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传闻突袭 券商股集体暴跌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市场传闻突袭 券商股集体暴跌

加入日期:2012-8-13 17:39:46

  导读:
  券商股集体暴跌 传因中海基金抛售
  券商股8月迎解禁洪峰集体暴跌 传基金抛售
  中信证券重挫逼近跌停 网传其海外投资巨亏
  中信证券重挫逼近跌停 董秘回应传闻均为假
  东北证券刘涛:限售解禁等因素致券商股暴跌
  券商板块全军覆没 中信证券领跌逼近跌停
  券商基金路演起冲突 大打出手引圈内人围观
  券商创新4大怪象 真正推行阻力重重
  广发:券商股8月解禁潮后机会重现

  券商股集体暴跌 传因中海基金抛售
  上半年部分券商股经历大幅上涨,回调压力较大。而8月是券商股解禁密集期,对板块表现存在一定压制。此外,上周五,网上突然传出国金证券在赴中海基金路演之时,被中海基金该行业的研究员呛声,随后国金证券相关人士愤然离场。午后有市场传闻,证券板块大跌或许与中海基金开始抛售券商股有关。
  二级市场上,今日券商股跌幅居首,午后加速跳水,个股全线飘绿,中信证券跌幅超9%,光大证券海通证券跌幅超8%,西南证券华泰证券国金证券跌幅在7%左右。
  传国金中海基金工作人员斗殴
  坐上同一条船的卖方机构与买方机构,券商研究所与公募基金多年来的关系被市场各方理解为鱼和水的关系。然而,上周五,网上突然传出中海基金与国金证券在路演现场出现肢体冲突的消息,有网友表示,国金证券在赴中海基金路演之时,被中海基金该行业的研究员呛声,随后国金证券相关人士愤然离场,后发生诸多言语上的激烈对话,并最终引发小范围肢体冲突。一时间,有关消息引发业界的热议。相关机构随后向媒体澄清了这一事件,双方均表示仅存在口角之争。
  数据显示,中海基金持有中信证券宏源证券等7大券商股。
  六大券商限售股具体的解禁情况:
  7月30日华泰证券有部分股份解禁。华泰是唯一解禁日不在8月份的上市券商,但解禁的压力还是会在8月集中释放。华泰证券共计有3.13亿股解禁,占目前华泰证券17.72亿流通股的17.66%。
  8月3日,西部证券将解禁4000万股,虽然只是少量锁定6个月的打新股,但这部分股份已经占到目前流通股1.6亿股的25%。
  8月8日,国海证券将解禁1.22亿股,占流通股3.66亿股的三分之一。
  8月10日,方正证券将解禁12.81亿股,占目前流通股15亿股的85%,解禁压力巨大。
  压力更大的是8月25日解禁的光大证券,将解禁23.25亿股,为六大券商中解禁股数最多的券商,而且解禁的股数占到目前流通股的2.13倍,解禁压力最大。
  接着在8月27日,广发证券将解禁9.05亿股,占流通股15.5亿股的58%。(.中.国.网)

 

