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超:避险应是当前主要策略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曹仁超:避险应是当前主要策略

加入日期:2012-7-3 17:58:5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苏培科:中国股市不能大跃进
  近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2陆家嘴论坛上说:中国资本市场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一流。此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说,十二五末,上证所每年的交易量要达到100万亿元,争取市场规模扩大一倍,其中股票市值大约在35万亿到40万亿元,力争成为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到2020年希望能够再增加50%,股票市值能有70万亿到80万亿元。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1958年的大跃进。毕竟目前上证所的总市值也不过15万亿左右,2015年达到40万亿也就意味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翻2.7倍,2020年达到80万亿就意味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翻5.3倍。要实现这个目标其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让整个沪市的股价在目前基础上翻好几倍,也就意味着2020年中国股市要站在一万点之上,不知道可能性有多大;二是上证所大扩容,加速、加倍地去圈钱。
  不论选择哪一种途径,对A股市场和投资者而言都不是最佳选择,圈钱太疯狂市场就会被抽干,尤其在目前这样的市况下显然很难实现疯狂的圈钱计划,如果短期之内股价上涨太快又会面临像上一轮那样的大起大落,搞不好又会套牢一大批人,而且在中国经济出现颓势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凭什么上一万点?显然市值膨胀对投资者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反而只长胖不长高的股市会不断地搜刮投资者的血汗钱。如果以此来换取所谓的一流,而不顾投资者死活,这样的一流还是不要为好。
  其实早在2002年时,上证所就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战略规划》,该规划明确了上证所的中长期远景和战略目标,并在2008年对战略规划进行全面修订。其中制定了三大目标:近期战略目标是上证所规模在2011年至2013年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中期战略目标是在2014年至2016年建成亚洲最主要的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具综合战略优势的交易所之一;长期战略目标是在2017年至2020年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交易所。
  当然,目前的中国经济体量确实需要一流的资本市场,来实现资产的有效定价和资源配置,尤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需要资本市场来加速推进。但这个一流的市场绝不是一个身躯庞大而效率低下的市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具有法制化市场环境、具有优胜劣汰、交易高效、有健全的市场制度框架、有一流的监管能力、市场参与者愿意遵守契约精神和市场规则、是一个真正市场化的市场。但遗憾的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一直缺乏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始终围绕着圈钱和既得利益打转,进行束手束脚、缝缝补补的策略式改革,而忽视长远规划和战略构建,有时甚至是用饮鸩止渴、牺牲长远利益来保护少数人的利益,让资本市场始终处于中国特色的泥潭中无法前行。股市中只有融资功能,投资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已经丧失,反而中国股市成了人见人怕的圈钱市,再加上各种历史旧病缠绕,导致市场投资信心极度萎靡。如果再不从根本上解决市场机制和体制问题,一些人为了所谓的政绩去搞大跃进,只会对众多的投资者造成伤害。
  因此,当务之急中国股市不是去搞什么超英赶美,在股市信心尚未恢复的情况下应该加紧治理股市弊病、固本强基,当然也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别把直接融资的重担全部压在股市身上,在成熟市场,债券市场是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远大于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上证所倒是可以在债券市场上多下功夫。如果上证所为了大跃进一味地去发行大盘股,会将资本配置到传统型、夕阳红的大企业身上,这不利于支持中小型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这与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战略目标相悖。因此,在目前股市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不妨先放慢上证所发行新股的步伐,将支持这些大型国企的资金用于支持中小板和创业板,让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的未来争取战略制高点服务,别再让上证所和上海市为了一己之私利而裹挟中国经济转型的大局。(国.际.金.融.报)
  


  李大霄:如今外资抄底国人接顶令人痛心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7月2日在其微.博中表示,如今外资抄底国人接顶令人痛心。
