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税调整方案已上报监管层 影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红利税调整方案已上报监管层 影响

加入日期:2012-8-24 7:57:36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比减免印花税可能性更大 减免红利税 这次可能有戏
  股市信心不足,市场减税呼声日渐高涨。近日,红利税的减免似乎已被相关部门提上议程。
  相比印花税,红利税涉及的层面较窄,仅仅针对投资者收到的分红按10%征收。但是,红利税的减免无疑有利于吸引长期投资者的入市,一旦付诸实施,多少也算是利好。本报综合报道
  22日,上交所在其官方微博称,将征集投资者意见上报,努力推动取消红利税。
  话音未落,23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透露,有关部门正研究红利税等调整方案。
  红利税有重复征税之嫌
  当前,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这也就是俗称的红利税,税率为10%。
  近期,呼吁取消红利税的声音日益高涨,呼声不仅来自于投资者,众多专家学者对有重复征税之嫌的红利税也诟病颇多。
  一方面,由于公司制企业所分配的红利属于其已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税后利润,因此,上市公司向其个人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时,扣缴的红利税存在重复征税的嫌疑。
  与此同时,尽管近期监管层鼓励推动上市公司更多现金分红,但由于红利税的原因,造成上市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在取得现金分红的同时,证券账户资产因为代扣代缴所得税的因素而有所缩水,实际上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北大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建议当前市场环境下,财税部门应考虑出台红利税减免等措施;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应该免除个人投资者的红利税。
  比减免印花税可能性更大
  23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执行副会长李小雪表示,针对会员反映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以及红利税的税收负担过重或税率过高的问题,协会组织力量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深入研究,向监管部门和税收主管部门上报了《关于推动完善上市公司有关税收政策的建议》的报告,相关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相关政策的调整论证正在进行。
  此前,据《证券时报》报道,对于市场呼吁的红利税调整问题,监管层已经关注到,并将本着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思路,协调相关部门,通过有效降低证券投资税负的措施,使投资者真正分享到上市公司发展带来的好处。
  22日,上交所也在其官方微博表示,将征集投资者意见上报,努力推动取消红利税。
  另据《证券时报》报道,接近监管层的权威人士透露,与减少或免除印花税相比,减免红利税的空间和可能性更大。 (.潇.湘.晨.报)

 

  别给鼓励分红硬套强制帽子
  上海证交所负责人近日表示,当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政策无法满足甚至损害股东利益时,交易所有责任、有必要出台相关指引,引导、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建立持续、清晰透明的现金分红决策机制和政策。这番话被媒体称作上交所对强制分红质疑的回应。
  根据《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穴征求意见稿?雪》,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期内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未进行现金分红或拟分配的现金红利与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之比低于30%的,公司应在审议通过年度报告的董事会公告中详细披露多个事项,包括对未进行现金分红或现金分红水平较低原因的说明。消息一出,强制分红的质疑再起。有人认为,交易所无权介入上市公司分红,缺乏法律法规的依据。更有的举例微软、苹果等国外公司长期不分红,认为分红因公司而异,并非分红越多就越负责任。
  利润分配属于上市公司自主决策的事项,是否分红以及如何分红取决于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决定。监管部门无法越权决定上市公司具体如何分红,其职责在于督促与推进上市公司强化回报股东的意识,完善利润分配事项的决策程序和机制。其实,上海证交所的做法,并未逾越引导、鼓励及督促的界限。对分红不给力的铁公鸡提出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有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中小股东处于弱势地位,对分红方案没有发言权。既然上市公司盈利后不打算高分红,那么,要求其对现金分红水平较低的原因说清楚,这样做谈不上强制分红,而是充分体现三公原则。
  此次《分红指引》的另一个特点,是把现金分红与再融资捆绑,高分红且红利收益率高的公司可走绿色通道。其中,高分红是指当年分配的现金红利与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之比不低于50%。这看似强制分红的又一举措,实质上只是鼓励性质,达不到绿色通道标准的公司不等于没有再融资资格。按现行规定,股权再融资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这两条规定看似设立了再融资门槛,却难以消除一边分红,一边圈钱的市场担忧。在中小投资者看来,《分红指引》对现金分红与再融资的捆绑不是过紧,只是力度有所提高。更何况不少上市公司采取定向增发,而定向增发不受到现金分红规定的约束。
  证监会与证交所推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举措,都不存在越权之嫌。特别需要看到的是,这些措施的出台是在国内证券市场不规范的背景下。而且,市场上对强制分红的呼声不断增强。中国消费者保护协会一位副会长日前在某论坛上表示,他过去认为是否分红及分红多少应由股东大会决定,但现在修改这种观点。原因在于,如果上市公司是理性的,公司治理没问题,可以由股东大会说了算,但国内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是内部控制人说了算,中小股东不能说了算,就应该引进强制分红的制度。
  A股上市公司的总体现金分红水平不高,融资圈钱金额远大于现金分红,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中小股东很难得到应有回报,市场投资行为难以成熟。如果分红提高指望投资行为的自身成熟及公司治理的自身完善,而不是监管部门与交易所引导、鼓励及督促,中小股东利益的体现更加路漫漫。事实上,国外市场对分红不是没有干预,有的甚至与退市条件进行挂钩。现金分红既是市场成熟的标志,也是股市投资的基石,引导、鼓励与督促现金分红的做法没有错,不该对其硬套强制分红的帽子。(.中.国.经.济.时.报)