  券商股8月迎解禁洪峰集体暴跌 传基金抛售
  三季度券商股解禁几乎都集中在8月附近,市值合计约558亿元,是继2008年以来56个月份中解禁压力第四大的高峰月。
  今日券商板块呈现单边下跌走势。午后,券商板块继续下挫,截至发稿,券商板块跌6.38%,位居行业跌幅榜首位,领跌沪深两市行情。
  个股方面,光大证券跌8.58%,中信证券跌8.35%,海通证券跌7.08%,西南证券跌7.52%。另外,国元证券华泰证券跌幅超6%。长江证券国金证券、东吴证券跌幅超5%。
  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部分券商股经历大幅上涨,回调压力较大。而8月是券商股解禁密集期,对板块表现存在一定压制。
  以下是六大券商限售股具体的解禁情况:
  7月30日华泰证券有部分股份解禁。华泰是唯一解禁日不在8月份的上市券商,但解禁的压力还是会在8月集中释放。华泰证券共计有3.13亿股解禁,占目前华泰证券17.72亿流通股的17.66%。
  8月3日,西部证券将解禁4000万股,虽然只是少量锁定6个月的打新股,但这部分股份已经占到目前流通股1.6亿股的25%。
  8月8日,国海证券将解禁1.22亿股,占流通股3.66亿股的三分之一。
  8月10日,方正证券将解禁12.81亿股,占目前流通股15亿股的85%,解禁压力巨大。
  压力更大的是8月25日解禁的光大证券,将解禁23.25亿股,为六大券商中解禁股数最多的券商,而且解禁的股数占到目前流通股的2.13倍,解禁压力最大。
  接着在8月27日,广发证券将解禁9.05亿股,占流通股15.5亿股的58%。
  历史镜鉴
  近年四大解禁高峰月走势全解析
  8月解禁高峰来袭,券商板块将会如何表现?是会成为抛售的对象还是众多资金介入的最好时机?我们且回顾一下以往券商板块解禁高峰期当月证券指数的走向。
  《每日经济新闻》选取的比较标的是自2008年以来56个月,当月的解禁市值与当月1日(最近交易日)所有上市券商流通A股市值的比例作为券商板块的解禁压力指标。
  今年8月的压力指标为12%,是2008年以来56个月份中第四大解禁高峰月,前三大解禁高峰月分别是2011年2月,压力指标达到32%;第二大高峰月是2008年8月,压力指标达到23%,第三大高峰月是2010年11月,压力指标达到15%。
  我们以时间顺序来分析上述月份板块指数和个股的走势后发现,除了2011年2月最大解禁高峰月曾出现大量资金介入、行业指数大幅拉升之外,其他三大解禁高峰月都出现下跌,下跌幅度大概在10%左右。
  传国金中海基金工作人员斗殴 券商公募矛盾激化
  传闻公募抛售券商股票致大跌
  国金证券在赴中海基金路演之时,被中海基金该行业的研究员呛声,随后国金证券相关人士愤然离场。午后有市场传闻,券商板块集体暴跌,中信证券逼近跌停或许与中海基金开始抛售券商股有关。数据显示,中海基金持有中信证券宏源证券西南证券等7大券商股。

 

  中信证券重挫逼近跌停 网传其海外投资巨亏

  今日券商板块出现罕见集体重挫走势,板块跌7.75%位居跌幅榜首,西南证券光大证券中信证券等一度逼近跌停,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东吴证券等也大跌近9%。
  关于券商板块下跌的原因:
  有网友发出传闻称:中信证券海外投资巨亏29亿,今晚出公告
  投资人黄生表示,我融券做空了中信证券,自从它收购里昂证券消息公布,因不看好其对外并购行为,在微博中也发了多条微博反对这一并购,支付价格过高,企业文化冲突,欧债危机导致资产恶化可能加大,人员流失率高等等,所以采取了理性的融券做空中信证券的行为,我认为中信证券的还将继续下跌,仅供参考。不建议普通投资者做空,因为做空风险很高,因为要懂的东西很多,而且要懂估值,还要懂当前形势,懂反射性,等等,尤其是要做资产的对冲组合,减少做空失败可能性带来的风险。
  更有网友发出另类解读称:上周五国金证券和中海基金打架了,基金一生气就把券商股全卖了。
  招生证券认为,今日券商股下跌幅度较大,是市场对其过度担忧。近期证券行业并未有新增利空消息出现,行业基本面也未发生大变化。7月因交易量萎缩和自营业绩表现较差,券商业绩下滑较大。但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有望企稳反弹,自营业绩可有效改善,新业务贡献也逐步显现,下半年券商业绩将逐步转好。继续看好8、9月份新三板扩容和转融通推出对券商的利好支撑。我们认为下跌提供了更好的介入机会。
  中信证券日前公告,该公司收购里昂证券剩余80.1%股权事项的交易已可继续推进。根据此前公告,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将以12.52亿美元的总价,从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手中收购里昂证券100%股权,7月份已经完成了先期19.9%的股权收购。根据公告,该公司对里昂证券80.1%股权的收购事项仍取决于受益人在规定日期按照相关条款行使售股选择权;以及股权转让协议所载的先决条件已达成或获豁免后才能实现,相关监管审批存在不确定性。