  韩国央行1日宣布,已将在中国获得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额度3亿美元全额投入中国A股市场。该行于2011年12月在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获得了QFII资格和投资额度,并已于上月将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全额投入中国A股市场。
  李大霄认为,韩国央行已下达指令购买中国股票,共3亿美元额度,首尔-韩国央行周日表示,已开始用今年早些时候获得的3亿美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购买中国股票,以推进其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长远战略。此乃痛心,心痛,异常心痛。
  在国内一片悲观声中,又要重蹈外资抄底、国人接顶覆辙了。李大霄说。(证.券.时.报.网)
  


  叶 檀:降息潮说明次贷危机发展到全面债务危机
  央行降息在预期之中,这是倒逼的结果,也说明5月份CPI增幅不高。
  新兴经济体在欧美之前率先宽松货币政策。2012年以来,已经有巴西、印度、俄罗斯、越南和菲律宾等新兴经济体降息;深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困扰的澳大利亚央行6月5日也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50%,这是该行连续第二个月降息,累计幅度达75个基点。
  从2011年开始的第二波降息潮,说明次贷危机从衍生品危机时代,进入债务危机时代,各国不得不在2009年后再次放开货币闸门以鼓励投资提升市场信心。衍生品危机产生的金融去杠杆化,使得负债率高、效率低下的经济体首当其冲,债务环境恶化,从南欧开始到中国南方的小镇上,金融机构、债权人、企业忧心忡忡。
  国内外实体经济忧患丛生。全球大宗商品进入黑5月,欧债危机深化,制造业下行。在中国,煤炭等原材料库存在码头、仓房堆积如山,库存钢铁可以建371个鸟巢。反映中小企业生存状态的汇丰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7个月跌至荣枯分界线下方,近两月反映大型企业的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开始下行。虽然中印两国的汇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汇丰5月份印度服务业PMI,从4月52.8升至54.7,为三个月新高,而当月中国服务业PMI创出19个月以来的新高,达到54.7,但民间投资与消费仍然处于低位。
  降息所传递出的宽松货币信号,比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更明确。央行此次降息意在刺激民间的投资与消费,为债务人减负的目的很明显。央行在降息的同时,规定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也就是说,在贷款利率下降25个基点的基础上打个八折。最粗略的算法,按照2.5万亿元的地方平台贷计,下降25个基点节省利率625亿元,如果再打八折,那就更多。而根据标普的研究,截至去年底,中国私人部门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31%,虽低于美英的约200%的比例,但高于发展中国家50%的正常水平。
  央行破天荒地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反映出保证储户利益的一片苦心,也是利率市场化的一小步。央行呵护企业与储户的一片苦心恐怕未必能实现,由于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较为困难,能与银行博弈下调贷款利率的企业少之又少,在市场利率较高的情况下,银行会通过票据、中间费用等办法变相提升利率。而储户大多将资金取出进行投资理财,以目前的存款利率上升10%,对于储户没什么吸引力,但此举可以防止资金大规模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
  目前民间借贷利率下行,并非资金宽松,而是企业因为经济低迷、成本高涨失去了投资意愿。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4月份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平均水平为21.58%,同比下降3.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对于市场化的企业来说,利率下降25个基点还不足以吸引企业投资。企业关键是看消费市场与盈利空间,如果未来中国消费力上升,美国创新力上升,欧债危机国减少无谓的福利,那么企业将乐于把新增货币用于投资;如果发放货币后中国消费不振,欧债国还是不愿意削减福利,失去盈利与市场的企业,绝不会因为利率下降而进行大规模投资。恰恰在拉动消费、经济结构改革方面,货币政策无能为力。降息是为维持经济增长不得已而为之,目的是为改革腾出时间和空间,降息本身不是目的,不能把补药当饭吃。日本长期维持低息与财政刺激的结果,不仅债台高筑,还表现在资源低效滥用,在三家村修建白头鲸博物馆就是典型案例。
  市场是否欢迎降息?当然。6月7日,沪综指跌破2300点,房地产市场则出现红5月,预计房地产市场火上浇油,与实体经济相关的股市、期市会有短暂反弹,仅此而已。(每.日.经.济.新.闻)
  


  谢国忠: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爆了 回暖是假象
  由凤凰网和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改革快跑-陆家嘴论坛凤凰财经早餐会》6月30日早7时在上海举行。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共同探讨中国经济转型挑战与金融改革。
  经济学家谢国忠在发言表示,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爆了,房地产掉的话,是一波一波的,掉下去之后,有点钱的人会来买,这是一波,然后再等下一波,所以价格会更低。中国房地产在5月份有一波回暖,我个人认为是因为有些信托产品,放高利贷到期了,有一些盈利产品是可以银行兑现的,所以很多人拿到钱之后,不敢去放高利贷了。
  以下是发言实录:
  提问:请问谢国忠先生一个有关房地产的问题,去年年底您说过,2012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会破灭。目前因为稳增长、降息导致市场成交量有所回暖,而且开发商拿地的热情又恢复了,地王也出现了,您现在还坚持这个判断吗?
