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中秋双节的到来,以及季末银行冲存款时点的来临,周二(9月25日)央行祭出有史以来最大单日逆回购量以缓解流动性压力:14天期放量1000亿元,中标利率3.45%,28天期放量1900亿元,中标利率3.6%,总计投放2900亿元,两品种利率均与上期持平。本周到期逆回购规模为1070亿元,到期央票20亿元。不计本周四公开市场操作情况,本周已净投放18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9月25日)央行网站发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的新闻稿中,对于经济的判断新增了“近期欧美新的救助和刺激措施的影响需密切关注”的表述。
短期利率仍上涨
较之其他季末时点,九月底季节因素最明显,除了银行必须冲存款、自身需求特别大的因素外,十一前后还有M0(现金)的流出,商业银行有一个备付的过程。
某国有大行的资金交易员表示,目前银行资金面压力较大,但2900亿元的量投下去之后,对缓解资金压力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SHIBOR利率也会下行。
不过,昨日Shibor利率短期品种仍然全线走高。其中隔夜Shibor利率涨11.08个基点至4.5%,7天Shibor利率涨24.33个基点至4.7408%,14天Shibor利率涨12.22个基点至4.8208%,1个月期Shibor利率涨17.21个基点至4.8375%。最近一个月,上海银行同业间拆放利率(Shibor)持续飙涨。
自9月13日美国推出QE3之后,中国市场翘首企盼的降准预期基本消退,从QE1和QE2的经验来看,央行甚至面临上调准备金以防止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但是多位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此轮QE3并未对中国货币市场形成太大冲击。
昨日央行网站发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的新闻稿中,对于经济的判断新增了 “近期欧美新的救助和刺激措施的影响需密切关注”的表述。
“QE3整体来看利大于弊,但影响的力度是有限的、偏弱的。”海通证券(600837)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QE3将带来更多的流动性,显示为外汇占款的增加,从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
在央行上述新闻稿中,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并无太大新意,仍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同的是还表达了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的关注。
“但实际上,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需要多方配合,财税、银监会、地方政府等一起解决,央行只能调节信贷资源即流动性的松紧,而对于信贷的投向能使用的监管工具就比较少。”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
“央行仍保持温和中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忌惮一旦跟随欧美推行宽松,将引起国内物价和房价的反弹。”国开证券分析师杜征征表示,央行目前考虑的是通过逆回购就能调节市场资金的紧张与中长期保持增长的矛盾。
招商银行(600036)分析师刘俊郁认为,在中国经济仍未见底的情况下,市场避险情绪占据主流,短时间内,外资流入不会是影响资金面的一个主要因素。
不降准或为控制M2总量
2900亿元的天量逆回购体量已接近一次降准释放流动性的规模,在外围经济放水的外溢效应对中国影响不明显的情况下,央行为何仍不选择下调存准率?
宏源证券(000562)首席分析师范为认为,央行意在用高存准率来保证较低的货币乘数以控制整个货币供应量。
现在货币供应量M2已高达92万亿元,按以往速度将很快突破100万亿元。投资者对于央行货币超发的诟病由来已久,而货币供应总量与货币投放量和货币乘数都是正相关。由于基础货币的投放是由热钱的流动和外汇占款的增减决定的,央行无法控制,所以为了防止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央行必须保证一个较低的货币乘数。央行迟迟不降准,保持存准率高位,是希望保持一个低的货币乘数,从而控制M2的总量。
“降准可能性不排除,但央行会非常谨慎,除非外汇占款大幅减少。”范为表示,随着QE3的推出,这种可能性会越来越小。“虽然今年7、8月的数据显示外汇占款在负增长,但是额度很小,相对于央行(投放)的体量来讲冲击不大,而且QE3会缓解外汇占款减少的趋势。”
兴业银行(601166)分析师郭草敏认为,随着外围央行放水,央行逆回购已成为常态操作,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关注度有所降低,但是降准仍有可能。“逆回购在为市场注入流行性的功能上对降准已经有很强的替代性,但是降准对市场有提振信心的额外作用,所以可能性不能排除。”
对于央行下一步可能的操作,郭草敏表示,相对于降准,降息的可能性更大。“经济状况不如预期的话,央行可能会降息。贷款利率下浮空间打开,所以降息也不会是实际上的降息,只是把利率向下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