  中信证券重挫逼近跌停 董秘回应传闻均为假
  8月13日消息,券商龙头中信证券今日股价重挫9.1%,港股也大跌6%,一时间市场上流传各种负面传闻。中信证券董秘郑京通过新浪财经回应称:市场种种传闻都是假的。中信证券一切正常,晚上也不会有任何公告。今日股价大跌可能与有人融券做空有关。
  今日券商地产两大板块领跌大市,券商龙头盘中差点跌停,波及整个券商板块大跌7.75%,中信证券收盘收盘跌9.1%,成交19.83亿,创出近期最大量。
  一时间市场上流传各种负面传闻。新浪股吧有网友发出一条传闻称:中信证券海外投资巨亏29亿,今晚出公告。而在网络上还有称中信证券某高层出事,导致股价大跌。最为离谱的一条传闻是,上周国金证券在赴中海基金路演之时双方发生冲突,证券板块大跌或许与中海基金开始抛售券商股有关。
  新浪财经随后联系中信证券董秘郑京,她通过新浪财经回应称:市场种种传闻都是假的。中信证券一切正常,晚上也不会有任何公告。今日股价大跌可能与有人融券做空有关。
  职业投资人、微博名为风雨下黄山-黄生的博表示自己融券做空了中信证券,不看好其对外并购行为,采取了理性融券做空中信证券的行为,他认为中信证券还将继续下跌。
  他说:实际上股价下跌就一个原因,有人在卖出,大跌就是大卖,只不过有的人卖自己的股票,有的人卖借来的股票,其它的都是为下跌找个理由而已。
  上海某私募戴先生也表示,股民应该正确对待网络传闻,不信谣,不传谣。
  截至上周五,中信证券的融券余量仅为324万,当日融券卖出量62.5万,这么小的量还不足以造成中信证券这种超级大盘股的股价波动。

 

  东北证券刘涛:限售解禁等因素致券商股暴跌
  东北证券郑州众意路证券营业部投资顾问刘涛周一在全景投顾在线平台上和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在谈到券商股的暴跌时,刘涛表示最近券商股负面消息比较多,而且处于解禁高峰期,技术面上也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周一券商板块整体下挫,截至14:30分,中信证券跌9.26%、海通证券跌8.62%、华泰证券跌8.90%。(.全.景)


  券商板块全军覆没 中信证券领跌逼近跌停
  周一午盘,券商板块跳水,跌幅逾6%,盘面上个股全军覆没,无一飘红,午后跌幅更是不断扩大。
  下午14点05分,中信证券领跌8.44%,报价11.07元/股;光大证券跌幅8.26%,报价11.44元/股,紧跟其后;西南证券、东吴证券、海通证券跌逾7%;华泰证券国元证券国金证券长江证券跌逾6%。
  截至记者发稿时,券商股跌幅进一步扩大。中信证券报10.94元,跌幅9.43%,成交量较近几个交易日明显放大。西南证券报8.90元/股,跌幅9.55%。
  消息面方面,记者查询多家券商分析师,他们表示尚未听说任何可以导致券商股跳水的传闻。长江证券高级投资顾问王建对记者说:我们圈子里开玩笑的理由是基金和券商打架,实际上的主因是券商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据财新记者了解,8月10日,东吴证券发布2012年半年度报告称,截至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53.13亿元,较2011年年底减少3.45%;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为1.86亿元,同比下降36.5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5亿元,同比下降39.93%。
  东北证券分析师牛春宝也对记者表示,从基本面分析,是创新业务今年对券商影响非常有限。而交易量同比大幅下滑,导致券商股估值过高,有回归理性要求。
  长江证券分析师李凯则认为:我觉得最主要是蝴蝶效应,因为周末中信证券发行短期融资券、光大证券的限售股解禁等负面传闻导致中信、光大领跌,随后短线资金纷纷做空券商股。
  近日来,虽然大盘在2100的重要心理点位上企稳反弹,但券商股走势不及大盘。另有市场人士分析,除了股指下跌,散户销户给券商佣金收入带来压力之外,IPO发行遇冷,也伤及承销保荐这一券商又一业务条线。
  但是截至8月11日,证监会已经近一个月没有更新招股说明书的预披露发布。虽然证监会并不认为暂停IPO会对大盘起到正面影响,但由于目前市况太差,IPO实际上处于的暂停状态。目前投行承销和经纪业务都面临莫大的压力。上述市场人士说。(.财.新.网)


