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银行非息收入增速遭腰斩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上半年银行非息收入增速遭腰斩

加入日期:2012-8-17 2:25:31

  受银监会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1.5%,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1.2个百分点

  商业银行持续了多年的盈利结构转型努力,在2012年遭遇挫折。

  《第一财经日报》从知情人士处获得的数据显示,自今年上半年启动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以来,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增速大幅回落。上半年,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其中手续费收入约占八成)同比增长21.5%,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1.2个百分点。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6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364亿元同比增长23.34%。这意味着,非息收入的增速甚至还没超过整体利润的增速。而在以往,非息收入增速均远远高于利息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

  “在7月末银监系统内部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一直在着重强调加快推进银行业改革转型。”上述知情人士引述尚福林的话称,“未来如何有效推动业务转型,改善盈利结构,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非息收入应声而降

  “今年银行的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全面承压。”一位西部地区股份制银行行长表示,贷款方面,经济不好,息差见顶,去年银行已有心理准备。而年初以来,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的启动,使得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受到很大影响,这点是去年没预料到的。

  2011年,商业银行的利润轻松突破万亿大关。但到了2012年可谓进入多事之秋:一方面,舆论对银行业高利润“口诛笔伐”之声不断;另一方面,银行业乱收费问题又饱受诟病。

  对于乱收费问题,银监会采取了异常明确的反对态度。

  今年1月,银监会就向银行业系统下发了《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对信贷业务提出不得存贷挂钩、不得以贷转存等“七不准”新规。

  所谓“七不准”,是银监会要求银行不准以贷转存、不准存贷挂钩、不准以贷收费、不准浮利分费、不准借贷搭售、不准一浮到顶(上浮过高)、不准转嫁成本等七项禁止性规定。

  与此同时,银监会还在银行业系统全面启动了不合理收费和附加条件专项治理工作。4月11日至22日,银监会机关按照部门负责、分片包点的方式,组成了18个督查组,深入各级银行网点,促进整改。

  “这些年一直在提转型,上级行也会对下级行的中间业务增量、增速有考核指标。”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还表示,发放贷款时,贷款客户要求利率定低些,以此相置换,银行也会要求贷款客户开办一些财务顾问、现金管理等其他中间业务。

  该股份制银行人士解释称,其实这些中间业务,贷款户可要可不要。可以说,这次乱收费的整顿,挤掉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的水分。

  果不其然,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速大幅度下降。

  以浦发银行(600000)为例,上半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只有17.6%,远低于利润增速的3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只有9.69%,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6个百分点。

  尽管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但对于乱收费的整肃,监管机构显然没有停手的打算。

  上述知情人士引述尚福林的话称,下一阶段,要深入落实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各项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等各项要求,杜绝各种不合理收费。

  与此同时,尚福林还透露,目前,银监会正积极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门,加快推进《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银行服务价格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目录》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这些文件正式公布之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贯彻执行。

  可以看出,整肃风暴对银行“虚胖”的中间业务收入产生的影响,将是持续的。

  反思“唯中收论”

  一直以来,中国银行(601988)业以存贷利差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饱受诟病。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商业银行自身,一直都将做大非利息收入,并将非息收入占比视为转型成败的一个标志。

  在7月末的内部会议上,尚福林也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市场、核心客户群、重点业务,开发个性化、差异化、适合客户需求的各类金融产品,在此基础上收取合理的服务管理费,拓展非利息收入,逐渐改变过于依赖利差的盈利模式。

  以工商银行(601398)为例,该行甚至定下了转型的目标:未来收益结构通过10年左右时间的调整,最终达到4∶3∶3,即40%存贷款的利差收入,30%的交易性收入,30%来自中间业务的收入。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称,工行要从过去的信贷中介逐步变为金融服务中介,包括投资银行、金融租赁、债券发行等资本市场工具。

  从现状来看,国有大行的转型程度好于股份制银行:四大行非息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普遍在20%左右,而股份制银行这一指标大多在10%上下徘徊。

  一位国有大行研究人士称,国外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普遍在40%以上。中间业务收入不占用资本,在资本约束日益强烈的当下,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逻辑正确,但在实施路径上,亦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中国的金融结构与欧美有很大不同。中国间接融资占比超过50%,银行资产规模在金融业中的占比超90%。”一位分析人士称,资本市场规模有限,直接融资不发达,这些都决定了银行中间业务的空间有一个上限。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发展中间业务应避免“一哄而上”。他认为,利率市场化导致利差收窄,银行出路有两条。一种策略是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但这条路径并非对所有机构都有效,而是对大中型银行会更为合适,因为其中的投资银行、市场交易等业务,小机构很难取得突破。

  另一种策略是继续维持传统信贷业务定价优势,从更容易金融脱媒的信贷需求者那里转到无法“脱媒”不得不依赖银行贷款的主体那里,比如中小企业、零售等,这种策略应该主要成为中小银行的策略。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