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上半年盯紧同业业务“钱袋子”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上市银行上半年盯紧同业业务“钱袋子”

加入日期:2012-8-28 8:07:47

  在信贷需求放缓、利率市场化缩小存贷利差的大环境下,上半年上市银行几乎同时盯上了同业业务的“钱袋子”,纷纷做大同业业务资产规模,部分银行同业业务收入获得了超过10倍的高速增长。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做大同业业务的背后是其规避信贷规模监管的冲动。

  同业收入大幅增加

  今年上半年企业信贷需求放缓,不少银行为此另辟蹊径。证券时报记者发现,上半年上市银行的同业业务利息收入增幅显著,有些甚至弥补了贷款利息收入的放缓增长。浦发银行(600000)中报显示,该行今年上半年的拆借利息收入同比增加1048.25%。光大银行(601818)则称,该行上半年净利息收益率为2.7%,同比上升29个基点,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同业业务,提高周转效率,扩大利差水平。

  而据国泰君安研报显示,6月末招行同业资产较年初增长47.3%,助推生息资产较年初增长18.9%,在二季度单季净息差环比下降的情况下,招行同业资产“以量补价”,助推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2.2%。

  与同业收入增长相对应的是同业资产的快速增加,记者发现,已发布中报的上市银行上半年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同业资产的配置。其中,浦发的“存放同业款项”较去年年底增长了3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长7%,平安银行(000001)的“存放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及“拆出资金及买入返售资产”分别较去年年底增长168%和235%。

  做大同业资产规模似乎已成为银行业的共识。央行8月发布的“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逐年升高。业内一般认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与“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之和基本可以代表银行同业资产(包括银行外的金融机构)的规模。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上述两项之和为276662.9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21.8%,而2011年同期占比为18.4%,2010年同期占比为15.9%,呈逐年上升趋势。

  对于以上现象,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李建军对记者表示,对于银行来说,同业业务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管理流动性的重要工具。同业拆借的利率相对较低,但风险也低,银行手里有资金头寸,短时间内拆借出去,只要达到一定规模,也能带来不小收益。

  李建军称,银行做大同业业务,主要原因是基于传统存贷利差缩小,银行需要新的盈利增长点,同业业务显然有很大的利润挖掘空间;另一重要原因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改制为中小银行,在吸收存款处于劣势的中小银行纷纷将同业市场视为存款的重要来源,交易对手数量的增加助推了同业业务规模的上升。

  或借此规避信贷监管

  不过,目前银行同业业务已由单纯的流动性管理,向借助同业业务绕过信贷监管发展,其风险已经引起监管层的注意。最为典型的是2011年被监管叫停的银行与农信社合作的违规票据业务,以及今年上半年受到监管规范的同业代付。

  申银万国银行业分析员倪军在今年4月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指出,自2010年以来,银行通过票据消信贷规模和同业代付等方式将表内贷款转化为同业资产,隐藏了近2.6万亿元的信贷规模。

  “如果一家银行的同业资产增加比较多,相信主要的途径还是通过银银合作,而这其中有多少是同业代付,单纯通过报表很难察觉,但从同业资产收益率比较高这一点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倪军解释称。

  在一笔同业代付业务中,委托银行(实际贷款银行)将直接投向企业的贷款转换为通过过桥银行向企业代付款项,对于委托银行来说贷款资产可转变为同业资产,而过桥银行则只增加受托支付这一中间业务,资产负债表不受影响。由于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的约束,银行借道同业代付规避信贷规模监管的冲动很难被抑制住。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