  假如说中国政府一次又一次的把房地产泡沫掩盖起来,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谢国忠:破灭不破灭的话,自己到中国各地方走一圈就知道了,你看到塔吊有多少在动就知道了。中国现在的经济出了大问题之后,现在很棘手。中国房地产在5月份有一波回暖,我个人认为是因为有些信托产品,放高利贷到期了,有一些盈利产品是可以银行兑现的,所以很多人拿到钱之后,不敢去放高利贷了,城市限购率基本没有了,因为已经产生了一个行业专门为你服务,怎么去绕过这条限购令,只不过给四五万块钱就好了。所以很多人认为房地产的问题是因为调控引起的,不是这样的,中国房地产的核心问题是量太大,价格过高,两个都有。
  在上海北京,这两个城市人口以后还是会增加的。所以房地产的话,至少我们可以谈价格的问题,什么样的价格是合适。在上海有的地方降30%-40%的水平,有的地方像佘山降了一半。北京有的地方价格比较坚挺,在西区这样的地方,但是在郊区下滑比较严重。所以你听说又火爆起来了,网上都在这么说,这跟事实还是有区别的。五月份的销售确实有点好,我自己的解释,一个是高利贷产品兑现之后,很多人拿这个钱去买房子了,觉得还是投资房子安全一点。说地王的出现,很多地方一定是政府出来的,是用这个刺激老百姓的消费,所以中国的房地产我觉得是走到头了。很多地方的官员我接触到,说到房地产,说到这个完全是非理性的,就是一条路,我们这个房地产不会是永远不好的。他们就不考虑其他的可能,就考虑这一个可能。我们现在的日子就不好过,我们唯一的就是因为中央不让我们好过日子,等到中央一改我们又会过好日子,他们就是等。
  我最近去了一个三线城市,他告诉我,这里的人那里的人都会过来买他们的房子,但是做了一个调查,十年人口没有涨过。隔壁的城市里面,当官的也在造房子,他也认为别的城市人会过来买房子,我认为会出现很多的烂尾城市,这个政策再怎么弄,都不会让房地产回去。因为房地产掉的话,是一波一波的,今年差不多就是这个局面。掉下去之后,有点钱的人会来买,这是一波,然后再等下一波,所以价格会更低。
  刚才陈教授说像曼哈顿这样的情况,不能光看这种地方的价格来反映整体的房地产的市场。要看大部分的市场,所以我觉得房地产泡沫是已经爆了,因为中国的媒体跟很多利益绑在一起,有的说话来一些,大家觉得又火爆起来了,大家觉得是不是我得赶快买啊,都是这样的心态。因为我们看股市就是一波一波的,今天郭主席说的话,我觉得关心的人不是很多。因为中国90年代工作的,后来赚了钱的人,这波炒股票的话,把他们全部洗掉了。所以他对股市已经没有信心了,所以中国股市问题非常严重。所以你看网上天天炒,有什么概念也没有人听了。房地产就像股市7000点下来的时候,也是一浪一浪的。我觉得中国房地产在走同样的道路,上海、北京可能还会慢一些,但是大部分的城市都会降下来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凤.凰.网)
  


  曹仁超:避险应是当前主要策略
  2012年7月起未来15年又如何?今年2月恒指由21760点回落到6月初的18000点,跌幅接近17%,下半年恒指能否在18000点以上牛皮?油价已回落两个月,代表美国和欧洲人有多点钱用于其他消费项目,下半年金融市场应继续玩Whats up and Whats down(炒股不炒市)?
