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坚持政治经济改革 让每个人都有自由平等权利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四在布鲁塞尔指出,必须要坚持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温家宝在接见比利时华人华侨时的现场讲话表示,必须坚持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让每位中国人都拥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温家宝: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我们必须坚持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民主和法治,让每个人都拥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温家宝还指出改革开放成绩显著,但是不能自满骄傲。
温家宝:回收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自满,我们必须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温家宝最后还表示,这是他在任期间最后一次到访欧洲,离职之后仍然会心细国家和人民。
温家宝:我很快就要离开工作岗位,虽然归隐山林,但是我的心始终同国家和人民连在一起,我完全相信祖国会一天比一天强大,人民会一天比一天幸福。(.凤.凰.卫.视)
温家宝总理在第八届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全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日在布鲁塞尔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欧工商峰会。温家宝发表了题为《做21世纪国际合作的典范》的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做21世纪国际合作的典范
--在第八届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12年9月20日,布鲁塞尔)
尊敬的范龙佩主席,巴罗佐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与中欧工商界的新老朋友在布鲁塞尔相聚。这是我第八次出席中欧工商峰会,我十分珍惜与中欧企业家进行坦诚交流的机会。
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伙伴关系之一,也是中国对外关系的战略重点。我本人为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倾注了很深的感情。屈指算来,我担任中国政府总理以来,连续10次参加中欧领导人会晤,先后11次踏上美丽的欧洲大地,访问过18个欧盟成员国,与许多欧洲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工作情谊。记得2003年10月,我首次参加中欧领导人会晤,就同欧方领导人共同决定建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欧盟经历最大一次东扩之际,我用就职后的首次欧洲之行表达中国对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支持;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危急关头,我展开访问欧洲多国的信心之旅,与欧洲领导人深入探讨应对危机、深化合作之策;在欧债问题加深蔓延的时刻,我与欧方领导人深入交换意见,及时传递出中欧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真诚意愿。这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中欧各界人士的精心呵护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日臻成熟,内涵不断丰富,各个领域的合作都结出了累累硕果。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部分。2003年,中欧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2011年已达到5672亿美元,年均增长20.8%。欧盟连续8年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快速发展,累计投资达800多亿美元。中国企业对欧投资也方兴未艾,从2003年的1亿多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43亿美元。欧盟还是中国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累计签订技术引进合同1500亿美元。双方人员往来日益频繁。2011年赴欧旅游和学习的中国公民接近200万人次,是2003年的5倍。
事非经过不知难。我很清楚,这些成果是来之不易的。回首近10年中欧关系的发展历程,我有几点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第一,中欧关系的核心在于战略性。这种战略性主要体现在中欧合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全局性,它不受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影响,不计较一时一事上的利弊得失,不因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而丧失合作的信心。这10年,中欧关系有过大踏步的前进,也出现过短暂的波折,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中欧关系战略方向不动摇。
第二,中欧关系发展能够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这10年,中国是欧盟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在中国投资兴业的数万家欧盟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中国对欧洲产品的进口快速增长和对欧洲的投资蓬勃发展,为欧盟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不仅丰富了欧洲的市场,也为欧洲家庭节省了不少开支。欧洲企业则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大量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牌产品。中欧关系越发展,双方人民得到的实惠就越多。
第三,中欧关系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全球影响。中欧都奉行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双方都奉行自由、开放的经贸政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经济全球化;双方都主张维护文明多样性,积极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与交流;作为21世纪国际格局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欧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在应对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中欧可以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各种分歧。中欧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也不同,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一样,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是正常的。彼此尊重、坦诚沟通、增进理解,显得至关重要。2003年以来,双方先后建立起高级别战略对话、经贸高层对话和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三大机制,各领域对话与磋商机制也从19个增加到60多个。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坚持平等对话和协商,都可以扩大共识,减少分歧,实现共赢。
第五,面向未来的中欧关系有着光明前景。中欧双方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中欧关系坚实的政治基础。中欧经济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没有改变这种互补性,而且加深了中欧经济的依存度。这种基于优势互补和共同利益上的合作是最稳定、最持久的。
目前,中欧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都是巨大的。双方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制订中欧务实合作的中长期规划,明确未来合作的蓝图,挖掘合作的潜力,推动中欧关系更加全面、深入、平衡发展。
--要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坚持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早日废除不合时宜的出口管制政策,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力争2015年建交40周年之际,中欧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
--要大力促进双向投资。中方愿意尽快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妥善解决市场准入、政策透明度、知识产权保护等业界关注的各种实际问题,为投资合作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要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中国工程建设企业具有造价较低、质量可靠的优势,可通过参与欧方的结构基金、项目债券,开展项目持股和联合承包等多种方式,参与欧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国政府愿意为此提供必要支持。
--要深化科技创新合作。继续把空间科技合作作为战略重点,同时推动生物、核能、碳捕集与封存、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等高端领域的科技合作,鼓励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孵化器等长期稳定合作平台,把欧盟国家雄厚的研发能力与中国广阔的市场潜力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要挖掘城镇化合作潜力。用好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和中欧市长论坛两个重要平台,推动城镇化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欢迎欧方企业在中国城市规划、智能交通、电动汽车、建筑节能、废物利用、垃圾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寻求商机。
--要加强中欧人文交流。中方愿与欧方一道,继续深化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和青年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尽快启动人员往来和移民领域的全面对话。中方将在未来5年内为中欧学生、学者交流提供3万个奖学金名额,每年支持千人次的青年互访交流。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发展,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问题跌宕起伏,给世界经济复苏增加了不确定性,也给中欧经贸合作带来了困难。欧洲早日摆脱困境,不仅是欧洲人民的期盼,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期盼。
欧洲应对欧债问题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当前关键是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关国家应坚持财政整顿和结构改革的行动,巩固和扩大成效,提振各方面的信心。欧盟各国要同舟共济,形成合力,明确传递出坚决捍卫欧元和欧洲一体化成果的信号。国际社会应当更有力地支持欧方做出的种种努力,相信一个拥有雄厚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的欧洲,一定有能力、有智慧妥善应对欧债问题,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是欧盟值得信赖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今年2月,中方就提出参与解决欧债问题的思路,给予欧洲及时、坚定、有力的声援。6月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决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430亿美元,为解决欧债危机提供更为充足的资源。几个月来,中方继续投资欧元区国家债券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债券,并与欧洲稳定机制积极商谈合作事宜。中国是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始终坚持多元化投资,欧洲是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主要市场之一。中方还将继续通过适当渠道参与解决欧债问题。
当前,从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的组合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是好的。上半年经济增长7.8%,速度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在预期目标区间内;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内需外需更趋均衡;1-8月,城镇新增就业918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2.9%,8月当月回落到2%。随着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经济有望进一步趋稳。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依然存在巨大发展动力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并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贡献!
中国的发展需要欧洲,欧洲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都愿同欧盟国家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迎接各种挑战。让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并进,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成21世纪国际合作的典范!
谢谢大家!(.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