电力部门加起来损失了9300亿卢比,随着用电需求增加,目前,电力部门的总债务已飙升到2万亿卢比。

  受到债台高筑影响,电力部门已经无法承担更多的输电量,虽然农民能够享用免费电力,但大部分时间却是没电可用。今年8月份,由于负荷过重,印度还发生了一起全球最大的停电事故,超过一半人口的供电中断。

  被称为政党家族里的“局外人”的辛格,在这个最糟糕的时刻,又像是1991年一次,再次挺身而出。

  前亚洲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阿文德-潘纳嘉里亚(ArvindPanagariya)评论道,在1991年,辛格获得了明显的胜利;如今,他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他变成了一个英雄。

  收听辛格电视讲话的中产阶级应该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当天晚上的推特网(印度)趋势上,“国王是辛格”名列第三,印度网友似乎都为他闪光般的雄起而感到振奋。但不知道不懂得推特是何物的印度农民朋友们,又能否同意印度总理的看法呢?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