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青年赴陕西榆林调研组基层实践纪实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国家林业局青年赴陕西榆林调研组基层实践纪实

加入日期:2012-7-6 14:02:41

  6月13日,经过一天的奔波,来自国家林业局机关的11名青年干部披着星光,到达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国有林场,在此开展为期一周的“根在基层 走进一线三进三同三提升”调研实践活动。

  短短的一周蹲点实践,调研组成员都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洗涤。

  平凡而可敬的沙柳

  沙区里最常见的植物是沙柳。虽然是低矮的灌草,但只有它们才能将沙地覆盖,稳固沙丘,为死寂的沙漠带来郁郁葱葱的生气。

  红墩界国有林场,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位于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内。它的周围,就长满着一望无边的沙柳。

  朱强,林场副场长,今年38岁,却在林场一线工作了18个年头,是当地造林技术的专家。当调研组郑重向朱强提出拜他为师的请求,他黝黑的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你们是大机关下来的,这样不合适啊。”调研组副组长周万书接过话:“您有丰富的造林治沙经验,我们来就是向您拜师学习的。”

  6月14日,调研组成员带着劳动工具顶着烈日到红墩界林场的两个造林点参加劳动,亲身体验基层林业工作。

  午间气温超过30℃,沙地里更为燥热。组员们与林场职工并肩劳动,为樟子松苗管护浇水、锄草、平整水平沟。“师傅”朱强边讲边干,给调研组成员传授一亩地应栽植多少株樟子松,每个坑应挖多深,如何浇水等知识。

  在近3个小时的劳动中,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调研组成员李权看着自己浇灌的苗木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待在机关,没有机会了解基层的工作和生活,这次在陕北才真正感受到造林治沙的艰辛。”

  林场共有11名正式职工。在场领导里,除场长石云亮、副场长牛强外,另两名副场长姚鹏飞、王德飞都是80后,和调研组的大部分成员有着同样的年龄,但风沙却将他们的脸刻得粗糙、老成。调研组成员和林场职工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时间进沙地浇水、给樟子松苗上防兔套,休息时间打篮球、包饺子、玩游戏,林业一家人的感情在融洽的氛围里升温。

  过去林场所在地全是沙地,而如今,在朱强等一大批基层林业职工的努力下,这里已是满眼绿色。

  说到将来,朱强却笑一笑说,他这辈子就奉献给林场、奉献给沙区了。今后还是要“踏踏实实工作,用好国家的钱,造好沙地的林”。

  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单调的工作,微薄的收入。无数像朱强一样的基层务林人把青春奉献在造林中,把汗水铺洒在沙地里,他们正如沙地中的一簇簇绿柳,虽然并不伟岸,但却永远挺着胸膛,伫立在风沙之中,映耀出生命的光芒。

  老英雄 新英雄

  在榆林防沙治沙一线,石光银、牛玉琴、杜芳秀等治沙英雄辈出。

  牛玉琴是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她1985年开始造林治沙,用近三十年的坚守,让11万亩的沙漠成为绿洲。

  6月16日,高温依旧,调研组深入沙区寻访这位女英雄。

  牛玉琴的家在靖边县东坑乡。调研组参观了牛玉琴治沙科普基地、展览馆,用心体会她的治沙历程。

  在牛玉琴的带领下,调研组到“牛玉琴造林基地”新建的4座苗圃大棚参观。她的苗圃基地建起了温室大棚育苗,利用太阳能发电抽取地下水并采用滴灌节水技术。对一个用传统手工治沙种树几十年的一个农村妇女来讲,她利用现代科技的这种意识令人惊讶。

  在苗圃大棚前,牛玉琴的大儿子张立强刚开始介绍苗圃的建设情况,忽然一小股龙卷风呼啸而至,刚刚建好的其中一个塑料大棚被风撕开,张立强为了保护大棚,手被割伤鲜血直流。

  当大家四处躲避风沙的时候,牛玉琴却像一棵沉稳的老树立在原地没动。风停沙止,调研组成员问牛玉琴:“您怎么一点儿都不怕?”

