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周小川:不排除采用任何货币政策工具
周小川:当前提员工持股计划非常有道理
周小川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
周小川表态或意味着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脚步临近
哪种工具都不排除--周小川一语被解读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央行或启基础货币投放新渠道
不应放任地方政府刺激经济
中国有可能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周小川:不排除采用任何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近日在公开市场上频繁进行大规模国债逆回购操作,外界据此推测,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的可能性会减小。但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的表态可能会让这些预期落空。他在中国社科院参加学术论坛的间隙告诉记者:哪种工具都不会被排除。
央行前日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1500亿元7天期和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单日2200亿元的逆回购规模,创下了5月份重启逆回购以来的单日最高水平。巨量的逆回购操作可以起到缓解资金紧张的作用,有分析称,央行短期内降准和降息的必要性降低。
在22日的论坛上,周小川保持了其公开演讲一贯的风格--讨论与主业关系不大但非常重要的话题,昨日的主题是正在征求意见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他认为,当前提出员工持股计划非常有道理,按要素贡献分配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提法为员工持股计划奠定了基础。
周小川说,员工持股计划在中国的发展曾经走过弯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中出了较多丑闻,有不少经验教训。他分析说,当时的问题主要出在三个方面:一是计划缺乏透明度,一些员工持股计划实际是内部职工股;二是没有中介机构,特别是律师事务所参与;三是资本市场早期发行价格较高,持有内部职工股利润空间大。
现在看来有些问题已经有很大改观,很多问题在市场成熟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解决。周小川说,现在推动员工持股计划应该争取将制度设计得比较严密,使最终出台时能够减少出问题的可能性,不管对经济制度还是对资本市场发展都是一件好事。
周小川评价说,一般来说通过真金白银购买股票的方式出问题可能性较小,但涉及到是否要有委托机构的问题,有的是通过工会,有的是成立基金,还有的是通过其他金融服务机构来实现,需要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透明度问题。
关于西方企业比较流行的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周小川认为期权激励在企业中有很好的正面作用,我国在这个方面也可以参考借鉴,应该重点关注会计处理问题。他说,股票期权激励的方式有很多优点,但会计处理不当可能给人钻空子的机会,现在会计准则应作出一些修订,即期权激励须在资产负债表中有所反映。(.证.券.时.报.网)
周小川:当前提员工持股计划非常有道理
针对市场热议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十年庆做主题演讲时表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企业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而企业职工参与管理则需要通过具体形式来体现,未来实施中则需要做好制度性安排。
此前,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上市公司员工可以其个人应得的工资、奖金等现金薪酬的一部分,自愿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委托给合格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参与该计划的股票锁定期为36个月,同时员工持股计划所涉公司股票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
周小川认为,当前提出员工持股计划非常有道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提法为员工持股计划奠定了基础。
反观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员工持股在我国曾出现过,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企业员工持股中出了较多丑闻,一些领导干部因为不自律而被处分,其中有不少经验教训。
周小川表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当时市场没有透明度,一些非本企业职工夹杂在职工名单中,作弊持有股票。第二,缺少中介机构参加,从公司职工持股经验来看,都有第三方机构参与。第三,股票发行价格高,导致一部分人为了利益,冒风险钻空子。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发行价高的局面虽然没有完全解决,但是市场已经完全不一样,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
对于具体操作形式,周小川认为,通过职工的工资和奖金来购买股票,推行职工制计划,这种做法总体来说,比较可靠,一般来说出问题的可能性相对少一些。但涉及到是否要有委托机构的问题,通过工会,或者职工持股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机构来实现,则需要通过一些方法解决上述透明度问题。
关于西方企业比较流行的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周小川认为应该重点关注会计处理问题,股票期权激励的方式有很多优点,但会计处理不当可能给人带来钻空子的机会,所以现在会计准则作出一些修订,即期权激励须在资产负债表中有所反映,我国在这个方面可以参考借鉴。
而对于市场担心职工持股操纵价格,周小川认为,职工持股是非常分散,集中起来操纵价格的可能性非常小。(.上.证)
周小川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
在昨日出席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十年庆时,央行行长周小川力挺证监会拟推出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并建议中国社科院研究这一问题为改革开路。
周小川表示,公司员工持股是反映职工在企业中参与管理的具体体现形式,也是一种财产性收入。当前也有一些行业和大型企业实现了职工持股,包括一些养老金持股。他指出,用职工的工资和奖金来购买股票的方法比较可靠,出问题的可能性相对小一些,但其中也要考虑是否设置委托机构,例如通过工会等成立专门的基金,或者通过其他金融服务机构来体现。对于市场担心的一旦政策实行会否有操纵价格的情形产生,周小川认为职工持股是非常分散的,想集中起来操纵价格的可能性非常小。
针对市场对上市公司持股计划的顾虑,周小川也提及上世纪90年代实行上市公司持股计划时出现的一些作弊和丑闻,部分领导干部参与其中期望发财。但他坚信,出了事故不可怕,要正确客观地诊断出原因。当时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在于没有透明度,没有中介机构参与其中,还有就是当时在制度上有一些缺陷,存在IPO价格过高等问题,给一些内部人员和公司高管提供了诱惑。
周小川昨日的讲话主要围绕上市公司员工持股问题,对于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则避而不谈。实际上,央行自6月底以来持续通过逆回购操作释放资金,市场关注的存款准备金率工具迟迟未动。媒体在现场提问时指出,这是否意味着央行会减少使用利率和存准工具?周小川的回答非常简要,任何工具的使用都不能排除。这也意味着央行将择机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重量级工具。(.北.京.商.报)
周小川表态或意味着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脚步临近
