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内地 喜获新机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转战内地 喜获新机

加入日期:2012-8-18 12:57:59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

  和刘洪的“悲催”相比,作为武汉一家变压器厂厂长的张伟则要幸运很多。在广东中山一家变压器厂担任十多年厂长之后,由于厂子效益每况愈下,张伟转战到武汉一家变压器厂任厂长,这一下子,他迎来了新的职业生涯。

  那些辉煌的日子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张伟从湖北南下广东中山一家港资变压器厂,在这家企业,张伟一步一个脚印,从普通的营销员干到厂长,管理200多人。

  张伟所在的这家变压器厂主要是代工生产,产品全部出口。代工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无数的廉价、年轻劳动力纷纷南下广东,张伟所在的变压器厂正是靠着低廉的人力成本,占据了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较的成本优势,厂子效益非常好。以毛利率而言,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很多沿海变压器厂的毛利率高达100%左右,本世纪初,这些企业的出口毛利率仍然能达到50%左右。

  因为厂里效益好,张伟任厂长时,年薪最高能够达到百万,这不仅让张伟一家老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还在广东和内地老家购置了豪宅,连亲戚朋友都沾上了光,张伟的不少大学刚毕业的亲戚,都顺利地进入这家变压器厂工作。就连食堂的承包,也交给了一个亲戚。每年春节回老家,张伟都收到不少艳羡的目光,乡亲们俨然把张伟当成了成功者的典范。

  张伟是幸运的,他所在的变压器厂赶上了中国出口经济最辉煌的时光,张伟本人也收获了物质上的丰富和自我价值的肯定。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下子改变了张伟的职业轨迹。

  从2008年开始,外需明显减少,张伟所在的变压器厂效益一年不如一年,最差的时候,张伟的年终奖都打了水漂,一气之下,张伟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

  涅槃重生

  回到老家的张伟,适逢初中的一位同学创业,也是做变压器行业,恰好要在武汉开一个分厂。张伟了解变压器行业,又有着多年的管理经验,在同学的盛情邀请下,张伟赴任武汉这家变压器厂的厂长。

  张伟新就任的这家变压器厂主营产品为变压器和高电压开关柜,此外还生产美式和欧式箱变,厂房占地两百多亩,员工近200人。

  东边不亮西边亮,沿海的变压器厂因为出口下滑效益低迷,但内地的变压器厂却迎来了别样生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得益于国家内需刺激政策。张伟所在的这家变压器厂,产品主要销往中南和西南市场。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农民收入增加,不少农民用上了空调、洗衣机、电冰箱、消毒柜等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家用电器,一下子农村的用电量大增。加上中国的城市化运动,不少农民把房子修在了镇上,镇上的居民又纷纷到县里或市里去购买商品房,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增加了对家用电器的需求,从而带动了用电量的加大,多年未改造的农网不堪重负,农网改造摆在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如此一来,变压器的需求就增加了很多,这给瞄准内地市场的变压器厂提供了无限的市场空间。

  张伟所在的这家变压器厂生产的大功率变压器主要是销往供电公司,包括国网和农网,小变压器主要销往房地产公司,其中农网改造带来的需求占据公司盈利的八成以上。由于用电量大增,农村电网中损耗过大、容量不足的都需要进行低压改造。此外,不少西南山区由于实现了村村通电,对变压器的需求也陡然增加很多。

  “我们现在的订单是源源不断,公司的盈利前景形势大好!”张伟掩饰不住喜悦之情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去年,公司毛利8000万,今年上半年的毛利就达到了5000多万,全年毛利过亿已成定局。

  而对张伟本人来说,受益于国家内需政策的刺激带来的农网改造,带来了变压器行业的空前机遇期,也带来了他本人职业生涯的新机遇。

  “农村市场潜力无穷,我在这家变压器厂的职业生涯,注定了只会越来越好!”张伟信心十足地表示。

  作者:陈楚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