  牛玉琴微笑着说:“这没有啥害怕的。现在比过去好多了,过去在沙漠里治沙,只要一刮风,面对面都看不清人。”

  牛玉琴治沙造林受了大半辈子的苦,也获得无数的荣誉,她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孙子离开沙区到城里过舒适惬意的都市生活。但是她选择了让自己的孩子和孙子继续留在沙区,继承她的事业。牛玉琴的无私大爱,影响的不仅仅是几十万亩沙地,而还是沙区的几代人。

  6月17日,是世界第十八个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这天,调研组到达神木县秃尾河源头的圪丑沟流域,探访了另一位住在沙漠深处的治沙英雄张应龙。

  张应龙,是全国绿化模范、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是一位新的治沙英雄。他投身治沙,缘于一次“酒后豪言”。2002年,当时在北京某外企担任副总、年薪高达20多万元的张应龙回家过年,在酒桌上,“喝高了”的他答应村支书,出钱治理沙漠。酒醒后他早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但当村支书问起时,耿直的张应龙答应一定不会“赖账”,他决定自掏腰包治理荒沙。

  张应龙刚开始投入上百万资金治沙,但很快发现这是一个无底洞。为了筹集资金,他狠心卖掉了在神木县城的房产,把筹到的280多万元资金再次投入到治沙工程中。已无法两头兼顾的他干脆辞掉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专心治沙。

  为治沙,张应龙一度一贫如洗,他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生态工程量。在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支持下,他发起成立了神木县生态协会并担任秘书长,四处募集资金,联合国内外的大学、科研单位,提高科技治沙含量。

  10年来,他承包的42.8万亩荒沙,已完成造林23万亩,治理区林草覆盖率达到60%,比治理前提高40多个百分点。

  他与西北大学联合进行高经济价值的生物油料植物长柄扁桃的开发,逐步由单纯的“防沙治沙”向“治沙用沙”转变。目前长柄扁桃已有1万亩开花挂果,他在沙漠中种植出食用油植物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用他的话说:“沙区不仅需要绿色,还需要用好这些绿色,为百姓带来财富。”从防沙治沙,到防沙用沙,张应龙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治沙方法,探索出了现代治沙新模式。

  “英雄从来都不是从众的”,他们的执着和坚持在外人看来甚至无法理喻。而只有在沙区,才能深刻地感觉到,他们的这种力量,实际上发自于那种对绿色的渴望。

  沙区新变化

  随着沙区生态的逐步恢复,百姓的生活得到日益改善。

  6月15日,调研组来到红墩界镇的农户们家中,边跟农民学习锄地、打草、喂羊、喂鸡等日常农活,边了解农村的生活情况。

  在联合村,本报记者和调研组周万书、张嘉伟跟着郭永文大姐一起下地收割苜蓿喂羊。郭大姐家里20亩农田大部分种了玉米,因为封山禁牧,她特意留出一小块地种植苜蓿,饲养38只羊,全家年收入8-9万元。同时,郭大姐还在林场做临时工,做些植树、管护等临时工作,每天挣120元劳务费。

  在长胜村,调研组成员周金星、韩非、祝巍与村民们进行了座谈。老村支书今年65岁,他说:原来我们这里都是沙子,到了播种季节,风沙一来,庄稼就会被连根拔起,粮食生产能力很低。大家每年坚持植树造林,现在雨水多了、风沙小了,粮食生产越来越稳定了,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调研组成员韩非紧握着60岁护林员王跃的手说:“老前辈,一握您的这双手,就知道您为林业建设奉献了一辈子。”

  王跃笑了:“这不算啥,我腿脚不好,三四十年来全凭林场照顾了,给公家看看林子我会尽力,更感到知足。”站在一旁的村支书说:“老王,今天你给大家吼两嗓子信天游吧!”

  林地里悠扬地响起了浓浓的陕北调调:“党的政策就是那个好,西部大开发抓生态,山山峁峁都披上了绿衣裳。退耕还林补钱粮,三北防护林它固风沙,林业产业进了哟农家……”

  在白城则村,调研组成员陈峥嵘、李权、文雯、任娟走访了老徐一家,老徐告诉调研组成员,他家有40亩地,70只羊、8头猪、20多只鸡,年收入达到10万元。

  在尔德井村村委会,调研组与村干部及村民坐在一起,聊起了农村生态、生活的变化。村民周子兴说:“沙不侵害,人才能生存;林业不好,谈不上致富。”

  靖边新农村、新林场、新林业的面貌,让人感动,而调研组在红墩界镇中心小学的走访则让人欣慰。

  红墩界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寄宿学校,全校共有140多名学生和18名教师。调研组为学生们带去学习用品,还有碳排放计算器和林业科普知识等书籍。

  “树木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的是氧气。”“多种树能防沙固沙、美化生活环境。”从学生们口中听到这些知识让调研组的所有成员都十分兴奋。

  校园内绿荫成片,全校绿化面积1000多平方米,每个年级都有各自的绿化管护区,在课余时间,由同学们管理和保护。

  在这里,绿色已经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来源林业局网站)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