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金改冲击银行盈利模式 银行望获降低分红比例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十二五金改冲击银行盈利模式 银行望获降低分红比例

加入日期:2012-9-21 7:57:3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上市银行有望获准降低分红比例
  10年黄金增长期之后 股份制银行吹响二次转型号角
  十二五金改冲击银行盈利模式
  银行积极配合刷卡手续费调整
  美资本集团6亿港元扫货农行H股 中资银行H股翻身?
  资本补充渠道单一 银监会研究银行资本工具创新

  上市银行有望获准降低分红比例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为了提高资本金,同时达到中国版巴塞尔协议三的资本监管要求,上市商业银行有望获准通过降低分红比例增加利润留存,促使资本补充转向内生性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降低分红比例将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同时减少银行再融资对于资本市场造成的冲击。降低分红不会对银行股的投资价值产生较大影响,当前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不良贷款和坏账的预期等对银行未来盈利的影响。
  扩大内源性资本补充
  多位银行人士指出,上市商业银行抓住当前盈利水平较好的有利时机,提高利润留存比例,可进一步扩大内源性资本补充。
  今年半年报已能看到些许降低分红比例的端倪,光大银行称,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行当年度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低于去年公布的未来三年本行股息分配金额为相关年度审计后净利润的30%至40%之间。交行、浦发、宁波等银行明确2012年中期不进行利润分配。此前,汇金公司同意其持股的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分红比例再下降5个百分点至35%。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虽然目前部分上市银行存在资本补充压力,但就整个行业而言压力相对较小,且有部分上市银行已经明确最近一两年内不需要融资。
  他指出,转向内生性增长很有必要,可通过适当降低分红比例,留存更多利润作为资本补充。一方面,商业银行目前需要进一步补充资本,因为虽然信贷增速相比前两年放缓,但是并没有明显下降,国民经济对信贷的需求仍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上市银行在资本市场再融资不被认可,且银行业盈利增长已经顶峰回落。
  另外,《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探索建立优先股制度,也为上市银行扩大内源性资本补充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探索建立优先股制度,将让上市公司再融资更便利、更多元。更为重要的是,固定股息支付机制,将让上市公司更加尊重股东,增强回报意识,学会按季分红的本领。而且,优先股还可以化解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饥渴症。
  减少再融资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减少分红比例、增加利润留存,促使资本补充转向内生性增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上市银行的再融资压力。
  连平指出,银行适当降低分红,是一种较好的内生补充资本的方式,社会公众应理性看待。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认为,上市银行降低分红比例对于资本市场影响应该是中性的。目前银行股绝大多数由汇金及各类机构持有,散户持有比重较少。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对于上市银行而言,银行自身发展需要资本,且新的监管办法也愈发严格,如果利润都被分掉,则必然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分红以后再去市场融资,投资者其实并没有受益。
  尹中立认为,目前来看,由于上市银行业绩增速逐渐放慢,未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减小。但是如果未来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银行资产不良继续上升,则银行资本补充压力仍将加大。(.中.国.证.券.报)

 

  10年黄金增长期之后 股份制银行吹响二次转型号角
  经过过去10年的黄金增长期,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资本监管新规落地的背景下,作为银行业改革重要推动者的股份制银行吹响了二次转型的号角。
  转型是势在必行。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此前参加某活动时称。
  实际上,自2009年以来,不少股份制银行就已经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纷纷提出二次转型的目标。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股份制银行具有更高的市场化程度和灵活性,因此其转型成功的概率会大于大型商业银行。
  10年黄金增长期
  过去10年,被视为银行业发展的黄金10年,那么股份制银行的这10年应该是黄金增长期。
  银监会统计显示,2003年末,股份制银行的总资产为3.81万亿元,到今年7月末其总资产已经达到20.96万亿元,增长了4.5倍。而早在这近9年的时间里面,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长也仅为3.6倍。
  连平称,过去10年股份制银行成长历程,发展二字就是最好的注脚。股份制银行在全国银行业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是其表现之一。
  银监会数据显示,在银行业总资产方面,股份制银行的占比由2003年的13.8%上升3.3个百分点,达到今年7月末的17.1%。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型商业银行的占比则在不断地下降,2003年的占比为54.9%,到今年7月末,已经下降了9.9个百分点到45%。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7个月大型商业银行占全国银行业的总资产比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而在各类银行当中,只有股份制银行的占比保持了逐月上升的态势。
  由上市推动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也是10年来股份制银行发展中的重要方面。目前而言,相对于其他大行,可以说股份制银行的内部体制更加商业化、市场化。连平说。
  在1991年深发展银行上市之后,股份制银行的上市脚步并未加快。直到2000年之后,民生银行、招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加快了上市进程。尽管到目前,仍然有3家股份制银行未完成上市,不过上市进程的加快,也加速了股份制银行的结构调整和规模的扩张。
  直面二次转型挑战
  就在股份制银行大部分完成上市,推动公司结构调整之后,新的课题再次摆在了这些股份制银行的面前。
  连平说,目前对银行业提出转型要求以及挑战的,主要来自于外部压力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的压力包括利率市场化纵深化、金融脱媒加速、小型金融机构准入加快、证券公司等业务竞争的加剧;内部的因素则是新监管标准所带来的压力。
  谈及转型,现在是该去实际操作的时候了。股份制银行对于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带来的冲击,感受更深。某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股份制银行总体而言除了需要与大行争抢资源外,同时和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城商行和新金融机构也有竞争,压力会更大。
  作为对市场具有敏锐嗅觉的股份制银行早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因此,2009年,民生银行在经历服务大客户的第一次转型之后,提出了二次转型的目标,这被民生银行行长洪琦称为是回到了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服务的初衷。
  2010年,马蔚华也明确了招行二次转型的战略,将目标锁定在低成本经营和高定价能力。今天面对资本的约束和所发生的这一切,我们又在进行第二次转型,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定价能力,降低资本消耗,降低成本,实现风险可以控制,达到资本回报的最大化。马蔚华称。
  股份制银行二次转型的战略定位,均将目标市场投向中小微企。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近日也提出,在市场化、综合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成为银行业发展必然趋势下,兴业银行已经提早布局,通过内部系统建设、资金转移定价等手段,不断提高市场的敏锐度。兴业银行会把业务的重点放在中型、小型企业上,银行内部提出了中型企业主办银行的战略。
  连平说,目前股份制银行转型急需要做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客户结构的转变,其次是业务结构的创新。在客户结构转变方面,他称股份制银行二次转型将目标转向中小微企业,符合发展的趋势。未来,股份制银行的更为稳定的客户结构,会是中型客户。
  其间的确会有很多困难,获得高收益,面临高风险。比如说,中小微企不良压力会加大,但是不能因为有这些困难的存在,而不做。连平称,股份制银行的转型成功几率会大于大型商业银行。(.第.一.财.经.日.报)

