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EUMETSAT)主任阿兰·哈迪尔博士率团访问中国气象局,并参加今年中国气象局与该组织双边会议。期间,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与哈迪尔博士就双方未来的战略合作进行了交流。近日,阿兰·哈迪尔博士接受了中国气象网记者的专访,就双方近年来在气象卫星领域的合作情况以及未来的合作展望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嘉宾: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主任 阿兰·哈迪尔博士
记者:中国气象网记者 孔岩
记者:哈迪尔先生,首先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2009年4月,我曾在中国气象局采访了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前任主任拉斯·普拉姆博士,当时他提到贵组织将与中国气象局在诸多领域深入合作。3年过去了,我们双方取得了哪些预期的合作成就呢?
阿兰·哈迪尔:
自2009年以来,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与中国气象局的合作进展十分明显。首先,双方的数据交换已成为可操作的现实。今天,欧洲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在接收中国气象局风云三号卫星发回的数据,而中国气象局也在接收欧洲气象卫星的监测数据。同时,我们还实现了仪器的相互校正。我认为双方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气象局和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还有利于全球气象事业的发展。
此外,我们在数据广播系统的相互协调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目前,我们在业务互操作性方面已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举例来说,中国气象卫星将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的卫星数据进行再传播,从而使这些资料能够到达遍布亚洲的授权用户手中。同样的,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也将中国气象卫星资料再传播到欧洲。我们双方的系统现在已经成为地球观测组织数据传播系统的支柱。这是我们双方所取得的一项巨大成就。
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和中国气象局还在科研领域开展了深入有效的合作,从而发展我们的产品,使这些产品能够在气象以及其他更广的领域里得到应用。
总而言之,我们双方在过去3年中的合作进展非常值得为之骄傲!
记者:在将来,双方在哪些方面的合作还将进一步加强?我们双边的合作中是否还有些全新的领域?
阿兰·哈迪尔:
首先,我们将继续深化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方面的合作。此外,我们还将积极加深双方在科研领域的合作工作。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的首席科学家施梅茨博士预计明年将访问中国气象局,届时他将就深入交换双方卫星数据等科研议题与中国气象局科学家展开交流。随着双方更多的气象卫星投入运行,双方都在为各自新一代静止和极轨卫星做着积极准备,并且已就将来新卫星的合作达成共识。这势必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我们提供更多新的合作机遇。按照计划,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和中国气象局将携手合作,为实现将来新型气象卫星系统的最优化使用而共同努力。
记者:在2009年的采访中,拉斯·普拉姆博士提到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和中国气象局签署了数据交换方面的协议,并且表示非常期望能够将这项合作深入开展,以提升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卫星数据的覆盖率。那么您是怎样看待中国的风云三号、风云二号F星等气象卫星及其数据的呢?
阿兰·哈迪尔:
中国气象局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提供的资料现在被不少最先进的欧洲数值预报中心应用到操作当中,足以证明其价值和质量的卓越。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的用户也能够接收风云二号的图像。在将来,我们希望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的数据能够被很好地利用,这些性能卓越的卫星所传回的探测数据会帮助我们提取出更多更好的气候产品。
延伸阅读:
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的目的是通过与用户和团体的交流从而明确他们对卫星资料、大气测量以及气候和海洋等方面测量的要求。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与欧洲空间管理局(European Space Agency)保持合作,职责是负责运行控制卫星,以及将卫星资料和产品传递给各成员国、相关组织和全世界的用户。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的总部设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其组织结构是主任和理事会。理事会由每一个成员国不超过两名的代表组成,其中一个是该国气象部门的代表。主任负责实施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和执行交付给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的任务。他是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的法定代表,并以此身份签署国际协议和合同。来源气象局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