  现时投资策略主要避险
  今年6月10年期美债利率跌破1.5厘,是1946年以来最低。
  自2008年至今超过1万亿美元资金由股市流向债市,令债券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高水平。1946年至1950年代债券利率偏低,理由是政府要支付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负债,今天债券利率如此低,理由是政府须支付金融海啸所带来的伤害。估计低利率期仍可维持好几年,情况有如日本。
  今时今日投资策略主要是避险。Risk On便人抛你也抛,Risk Off又人抢你也抢,最后只有强者获得一切,弱者被抢去一切。
  你的投资成绩又如何?2012年上半年情况更为恶劣。
  2008年起经济进入回落期,只有采用危机投资法,例如2008年11月雷曼事件后入市者才能赚大钱。Timing is everything,你必须成为一个trader不再是投资者,才可在风高浪急的金融市场胜出。做一个Momentum Trader(利用动力指数协助分析),较做一位基础分析员胜算更高。
  投资者在背弃股票市场,认为风险太高。近年股市表现那么差,理由是2007 年10月至2008年底那次熊市,美联储透过减息及大量发行货币干扰市场,即中医所说,沉痾未清,复原无期。另一理由是香港经济进入回落期,2007年10月之后如你不审慎理财较不理财更差。香港投资环境已变得越来越粗暴,投资前应搞清楚什么是真相,什么是意见,独立思考而不盲从。
  金价未来十年易跌难升
  2008年至2011年9月,金价上升力量并非来自对通胀的恐惧,而是对全球各国货币的信心出现动摇。
  例如2008年底美元利率降至0.25厘,2009年3月起分别推出QE、QE2及OT2,加上欧债危机,部分主权国10年期债券利率一度升上7厘,JP摩根赌欧洲经济复苏失败,面对20亿到40亿美元亏损,西班牙银行业面对楼市回落,在西班牙80%家庭已拥有自住物业,20%家庭有两间或以上,一旦楼价回落,银行将面对大量银主破产威胁。上述情况令金价仍能在1520美元获得支持。
  2000年是美国政府自1971年起首年出现财政盈余年,令金价见270美元。随着2001年9·11事件美国政府出兵海外令美元流失,到2011年9月金价见1920美元以上,之后又如何?以1933年35美元一盎司计,如用PPP推算到2012年金价应值1500美元。换言之,目前金价既不偏高亦不偏低,没有多大投资价值。2001年布什总统提出的减税方案2013年1月到期,政府不少开支亦自动削减,两者皆不利金价。摩根士丹利认为随着世界经济放缓,原材料、石油、金价超级牛市已结束,未来十年易跌难升。
  美国经济失落12年
  过去除了1974年、1982年恒指PE曾跌至6倍外,恒指PE很少低于8倍。但2007年10月香港经济进入K理论中的回落期,投资者面对的环境是风险较回报率高。只有在极低水平入货才有机会赚钱,或在货币供应出现急速上升时例如2009年。过去日子公用股仍是避难所,自2012年起连公用股亦失去避难所作用,因为10年期港元债券利率已跌穿1厘。
  今天标普500指数仍较2000年3月的1527点低11%,代表美国经济已失落12年。John Kenneth Galbraith认为,1929年华尔街危机出现五大理由:一、社会收入分配不平衡;二、公司结构有问题;三、银行结构出问题;四、奇怪的外贸政策;五、美联储没有智慧。今天的情况起码五有其三。巴菲特曾说过:衍生产品是金融市场的大杀伤力武器。1990年当它大量出现时曾一再推高市场指数,2007年10月后大量金融机构被衍生产品摧毁,包括全球最大保险公司AIG。到2008年美国政府被逼大量动用纳税人的钱去阻止它们倒闭,令衍生产品市场进入退潮。
  市场萎缩、成本上升,在两头扩压下中国代工业(OEM)利润已薄如刀片,例如生产鞋类2010年中国只占全球产量34%,小小一个越南已占全球产量37%,居世界第一位。
  时装市场由6个月交货期改为3个月,由于交货期短不少订单索性返回美国生产,反正劳工占时装总成本5%左右,至于廉价服装则外移,因为2012年中国服装生产业工资已是300美元一个月,不少落后国家只需100美元。
  Made in China在中国的黄金日子渐成过去,Re-made in USA 时代来临。
  在全自动化时代,工厂内劳工成本影响已不大反而货品质量很重要,例如韩国的三星推出3D电视已超越日本品牌,其新一代手机已威胁iPhone 4。中国可以吗?
