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边吸引了最多的融资,一边也树立了最多的“敌人”;一边高调地打价格战,一边却在不停地亏损……本期《金融观察》聚焦资本漩涡中的京东商城。
资金造就的电商“老虎”
京东商城的母公司京东公司建立于1998年,当年仅24岁的刘强东在大学毕业两年后毅然下海,2004年尝试电商业务,2007年将其多媒体网正式更名为京东商城,2008年商城涉足大家电,此后更是逐步加入母婴、在线旅游等,最终形成12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商品的规模。
“个别B2C企业进行极端的低价竞争,对整个行业生态都是一种破坏。”这是某母婴用品电商COO之语,此语背后,是京东的大肆扩张:从2007年更名后的京东,在花费不到两年时间就已转型为综合网上商城。而对于新进入的领域,京东无一例外祭出价格战大旗——这曾经助力它在B2C领域杀出血路。京东的销售规模亦由此一路飙升,2009年其营业额接近40亿元,2010年102亿元,2011年则在260-280亿之间。
而与此相伴的是京东资本支点的迅猛发展:2007年,京东商城得到今日资本1000万美金的A轮融资,2008年年底获得今日资本、熊牛资本、梁伯韬2100万美元的B轮融资,2011年04月宣布C轮融资共得到老虎环球基金等基金联合投资的15亿美元。目前,市场上流传着京东正在寻求D轮的10亿美元融资。
而究其高速发展原因,正是以巨资为背景的烧钱游戏:不具备“要挟”上游厂商的话语权,以低价格迎合消费者追捧,为造声势频频以烧钱赢市场。
此时的京东相信自己将是一只老虎,并让这些风投也对此认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只老虎背后渐渐有两个担忧笼上。
现金流备受质疑
首当其冲的危机是京东烧钱的运营模式能维持多久?
关于京东商城的运营状况,当当网的李国庆曾经说,京东是挣一个花四个。8月17日,当当网官方微博更发布一则数据,对京东不差钱模式提出质疑:“京东2010、2011和2012年的销售分别是86亿、209亿和470亿,三年分别亏损5%、6%、8%,相当于亏4.5亿、13亿和38亿,合计55亿。京东2010到2011年融资13亿美元,老股东套现2亿和3亿美元的都有,减去老股东套现,京东有10亿到11亿美元,相当于62亿到68亿元人民币,去掉55亿亏损,到年底京东还有7亿到13亿,这支撑不了京东的规模。”假如京东的亏损率不下降,规模越大意味着亏损也就越大,而京东的前三轮融资难以支撑发展是掰着手指就能算清的事。而如果没有持续跟进的资金,京东这只老虎将因为饥饿而走向未知。
电商十年,京东商城是最大另类,野蛮的增长速度令其赚得成功光环,不盈利靠资本驱动的模式又令其招致空前的质疑。京东到底还有多少钱?这是所有人都好奇的一个数据,刘强东谈到这方面问题则总是不恋战,只是反复多次强调“京东没有融资需求”、“京东不缺钱”,甚至在这次电商大战价格战前一日高调炫耀决心及强力后盾:“我们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你放心打,往死里打。”
但对其缺钱质疑的从不间断,即表明了业界对其说法的认同度了。
不管上不上市,能够持续盈利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如果企业只是收入剧增,但利润为负,那么其成长性将永远是脆弱的状态。更可怕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其商业模式很可能无法适应而需要调整,这个时候,脆弱的资金链往往是自己给自己的最致命一击,资金链问题也最可能引发信心危机,进而导致连锁效应。据媒体报道,依然差钱的刘强东正欲启动第四轮融资,金额达10亿美元,并委托美银美林、摩根大通为其物色,但尚未达成任何交易。此前的那些风投们,似乎无意再继续追加投资。
确实,在现金流之外,笼罩在京东头上的另一个担忧正是这些给了它大把钱的风投们。
与顶级风投互相绑架
刘强东与风投们的故事是资本市场上的传奇之一。裹挟了十几个风投资金的京东,被各路资本注入了太多的期望,也给自身埋下了致命隐患。关于这互相绑架关系的最新佐证,正是来源于刘强东在发动电商大战时的一条微博。
