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事多有",然而证监会前后喊话11次,称蓝筹股有投资价值,但其跌势未息。 本周二,大盘刷新三年新低,蓝筹股泥沙俱下。当日,证监会深夜喊话,称市场恐慌性下跌是非理性的,投资者应理性认识市场,切勿盲目跟风。 证监会同时表示,以沪深300为代表的蓝筹股已经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股息率去年已高于标普500. 这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第11次公开兜售"蓝筹股"。证监会如此力挺蓝筹股,各家机构是否言听计从呢? 证监会第11次喊话 8月1日,市场做出回应,蓝筹股成为反弹主力军。不过,8月2日,金融指数下跌1.51%,跌幅超过大盘的0.57%。 过往证监会喊话效应基本类似。去年12月15日,履新不久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公开亮相指出,"蓝筹股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对象,年度收益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十几,分红可以达到4%、5%"。以此次喊话为基准,证监会先后11次提及蓝筹股的投资价值。 郭主席首次谈及蓝筹股引起热议。然而,对于蓝筹股市场上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一般是指市值大、分红豪气、估值有安全边际的上市公司,纵观A股上市公司蓝筹股一般扎堆在金融、钢铁 、煤炭 、公用事业 、机械、地产等周期性行业。 2011年12月16日,大盘闻声大涨2.01%,不过,金融、保险行业平均涨幅尚不足2%,成为最滞涨板块;地产行业整体涨幅为2.39%,在证监会所有行业分类中列倒数第二。 今年,证监会先后10次推销蓝筹股,单是今年2月,证监会就前后三次提及蓝筹股,管理层认为蓝筹股出现"罕见的"投资价值。当月大盘上涨5.93%,分行业看,金融、保险行业仍是最滞涨行业,而领衔的地产行业涨幅高达17%。 随后,证监会多次强调蓝筹股的投资价值,不过大盘及各行业表现并未因此而有所改观。 证监会11次喊话力挺蓝筹股机构持仓大起底 基金操作思路变化不大 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基金的蓝筹股投资并未完全奉命唯谨。 以金融、地产两大板块为例,今年一季度,基金都在加仓,二季度,则减仓金融继续加仓地产。 一季度末,基金投资金融保险的比重占股票投资比重的15.63%,较去年底的14.56%提高0.8个百分点 。同期,基金投资地产的比重从去年底的5.54%涨至6.97%。 可见,今年初郭树清喊话之后,基金快速增加了蓝筹股配置。 二季度,基金继续增配房地产,但开始减少金融股的配置。 根据二季报,基金投资金融、保险的比重占股票投资比重的15.36%,较一季度下降0.27个百分点,距22.97%的标配更遥远。 事实上,基金二季度对券商保险股是增持的。如增持中国平安 (601318.SH)2.5亿股、增持中信证券 2亿股、增持海通证券 2.5亿股、增持中国人寿 1400万股。 但基金对银行股的厌恶对冲了上述喜爱。 二季度,几乎所有银行股都被减仓,被抛售股数分别是,招商银行 (600036.SH)6亿股、浦发银行 5.1亿股、民生银行 4.45亿股、工商银行 4.1亿股。 而地产股方面,基金延续偏爱态势。持有市值占总持股市值的8.11%,而地产股标配只有4.95%。 即便是金融股,基金也有分歧。前十大基金公司中,如华夏、易方达、博时、华安等多数减持;但广发、大成则增持。 2日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基金经理指出:"做投资只能跟着市场走,我们也希望蓝筹股有投资价值,但会选择更合适的投资时机,并不会因为外界因素改变投资思路。" 私募漠视社保听话 基金之外的其他机构则态度迥异。记者调查发现,私募基本"漠视"蓝筹股,社保、险资则对蓝筹股青睐有加。 深圳一家私募人士告诉记者:"证监会喊话蓝筹股,想要各家机构都投资蓝筹股不太可能。首先蓝筹股定义很模糊,如航运以前算是蓝筹,但现在业绩糟糕。这类公司算不算蓝筹股呢?" 同时他表示,私募操作方式一向是短快,私募坚守蓝筹股难度很大。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大小企业都难赚钱,如果经济处于萧条期,大公司则尾大难掉,亏损可能性更大,因此很难拿这一标尺衡量投资价值。 据一位熟知社保资金、社保资金操作风格的券商人士分析,这两类资金对于价值投资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的股息率。股息率、流通市值、总资产、营业总收入为判断是否是蓝筹的重要维度。上述两类资金重仓品种大多数为业绩与成长性俱佳的蓝筹股。 截至一季度,险资持有金融市值708.09亿元,比上季增加132.14亿元,增幅为22.94%。事实上,金融行业已连续24个季度维持险资行业持仓市值第一名。 从一季度的数据看,社保资金同样是乖孩子。据西南证券统计,社保基金被列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市值合计为499.62亿元,比2011年第四季度增长14.79%,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金融保险连续4个季度保持第二名。一季度社保持有金融股市值为45.29亿元,比上季增加26.95亿元,增幅为59.51%,表明社保对金融保险股整体看好。(.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