  消息称有关部门研究调整红利税 高分红股受宠?
  记者23日获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近日已向监管机构和税收主管部门上报了《关于推动完善上市公司有关税收政策的建议》。相关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相关政策的调整论证正在进行。
  22日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目前股市低迷,可以考虑通过降印花税的方式,或红利税的方式,来呵护这个比较脆弱的市场,这是有必要的。
  据中新网消息,潘向东认为,对于市场本身的话,低迷与活跃与否,其实跟印花税,在中期来看,影响不是特别大,当然降低了税收,可能到时候大家换手,操作,交易的过程中会更频繁一些,成本更低,但是这种方法很难左右一个股市的走势。
  他表示,历次在股市低迷的时候,管理层也采用这种降印花税,降一些其它的方面的税收,来刺激这个市场,但是都是短期起到一种刺激作用,但是很难通过它去改变这种趋势。他强调,当然目前市场低迷,可以考虑通过降印花税的方式,或红利税的方式,来呵护这个比较脆弱的市场,这是有必要的。
  现金分红是双赢根本
  据大众证券报报道,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美国上市公司非常注重现金分红。其主要理由是美国上市公司自有资本率较高,股东对公司的影响力较大,美国资本市场较为完善,上市公司外部融资能力强等。分析S&P500的股息率发现,自70年代至今平均股息率都维持在3%以上,即使是在2008-2009年经济不景气中也在2.6%左右。
  总体来看,美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上市公司一般采用季度分,每年分红4次,较少按年度或半年度分红;上市公司坚持持续稳定分红;整体股息率较高,美国平均股息率在1%-2.5%左右;规模大、盈利高、低成长性和留存收益占股东权益收益比例大的公司更倾向于分红。
  从国际股市走势来看,高分红股票的投资收益率要高于整体水平。根据MSCI指数1996年-2011年的16年总体水平来看,全球高分红股票的累积涨幅要远高于综合指数,并在2003-2007年期间大幅跑赢;从年涨跌幅来看,16年中共有9年跑赢整体市场,虽然跑赢的时间只略超跑输年份,但年平均涨幅高于综合指数0.74个百分点。从涨跌幅和股市表现的相关性来看,高分红股票在牛市尾部弱于整体,但在牛市初期和熊市中要相对跑赢大势,表现出了相当的风险抵抗力和增长力。
  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含年度分红和中期分红)共有248家公司派现比例不低于50%且红利收益率不低于1年期存款利率,其中民丰特纸(600235)去年分红派现比最高,高达702%,西南证券(600369)、艾迪西(002468)、海鸥卫浴(002084)、穗恒运A(000531)、南钢股份(600282)的派现比也均在300%;而红利收益率最高的是盛达矿业(000603),高达41.7%,海思科(002653)、泸州老窖(000568)、九阳股份(002242)、承德露露(000848)、温州宏丰(300283)等个股的红利收益率均在20%以上。
  权威人士表示红利税减免势在必行
  股市信心不足,市场减税呼声日渐高涨。证券时报记者15日从多方获悉,对于市场呼吁的红利税调整问题,监管层已经关注到,并将本着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思路,协调相关部门,通过有效降低证券投资税负的措施,使广大投资者真正分享到上市公司发展带来的好处。
  由于公司制企业所分配的红利属于其已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税后利润,因此,上市公司向其个人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时,扣缴的红利税存在重复征税的嫌疑。与此同时,尽管近期监管层鼓励推动上市公司更多现金分红,但由于红利税的原因,造成上市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在取得现金分红的同时,证券账户资产因为代扣代缴所得税的因素而有所缩水,实际上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为此,市场参与各方均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减免红利税的政策。在目前正在进行的、证券时报发起的拿什么拯救你,中国股市--寻找中国股市振兴方略大讨论中,专家学者、业内人士、投资者均撰文呼吁减免红利税。北大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建议当前市场环境下,财税部门应考虑出台红利税减免等措施。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应该免除个人投资者的红利税。还有投资者建议按股票的年限实行差别化的红利税政策,持有时间越长税率越低。
  证券时报记者多方了解到,监管层有意协调相关部门力促红利税减免,有效降低证券投资税负,加强税收政策对资本市场建设的支持。与减少或免除印花税相比,减免红利税的空间和可能性更大。接近监管层的权威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当前,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证.券.时.报.网)