央行行长周小川昨天在参加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十年庆间隙表示,央行不会排除任何形式的货币政策操作。由于近期央行频繁使用大规模逆回购措施,市场纷纷猜测央行在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上的关注将会相应减少。
相比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央行是否更倾向于公开市场操作?面对此问题,周小川昨天回应称:哪种工具都不排除。
目前,央行已经连续8周在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操作,本周二,央行单日2200亿元的逆回购规模创下了5月份重启逆回购以来的单日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对于市场预期强烈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却迟迟未能成行,显示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态度仍显谨慎。
二季度我国GDP经济同比增幅为7.6%,仅略高于政府对今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水平。
为稳定经济增长,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两度降息,市场猜测,在通胀压力并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央行不愿意大规模的释放流动性,有意增加逆回购的操作,以代替并减少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使用频率。
周小川哪种工具都不排除的表态或意味着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脚步临近。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前期积累的到期逆回购规模也需要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他预计央行将很快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中旬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目标。
(员工持股)实际上被搁置了很多年,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就有一些研究报告、国际比较、政策建议,后来受了挫折。有时候一跌跟头不容易顺利爬起来,或者有人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的计划,出现了很多作弊的事,出了很多的丑闻,有很多的经验教训,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不自律,也参与里面想发财,出了一些问题。
……
那时候出的问题,其实有些是要冷静想一想,有几个原因:第一,当时没有高透明度。很多人的名字夹杂在职工名字里面,作弊持有股票。第二可能是因为没有中介机构参加;第三,发行价高不是主要原因,不能因为价格高,价差高,就给犯错误提供了借口。
曾担任过证监会主席一职的周小川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对资本市场的看法。今年5月,周小川就与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跨界演讲。此次公开发言依然更多着墨于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员工持股制度。(.新.京.报 .苏.曼.丽)
哪种工具都不排除--周小川一语被解读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逆回购近期已成为央行常态化的调控工具,而市场一直盼望的降准和降息迟迟没有落地。市场人士由此猜测,逆回购的频繁使用,是否可能会降低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的使用频率?
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十年庆间歇回应称:哪种工具都不排除。市场人士将此解读为,央行仍然可能在适当时候采取降息和降准。
央行21日在公开市场进行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40%;同时进行的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60%。单日 2200亿元的逆回购规模,创下了单日逆回购规模的历史新高。由于逆回购可以精准地控制货币增减,因此,从今年6月开始,它已经成为央行调控流动性的新宠。
逆回购操作简便但调控效果却十分明显。仅21日,对冲资金到期后,净投放的资金达到了1700亿元,效果与下调0.2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相当。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替代存准率的功能,也使得市场对于迟迟未落地的降准预期再度延期。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形象地比喻:以前没有将逆回购常态化的时候,采用降息这种方式很难把水流调节到合适,要么多了,要么少了。
而现在逆回购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这个水流。他认为,无论央行降不降准备金率,由于逆回购的存在,在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整体流动性都是比较宽裕的。因此降不降准备金率不重要。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如果逆回购未来的脚步放缓,新一轮的降准预期就可能会触发。
而利率工具的使用由于会放大宏观效应,特别是在楼市呈现回暖,各地投资重现热火朝天景象的情况下,如果降息放水,容易向市场传递出偏向宽松货币环境的信号。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年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鲁政委也坦言,考虑到货币政策滞后性,年内如果继续降息会给明年的调控带来困扰。所以眼下不应该对贷款利率过于急躁,要多观察。(.上.证)
央行或启基础货币投放新渠道
事件:日前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可能成为央行今后投放基础货币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这是管理层的一个初步想法。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则是通过资产方来主动调节,也是现在国际上公开市场操作最主要的工具。目前在西方国家,中央银行一般都通过国债来调节市场流动性,包括美国采取的QE1、QE2。
点评:过去十年,外汇占款一直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在当前外汇占款减少的大背景下,央行如果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来投放基础货币,是一种更为主动的调节方式,有助于调控转型和提升自主性。而且从我国的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央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变化非常小,说明目前央行通过国债公开市场操作对基础货币影响不大。(.京.华.时.报 .马.文.婷)
不应放任地方政府刺激经济
应该重温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目的,保证经济增长是有效益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8月22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在他看来,不仅要打破经济增长主义的局限,追求有效益、技术含量高的GDP增长,还要将创新转变为产业,并运用好的制度留住人才,同时还要拉开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困难增多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增长应该有质量
中国经济时报:你如何看待目前的GDP增长问题?
