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增发潮:创新之名圈钱为实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券商增发潮:创新之名圈钱为实

加入日期:2012-8-14 4:47:49

  证券公司融资潮来临,截至昨日,今年以来有5家证券上市公司通过或提出定向增发方案,合计融资不超过240亿元。昨日,不少券商对此的回应是,增加公司资本金,准备发展创新业务,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对于券商融资的原因,万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大刚昨日向南都记者这样解释,竞争压力、扩大杠杆、创新业务(找出路)。一家大型券商证券行业研究员向南都记者坦言,成本上升也是一方面因素。上一轮券商融资潮是在2009年IPO重启后到2011年,至今证券上市公司融资已经超过1000亿元。

  增发券商其实并不缺钱

  今年以来增发的五家上市券商,太平洋(601099)证券、国金证券(600109)东北证券(000686)国海证券(000750)光大证券(601788)分别拟融资不超过50亿元、30亿元、40亿、50亿元、70亿元。

  从今年中报看,这几家公司的现金流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改观,国金证券现金等的净增加额由去年同期的49060 .15万元猛增到今年的145441.04万元,光大证券现金等的净增加额由去年中期的-1361553.42万元变为今年的23699.48万元,国海证券现金等的净增加额也由去年同期的-2467.85变为今年的77894.06,东北证券现金等的净增加额虽然仍未负,但也由去年同期的-378212.38万元大幅缩减为-57078.91万元。而在2011年和2010年年报中,多家上市券商的现金等的净增加额还多为负。

  不过,7月份,19家上市券商综合收益整体而言表现不佳,甚至出现了大量公司为负值,主要归于7月份股、债市场调整对自营业务的负面影响。一名大型证券公司的证券行业研究员表示,全行的成本也在上升,在前几年更加明显,不过今年已经在放缓。数据显示,今年中期,光大的销售费用率从去年中报的40%上升到50%,东吴证券(601555)也由62%上升到67%.

  慷慨分红为增发铺路

  为何券商在业绩下滑、成本上升的情况下还推出了分红方案?

  南都记者发现,其中几家公司分红较为“势利”,增发前分红积极性较高,国金证券2009年2010年两年未分红,2011年每股分红0.1元,占去年净利润的40%.国海证券今年6月推出了10送13转增2的大红包,光大证券每年都分红,但其2009年上市后,大股东股份比例较大。一名光大证券的投资者向南都记者分析称,分红既然大股东获益匪浅,又能赢得好名声,为增发提供了好的条件,何乐而不为。某券商中层管理人员也向南都记者证实,在今年“分红”新规的影响下,再融资标准加强了分红的比重。

  上一轮券商融资潮是在2009年下半年,从当时IPO重启以来至今,券商IPO融资、上市券商再融资及拟再融资总额超过1200亿元。实际上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市场走弱,融资不断的券商股当时也是打着“创新”口号,不过不断遭到投资者抛弃。

  而此次融资潮重演,也有相似原因。比如,对于此次融资,国海证券野心勃勃,称争取于2015年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20名,力争上市证券公司前10名,将由单一证券服务向综合证券服务转型,建立涵盖证券、基金、期货、直接投资业务的综合业务体系。

  昨日,国金证券东北证券董秘办工作人员均称董秘或开会或出差,南都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向光大证券咨询,董秘办一工作人员称,在目前创新大环境下,虽然光大目前牌照较全,但未来还会有新的新业务资格要申请,有些业务扣减净资本,会触及警戒线,同时光大期货也会增资。目前光大证券已经开展了约定式购回时债权回购交易、债权报价式回购、私募债等业务,未来转融通业务也会参与。该人员还称,虽然创新业务现在不会影响公司的业绩,但从长远考虑,公司发展是符合股东利益的。

  上述研究员也向南都记者证实,转融通等创新业务确实需要大量资金,虽然目前进展不大,但这个费用的使用期限是未来几年内。

  创新业务尚在打通道、圈资源阶段

  不过,南都记者近期多方了解到的信息是,目前创新业务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上述某券商中层管理人员直言,目前除了直投业务、融资融券能有利润,私募债、新三板等都在打通道、圈资源阶段。创新业务不可能一开始就赚钱。

  不过,他也坦承,监管严是事实,要推动创新,除了证监会出台政策外,还需要把各地证监局的编制至少缩减一半。“有几个人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力?”他反问记者。

  昨日,券商股突然暴跌,14:52左右,西南证券(600369)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逼近跌停;券商板块流出资金逾19亿。西部证券(002673)华泰证券等多家券商将在本月内陆续解禁,合计解除限售的股份数量和解禁市值分别高达57.02亿股和694.06亿元。对于此次暴跌,上述投资者表示,现在准备增发的券商巴不得呢,大股东象征性地低价买入,就可以让不少机构跟风,不过3年或5年后又是一个地雷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