 

  十二五金改冲击银行盈利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五部委17日联合发布了《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探索建立国际板、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鼓励长期资金入市、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等内容均被提上日程。
  业内人士认为,《规划》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利好和利空因素并存,但总体势头向好。银行业则须加快结构调整,回归合理利润空间,利率市场化及破产制度将冲击银行盈利,未来银行业将重点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
  金融改革凸显市场化
  《规划》为金融产业评估和社会融资结构两方面设定了清晰的量化目标:十二五时期,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5%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适度增长;到十二五期末,股票和债券等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而十一五期间这一数据为11.08%。
  强调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规划》的一大亮点。《规划》强调,银行、证券、保险业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按照条件成熟程度,通过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确保利率市场化朝着放得开,行得成,调得了的方向有序推进。另外,股票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得到深化,行政审批将进一步弱化。
  金融机构破产的首次提出,凸显出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方向。规划要求建立金融机构破产法律体系,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程序。这意味着银行垄断暴利时代的终结,政府为银行业托底的预期将被打消,银行业的市场蛋糕可能被券商、保险部分切分。
  值得关注的是,试水建立国际板也被写进《规划》,国内投资人将获得投资跨国企业的机会。《规划》提出,推动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将进一步壮大多元化机构投资者队伍。
  资本市场长期效应可期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金融业的核心领域证券市场而言,《规划》的实施带来的考验和利好喜忧并存,但长期效应仍值得期待。一方面,扩大股市规模、推动长期资金入市等规划将为股市带来更大的资本蛋糕。另一方面,探索国际板则可能引发一定的资金分流恐慌,打破A股应声下跌的魔咒还有待实施条件的谨慎考量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的跟进。
  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社会融资规模14.2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11.08%。而《规划》提出要求,十二五期间这一比例将提高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至少将增加5700亿元,股市债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资深投资顾问余荩认为,长期资金入市将为我国股市雪中送炭。长期资金入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股市的短板,增加市场资金供给,将带来长期利好。但长期资金入市对资本市场的健全成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规范、长期回报机制完善,才能以高投资价值吸引资金入市。
  国际板的抽血则为A股走势增添了一些变数。部分专家认为,国际板长期来看或是利好,但短期显然是利空。
  余荩说,国际板的推出与整个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开放程度以及整个经济国际化的程度密切相关,须经过详细论证才能进行,如在发行审批、会计准则、信息披露、按国际标准打击证券犯罪等制度方面予以完善,同时拓展避险工具对冲境外股市的传导风险,严防国际板沦为国际企业的圈钱板。
  银行板块遭遇冲击波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8月份以来已有多个地区推出了各自的金融改革方案,随着金改效应的持续叠加,不能排除金改概念股出现短期波段机会的可能。另外,概念股的炒作机会往往容易集中在龙头股上,因此在上半年金改炒作中领涨的龙头股也具备一定的操作借鉴价值。
  与金改概念股相比,银行板块则遭遇了冲击波。18日午盘,银行指数下降0.81%,板块个股全线下跌。
  余荩说,银行80%的利润来源于利差。《规划》中提出的利率市场化及破产制度将冲击银行盈利。伴随着银行最大收入来源的急剧下降,银行容易获得利润的时代渐行渐远,未来银行业将重点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表示,2012年以来金融改革步伐明显加快,通过设立新兴金融机构、鼓励多样化融资渠道发展的增量改革,盘活存量货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分散此前过度聚集于银行体系的经济风险,将间接提高银行风险资产的盈利能力。
  专家表示,金融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基本面,股市的长期向好还需依靠银行业等企业自身的发展来实现。(.国.际.商.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