刘强东在发动价格战的时候,发微博高调宣称已经和股东开会商议得到支持,他还列举了股东的名目:今日资本、雄牛资本、KPCB、红杉、老虎基金、DST。却遗漏了其第一大机构投资者高瓴资本。清华科技园天津分园运营总监周雪峰表示,他认为这条微博带出几点信息:1、打价格战需股东会批准,说明刘强东失去经营权;2、VC表示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暗示京东自身缺钱。如果京东有钱,股东没有必要说这句话;3、第一大机构投资者高瓴资本缺席,说明股东已经分裂。
已经完成3轮融资的京东目前拥有十余家投资者。8月19日,就在刘强东删除全部价格战微博之际,一条消息开始流传:“京东一家大投资人已退出”。此外有多方消息称,如果京东没有在2013年底以前上市,那么刘强东将失去多数投票权,成为资本口中的猎物。
京东商城C轮大笔融资在2011年曾引发对赌猜测,有消息称,刘强东被迫与风险投资商签署对赌协议。但刘强东随后在微博上澄清,其仅在京东商城首轮融资中签署了对赌协议,之后没再签署。不过,对于外界关注的刘强东是否仍是京东商城大股东,其没有回复。据称,风险投资人要求,京东商城今年销售额必须要达到250亿元左右,2012年实现100%增长达到500亿元,2013年增长50%达到750亿元,否则刘强东和整个创业团队必须离开。而外界观察发现,在第三轮融资后,刘强东加强了对公司的控制,过去京东商城其他高管还经常对外发布信息,而现在只有刘强东在外面抛头露面。不过,这种控制只是在宣传上,而公司的控制权已经旁落。
虽然刘强东多次对外否认存在“对赌协议”,但是京东这几年的“烧钱-扩展-融资-扩展-募股”恶性循环模式,正是资本压力下的产物。多位投行人士透露,京东与投行签署的对赌协议不止一份。“就我知道的,红杉资本就跟京东签了对赌协议。”
风投们已经快没有耐心。运营8年、亏损8年,IPO无果,以逐利为本性的风投资本们,急切寻找一个突破口。“对于风投来说,7年就已经是投资时间的上限了”,一位本土创投人士表示:“上市遥遥无期,三轮融资后依然亏损,风投除了焦虑之外,很可能选择止损,不再追加投资。那么,京东就很可能成为资本的弃儿。”
未来的迷局:谁能笑到最后?
815一战,业内称刘强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在品牌上,说到底刘强东强势挑衅引起了太多人的关注,这反而让此前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有明显短板的京东的弱势也被无限放大,虽然京东、易购和国美8月15日当天流量都有近10倍增长,但是这也让京东此前竖立的送货快、全真货等正面形象在不断出现的特价机缺货、价格造假等事件中被无情地消磨掉,而担忧实体渠道体系崩盘的供应商也纷纷站出来指责这场价格战的始作俑者。
在补救上,也许是意识到自己的短板的暴露,刘强东不断试图通过做出更多的关注建设物流基地的承诺来弥补,但是他说的一年内新建35个大家电物流基地的说法再次成为行业的笑话,这里面的头痛问题是,京东要想引入新的资本,必须出让更多的公司股权,但在此前的三轮融资中,京东已经稀释了不少股份,如果此前参与投资的部分风投原意选择退出套现还好,否则,京东管理层必须出让手上的股权,而这将进一步稀释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到时刘强东将何去何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就在微博中分析称,“经此一战,已成笑柄。一个真正企业家的成长需要历练,但愿这次闹剧般的商战能给很多中国的企业最大的启迪。如果2013年不上市,刘强东将失去控制权的对赌为真,京东易主已开始倒计时。”
在未来,京东面临的似乎也是一片迷雾:目前的京东商城没有盈利,很难赴美上市,同时,其第三轮估值超过60亿美元,参与的创投已是世界顶级,能参与下一轮融资的投资者少之又少,面临进退两难。虽然刘强东为自己和京东绑架上了庞大的利益集团,虽然被拉上战车的都是大鳄,但大鳄之间相争,恐怕结局更难看。
此外,更重大的危机是,京东在B2C市场抢得领先地位后,并没有打造出复制度低的差异化商业模式来确立核心竞争力、构造行业壁垒,东模式更像是简单复制线下零售企业,缺乏互联网方式的创新和思考基因。在此次价格战挑衅激怒苏宁之后,京东将提前遭遇生死狙击,“此时,京东还剩约50亿元的净资产,按照之前和苏宁的竞争,到年底就会变成40亿元。到明年,很可能就只剩下10亿元了。所以,2014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点,京东很有可能出事。那时候,苏宁就是一个巨大的投资机会。”业内人士分析称。
十面埋伏之中,京东,或者说刘强东,还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