  券商基金路演起冲突 大打出手引圈内人围观
  大凡市场低迷的时候,场外往往格外热闹。
  8月10日下午,网曝国金证券分析师到中海基金路演,因意见不合双方大打出手。而这样的八卦还引得巴曙松等知名人士围观。
  意见不合引发的PK
  上周五收盘后,网友曹山石发微博称今天(8月10日),国金证券(分析师)前往中海基金路演银河磁体 ,双方意见不合,大打出手。曹山石自称第一时间联系慰问了国金证券当事人,并附图贴出此人的澄清公告。
  本人与上海某基金路演之时,被买方某位研究员步步呛声,聊不下去之时,我起身告辞,被斥你什么意思并被拦住,逼到墙角。我回:没什么意思,我觉得时机不对,聊不下去,下次再聊。话落被K,顾忌卖方之身份,仅小有自卫。对方完胜,并叫嚣两个你我都搞定。
  不过,对于该事件的结果网传有多个版本,也有称国金证券分析师客场取胜。一般来说,在券商与基金的合作中,由于基金处于买方,地位比较强势,而券商相对弱势。此次国金分析师居然在基金公司与研究员动手,顿时引起众多业内围观和热议。
  微博实名认证的国金证券IT行业研究员易欢欢证实了此事,表示小伙子没压住脾气与客户有冲突。但有业内人士表示,买方不懂得尊重卖方的例子太多了,公募基金不应该仅因为自己处在食物链稍微高级的一端,就不把券商分析师当回事。
  引来巴曙松、高善文围观
  国金证券、中海基金的纷扰还引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巴曙松来围观看热闹。
  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巴曙松将相关细节补充到了微博上。据巴曙松称,当日国金证券研究员大力推荐银河磁体,基金经理呛声说你这么烂的公司也推荐,研究员针锋相对地说你做得这么差,不也当了基金经理,于是文斗变武斗了。
  后经网友纠正,巴曙松获悉中海基金的当事人非基金经理,而是研究员后,在微博做起和事佬:对市场无可奈何可以理解,研究员何必为难研究员。
  记者昨日向中海基金和国金证券相关人士求证此事,中海基金相关人员对此事不愿正面回应。国金证券相关人员暗示确有其事,但更多细节不肯透露。
  有网友呼吁对券商和基金双方研究员要保持克制,因为作为金融从业人员,素质修养很重要!但北京天相投顾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建议对此事不用看得太严重。要装人模人样的职业太累还太假,偶尔娱乐一下也不错。只是不要伤和气,更不要真生气。(.上.海.青.年.报)


