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价应声上调市场化改革任重道远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成品油价应声上调市场化改革任重道远

加入日期:2012-8-10 0:43:27

  8月9日晚间,国家发改委宣布8月10日零时起调整成品油价格,这是年内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第六次调整,也是在调价窗口一打开就应声上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8月9日晚间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被严格执行是好现象,有利于及时反映国际原油价格变化。

  今年的6次调价,除了3月份的上调有两个星期的滞后期,此后的每次调整,都是在调价窗口一打开就迅速调整价格,至今调价次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今年之前,国家发改委鲜少迅速调整价格,通常都会考虑到CPI涨幅过高等因素,人为地放慢调价时间,只在2009年6月至9月期间曾迅速依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而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向本报记者分析说,之前舆论一直在质疑调价时间不及时的问题,再加上今年原油波动比较明显,促成了这一轮反应迅速的调价现象。

  8月10日的调价中,汽柴油价每吨分别上调390元和370元,折合零售价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29元和0.32元。国内成品油价格在短暂度过一个月的6元时代后,很快又重新全面回到7元/升的高位上。

  张斌推测,这样的调价速度可能是在为新的价格形成机制推出试水,毕竟“航空煤油的价格就是一个月一调。”

  现行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至今已执行两年,国家发改委在布伦特、迪拜、辛塔三个地区的原油价格加权平均的变化率达成4%,并达到距离上次调价22个工作日的调价时,国家发改委可以随时依据国际油价变化调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

  调价周期仍过长

  中国正在执行22个工作日的调价周期,滞后于亚洲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国家,包括日本、新加坡在内的国家在10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对油价进行调整。业内的研究者一直呼吁加快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以适应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

  邓郁松认为,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油价企稳,是出台新成品油价格机制的好时机,应当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加快调价频率。

  早在7月底,就有市场监测机构准确预测出8月10日成品油价格上调的时间节点。邓郁松说,这说明现行的机制有两个特点——透明性和滞后性,可能会给市场中的参与方带来囤积炒作空间,并最终对上游的生产商炼厂和终端的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

  7月底国际三地原油价格变化率超过3%,成品油价8月上涨大势已定,中间贸易商和下游加油站掀起一股购买成品油的热潮。中间贸易商通过低买高卖,囤油获利,却扩大了成品油销售商和终端消费者中间的供需落差,给市场稳定带来冲击。

  最近这一轮囤油在数量上不及今年3月时的那一轮囤油,安讯思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8月9日晚间向本报记者说,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中各方在终端需求的判断更悲观,“3月时中国正处于春耕的用油旺季,而且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要好于现在。”

  7月CPI上涨1.8%,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低。此前中国的GDP增速已经在2年内首次低于8%。

  破题需加快改革

  尽管缩短调价时间已是大势所趋,在中国现行的市场环境下,加快油价调整频率,或将对炼厂的经营产生压力。

  中国石化(600028)下属的一家沿海地区炼厂的人士告诉记者,不少炼厂加工的原油都是一个月前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甚至有的炼厂是在一个半月前从美洲买的油,加工成成品油后还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因此,当国际原油价格下降时,炼厂就不得不加工之前购买的高价油,导致亏损,加工积极性不高。

  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正在逼近60%,过半的原油需要从海外进口,炼厂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反而能够盈利。

  邓郁松说,国际油价处于上涨和趋于平稳时,炼厂的经营情况将比油价处于下行阶段时有所改善。

  张斌说,国外的炼厂为了保持利润,会有较多的原油储备。与此同时,国家也会在适当时候对炼厂进行补贴,以保证炼厂的开工积极性,确保成品油市场的充足供应。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成品油市场客观上存在调价周期较长、市场供应主体过于集中等问题。在邓郁松看来,破解中国成品油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短期内要加快油价的调整频率,中长期则要推进石油流通体制改革。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