  航运市场很糟糕
  受世界经济转型影响,2012年船舶及航运市场仍然低迷,情况可能一直伸延到2016年。今年世界新船订单约为7000万到8000万载重吨,完成合约1.5 亿载重吨,除了LMG船及万箱级集装箱船外其余皆不行。今年上半年船价较2007年底高峰期下降37%,18万吨散货轮跌幅更达50%,非常惨烈,反之人力及原材料皆涨价,加上人民币升值,不少小型造船厂已没有订单。今年中国造船订单可能被韩国超过,情况很糟糕。
  今年二手船价方面,五年船龄沿海1000载重吨和5000载重吨散货轮分别为98万元人民币、411万元人民币, 较上年同期回落14.5%及12.6%,5年船龄内河船1000载重吨和2000载重吨,分别为205万和320万人民币,下跌8.6%及1.1%。1990年代建成的船舶更加有价无市,只有被拆掉命运。很多船东下订单更要求船厂先垫资令船厂有单亦不敢接。大部分船厂生产力只用了一半,看来造船业淘汰赛仍继续,航运股仍未脱困难期。
  上海GDP陷长期失速。在十一五期间,上海市GDP由10296亿元人民币,上升到16872亿元,上升了六千多亿或平均每年上升11.1%。在2008年首次超过新加坡,2009年超过香港,估计很快超过东京力逼纽约。上述高速增长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上海市在每平方公里上投资超过4.6亿元人民币。但这段日子亦已过去,例如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首11个月)达到4350.5亿元,较2010年同期只少0.9%,单单11月较2010年下降0.19%。交通运输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减少7.8%,令人担心上海固定资产高投资期随世博会完成而回落。上海GDP增长陷长期失速期。
  中国一线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及深圳,已面对投资过剩消费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上海。中国政府从2009年得到的教训,不会重演四万亿人民币刺激方案,只会努力调整结构而不再是什么保八,地方政府债务将成为下一届领导层面对的头痛问题。看来这次中国经济转型期将十分漫长及痛苦。
  日本经济沉沦难翻身
  日本又如何?2009年3月至今全球性牛市,标普500指数最多上升105%、MSCI 环球指数上升90%、日经225指数只上升35%,跑输全世界。今年日元汇价回落8.7%,估计年底前再跌3%见84日元兑一美元,能否令日股牛市重临?个人仍不乐观。
  2011年第四季日本GDP收缩2.3% ,全年只有470万亿日元(2007年时为515万亿日元),日本股票市价已等同账面值,亚太区股票市价账面值(PB)是1.8倍,日经平均数PE(以2012年估计纯利计)是13.5倍,仍略高于环球平均PE 12.2倍。2011年日本财赤较收入高出56%,4月份政府通过增加消费税去增加政府收入,过去22年日本人均收入没上升,4月份增加消费税可进一步打击日本人的消费欲。
  战后日本女性接受教育后大多不愿再到工厂当女工,1970年起日本制造业工序向亚洲四小龙转移,1980年起移向新兴工业国、1990年移到中国、2000年移去印度,今天已无地方可转移。日本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后不愿生孩子,每千个已婚女性每年只产下7.3个孩子,生育率是全球最低,情况仍在恶化。去年每千个未婚女子只有5.8个结婚,35岁至39岁女性有18%不但未婚且打算不结婚。2012年日本是第一个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国家,估计到2017年日本人口将出现急跌。
  日本年轻一代男性只愿透过手机短讯和别人交谈,过去20年日本年青男性很难找到一份长工,没有事业基础日本女人不愿嫁,出来打工的日本男人亦渐失去养妻活儿的兴趣成为宅男。加上医疗技术进步日本通街都是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2%,日本已是两个打工仔负担一个老人,退休福利金已不胜负荷,今年4月政府宣布进一步增加消费税去支付老人福利。这样的国家你相信还有另一次繁荣期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