  券商创新4大怪象 真正推行阻力重重
  犹记5月初,证监会举办券商创新大会,提出11条新政,彼时各家公司摩拳擦掌、斗志昂扬,把创新大会视为行业即将步入大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三个多月过去了,证券行业的确有了改变,部分券商推出了保证金管理、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一些创新业务,但遗憾的是,大会上力推的11条新政大部分到目前仍未推出时间表。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记者走访多家券商营业部,从他们口中,记者听到了有关券商创新的很多怪象,综合起来大致有4种。
  券商创新仍不能自主
  5月份的创新大会上,证监会副主席庄新一鼓励各家券商放开步子,大胆尝试,今后监管部门会有新的监管思路,永远不能武断地对券商报来的创新思路说NO,但结果呢?
  目前券商推进的一些创新业务,基本上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推动下开展的。譬如上交所推动的保证金管理、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业务、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业务以及中小企业私募债等。
  这些业务券商需要得到交易所的同意才能进行,而且每家做法基本相同,没有差别。
  部分创新业务审批虽然下放交易所,但仍然监管过严,每个券商无法自主创新。
  创新大会后,券商曾自主开发过一个新业务:即银证合作,券商和银行共同推出集合计划,取代盛行一时的银信合作。但遗憾的是,很快就被相关部门叫停,理由是不能再重蹈银信信贷票据合作的覆辙。
  一位券商资管投资经理当初在接受采访时,就曾告诫记者,希望媒体不要过度关注,有可能会被扼杀。果不其然,银证信贷合作尚在萌芽状态,就被掐灭。
  各地证监局对创新尺度不一
  虽然说,证监会对于创新业务的监管仍然严格,但是也有了系列的动作,一位接近证监会人士说,证监会的态度是尽量把权力下放。
  去年3月,证监会就发布公告,如果证券公司要变更章程条款,设立、收购、撤销分支机构,变更注册资本,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增加或者减少经纪、投资咨询、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承销等业务,都由地方证监局来审核。
  这虽然是好事,但有时反而也会造成困扰。
  譬如一些地方证监局,由于历史上证券业违规事情特别多,对于辖区内的营业部管辖非常严格。譬如沿海某省证监局规定:每家营业部都必须要有一个合规负责人。看起来很容易实施,但总会出现问题,可能营业部本身就有一个类似的合规职务,只不过没叫这个名字。但在证监局看来,必须改为这个名称,这就需要公司总部单设一个职务来适应当地的监管。
  过去,为了保证辖区内营业部不至于恶性竞争,当地证监局会对辖区内营业部数量进行控制。这个规定,对于一些想异地开设营业部的券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阻碍。由于这些地方证监局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支持当地券商营业部发展,外来券商营业部申请很难获得批准。
  融资融券申请书现抄袭
  对于券商来讲,大家都铆足了劲,为融资融券开展做准备。融资融券业务虽然在去年转为常规业务,但是券商仍然要向证券业协会提交申请书进行审核。
  一位参与融资融券申请的人士告诉了记者几件有趣的事情。前两批申请融资融券资格,都是由证券会相关人员来担任评委审核。到了第三批,管理层改变了策略,由通过资格券商来做评委审核。这样的改变蛮有好处,评委能一眼看到申请书中的漏洞。
  但是这样的安排,也让评委发现了更多的问题。在申请中发生了很多乌龙:有的券商抄袭别家的方案,在申请书中甚至忘记了改公司名字;有的仔细点,改了名字却忘了改券商数据;有一次审核,一家券商评委看到手中的方案就哭笑不得,因为完全就是自己公司的方案。
  上述人士还告诉记者,像这种抄袭,发展到券商对外的融资融券宣传语都一模一样。除了券商在融资融券方案上抄袭,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资格上的申请中,也发现抄袭的现象。据记者了解,有两家券商申请中小企业私募债资格被否,原因是旗下营业部有违规的行为。
  争议放开销售金融产品
  券商创新11条新政中,有一条是放开对证券公司销售产品的限制。过去券商营业部只能销售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按照新规,保险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PE份额等等金融产品,券商营业部都可以销售。
  一开始草案推出受到各方肯定,但是记者在后续的沟通中,发现并不是所有券商营业部都欢迎此类业务。
  北方一位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诉苦,譬如代销信托产品,虽然能带来一定的销售收入,但对营业部根本不合算。由于产品清算平台不在营业部手中,每卖一个产品,资金要划到客户自己的银行,由于客户是有限的,他们没法对这些资金掌控管理,反而失去了这部分客户。
  相反,大家都在做的基金销售,除了可以获得分仓收入外,最重要的是客户资金还在营业部自己的托管账户里。这个清算平台是封闭的,不会流失客户。因此,基金销售得到各家券商的认同。
  在他看来,类似其他金融产品销售,如果不做的话,别人都有这项服务,自己营业部没有,肯定在竞争会落下,如果要做的话,肯定需要大量的投入,需要技术平台搭建,这样以来谁最赚钱,银行赚钱,软件商赚钱,券商反而费力不讨好。我们最近在跟上交所的人谈创新产品,很多券商都苦大仇深,抱怨投入太大了。上述负责人表示很无奈。(.投.资.者.报)


  广发:券商股8月解禁潮后机会重现
  广发证券于8月12日发布证券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称8月解禁潮后机会重现。
  广发认为,短期看,8月份证券行业密集解禁潮预计对板块表现仍存在一定压制。随着8月份解禁潮结束,下半年剩余月份的解禁压力将骤减。同时下半年券商业绩同比向好,包括转融通以及5月份创新发展论坛提及的11条等细则未来有望逐步推出,证券板块将再次迎来投资机会。
  在每支券商股解禁前几个交易日,由于减持预期的存在,在标的股票下跌的同时,其余上市券商股大多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估值变化的影响。
  8月份以来,沪深300反弹了2.9%,而证券板块涨幅仅为0.9%,考虑到8月份还包含了新三板园区扩容的利好政策,由此可见近期市场对于解禁潮的担忧仍然对证券板块的影响较大。8月13日,所有券商股跌幅都在3%以上,其中西南、光大、中信跌幅超过9%。
  广发表示,在目前资产减记风险、财务杠杆风险、持续亏损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的背景下,至少在最近几年内,国内券商的净资产依然高度可信,短期内还看不到券商破净的潜在可能性。目前低PB的大中型券商已经非常安全。
  广发还提出,要关注股指反弹导致证券板块行情提前启动风险。(.2.1.世.纪.网)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