李义平:现在有一种为增长而增长的倾向,我把它叫做经济增长主义,表现为一切为了GDP,不择手段提升GDP。譬如,有的地方建了很多没有效益、甚至连成本回收都无望的项目,虽然增加了GDP但却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还有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甚至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我们必须重温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GDP增长必须有效益,同时技术含量要高。我曾经说过,如果GDP可以称量,单位GDP到底是发达国家的重呢?还是我国的重?我想肯定是我们的重,因为GDP内容不同,我们大多是拼资源、拼消耗换来的GDP.
我还想强调一点,除了经济增长,就业也必须是有效的。一个所谓的新兴产业,经营效益不佳,负债很多,但却安排了很多就业,你说应当继续让它经营下去吗?我认为没有产业前景、市场前景的企业就应当退出,也就是说提供就业的企业必须是有效益的,没有效益最终是没有意义的。打个极端的比喻:弄块砖头让人洗,也可以就业,但这样的就业又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经济时报:你对未来GDP增长有何判断?你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硬着陆和软着陆的猜测?
李义平:经济增长有一个自然增长率,即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特定的技术水平、经济结构下,不受紧的或松的经济政策制约的经济增长率。中国曾经有两位数的增长,那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开始阶段,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应当是很难的。所以说,中国现在应当是一个中速发展阶段,这是更为成熟的阶段,即维持7%-8%的增长。
我的观点是,硬着陆不一定是坏事,软着陆也不一定是好事,本来该硬着陆的非要拖成软着陆,反倒使问题复杂了。
创新支撑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时报:在你看来,什么是真正的经济增长?
李义平:真正的经济增长是靠产业创新来支撑的,研究经济周期可以发现一种巨大的创新能够带动一系列创新,诞生新的产业和一系列相关产业,于是才有了产业质变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三次工业革命为推动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上述论点的历史支持。如果没有产业支持,没有产业变革,仅靠膨大剂刺激,这样的经济增长是很危险的。
中国经济时报:那创新的重点是什么?
李义平:创新不只是发明,创新必须变成产业,必须市场化,接受市场的检验。同时也必须遵守投入和产出的定律。可以说创新最重要的不是人才而是好的制度安排,好的制度安排可以激励人、吸引人、造就人。而适用于创新的制度安排就是市场经济。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三个:首先,市场经济下近似于军备竞赛的压力,对手创新了,你不创新就会打破力量均衡,迫使你必须创新。其次,淘汰的压力,经济危机的压力。经济危机阶段通常是创新的契机。再者,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包括冒险精神、容忍与众不同的思维和宽容失败的态度。
不要让经济绑架政府
中国经济时报: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最需要警惕的事情是什么?
李义平:我们应注意适当拉开经济与政治的距离,不要让经济绑架了政府。发达经济体中政府与经济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地方政府甚至不管经济。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好公共服务。打个比喻就是政府修好一条公路后,让司机决定怎样开、开多快,政府不应直接开车。如果放松约束,让地方政府直接拼经济,追求GDP,那会造成有些地方政府为求增长不择手段。
在当前,要特别留意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地方政府有政绩情结,如果放任地方政府刺激经济,后果可能比四万亿更复杂。(.中.国.经.济.时.报 .郭.顺.姬)
中国有可能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标普报告:
昨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Standard & Poors)在一份名为《中国政府仍有可能推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国经济状况日益严峻,但该国今年尚未推出新一轮大规模的刺激计划。
但如果形势急转直下,刺激措施仍是当局的选项之一。如果中国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中国政府仍有可能推出又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报告称。
今年以来中国工业产值、出口和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增长率均下滑,标普预计中国2012年实际经济增长率将降至7.8%,低于过去三年 9.6%的平均增长率。
但2013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或反弹至 8.2%。标普认为,近期中国经济出现的疲弱势头是因为当局并未用尽政策,并且很可能只是在为更艰巨的经济任务储备弹药。
报告认为,尽管不少市场人士认为上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令中国银行业饱受信贷风险威胁,并且耗尽了地方政府对大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能力。但上述情况不大可能出现。
在标普看来,中国政府具有在必要时支持经济增长的显著实力。原因之一便在于,持续较高的储蓄率让中国积累了相当规模的金融缓冲。
标普分析师陈锦荣认为,这些主要以银行存款形式出现的金融资产能够有助于抵消经济暂时放缓的影响。
即使在2008年的刺激性一揽子计划之后,这种缓冲仍然保持相当规模。银行业的潜在借款实力仍然较强。他表示。
同时标普认为,城市化率不足60%、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美元的中国仍存在对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因此,缺乏经济上可行的项目不是新一轮刺激计划的主要阻碍。此外,报告还指出,中央政府对项目的明确支持能够对部分地方政府疲弱的财政状况提供补偿。即当中央政府支持的项目面临财务困难时,它可以通过提供直接融资、债务担保或其他财务支持。(.第.一.财.经.日.报 .洪.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