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伟金学伟:寻找大盘合理的年均涨幅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金学伟金学伟:寻找大盘合理的年均涨幅

加入日期:2012-9-24 11:17:07

  大盘走势从根本上否决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加特利见底模式”,使另一种技术形态的成立有了更大胜算:从3478点以来,上证指数正在走一个“ABCDE”的5波段调整。其中,3478-2319为A波;2319-3186为B波;3186-2132为C波;2132-2478为D波;2478启动的是第5个波段,即E段调整。

  这一形态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佐证:从2007年10月6124点到2008年10月1664点,形态上是一组明显的下跌5浪,属典型的推动浪。当一轮调整是以5个浪的形态开始的,它一定就是A浪,而且以后的C浪也会以5个浪的形态进行。只不过在具体表现上会有两种形式:或是像A浪一样,也是简单、凌厉、高低点互不重叠的5个浪;或是曲折、复杂、高低点互相重叠的5个浪。只是人们一般以“12345”来标识前一种形式,以“abcde”来标识后一种形式,以示形式上的区别。因此,从大的形态看,3478点的下跌以5个波段的形态完成,更符合价格走势的一般规律。

  消息面上,根据“十二五”金融改革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直接融资占全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要达到15%。15%是什么概念?看一组数据就可知道:“十五”期间,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为5.03%;“十一五”期间提高到11.08%。15%意味着直接融资占比将再增加4个百分点。由于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因此,落实到直接融资的规模上,就不是增长4个百分点,而是增长60%!由于过去几年的大幅扩容已导致股市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股市已不堪承受其重,因此,市场理所当然地会把它同股市的高速扩容联系在一起。况且这15%只是非金融企业,还不包括融资、融资再融资的银行股以及正打算再融资的保险股。

  这一担心当然并不一定正确。因为直接融资并不单指股票,而是包含了股票、债券、信托、票据。把它们全都包含进来,股票的融资压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重,比如,2011年全社会融资总额12.83万亿,企业债券融资净额为1.37万亿,占比已经达到10.68%。今年上半年全社会融资总额7.7万亿,票据融资额增加了7642亿元,占比也已达到10%。两项相加,我估计目前的直接融资额实际上已经超过、至少已接近了15%。问题是目前的市场已非常脆弱,现实的供求关系连维持起码的弱平衡都无法达到,屋漏哪堪连阴雨,船破怎经迎头浪,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丝利空,对市场来说,都足以构成致命打击。何况除了15%的直接融资目标,还有国际板试点。

  除了最直接的供求关系外,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是:沪深股市能否继续保持过去20年的复合增长?从1994年的325点到2005年的998点,上证指数上涨了2.07倍,年均复合涨幅为10.73%。如果沪深股市能按同样的年均复合增幅上涨,那么,今年这条原始上升趋势线就在2030点。时间上,325点到998点,历时11年;998点到今年,历时7年,7等于11的0.636倍,时间结构也符合黄金比例,2030点是极有可能成为本次熊市最低点的。

  一个是股市的宏观供不应求。从1994年到2005年,股票流通市值占GDP的平均比重不到9%;占M1的平均比重仅15%。而现在,前者超过了三分之一,最高接近50%;后者超过了60%,最高达到过80%。

  指数是表,市值是里。在没有扩容情况下,指数涨跌幅一定是和市值涨跌幅一致的。但有扩容情况下则不一定,甚至完全相反。比如,2010年上证指数2319点,沪深流通市值仅12万亿,目前的指数比当时下降了13%,流通市值却提高到16万亿,增长了30%。

  因此,测算指数的年均复合增幅,没有测算流通市值的年均复合增幅来得更真切。从1994年325点到2005年998点,沪深流通市值的年均复合增幅约29%,而从2005年的998点到本周五,流通市值的年均复合增幅超过了50%!这是上证指数已无法维持年均10%以上复合升幅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是从1994年到2011年,我国名义GDP的年均复合增幅达到14.3%,企业利润的年均复合增幅约10%(企业利润的年均增长率大幅度落后于GDP的年均增幅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反之,发达国家虽然GDP的年均增幅不大,但企业的年均利润增幅约为GDP的1.5倍),年均10%的指数升幅基本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年均增幅。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未来我国GDP的年均复合增幅将达多少?与此相应的企业年均利润增幅又将达到多少?显然,在可预见的年代里,名义GDP的年均增长率将下降到10%左右,企业利润与GDP的比例也不会有可预见的提高。这样,沪深股市继续保持年均10%以上升幅的基础也就彻底丧失了。9月7日的集体买入只是市场在无意识中对昔日辉煌的一次重温和不甘于就此沉沦的一次反抗。这样的反抗可能还会继续,但基础已不在。在新的供求关系和新的经济背景下,寻找估值最低点与大盘合理的年均涨幅仍将是股市的主要任务。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