 

  人民日报:上市公司分红只够吃早点 指望投资恐需等百年
  上交所近日发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征求意见稿)》,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现金分红政策,当年净利润在弥补上年亏损后须拿出至少30%进行分红,若不分红则应披露原因。分析人士指出,股市长期以来存在许多铁公鸡,有的从来不回馈广大中小股民,有的即使分红也少得可怜,只够吃早点。此次出台该指导意见表明管理层决心通过政策的约束,引导上市公司更多采用分红派息的方式回报投资者。
  多家公司上市10年不分红
  A股上市公司向来铁公鸡居多,只增资扩股却不分红现象始终存在。根据上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沪市未进行现金分配的公司达到380家公司,占比高达40.5%,上市满三年且连续三年未派发现金红利的公司亦高达257家,占比达到27.4%,其中20家公司上市时间超过十年但从未进行过现金分红。
  尽管近年来A股现金分红情况逐渐改善,但现金分红的收益率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 新时代证券策略分析师白建康分析,初步测算上市公司平均年度分红收益不足1%。换句话说,如果单纯指望A股分红,二级市场的部分股民要收回投资成本,恐怕得等上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在此局面下,基于维护长期投资者利益的需要,提升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势在必行。
  上交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表示,通过现金分红,投资者能够获得稳定的现金回报,同时会迫使上市公司努力稳健经营,控制风险,创造更多的自由现金流。此外,通过现金分红和真实现金流的流出,还可以降低上市公司业绩作假的可能,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铁公鸡缺乏制度约束
  尽管自2001年起管理层就试图从那些不分红的铁公鸡身上拔毛,先后出台了4项管理办法或规定,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些铁公鸡依然能在股市长期存在。
  根本原因是我国制度的规定不够规范,执行起来不严格。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何维达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国外的规定来看,无论是盈利或者不盈利都有要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条款,股东投资要有回报,国外执行的非常好。但我国的证券法等一些法律规定对分红的要求并不严格,这些公司大多数是包装一下就圈钱上市,然后以业绩不好为借口就不分红了,证券公司也无法追究这些上市公司的责任。
  此外,广大中小股东在上市公司的决策过程中人微言轻,他们的利益自然也无法得到保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上市公司是否分红、分红之多寡由股东大会决定,但是由于我们的上市公司缺乏理性,股东大会是内部控制人说了算,中小股东没有什么发言权。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虽有可观巨额利润,但它就是不分红我们也没有办法。
  不分红惩罚须动真格
  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相比于以往最大的亮点就是要求上市公司每年至少一次进行现金分红,并将上市公司分红比例提高到30%,并且对超过50%的高分红上市公司给予其再融资绿色通道等政策性奖励。
  对此,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认为,能让股市里的铁公鸡们拿出30%的净利润来分红,这显然比一毛不拔好很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增加了投资者回报。上交所为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推出绿色通道待遇可谓用心良苦,这一举措的出发点是好的,作为一种探索也值得肯定。不过,从目前A股市场的投资环境来看,为防止绿色通道成为圈钱通道,建议上交所完善绿色通道条款,如对现金分红至少要进行连续3年的考核、把再融资金额与分红金额挂钩等。
  这次证监会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明确上市公司要向股东分红,二是要求严格执行。何维达表示,这表明了管理层大力推行让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决心,对上市公司也有警示作用,其效果是可以期待的。
  然而,一个好的制度出台了,不执行就是一张白纸,如何执行才是关键。何维达认为,制度的执行比出台更关键。证监会除了要督促上市公司执行分红,还要拿出惩罚措施来惩罚违规的企业。对每年现金分红的企业,增持扩股可以给予优先权,对不执行的公司可以给予三年的不予配股或扩股的惩罚,自然能给上市公司造成压力,迫使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回馈股民。(.人.民.日.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